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水的沉浮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水的沉浮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探究,了解物体沉浮的原理及其与物体密度的
关系。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判断物体的沉浮状态。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及团队意识。
教学准备
1.实验器材:水槽、水、各种不同密度的物体(如石头、木块、塑料球等)。
2.教具:PPT、图片、视频。
3.制作实验记录表,记录学生实验结果。
教学过程
导入
•引导学生回忆之前所学化学知识,并引发学生对物体沉浮的认识。
重点展开
1.讨论:教师通过PPT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各种不同密度的
物品的浮沉情况,引导学生发现物体沉浮与物体密度的关系,探究规律。
2.实验:给每个小组准备一个水槽,让小组中的学生依次往
水槽中投入不同密度的物品,观察其浮沉情况,记录相关数据,最后
让每个小组讲述实验结果及发现。
3.讲解:教师根据学生实验结果,讲解沉浮规律、物体密度
与沉浮之间的关系。
4.发散思维:引导学生思考物体密度的计算方法和秤的作用,以及实际生活中水的利用和危害。
总结回顾
•给出一份综合性的沉浮实验总结,让学生进行阅读,并提出答案。
教学方法
1.边引导边发现: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让学生
通过观察、探究规律。
2.实验探究法:通过实践探究,让学生亲身体验,自己参与
其中,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及思考能力。
教学评估
1.学生能否正确地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并提出有关问题。
2.学生是否能够合理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判断物体的沉浮状态。
3.学生是否能够团结合作,互相协助完成实验。
教学延伸
1.让学生将所得到的实验数据绘制成图表,并结合实验结果
提出对实验不足之处及改进意见。
2.让学生预测房屋建造时,选择的基础材料的密度的合理性。
3.进一步现实生活中垃圾分类,从中了解废物分类的应用场景。
以上是本次大班科学活动教案,通过简单的实验活动,帮助学生
更直观地了解水的沉浮规律及其与物体密度的关系,进而培养学生实
验探究能力及团队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