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3单元《关注国家的发展》复习学案 鲁人版六三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第3单元《关注国家的发展》复习学案鲁人
版六三制
复习目标:
1、记住党在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含义,理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要性。

2、理解并记住改革的重要意义和我国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完成相关训练。

3、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记住创新的意义,完成典型例题。

4、知道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坚持哪两项基本国策,理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

5、记住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方法,理解民族精神的作用。

学习重点、难点:典型例题的训练,学会解题方法。

学习过程:
一、自主复习,构建知识网络:
二、重点问题记忆
1、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
2、为什么坚持改革?(改革的作用)
2、为什么说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3、科技的重要性是什么?
4、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5、创新的重要性是什么?
6、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7、民族精神的内涵及作用是什么。

8、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第六课走强国富民之路
一、关于基本国情
是什么——
(1)是现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它的两层含义是:一是我国已是社会主义社会,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

(3)它的主要特征是不发达。

表现为①生产力水平比较底;②教育科学技术比较落后;③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

二、关于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
1、是什么——
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核心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2、为什么——
(1)党的基本路线是根据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制定的。

(2)它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心愿。

在党的基本路线的指引下,我国人民走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国富民之路。

三、关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是什么——
(1)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而经济建设是这个系统工程的核心工程。

(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把经济建设摆在全部工作的首位,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其他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

2、为什么——
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
才能巩固、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才能保持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才能提高国际竞争力、掌握国际斗争的主动权;
才能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发展是我国当前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
青少年怎么做——
关注国家发展,努力学习,正长才干,准备将来投身到现代化建设中去,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四、关于改革
1、是什么——
(1)我国推行的改革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它包括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

(2)我国推行的改革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它不是对原有体制的修修补补,而是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性质)
2、为什么——
(1)国情角度(必要性):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存在着体制上的种种弊端,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只有改革才能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扫清障碍。

(2)意义:通过改革,完善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制度,给我国社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使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国家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

实践证明改革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五、关于对外开放
1、是什么——
有效方式:发展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创办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到国外承包工程、办企业。

基本途经:引进来和走出去。

2、为什么——
(1)客观原因: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要发展必须走向世界。

(2)中国现状:虽然市场广阔,劳动力资源丰富,但资源短缺、技术和管理落后
(3)意义:只有对外开放,才能利用国内外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才能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才能紧跟新科技革命发展的潮流,追赶世界先进水平。

(4)重要性:是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它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3.怎么做——
国家: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融入世界经济发展当中,不断提升对外开放的水平
青少年:树立平等、开放、参与的国际意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将来参与我国的对外开放事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七课走科教兴国之路
一、关于科教兴国战略
1、是什么——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理解)P82
2、为什么——
(1)客观原因
国际形势: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浪潮席卷全球,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谁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
人才资源,谁就能在竞争中赢得主动。

世界各国都在运筹帷幄,积极调整政策,竞相发展科技教育。

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必须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迅速提高科技教育水平。

我国国情:我国科技、教育事业虽取得了辉煌成就,但从整体上看,水平还比较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这一现状,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使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面临着巨大压力。

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就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科技和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2)理论原因:
科技的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速度。

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

教育的作用:科学技术的发展,关键在人才,而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教育。

当今世界,教育越来越成为提高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基础。

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并最终决定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

(3)意义:大力发展科技,尤其是高科技,可以提高我国的国际科技竞争力;大力发展教育,才能提高国民素质,培养更多的人才,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巨大的人才资源优势。

(4)实践证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输掉了科技,也就输掉了未来。

只有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获得主动权。

总之,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时代的正确选择。

二、关于创新
(一)科技创新
为什么——
⑴理论原因: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科学技术的本质是创新。

没有创新,就要受制于人,没有创新,就不可能赶超发达国家。

(2)客观原因: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要提高我国科技的整体水平,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赶超发达国家关键在创新。

(3)意义:只有把科技进步的基点放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上,才能实现我国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真正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怎么样——
从新世纪中国发展的战略需要出发,瞄准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确定新的科技发展目标;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加速培养创新人才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全面增强刊物及创新能力。

(二)教育创新
为什么——
1、客观原因:我国科技、教育事业虽取得了辉煌成就,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的科技和教育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2、理论原因:科技创新,人才为本。

教育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只有不断进行教育创新,才能造就一大批创新型人才,为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3、意义:只有不断进行教育创新,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教育落后的局面,提高全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怎么样——
我国积极推进教育创新,积极进行教育体制改革。

(1)大力发展基础教育,为人才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2)构建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趋同高等教育的“立交桥”,为人才成长拓宽渠道;
(3)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改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时间能力和科学态度。

(三)、青少年怎样才能成为创新型人才?
(1)在学习生活中从转变学习方式做起,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方法,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在日常生活中,从我们身边的新发现、新观点,小发明,小创造做起。

(3)要勤奋学习,勇于实践,不断进取创新。

要勇于质疑,敢于向传统挑战,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培养创新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观察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具有丰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第八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含义(理解)
二、我国为什么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客观原因: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非常突出,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善。

2、理论原因: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人口增长过快,对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耗随之增大,就会造成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破坏;而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破坏,又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和危害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因此,必须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
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意义
坚持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计,是我国正确的战略选择。

三、人口、资源、环境的现状及其影响
(1)人口:
状况:人口形势严峻。

(表现在①人口增速虽然减缓,但人口基数大;②人口素质偏低;③人口分布不均,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理解)
不良后果:人口过多过快增长,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规模;影响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资源:
状况:资源形势严峻。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资源大国),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源小国),资源相对短缺。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对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加上开发利用不合理、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更加剧了资源形势的严峻性。

(3)环境:
状况: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

危害: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威胁生态平衡,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怎样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
1、国家:
(1)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正确选择。

(2)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3)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具体要求: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成就: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成功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道路。

为什么:实行计划生育利国利民,是每个公民的光荣职责,也是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

(4)坚持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基本国策
措施:为贯彻落实这项基本国策,制定了保护环境和资源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并采取了一系列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重大措施。

成就:资源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步伐加快,部分地区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公民环保意识和资源意识进一步加强。

2、青少年:
实施可持续发展,是关系到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持续发展的长远大计。

我们青少年应从现在开始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积极宣传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培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习惯,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结合公民绿色环保行动,如积极参加植树活动;节约能源;爱护绿地;亲近大自然,和我们的动植物朋友和谐相处)
第9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耀中华
一、五千年文明熔铸民族魂
1、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奋斗历程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熔铸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2、中国共产党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

3、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二、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
1、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2、民族精神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在国际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的精神动力。

3、我们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①从经济的全球化的角度来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非常有必要。

②从应对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挑战,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的角度来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非常有必要。

③从抵御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的“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来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非常有必要。

高擎民族精神的火炬
一、在文化建设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及其重要的任务。

2、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①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和代表”重要思想
为指导。

②必须充分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③必须充分汲取世界上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营养。

④要坚持与时俱进,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为民族精神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二、火炬在我们手中
1、青少年应怎样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①要以积极的态度自觉接受民族精神的教育。

②要积极参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社会实践活动。

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更多的是落实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备注)第四单元第十课共同描绘美好未来
一、关于理想
1、是什么——
(1)理想分为:自身理想、家庭理想、职业理想和社会理想
(2)社会理想:
共同理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本世纪中叶)
全面小康: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

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承上启下的必经阶段(本世纪头20年)
(如何认识当前已经达到的小康:A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B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地、发展很不平衡的)
和谐社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青少年怎样处理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
为了个人的成长和国家的发展,当代青年要把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结合起来,将个人理想的实现融入到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去。

二、关于共同理想
是什么——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为什么——(必要性,重要性)
(1)共同理想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2)共同理想是团结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巨大精神动力。

(3)有共同理想的鼓舞,全国人民才能凝聚在一起,形成强大的合力,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怎么样——
1、实现共同理想必须坚持“三步走”的战略。

第一步是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

(1)为什么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艰苦奋斗是通向理想的必经之路,是我们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历史。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也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实现共同理想任务的长期性、艰巨性所决定的。

(2)青少年为什么必须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①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是时代赋予当代青年的历史责任。

②当代青年要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承担起历史责任,就要继承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断磨砺自己才能把自己造就成能承担重任的人。

③生活富裕了仍然提倡艰苦奋斗,这样做既是为了用今天有限的财力、物力去创造明天美好的生活,又是为了培养吃苦耐劳、不畏艰险、不断进取、奋发向上的艰苦创业精神。

(3)青少年怎样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当代青年要想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就要继承优良传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从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做起,做到:自强不息,奋发学习;吃苦耐劳,生活俭朴;不畏艰难,勤勤恳恳,意志坚强。

第十一课走向世界的中国
关于国际竞争中的中国
1、国际地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一个具有全球影响的地区性大国;我国潜力巨大,前景光明,是一个正在和平发展的大国。

2、国际作用:
(1)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起着巨大推动作用。

我国是世界商品的销售市场,是世界上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是推动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经济)
(3)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我国始终不渝的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解决国际争端、地区冲突和打击恐怖主义等作出了积极贡献,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
在当今世界树立起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政治)
开放的中国期盼着我
树立全球意识和国家观念,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将来参与我国的对外开放事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1、走向世界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关心国际形势,关注全球性的重大问题,培养自己的全球观念。

2、树立平等、开放、参与的国际意识。

在学习生活中,主动培养自己的参与意识、提高合作能力和竞争能力。

从学会合作学习做起,从与外国中学生的交流活动做起,从关心国家之间的合作项目做起。

3、还需要善于学习。

在对外交往中,我们不仅要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科学技术、文化精华,还要宣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

第十二课美好人生我选择
关于人才
一、是什么——
含义: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的劳动,为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的人,都是社会所尊重的人才。

人才是多层次、多规格的。

各行各业、各个层次都有人才。

国际对人才的需求:
数量上: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剑创新人才。

二.怎么样——
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
我国为什么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仅作参考)
1、理论原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速度。

科技的发展,关键在人才。

人才资源已成为当代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

2、客观原因:国际形势的要求:
(1)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才资源,谁就能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权。

(2)世界各国都采取对策,大力培养本国人才,积极吸引国外优秀人才。

基本国情的要求:我国从整体上看,科技教育相对落后,人才缺乏,制约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影响了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3、意义: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才能提高国民素质,培养更多的人才,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巨大的人才资源优势。

青少年:
1、新的时代为我们每个人成才提供了许多机遇和条件,提供了广阔舞台。

我们要抓住这一成才的机遇。

2、成才的关键在于自己的勤奋努力。

3、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做到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道德的统一,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实现自身价值和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树立远大理想与艰苦奋斗的统一。

发奋向上,立志成才让自己真正担当起自己的历史责任。

4、我们每个人都应奋发向上、立志成才,担当起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

-----如有帮助请下载使用,万分感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