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全诗意思及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全诗意思及赏
析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这首诗是一首反战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关切和同情,对战争的厌恶。
诗的意思是:早就听说黄龙城有战争,连年都不停止。
可怜闺中的妻子,只能对着那明月怀念远在汉营的丈夫。
今年的春色,妻子思念着远方的丈夫;昨夜的情景,丈夫想念着家里的妻子。
什么时候才能有良将带领军队,一举攻破龙城,让天下的亲人都能够团聚呢?
这首诗的前两句“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直接点明了战争的频繁和持久。
诗人通过“闻道”一词,暗示了战争的消息已经传来很久,而“频年不解兵”则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持续不断,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
接下来的两句“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则将笔触转向了闺中女子。
诗人用“可怜”二字,表达了对闺中女子的同情。
她们只能对着那明月,思念着远在汉营的丈夫,这种相思之苦,让人感到无比的心酸。
同时,这两句诗也通过“月”这一意象,将两地的相思之情联系在一起,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这两句诗,进一步深化了相思之情。
少妇的“今春意”,是对丈夫的思念和期待;而良人的“昨夜情”,则是对妻子的
牵挂和爱恋。
这种相互的思念和牵挂,更加凸显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最后两句“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则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
诗人希望能够有良将带领军队,一举攻破龙城,结束这场战争,让人民过上和平、安宁的生活。
这两句诗既是对和平的向往,也是对统治者的期望。
这首《杂诗》通过对战争的描写,反映了人民对和平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关切和同情。
同时,诗中的抒情方式也十分巧妙,通过对闺中女子和征夫的思念之情的描写,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诗歌具有了更加深刻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