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重点背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
1.呼吸系统的组成: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2.呼吸道是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

3.呼吸道的作用:
(1)保证气体顺畅通过:有骨及软骨作支架。

(2)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达到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4.鼻内生有鼻毛作用是清洁空气;
5.鼻腔内有黏膜,可分泌黏液(有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作用是清洁和湿润空气。

6.气管壁内有纤毛及腺细胞,可以清洁和湿润空气。

7.痰的形成:气管和支气管内表面有纤毛,能不停的将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

8.鼻腔内的毛细血管作用是温暖空气;
9.哮喘是支气管感染的一种疾病,症状为反复发作性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等症状。

10.吞咽与呼吸的关系:食物和气体都要经过咽,通过咽后,食物进入食道,气体进入喉。

11.吞咽时,会厌软骨盖住喉口,避免食物进入气管;呼吸时,会厌软骨抬起,使气流畅通无阻。

12.边吃边笑时,会厌软骨抬起,使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咳嗽,严重时使人致死。

13.声音是由喉部声带发出的,青少年处于变声期,为了保护声带,避免大声喊叫。

14.咽:食物与空气的共同通道。

15.肺: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两叶,右肺三叶。

一分钟呼吸16次。

16.肺的作用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17.肺的结构:肺泡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18.胸围差:尽力吸气终了时的胸围长与尽力呼气终了时胸围长度之差。

注意:结果取最大值。

19.痰中含有大量的病菌等病原体。

呼吸系统的传染病(流行性感冒、肺结核、肺炎、麻疹)的病原体,都可以通过痰液传播。

因此,我们不能随地吐痰。

20.呼吸系统图
21.呼吸运动表格
23.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通过呼吸运动实现。

24.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是指血液与肺泡之间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过程。

此过程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

通过肺的换气使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25.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条件是毛细血管与肺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26.肺泡与血液间进行气体交换时,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里。

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

27.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条件是毛细血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28.组织里的气体交换结果是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29.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

30.肺泡的三个特点:
①肺泡数目多;
②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

31.肺炎是由细菌、病毒等感染而引起的一种严重的疾病,表现为发烧、胸部疼痛、咳嗽、呼吸急促等。

17. 尘肺是长期在粉尘比较多的场所工作的人容易患的一类职业病。

患者会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

32.氧气进入人体最终要到达细胞中的线粒体,参与呼吸作用。

33.呼吸时,肋间肌和膈肌处于收缩状态。

34.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肺。

35.痰在气管和支气管处形成,痰中有细菌和尘粒,能传播疾病,所以不能随地吐痰。

36.食物和气体共同通道是咽,吞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食物误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因此吃饭时不能大声说笑
37.人体血液中的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以氧合血红蛋白形式在血液中运输,大部分的二氧化碳在血浆中运输。

氧气之所以能够在血液中运输,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的特性有关,其特性是:在含氧高的部位容易与氧结合,在含氧低的部位容易与氧分离。

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

44.红细胞英文名称RBC。

45.红细胞数量是最多的。

46.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盘状。

47.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48.红细胞中含血红蛋白。

49.红细胞特点:氧浓度高与氧结合,氧浓度低与氧分离。

50.红细胞作用:运输氧气。

51.红细胞少,则血红蛋白少,导致贫血,需要补充含蛋白质和含铁的。

52.白细胞英文名称WBC。

53.白细胞体积大,有细胞核,数量少。

54.白细胞作用吞噬病菌。

55.白细胞含量过多会导致炎症。

56.血小板英文名称PLT。

57.血小板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

58.血小板作用是止血、凝血。

59.血小板含量过多——形成血栓,堵塞血管;过少——伤口流血不止、血友病
60.血红蛋白:红细胞中含有的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

61.血红蛋白特性:在含氧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含氧低的地方与氧分离。

62.动脉将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

63.动脉管壁最厚,弹性大,管腔小,血流速度快,分布深。

185.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
186.静脉的管壁较薄,弹性较小,管腔大,四肢静脉内有静脉瓣,血流速度较慢
187.平时所说的青筋是静脉,打针扎静脉,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

188.静脉分布较深或较浅。

189.毛细血管是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

190.毛细血管的数量最多,分布最广,遍布全身各器官组织。

191.毛细血管内径最小、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管壁极薄,只有一层扁平上皮细胞。

血流速度最慢
192.毛细血管可进行物质交换(特点五个字:薄、多、广、细、慢)193.三种血管的识别方法(如图):
根据血管分支还是汇总:动脉血管的血液是由主干流向分支(如图B);静脉血管中的血液是由分支汇集到主干(如图A);毛细血管中红细胞是单行通过的(如图C)
194.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结合下图记忆):
195.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由心肌构成。

196.心脏有四个腔: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

197.右心房:连接上、下腔静脉
198.左心房:连接肺静脉
199.右心室:连接肺动脉
200.左心室:连接主动脉,壁最厚
201.瓣膜中房室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只朝向心室开)
202.瓣膜中动脉瓣(位于心室与动脉之间,只朝向动脉开),保证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

203.血液流向:心房流向心室流向动脉
204.心脏工作情况:
①心房收缩,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
②心室收缩,血液从心室经动脉流向全身;
③全心舒张,血液经静脉流回心脏。

205.血液循环途径: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结合下图记忆)
206.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207.体循环结果: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208.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209.肺循环结果: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210.循环和肺循环在心脏处汇合在一起,且两者同时进行;
211.心脏的四个腔中,左心房和左心室中流的是动脉血,右心房和右心室中是静脉血;
212.肺动脉中流的是静脉血,肺静脉中流的是动脉血。

213.毛细血管出血:血液呈红色,自然止血,应消毒;
214.动脉出血:血色鲜红,血流猛急,在受伤动脉近心端进行压迫止血;215.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流缓和,在受伤静脉远心端进行压迫止血。

216.血量:占体重的7-8%。

人体失血1200mL-1500mL时可危及生命;人体失血800ml-1000mL时头晕、眼发黑、心跳加速、出冷汗;人体失血400mL以下,丢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短时间内得到补充而恢复。

217.血浆:水占90%,血浆蛋白7%。

作用:运载血细胞维持人体所需要的物质和身体产生的废物。

218.血型发现人: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

219.血型:人的血液可以分为A型、B型、AB型、O型
220.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221.在紧急情况下,异型输血:在没有同型血而又情况
紧急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O型血;AB血型
的人。

除可以输入O型血外。

还可以接受少量的A或B型血。

222.无偿献血: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成分输血①原则“缺什么补什么”;②意义:提高病人输血治疗的效果,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避免大量的血液浪费;③实例:贫血-输入红细胞,烧伤病人-输入血浆,出血性病人-输入血小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