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CENELEC战略2030》简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9
《CEN-CENELEC战略2030》简析
朱明辉 徐 斌
(欧盟驻华标准化专家项目)
摘 要: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和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CENELEC在2021年2月初共同发布了《CEN-CENELEC 战略2030》,为未来10年CEN和CENELEC标准化工作指明了方向。

对该文件进行梳理和分析有利于研究欧洲标准化工作的发展,增加对欧洲标准化工作的了解,并制定符合我国自身需要的标准化策略。

关键词:欧洲标准化委员会,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标准化战略DOI编码:10.3969/j.issn.1674-5698.2021.07.023
Brief Analysis of the CEN-CENELEC Strategy 2030
ZHU Ming-hui XU Bin
(Seconded European Standardization Expert in China )
Abstract: European Committee for Standardization (CEN) and European Committee for Electrotechnical Standardization (CENELEC) jointly issued their Strategy 2030 in early February 2021, outlining their standardization work in the following decade. Studying and Analysing the document will facilitate Chinese standardizers to enhance their understanding on European standardization work, keep abreast of its development, and thus benefit Chinese stakeholders in developing standardization strategy that better meets China’s demand. Keywords: CEN, CENELEC, standardization strategy
作者简介:朱明辉,研究员,工学硕士,主要从事中欧标准化系统研究。

徐斌,项目总监,工学博士,主要从事中欧标准化系统研究。

1 引 言
在环境和地缘政治变化、以及技术创新的推动下, 整个世界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结构性的改变。

这种改变有时会形成无法预测、有时甚至不稳定的市场环境,给不同地区和行业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挑战。

然而,快速的变化也同时孕育着大量的增长和创新的机会。

在这种环境下,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和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CENELEC在2021年2
月共同发布了《CEN-CENELEC战略2030》,用来指导这两家欧洲标准化组织及旗下来自34个欧洲国家的44个成员单位在未来10年的工作方向。

《CEN-CENELEC战略2030》是在欧洲的绿色和数字化双转型的大政策背景下提出来的。

2 019年底,新上任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提出了这一届欧盟委员会的施政纲领,确定了未来5年的施政重点,即绿色发展、经济增长、数字化、共同安全、全球伙伴关系与促进民主,冯·德·莱恩将其技术部
分归纳为“绿色和数字化双转型”。

欧盟接下来的其他政策基本围绕着这两个主题展开:在绿色转型方面,欧盟提出了包括2050碳中和、2030减排55%等目标,以及利用离岸可再生能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物多样性、绿色投资和金融等方面的一系列规划;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欧盟提出了包括数据战略、人工智能白皮书、数字化服务和市场法案等一系列政策法规,加强对数字技术的应用和监管。

在此背景下,欧盟标准的两大提供方C E N和CENELEC将绿色和数字化双转型视为未来10年标准化工作的基础和核心。

在其《战略2030》中,CEN 和CENELEC认为这两大转型将成为社会经济变革的核心驱动力量,将重塑CEN和CENELEC为利益相关方和消费者提供服务和创造价值的方式方法。

因此,在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框架下, CEN 和CENELEC将其绿色和数字化转型聚焦于那些会在欧洲层面造成的重大影响和(或)能带来的重大附加值的方面。

在绿色转型方面,CEN和CENELEC 将应对气候变化及其所带来的环境挑战视为这一代人的明确任务,并认为标准是为之提供解决方案的核心驱动器。

为此,CEN和CENELEC提出将加强各领域的绿色标准化工作,特别是在如能源、建设、交通运输等高污染领域,以减少产品、服务、流程等各方面的环境影响。

同时,CEN和CENELEC也将继续在支撑欧盟核心倡议,如循环经济、碳中和等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CEN和CENELEC认为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带来创新的产品和服务、但也带来了透明、隐私和安全方面很大的风险。

因此, CEN和CENELEC一方面将聚焦于制定技术领先的标准,特别是在新兴技术如IoT、AI、网络安全和量子技术等方面,以帮助欧洲获得数字化带来的收益,另一方面要确保数字技术的安全、可靠,并反映欧洲的共同价值和基本权力。

2 战略主要内容
基于以上认知,CEN和CENELEC明确了未来10年的发展愿景,即“通过欧洲和国际标准化来建设一个更安全、更可持续、更具竞争力的欧洲”;确定了工作使命,即“借助CEN和CENELEC的利益相关方网络,制定基于共识的标准,以建立信任、满足市场要求、赋能市场准入和创新,从而建设一个更好、更安全和更可持续的欧洲”。

为了履行使命、达成愿景,CEN和CENELEC确定了五大核心工作目标,并将其细化为11项重点工作。

2.1 欧洲标准化系统的战略价值得到EU和EFTA的认可和运用
欧洲标准化系统的战略价值来自于新立法框架(NLF)。

在NLF框架下,欧洲标准成为支撑欧洲立法实施的重要工具和实现单一市场的关键前提。

NLF不仅提供了使用协调标准支撑立法的方案,帮助在先进技术和合规中间找到平衡,而且还提供了立法系统(公共)和标准化系统(私营)之间的公-私伙伴关系(协作机制),使得立法和标准化工作可以有效衔接,同时,NLF还保证了立法的强制性和标准的自愿性的有机结合。

CEN和CENELEC长期从事对NLF进行支撑的工作。

通过为立法提供高质量的欧洲标准(被立法引用的标准称为“协调标准”),CEN和CENELEC在标准化层面保障了NLF的正常运转, 但是,NLF面临着新环境下的巨大压力:不仅立法系统对标准化工作的要求逐步提升,两者之间的协调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由于认识到只有运行良好的NLF才能使欧洲标准化系统更好地服务于欧洲的战略政策目标, 特别是绿色和数字化双转型,CEN和CENELEC确定了3项重点工作以保障该目标的实现。

2.1.1 焕发与欧盟的“公-私伙伴关系”的活力以确保单一市场良好运转
欧洲单一市场良好运行的核心要素之一是欧洲标准,他们代替冲突的各成员国的国家标准,消除内部技术性贸易壁垒,便利各成员国之间的跨境贸易。

在NLF框架下,三大欧洲标准化机构CEN、CENELEC 和ETSI应欧盟委员会的要求制定协调标准,这些协调标准是欧洲标准的一个子集,专门用以支撑立法,赋予符合该标准的产品以“合规推定”。

而这一机制的良好运行的先决条件是NLF框架下的各方协作。

CEN和CENELEC认为:在NL F框架下的“公-私伙伴关系”中对参与各方的角色和责任的清晰定位决定着单一市场是否能良好运转。

因此CEN和
130
CENELEC将基于NLF框架下各方所达成的共识和承诺来寻求更好的合作方案。

这些前提和承诺包括:确保标准的自愿和市场驱动的属性;确保标准化与立法程序区分开来;标准化与立法及其他利益相关方之间需要更好地理解这一自愿性的、公-私协作机制所带来的独特附加价值,以及相关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2.1.2 提升在支撑公共政策方面CEN和CENELEC标准带来的价值
CEN和CENELEC标准一直以来在支撑欧洲公共政策方面扮演着重要的作用,CEN和CENELEC将继续为欧盟重大长期战略优先事项做出标准化贡献,包括向官方阐述和讲解标准化工作所能带来的高附加价值以及在落实重大政策目标方面所能发挥的核心催化剂的作用;积极主动甄别和处理欧盟政策制定的战略性相关领域;采用有针对性的、实事求是的方法;与立法者和政策制定者保持密切的沟通和接触。

2.1.3 应对气候变化
CEN和CENELEC充分认识到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性,以及标准可以在其中扮演的核心角色。

CEN和CENELEC将继续在欧洲层面支撑相关的政策倡议,特别是欧洲的绿色协议(EU Green Deal)。

同时,CEN和CENELEC将继续强化、深化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相关国际倡议所涉及的气候和可持续发展标准的制修订,而其中又以在那些对气候变化有重大影响的行业为重,例如交通运输、建设和能源等。

2.2 消费者和利益相关方从顶尖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中受益
随着数字化(特别是ICT技术)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利益相关方和用户对标准化的需求也与经济和产业发展保持同步。

CEN和CENELEC将积极应对这一趋势,根据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提供用户友好的、技术顶尖的标准化服务和产品。

一方面要实现标准制定流程和产品的数字化,另一方面也要与国际标准化技术发展齐头并进。

为此,CEN和CENELEC确定了3项重点工作。

2.2.1 制定适应数字经济的标准
CEN和CENELEC将提供具有创新形式、高质量、更加多样化的产品。

将标准化活动从以文本为中心调整为强调对内容的灵活使用,以实现和应用的无缝对接,帮助企业将标准有机地整合到工作流程中。

具体来讲,就是采用一系列技术使得CEN和CENELEC标准做到机器可用、可读和可传输,采用更灵活的、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标准化格式,实现标准的定期更新、内容搜索、信息交付以及透明的互动 。

2.2.2 改变标准制定流程
快节奏的数字技术创新需要更加灵活、透明、快速反应的标准化流程,CEN和CENELEC将开发用户友好的数字化平台,以方便对标准文本高效、协同地在线编辑;探索能适应成员的多样化需求以及不同应用场景的共享数字化基础设施;与ISO和IEC开展合作,成为数字标准化的领导者。

2.2.3 转换商业模式
为确保长期健康发展,CEN和CENELEC需要评估数字化对商业模式、融资模式以及其所提供的服务和产品的影响。

鉴于不同成员的商业模式可能存在巨大差异,CEN和CENELEC将支持对优秀案例和良好实践的交换和共享。

在国际上,特别是在ISO、IEC平台, CEN和CENELEC将驱动全球标准化社群对未来标准化模式以及转型进行进一步思考、并形成共识,确保欧洲在这一过程中与国际保持相同的步调。

2.3 增加对CEN和CENELEC标准化成果的了解和使用
为确保其标准化成果得到广泛的了解和使用, CEN和CENELEC需要一方面针对所有利益相关方进行更好的沟通,推广CEN和CENELEC的工作,宣传欧洲标准化系统所带来的附加值,另一方面需要对这些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有更好的理解,以实现提升服务质量的目的。

为此,CEN和CENELEC确定了两个要点。

2.3.1 增加对CEN和CENELEC工作的战略价值的宣传
这需要制定针对性的策略,接触尽可能多的,既包括欧洲层面的,也包括国家层面的目标群体。

此外,还需要建立一个能反映CEN和CENELEC 标准使用情况及其附加值的数据集,以及优秀沟通实践
131
的案例库。

以此为基础,CEN和CENELEC将来开发定制化的培训项目、推广活动、以及数字工具箱来与广大利益相关方进行密切互动。

2.3.2 增加与用户的接触以便更好地理解其需求
增加与用户的接触和沟通可以优化C E N和CENELEC的服务并增加对其标准的使用,因此,CEN 和CENELEC将开发必要的工具和机制来提升与用户的接触,包括识别不同消费者群体,其中包括中小企业、不同行业以及消费者,的特殊需求和愿望;优化用户体验、开发指导性材料和服务等。

2.4 CEN和CENELEC系统是欧洲标准化工作的首选项
CEN和CENELEC认为只有足够透明、广覆盖、可无缝参与的标准化系统才能保证与下一代标准制定者和用户建立有效的连接,从而确保其标准化工作可持续发展和壮大。

因此,CEN和CENELEC认为将有必要进一步提升其标准化工作的开放性,吸引更多利益相关方参与,并改进自身企业文化以激励整个工作系统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并为跨领域场景提供支撑。

为此,CEN和CENELEC提出要兼收并蓄来保证CEN和CENELEC 系统作为欧洲标准化门户的地位。

为提升其作为解决方案提供方所带来的价值、以及吸引新一代的标准制定者,CEN和CENELEC将为所有利益相关方提供一个开放、可无缝参与、可及时响应的标准化系统;提升各成员国的国家标准化组织在整个欧洲标准化系统中所发挥的作用,尽最大可能覆盖所有利益相关方。

与此同时,进一步提升CEN和CENELEC系统的开放性以确保这些利益相关方在欧洲标准化工作中得到有效代表、知情并且参与。

CEN和CENELEC还将加强与当前伙伴例如ETSI的联系,积极拓展与其他组织的新型伙伴关系,最终以开放、项目驱动、跨领域合作的方式引入新的工作方式,以解决数字和物理世界交融、横向以及跨领域技术等带来的混合挑战。

2.5 增强在国际平台上的领导力并引领开展更多的工作
全球标准化工作在持续演进,以响应千变万化的需求和应对快速发展的经济以及科技创新所带来的挑战。

CEN和CENELEC自视为全球标准化社群中的积极一员,决心在这一演进的前沿领域扮演积极进取和引领者的角色。

为此,CEN和CENELEC提出以下几点。

2.5.1 通过强化ISO和IEC的地位来提升CEN和CENELEC在全球的影响力
CEN和CENELEC除了将继续强化和提升其成员在国际平台上的影响力,还将继续坚持国际标准优先的原则并确保欧洲范围内对ISO和IEC标准的采用。

由于向国际平台输出欧洲本土标准将带来经济和市场的“先发优势”,CEN和CENELEC将强化其成员在ISO和IEC的领导地位以确保欧洲的共同利益在国际平台上得到表达。

此外,通过与欧洲外的其他标准制定机构的协议,CEN和CENELEC还认为有独特的机会鼓励他们采用国际标准,输出和推广欧洲的标准化体系和模式。

2.5.2 借助国际标准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CEN和CENELEC成员承诺协调和利用其在ISO 和IEC各自的地位,从标准化的角度来推动和提升对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以及其中的17个可持续发展大目标和169个小目标)的贡献。

CEN和CENELEC认为ISO和IEC标准可以帮助解决经济、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问题,为此,CEN和CENELEC将协调其成员在国际平台上发出欧洲的声音,以进一步释放国际标准的战略潜力。

3 结 语
总体来讲,《战略2030》基于和响应欧盟的绿色和数字双转型的核心政策,指出了CEN和CENELEC 在未来10年的五大核心工作方向,分别对应着如何更好地支撑欧洲立法、如何更好服务消费者和利益相关方、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宣传和推广、如何巩固自身地位、以及如何参与国际标准化。

具体来讲,就是要更有效地支撑欧盟的新立法框架(NLF)以及欧盟的各种政策倡议、优化自身工具和流程以满足市场新的要求、强化对外的宣传与接触、吸引更多更广泛的参与,以及支持和引领ISO和IEC工作。

从《战略2030》所传达的内容来看,未来10年CEN和CENELEC的标准化工作将聚焦于新兴信息技术和绿色相关标准,同时,CEN和CENELEC将积极开展
132
《CEN-CENELEC战略2030》https://www.cencenelec.eu/ News/Press_Releases/Pages/PR-2021-02.aspx.
CEN和CENELEC介绍 https://www.cencenelec.eu/ aboutus/Pages/default.aspx.
CEN和CENELEC 2021年工作计划 https://www.cencenelec.eu/News/Publications/Publications/0953-WorkProgramme-2021_UK.pdf.
欧盟新立法框架 https://ec.europa.eu/growth/single-market/ goods/new-legislative-framework_en.
参考文献[1]
[2]
[3][4]
标准化工作的数字化改造以提升效率,强化标准的应用,从而应对数字时代的各种挑战。

鉴于CEN和CENELEC标准具有对上支撑政府立法和政策、对下应对消费者需求和行业创新的多重属性,使得CEN 和CENELEC特别关注与各利益相关方的接触与联系。

这不仅能更好地帮助其履行核心任务,还有助于强化其自身在社会各界的影响力和地位。

国际上,CEN和CENELEC仍然坚持ISO和IEC的优先地位并积极在可持续发展议题上扮演领导者的角色。

《战略2030》反映出来的如下问题也值得中国的标准化工作者进行思考:标准化系统与立法系统怎样协作才能最大可能地释放价值;如何尽可能广泛地吸纳利益相关方将决定标准化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来进一步提高标准化效率;以及如何通过ISO和IEC这些公认的国际平台深化合作以促进中欧之间经济贸易关系的发展。

唐继微,韦艳菊,谢坤峻,冯怀宇. 缅甸与中国及东盟其他国家玉米产品标准比对研究[J]. 标准科学, 2020(11):125-129.
GB 2763.
叶纪明,单炜力,宋稳成. 浅析国际食品法典与农药残留限量标准[J].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10,31(01):17-21.
CAC 农药残留数据库[DB/OL].http///fao-who-codexalimentarius/standards/pestres/pesticides/en/. European Commission. EU-Pesticides database[DB/OL].http//ec.europa.eu/food/plant/pesticides/eupesticides-database/ public/?event=homepage&language=EN.
臧敏,季任天. 日本肯定列表制度探析——以食品安全标准为视角[J]. 标准科学, 2010(03):77-82.
日本肯定列表制度[DB/OL].http://db.ffcr.or.jp/front/.
韩国肯定列表制度[DB/OL].https://www.foodsafetykorea.go.kr/ foodcode/02_01.jsp.[9]40 CFR 180[DB/OL].https://www.ecfr. gov/.
参考文献[1]
[2]
[3]
[4]
[5] [6]
[7]
[8]
(上接第119页)
1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