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教版地理第一章 第一节 现代旅游 同步测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人教版地理选修3第一章第一节现代旅游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2分)
1、近年来,旅游者的追求已从“3S”(sun、sea、sand)转移到“3N"(Nature:自然;Nostal—gia:怀乡;Nirvana:涅槃),下列旅游方式最能体现这一变化趋势的是( )
A、宗教旅游
B、虚拟旅游 C。
生态旅游D。
商务旅游
2。
旅游资源的核心是( )
A。
具有经济价值 B。
能够开发利用 C。
产生社会效益D、对旅游者有吸引力3。
读下列景观图,完成问题。
(1)以上所示事物和因素属于旅游资源的是()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②⑤⑥ D、①②③⑤(2)以上景观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是()
A。
①② B、③④ C。
⑤⑥ D、③⑤
4、关于旅游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旅游资源的本质特征是能够产生经济效益
B、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和文化景观旅游资源两大类
C、自然景观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中的地质地貌景观
D、宗教文化景观是文化景观旅游资源中的一类
5。
下列旅游均属于自然景观的是( )
A、天涯海角、台湾阿里山、深圳锦绣中华B、八达岭长城、青岛海滨、澳门大三巴ﻫC、长白山天池、鼓浪屿。
杭州西湖 D、庐山仙人洞。
乐山大佛。
漓江风光
6、读图“某景区旅游者住宿总天数与居民失业总人数关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旅游者住宿总天数与居民失业人数呈正相关B、旅游者住宿总天数与居民失业人数呈负相关
ﻫC。
旅游者住宿总天数与居民失业人数无关 D、旅游者住宿总天数与居民失业人数关系不明7、山东威海旅游胜地刘公岛使用的宣传广告语是“刘公岛,不仅仅是岛”,广告语暗示该地旅游资源的特性是( )
A、永续性
B、可创造性 C。
多样性D、非凡性
8、关于旅游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旅游资源通常划分为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景观两种类型ﻫ
B、自然景观更多地表现在教育性旅游方面
C、人文景观关于探险、游乐、疗养等性质的旅游具有重要意义ﻫ
D、人文景观更多地表现在教育性旅游等方面
9。
泰山之因此名扬天下,是因为具有( )
A、长存性B。
非凡性 C。
可创造性 D、多样性
10、生态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包括( )ﻫ①人类社会对环境质量的普遍重视②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ﻫ③生态学为生态旅游的形式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④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11。
旅游的主体是( )
A、旅游者B、旅游资源C、旅游服务业 D。
休闲时间12。
就连人迹罕至的南极洲也留下了旅游者的足迹,形成这种旅游现象的特点是( )
A、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B、旅游空间的扩大化
C、旅游方式和内容的多样化
D、旅游目的的娱乐性
13、《中国海洋报》2019年1月23日报道,由于全球变暖,两极的冰川、雪山和太平洋海岛危在旦夕,不少人想趁最后的机会造访它们。
因此,所谓的“末日旅游”近年呈上升趋势。
据此回答下题,下列因为全球气候变暖而成为濒危景点的是( )ﻫ①乞力马扎罗山雪峰②澳大利亚大堡礁③大兴安岭森林④西湖风光
A、①②
B、①④C。
②③D、③④
14、下列有关旅游资源特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我国旅游资源有地表类、水体类、生物类、气象和气候类、历史类、游乐类、体育类等,这说明旅游资源具有吸引性ﻫB。
深圳附近原没有旅游资源,现在深圳有“锦绣中华"景观,这说明旅游资源具有可创造性ﻫC、埃及金字塔每年吸引大量游客,这说明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
D、我国北方海滨浴场夏季游客比冬季多,这说明旅游资源具有重复使用性
15、现代人们既有乘飞机、汽车、火车、轮船旅游,也有自己驾车、徒步旅游;既有随旅行社组织的旅游团旅游,也有单人或全家一起外出旅游,这反映出( )
A。
旅游空间的扩大化 B。
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C、旅游方式的多样性D。
旅游内容的多样性二、综合题(共3题;共22分)
16。
“千里石塘,万里黄沙"是我国古代对南海诸岛的形象描述。
三沙市将建设成为中国的“马尔代夫"旅游胜地。
如图为三沙位置示意图。
(1)结合三沙市的地理环境特征设计一条旅游广告词。
(2)列举三沙市可开发的旅游项目,并说明理由。
17、下图为云南哈尼族梯田文化景观的空间结构与物质能量流动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ﻫ
(1)元阳梯田景观的出现反映出了旅游景观的特性是()
A。
多样性 B、非凡性 C、可观赏性 D、可创造性
(2)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林—寨—田的分布模式,减轻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ﻫB、梯田是该地区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改变和影响最为强烈的地方
C。
森林主要为村民提供薪柴、粮食、野菜和建材ﻫD、按投入—产出分类,哈尼族的水稻种植属于粗放农业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ﻫ材料1:2019年4月21日,从广东省××局获悉,日前广东有8处景区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第二批名录,加上第一批的8处景区,目前广东省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达到了11个。
据统计,2019年广东省红色旅游接待游客达2019万人次,入境游客29、7万人次,同比增长3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
8亿元、
材料2:近年来,有些红色旅游景点开展了“穿红军服,唱红军歌、吃红军饭、走红军路”等参与性活动,使游客对历史的感悟变得鲜活和丰满起来。
(1)请说出您所明白的三个我国“红色旅游”资源。
(2)“穿红军服、唱红军歌、吃红军饭、走红军路”等参与性活动,体现了旅游资源内容上的________性。
(3)多数红色旅游资源,既能够观光赏景,也能够了解革命历史,增长革命斗争知识,这体现了旅游资源的____
____价值和________价值。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C
【解析】【分析】“3N”旅游让心灵沐浴在大自然中(Nature),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完美关系的怀恋(Nos tal-gia)中,只有生态旅游才具备。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3S”和“3N"的意思,并结合选项中各旅游方式的主要特征即可判断。
2、【答案】D
【解析】【分析】具有一定的游览价值是旅游资源开发的核心,故选D项。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要求即可判断,关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3、【答案】(1)Cﻫ(2)C
【解析】【分析】
【小题1】旅游资源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旅游者得到一定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二是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能给旅游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磁悬浮列车虽是新生事物,令人向往,但它的位置不固定,条件二基本不符合;水稻种植对旅游者基本没有吸引力、ﻫ【小题2】人文旅游资源是在人类社会中通过历史过程而形成的,具有历史文化价值;或者是当代人建造的,具有旅游价值的各种设施,⑤属于遗址遗迹,⑥属于人文活动。
ﻫ【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旅游资源的基本条件和分类,并能结合图示景观的基本特征具体分析即可、
4、【答案】D
【解析】【分析】旅游资源的本质特征是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旅游资源可粗略地分为自然景观旅游资源、文化景观旅游资源、自然和文化景观旅游资源三大类;地质地貌景观是自然景观旅游资源中的一部分;宗教文化景观是文化景观旅游资源中的一类。
故选D。
ﻫ【点评】本题考查旅游资源的本质特征及分类,试题难度较小,解题关键是识记旅游资源的本质特征及分类。
5。
【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景观类型。
景观能够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人类活动未施加影响而形成的景观属于自然景观,因为人类活动而形成的景观则是人文景观。
长白山天池、鼓浪屿、杭州西湖属于自然景观。
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6、【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旅游业发展的意义、依照所学知识,旅游业的发展能够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就业。
因此旅游者住宿总天数与居民失业人数呈负相关。
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7、【答案】C
【解析】【分析】旅游资源的特点:
刘公岛,不仅仅是岛,体现了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8、【答案】D
【解析】【分析】旅游资源按本质属性表现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种类型。
自然景观关于探险、猎奇、游乐、疗养等性质的旅游具有重要意义,人文景观更多地表现在教育性旅游等方面。
ﻫ【点评】本题难度低,
知识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旅游资源的基本分类和不同旅游资源特征的差异即可判断。
关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注意比较区别。
9、【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的相关知识、本题考查旅游资源的特征。
泰山由于其非凡的自然景观而著名。
故答案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
10。
【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旅游资源的形成的相关知识。
生态旅游一般是指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
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生态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包括人类社会对环境质量的普遍重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生态学为生态旅游的形式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主要源于人们对环境的认知和重视,与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不大。
故答案选A。
ﻫ【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旅游资源的形成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
11、【答案】A
【解析】【分析】旅游者、旅游资源和旅游业构成旅游活动的三大要素,其中旅游者是旅游的主体。
故选A。
12、【答案】B
【解析】【分析】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交通工具的发展,加上人们求知、探秘和猎奇欲望的增长,使旅游活动的空间范围日益扩大、到人迹罕至的南极旅游反映了旅游的特点之一,旅游空间的扩大化。
故选B。
ﻫ【点评】本题考查旅游特点的表现,试题难度较小,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强调到人迹罕至的南极洲旅游、
13。
【答案】A
【解析】【分析】全球气候变暖,会使高山冰川融化,海水上涨,海岸后退,乞力马扎罗山雪峰将会减退直至消失,澳大利亚大堡礁也会因海水上涨,生存环境受到破坏而消失,因此答案为A。
大兴安岭森林由于气温升高,估计有利森林的生长,西湖风光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不大,因此选项BCD都不能选。
故答案选A。
ﻫ【点评】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
14。
【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旅游规划的内容的相关知识。
我国旅游资源有地表类、水体类、生物类。
气象和气候类、历史类。
游乐类、体育类等,这说明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深圳附近原没有旅游资源,现在深圳有“锦绣中华”景观,这说明旅游资源具有可创造性;埃及金字塔每年吸引大量游客,这说明旅游资源具有非凡性;我国北方海滨浴场夏季游客比冬季多,这说明旅游资源具有季节性。
故答案选B。
ﻫ【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旅游规划的内容赏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
15、【答案】C
【解析】【分析】人们选择各种交通工具外出旅行是旅游方式多样性的表现。
故选C。
ﻫ【点评】本题结合案例考查旅游特点的表现,试题难度较小,解题关键是掌握旅游方式多样性的表现。
二、综合题
16、【答案】(1)广告词:千岛寻遍,不如南沙群岛一见;万水千山,难忘天涯海角之南;去中国的最南端,看最美的珊瑚礁等ﻫ(2)阳光浴、沙滩浴、冲浪、潜水、观看海底生物、观赏珊瑚礁等;地处低纬,海域广阔,岛礁众多,生物资源丰富、
【解析】【分析】(1)三沙市位于我国最南边,岛屿众多,热带风光美丽。
依照这些设计广告,广告要具有新颖、特点突出、具有吸引力。
(2)三沙市岛礁众多,海底、陆上生物资源丰富,陆上可开发热带风光,沙滩,海底可开发潜水、冲浪等项目。
故答案为:(1)广告词:千岛寻遍,不如南沙群岛一见;万水千山,难忘天涯海角之南;去中国的最南端,看最美的
珊瑚礁等。
ﻫ(2)阳光浴、沙滩浴、冲浪、潜水、观看海底生物、观赏珊瑚礁等;地处低纬,海域广阔,岛礁众多,生物资源丰富。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旅游资源的开发。
较为简单,结合当地自然、人文景观来设计旅游广告和开发项目。
17、【答案】(1)Dﻫ(2)A
【解析】【分析】(1)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中国自然旅游景观欣赏主要内容的掌握,云南元阳梯田属于人文与自然景观,体现旅游景观的可创造性。
(2)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欧洲旅游景观欣赏主要内容的掌握,林—寨—田的分布模式,减轻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ﻫ【点评】(1)该题学生应注意从旅游景观类型区分判断特性、(2)该题学生应注意读图结合可持续发展规律考虑。
18、【答案】(1)井冈山、延安、南昌等(答案只要是红色旅游资源即可)
(2)多样ﻫ(3)美学;历史文化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红色旅游”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当前“红色旅游"是一大热点。
凡是承载了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献身精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纪念地和标
志物,都是“红色旅游"的重要客体。
“红色旅游”中的各种参与性活动,体现了旅游资源内容上的多样性;“红色旅游”资源区,既有风景优美的自然景观,也有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因此体现了旅游资源的美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ﻫ【点评】该题综合性较强,学生答题需要对我国红色革命有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