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这2件“小事”等同供佛,功德自然无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好这2件“小事”等同供佛,功德自然无量
过去佛家有言,修佛者最大的圆满莫过于修得功德无量,而要想修功德,应当具足发无上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起立塔像、饭食沙门等足足七个因缘方可功成。

事实上,如今佛门作为接受一切众生修佛引渡的门,它同样也受到诸多世俗弟子的信仰供奉。

我本人虽非佛门弟子,但也是心喜佛法,敬畏三宝的佛学爱好者。

对于无量功德也有着难以言喻的渴望诉求,希望通过供佛礼佛的方式,来为自己取经解惑,超脱世俗认知。

那么问题来了,对于一些佛门外的世俗弟子而言,是不是非要通过供佛拜佛,才能为自己谋求一个无量功德呢?
这个问题,昔日我在与一位无名老僧交谈过程中,从他口中得到了相应的答案。

老僧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修佛不修功名利禄,更不需要通过什么仪式感来表达自己对佛菩萨的虔诚。

最重要的,其实是学会修自身的空性,学会放下我执,让自己朝着佛菩萨靠近,才能够在修佛的道路上开悟明道。

为此老僧还曾提醒到,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好以下这两件小事,其作用不亚于供奉佛菩萨,心诚则灵,同样也能为自己修得无量功德,千万别不信。

01敬重一切众生
老僧说:“佛无分别心,佛菩萨告诫世人要敬重一切众生,这个法门,非常殊胜,修者具有无量无边福德,不管世人自身有没有修行大乘,都可以修这个法门,改变现世命运。


敬重一切众生,其实就是指对待任何生灵都要心存敬畏,哪怕是弱小的动物也不能轻易欺负和伤害,不要有杀生的行为。

众生造作杀业会感召现世受报,往往以强烈的嗔心烦恼所致,或是极其严厉的对其造作损害,这些都是感召现世受报的条件,所以常常可以见到因造作杀业而在今生今世便惨遭报应的事情。

过去佛家就有一则故事记载:昔日有一位男子患了严重的口腔疾病,久治不愈,于是他特地去拜见了佛陀。

佛陀问他近期是否屠杀过生灵,男子惊恐万分,矢口否认,后来在内心愧疚下还是说出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原来男子是一山村野夫,平日里好打猎为生,经常捕食一些奇珍异兽,在身患重疾之前正是因为贪食了一条蛇,才得此口腔疾病。

佛家有一句话叫做:“众生皆是来世佛”,在佛家看来,天下万物皆有佛性,任何存在都有可以成为未来的佛,切不可造作杀业伤行。

而所谓拜佛,说到底,其实就是对自己内心的一次洗礼。

有道是:“祸福无门,惟人自招”。

与其想要凭借供奉佛菩萨来得到庇佑,还不如先净化自己的内心,想要为自己修来功德福报,倒不如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朝着佛菩萨的慈悲心靠拢。

佛门大德圣严法师就曾表示,对佛菩萨的供养是“以法供养”为最。

敬畏佛菩萨,要从内心而起,从行为而终,谨遵佛陀留给世人的智慧和教诲,在生活中能够脚踏实地的践行、严格的奉行——
做到由衷地对众生怀有慈悲怜悯之心,一视同仁,让自己的心获得解脱和自由。

哪怕仪式上稍有不足,也同样可以受到佛菩萨的感应,自然也就能够为自己修得福源善报,求一个功德圆满了。

这不是迷信,而是吸引力法则。

02用心孝顺父母
老僧说:“身体发肤,受之于父精母血,父母是耕耘福报的良田,与其花时间精力去供养庙堂佛像,倒不如供奉自己身边的‘活菩萨’父母,这样功德福报可要深厚的多多。


佛家经典中有言:"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宗旺斯"。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父母生育自己,抚养自己,疼爱自己,若是能够回报父母的大恩大德,老天就不会把祸难降临在自己头上。

世俗中同样也有训诫:“生而不养,断指可报;生而养之,断头可报,不生而养,无以为报。

”这是在告诫世人,父母之于子女,纵使只有生育之恩,却没有抚养之情,恩德再小,作为子女也同样要懂得报答。

无论是从佛家,还是从世俗的角度来看,其实不难得知,之于子女而言,父母的养育恩德永远都是比天高,比海阔的。

昔日国学大师南怀瑾也曾经在开示过程中教导过自己的学生,他说每个人在社会上扮演的角色不同,所承担的责任也有所差异,可作为子女,最应该做的事,也是最统一要做的事,便是尽心尽力孝顺好自己的父母。

为人孝顺的子女,出门在外势必能够善待他人,厚德载物,广结善缘,命中鸿运不断。

可如果一个人对父母不忠不孝,那此人必定品性卑劣,容易受世人挤兑,社会谴责,这样的人哪怕他在佛前供奉再多,也是无济于事,福源都被自己不孝行为消磨殆尽,纵使是佛菩萨在世,也难以减免其自身的业力。

所以说,人生在世,最需要偿还的恩情就是父母情,一个人若能对自己父母的孝顺,能够主动承担赡养父母的天职,这个功德比供养佛菩萨还要大很多,这一点是万万不可忽略的。

故此倘若父母依旧健在,就一定要多关心孝顺父母,莫要等到父母真的老去之时,再来叹息时间都去哪了,那可真就是为人子女最大的失职和悲哀了。

总而言之,想要为自己谋求功德福禄,不一定非要不远万里去庙宇内烧香礼佛,对佛菩萨行三跪九叩之礼。

仪式感做得再完美,可如果对父母的孝道做得不够好,不能敬重苍生,修有菩萨的怜悯慈悲心,再怎样烧香拜佛,表面功夫表现得再虔诚,也同样得不到佛菩萨的庇佑和保护。

因此我们在生活中若能将以上两件小事做好,那就等同于在供佛,无量功德福禄自当不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