【精编范文】黄石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范文模板 (8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黄石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历年中考命题都会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纲要,试题难度适中,着重关注的是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也从侧面考查学生的对知识的理解、分析和运用能力。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用!
中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东汉刘秀统治时期,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史称
A.光武中兴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文景之治
2.故宫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中正仁和”,其中“仁”的思想来自于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3.它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史学著作,它以“纪”、“传”等体例进行编写,史料翔实,文笔
生动,是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鲁迅先生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这部史书是
A.《尚书》
B.《春秋》
C.《史记》
D.《道德经》
4.每个人一生中都有自己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
三人的选择都是为了
A.挽救中华民族
B. 实行君主立宪
C.推翻清朝政府
D.建立民主共和国
5.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革新道路上的“量变”,辛亥革命是个“飞跃”。
这里的飞跃指的是辛亥革命
A.推翻了封建制度
B.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C.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6.刘伯承和邓小平被称为战场上的最佳拍档,它们共同指挥的著名战役有
①挺进大别山②辽沈战役③淮海战役④平津战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以下哪一项不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决定
A.以“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B.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C.采用公元纪年
D.在天安门广场建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8.以下内容不属于1787年美国宪法内容的是?
A.美国是一个联邦共和国
B.美国实行总统制?
C.总统既是元首又是政府首脑
D.华盛顿为第一任总统 ?
9.在《凡尔赛和约》中,最能体现巴黎和会性质的内容是
A.德国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给法国
B.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
C.德国海外殖民地被英美等国瓜分
D.禁止德国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10.“绥靖主义者是在喂鳄鱼——可预计最后鳄鱼也把他给吃了。
”这是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对二战前绥靖势力的评价。
下列事件验证了丘吉尔推断的是
A.希特勒建立纳粹政权
B.二战中法国战败投降
C.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
D.美英盟军诺曼底登陆
二、非选择题
11.【边疆与统一】(7分)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谁建立的?统一以后,为了加强边疆的管理,采取了哪些措施?(3分)
(2)西汉时,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
为此,西汉政府专门设置了什么机构来总管西域事务?这一机构的设置有什么意义?(2分)
(3)“元朝的大统一结束了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基本上奠定了中
华民族的版图,……也为中国此后六百多年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石。
”它
“为中国此后六百多年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石”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什么?(1分)
(4)“在清朝辽阔的疆土上,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等诸多民族。
清
朝在边疆地区,分设机构,进行有效的管辖。
”请指出清朝前期清政府设置驻
藏大臣和伊犁将军的主要作用是什么?(1分)
12.【屈辱与抗争】(5分)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
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国门,
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与反入
侵的连锁反应……其中第三次失败是最为耻辱的,这次是败在近邻的手下……”
请回答:
(1)第三次最为耻辱的战争指的是什么?给中国社会带来怎样的危害?(2
分)
(2)第三次灾难之后让某些中国人有所惊醒,之后他们采取什么行动“重新
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1分)
(3)近代以来面对外来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抗争。
请各写一例中国军
民抗击侵略的史实,并说说近代中国人民抗争的历史作用。
(2分)
13.【磨砺与成就】(9分)
“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烟到建国大业……中国共产党胸怀救国救民的崇高理想,背负开天辟地的历史重托,高擎
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火炬,照亮黑暗的旧中国,点燃新中国黎明的曙光。
”在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95周年华诞。
结合所学
知识回答:
(1)材料中“南湖红船”和“八一枪声”反映了党的历史上什么重大事件?
并说明其意义。
(2分)
(2)请指出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索中,“高擎马克思主义真理的
火炬”的两个里程碑式的人物及其思想理论成果。
(2分)
(3)毛泽东在1930年指出,“朱德毛泽东式……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
无疑义地是正确的。
”毛泽东这样论述的实践基础是什么?1934—1936年,他
和中国共产党经历了怎样的考验?(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