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工程考试复习资料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废水排水系统,由以下几个主要部 分组成:
(1)车间内部管道系统和设备。主要用于 收集各生产设备排出的工业废水,并将其 排送至车间外部的厂区管道系统中。
(2)厂区管道系统。敷设在工厂内,用以 收集并输送各车间排出的工业废水的管道 系统。厂区工业废水的管道系统,可根据 具体情况设置若干个独立的管道系统。
小区污水支管是指布置在居住组团内与接户 管连接的污水管道,一般布置在组团内道路下。
小区污水干管是指在居住小区内,接纳 各居住组团内小区支管流来的污水的污水 管道,一般布置小区道路或市政道路下。
居住小区污水排入城市排水系统时,其 水质必须符合《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 标准》。居住小区污水排除口的数量和位 置,要取得城市市政部门同意。
合流制排水系统的组成部分与分流制 相似,同样有室内排水设备、室外居住小 区以及街道管道系统。住宅和公共建筑的 生活污水经庭院或街坊管道流入街道管道 系统。雨水经雨水口进入合流管道。在合 流管道系统的截留干管外设有溢流井。
2、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原则和任务
2.1规划设计原则
(1)排水工程的规划与设计应符合区域规划以及城 市和工业企业的总体规划,并应与城市和工业企 业中其他单项工程建设密切配合,互相协调。
二、污水管道系统的设计
1、污水设计流量的计算
污水设计流量:污水管道及其附属构筑物能 保证通过的污水最大流量称为污水设计流 量。
污水设计流量包括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两类。
1.1生活污水设计流量 (1)居住区生活污水设计流量
Q1
n N Kz 243600
式中 Q1--居住区生活污水设计流量(L s)
、
污
染
严
重
车
间
的
淋
浴
污
水
定
额
,
以
6
0
(
L
(cap
班))计
T- - 每 班 工 作 时 数 ( h)
淋 浴 时 间 以 60m in计 。
1.2工业废水设计流量
Q3
m M Kz 3600T
式中 Q3--工业废水设计流量(L s)
m--生产过程中每单位产品的废水量(L 单位产品)
M--产品的平均日产量
工业废水符合排入城市下水道标准的
应直接排入城市污水排水系统,与城市污 水一并处理。个别工厂或车间排放的含有 毒、有害物质的应进行局部除害处理,达 到排入城市下水道标准后排入城市污水排 水系统。生产废水达到排放水体标准的可 就近排入水体或雨水道。
(4)城市污水是可贵的淡水资源,在规划 中要考虑污水经再生后回用的方案。城市 污水回用于工业用水是缺水城市解决水资 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的可行之路。
如,总体规划中的设计规模、设计期限、建筑界 限、功能分区布局等是排水工程规划设计的依据。 又如城市和工业企业的道路规划、地下设施规划、 竖向规划、人防工程规划等单项工程规划对排水 工程的规划设计都有影响,要以全局观点出发, 合理解决,构成有机的整体。
(2)排水工程的规划与设计,要与邻近区 域内的污水和污泥的处理和处置协调。一 个区域的污水系统,可能影响临近区域, 特别是影响下游区域的环境质量,故在确 定规划区的处理水平的处置方案时,必须 在较大区域范围内综合考虑。
B.街道污水管道系统。敷设在街道下,用 以排除居住小区管道流来的污水。在一个 市区内它由城市支管、干管、主干管等组 成。
(4)污水厂。供处理和利用污水、污泥的一 系列构筑物及附属构筑物的综合体称污水 处理厂。在城市常称污水厂,在工厂中常 称废水处理站。城市污水厂一般设置在城 市河流的下游地段,并与居民点或公共建 筑保持一定的卫生防护距离。若采用区域 排水系统时,每个城镇就不需要单独设置 污水厂,将全部污水送至区域污水厂进行 统一处理。
根据排水规划,有几个区域同时或几乎
同时修建时,应考虑合并起来处理和处置 的可能性,即实现区域排水系统。因为它 的经济效益可能更好,但施工期较长,实 现较困难。
(3)排水工程规划与设计,应处理好污染 源治理与集中处理的关系。城市污水应以 点源治理与集中处理相结合,以城市集中 处理为主的原则加以实施。
(1)污水收集系统:是收集输送回用原水 的管道系统。污水收集一般靠城市排水水 管网进行,管道不宜采用明渠。排水系统 可采用分流制或合流制,将回用原水从回 用水源以最佳路线输送至再生水厂。
(2)再生水厂:它是以回用为目的对污水 进行再生处理的污水处理厂。其处理工艺 流程,应通过试验或仅深度处理。深度处 理是进一步去除常规二级处理不能完全去 除的污水中杂质的净化过程,通常由混凝、 沉淀(澄清)、过滤、活性类吸附、离子 交换、反渗透、电渗析、氨吹脱、臭氧氧 化、消毒等单元技术组合而成。城市污水 的再生水厂可采用一级处理、二级处理、 混凝沉淀(澄清)、过滤和消毒等基本工 艺流程,当有试验依据或回用水水质有特 殊要求时、也可采用其它工艺。再生
(2)室外污水管道系统。分布在地面下的依靠重 力流输送污水至泵站、污水厂或水体的管道系统 称室外污水管道系统。它又分 为居住小区管道系 统及街道管道系统。
A.居住小区污水管道系统。敷设在居住小区内, 连接建筑物出户管的污水管道系统,称居住小区 污水管道系统。它分为接户管、小区支管和小区 干管。
接户管是指布置在建筑物周围接纳建筑物各 污水出水管的污水管道。
以
3
.
0
车
间
生
活
污
水
量
时
变
化
系
数
,
以
2
.
5
计
C1- - 一 般 车 间 最 大 班 使 用 淋 浴 的 职 工 人 数 (cap)
C
-
2
-
热
车
间
最
大
班
使
用
淋
浴
的
职
工
人
数
(
c
a
p
)
D1- - 一 般 车 间 的 淋 浴 污 水 定 额 , 以 40( L (cap 班 )) 计
D
-
2
-
高
温
(4)用户的用水管理:应根据用水设施的 要求确定。当用于工业冷却时,一般包括 水质稳定处理、菌藻处理和进一步改善水 质的其它特殊处理。当用于生活杂用或景 观河道补充水时,可直接使用,不需再进 一步处理。
三、排水管渠系统
1、暴雨强度 1.1降雨量 1.2降雨历时 1.3暴雨强度 1.4降雨面积和汇水面积 1.5降雨的频率和重现期
1.6暴雨强度公式
q
167
A1(1 c lg (t b)n
P)
式中 q--设计暴雨强度(L s ha)
P--设计重现期(a)
t--降雨历时(min)
A1,c,b,n--地方参数
2、雨水管渠设计流量计算 2.1计算公式
Q qF
式中 Q- - 雨 水 设 计 流 量 ( L s)
--径流系数,其数值小于1
(2)居住小区或工厂雨水管渠系统。 (3)街道雨水管渠系统。 (4)排洪沟。 (5)出水口。
收集屋面的雨水用雨水斗或天沟,收集 地面的雨水用雨水口。地面上的雨水经雨 水口流入居住小区、厂区或街道的雨水管 渠系统。雨水排水系统的室外管渠系统基 本上和污水排水系统相同。同样,在雨水 管渠系统也设有检查井等附属构筑物。雨 水一般既不处理也不利用,直接排入水体。 此外,因雨水径流较大,一般应尽量不设 或少设水泵站,但在必要时也要设置,如 上海、武汉等城市设置了雨水泵站用以抽 升部分雨水。
T--每日生产时数(h)
Kz--总变化时数
1.3地下水渗入量 1.4城市污水设计总流量计算
QQ1Q2Q3Q4
2、污水管道的水力计算 2.1水力计算基本公式
Q A
C
RI
C
1
1
R6
n
Q - - 流 量 ( m 3 s)
A - - 过 水 断 面 面 积 ( m 2)
- - 流 速 ( m s)
R- - 水 力 半 径 ( m )
n--居住区生活污水定额(L cap d)
N--设计人口数
Kz--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
(2)工业企业生活污水及淋浴污水的设计流量
Q2
A1B1K1 A2 B2 K 2 3600T
C1D1 C 2 D2 3600
式中
Q
-
2
-
工
业
企
业
生
活
污
水
及
淋
浴
污
水
设
计
流
量
(
L
s)
A1- - 一 般 车 间 最 大 班 职 工 人 数 (cap)
I- - 水 力 坡 度
C- - 谢 才 系 数
n- - 管 壁 粗 糙 系 数
2.2设计充满度 2.3设计流速 2.4最小管径 2.5埋设深度 2.6水力计算方法 2.7设计计算举例
3、城市污水回用系统组成
城市污水回用系统一般由污水收集系 统、再生水厂、再生水输配系统和回用水 管理等部分组成。
(7)对于城市和工业企业原有的排水工程在 进行改建和扩建时,应从实际出发,在满足 环境保护的要求下,充分利用和发挥其效能, 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改造,使其逐步达到 完善和合理化。
2.2排水系统的任务
它的主要任务是规划设计、收集、 输送、处理和利用各种污水的一整 套工程设施和构筑物,即排水管道 系统和污水厂的规划与设计。
(3)废水泵站及压力管道。
(4)废水处理站。是回收和处理废水与污泥 的场所。
在管道系统上,同样也设置检查井等附 属构筑物。在接入城市排水管道前宜设置 检测设施。
1.1.3 雨水排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1)建筑物的雨水管道系统和设备。主要是
收集工业、公共或大型建筑的屋面雨水, 并将其排入室外的雨水管渠系统中去。
A2- - 热 车 间 最 大 班 职 工 人 数 (cap)
B1- - 一 般 车 间 职 工 生 活 污 水 定 额 , 以 25( L (cap 班 )) 计
B2- - 热 车 间 职 工 生 活 污 水 定 额 , 以 35( L (cap 班 )) 计
K
-
1
-
一
般
车
间
生
活
污
水
量
时
变
化
系
数
,
水厂宜靠近回用水源收集区或用户集中地区, 以便于原水收集和缩短输水距离。也可设 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内、工业区内、或某一 特定用户内。再生水厂规模应超过计划回 用水量的20%以上。
(3)再生水输配系统:应建成独立系统。 可新建再生管道,或利用原有给水管道输 送再生水;而新建给水管道、再生水输水 管道应防止微生物腐蚀,一般以非金属管 为宜,当采用金属管道时,应做好防腐处 理。再生水的配水系统由用户自行设置。
F- - 汇 水 面 积 ( ha) q- -设 计 暴 雨 强 度 ( L (s ha))
2.2径流系数ψ 2.3设计重现期P 2.4集水时间t 3、雨水管渠系统设计和计算 3.1水力计算 (1)设计充满度 (2)设计流速
(3)最小管径和最小设计坡度 (4)最小埋深和最大埋深 3.2水力计算方法 3.3设计步骤 (1)划分排水流域和管道定线 (2)划分设计管段 (3)划分并计算各设计管段的汇 水面积
(4)确定各排水流域平均径流系 数数值
(5)确定设计重现期P、地面集水 时间t1
(6)求单位面积径流量q0
(7)列表进行雨水干管的设计流 量和水力计算。
3.4设计计算举例
3、合流制管渠系统的使用条件和布置特点
3.1使用条件
(1)排水区域内有一处或多处水源充沛的 水体,其流量和流速都足够大,一定量的 混合污水排入后对水体造成的污染危害程 度在允许的范围以内。
第二部分 排水工程
一、排水系统概论
1.排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1.1.1城市污水排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1)室内污水管道系统及设备。其作用是收集生 活污水,并将其排至室外居住小区污水管道中去。
在住宅及公共建筑内,各种卫生设备既是人 们用水的容器,也是承受污水的容器,它们又是 生活污水排水系统的起端设备。生活污水从这里 经水封管、支管、竖管和出户管等室内管道系统 流入室外居住小区管道系统。在每一出户管与室 外居住小区管道相接的连接点设检查井,供检查 和清通管道之用。
(2)街坊和街道的建设比较完善,必须采 用暗管渠排除雨水,而街道横断面又较窄, 管渠的设置位置受到限制时,可考虑选用 合流制。
(5)出水口及事故排出口。污水排入水体的 渠道和出口称出水口,它是整个城市污水 排水系统的终点设备。事故排出口是指在 污水排水系统的中途,在某些易于发生故 障的组成部分前面,例如在总泵站的前面, 所设置的辅助性出水渠,一旦发生故障, 污水就通过事故排出口直接排入水体。
1.1.2工业废水排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5)如设计排水区域内尚需考虑给水和防 洪问题时,污水排水工程应与给水工程协 调,雨水排水工程应与防洪工程协调,以 节省总投资。
(6)排水工程的设计应全面规划,按近期设 计,考虑远期发展有扩建的可能。并应根据 使用要求和技术经济的合理性因素,对近期 工程作出分期建设的安排。排水工程的建设 费用很大,分期建设可以更好地节省初期投 资,并能更快地发挥工程建设的作用。分期 建设应首先建设最急需的工程设施,使它能 尽早地服务于最迫切需要的地区和建筑物。
(1)车间内部管道系统和设备。主要用于 收集各生产设备排出的工业废水,并将其 排送至车间外部的厂区管道系统中。
(2)厂区管道系统。敷设在工厂内,用以 收集并输送各车间排出的工业废水的管道 系统。厂区工业废水的管道系统,可根据 具体情况设置若干个独立的管道系统。
小区污水支管是指布置在居住组团内与接户 管连接的污水管道,一般布置在组团内道路下。
小区污水干管是指在居住小区内,接纳 各居住组团内小区支管流来的污水的污水 管道,一般布置小区道路或市政道路下。
居住小区污水排入城市排水系统时,其 水质必须符合《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 标准》。居住小区污水排除口的数量和位 置,要取得城市市政部门同意。
合流制排水系统的组成部分与分流制 相似,同样有室内排水设备、室外居住小 区以及街道管道系统。住宅和公共建筑的 生活污水经庭院或街坊管道流入街道管道 系统。雨水经雨水口进入合流管道。在合 流管道系统的截留干管外设有溢流井。
2、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原则和任务
2.1规划设计原则
(1)排水工程的规划与设计应符合区域规划以及城 市和工业企业的总体规划,并应与城市和工业企 业中其他单项工程建设密切配合,互相协调。
二、污水管道系统的设计
1、污水设计流量的计算
污水设计流量:污水管道及其附属构筑物能 保证通过的污水最大流量称为污水设计流 量。
污水设计流量包括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两类。
1.1生活污水设计流量 (1)居住区生活污水设计流量
Q1
n N Kz 243600
式中 Q1--居住区生活污水设计流量(L s)
、
污
染
严
重
车
间
的
淋
浴
污
水
定
额
,
以
6
0
(
L
(cap
班))计
T- - 每 班 工 作 时 数 ( h)
淋 浴 时 间 以 60m in计 。
1.2工业废水设计流量
Q3
m M Kz 3600T
式中 Q3--工业废水设计流量(L s)
m--生产过程中每单位产品的废水量(L 单位产品)
M--产品的平均日产量
工业废水符合排入城市下水道标准的
应直接排入城市污水排水系统,与城市污 水一并处理。个别工厂或车间排放的含有 毒、有害物质的应进行局部除害处理,达 到排入城市下水道标准后排入城市污水排 水系统。生产废水达到排放水体标准的可 就近排入水体或雨水道。
(4)城市污水是可贵的淡水资源,在规划 中要考虑污水经再生后回用的方案。城市 污水回用于工业用水是缺水城市解决水资 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的可行之路。
如,总体规划中的设计规模、设计期限、建筑界 限、功能分区布局等是排水工程规划设计的依据。 又如城市和工业企业的道路规划、地下设施规划、 竖向规划、人防工程规划等单项工程规划对排水 工程的规划设计都有影响,要以全局观点出发, 合理解决,构成有机的整体。
(2)排水工程的规划与设计,要与邻近区 域内的污水和污泥的处理和处置协调。一 个区域的污水系统,可能影响临近区域, 特别是影响下游区域的环境质量,故在确 定规划区的处理水平的处置方案时,必须 在较大区域范围内综合考虑。
B.街道污水管道系统。敷设在街道下,用 以排除居住小区管道流来的污水。在一个 市区内它由城市支管、干管、主干管等组 成。
(4)污水厂。供处理和利用污水、污泥的一 系列构筑物及附属构筑物的综合体称污水 处理厂。在城市常称污水厂,在工厂中常 称废水处理站。城市污水厂一般设置在城 市河流的下游地段,并与居民点或公共建 筑保持一定的卫生防护距离。若采用区域 排水系统时,每个城镇就不需要单独设置 污水厂,将全部污水送至区域污水厂进行 统一处理。
根据排水规划,有几个区域同时或几乎
同时修建时,应考虑合并起来处理和处置 的可能性,即实现区域排水系统。因为它 的经济效益可能更好,但施工期较长,实 现较困难。
(3)排水工程规划与设计,应处理好污染 源治理与集中处理的关系。城市污水应以 点源治理与集中处理相结合,以城市集中 处理为主的原则加以实施。
(1)污水收集系统:是收集输送回用原水 的管道系统。污水收集一般靠城市排水水 管网进行,管道不宜采用明渠。排水系统 可采用分流制或合流制,将回用原水从回 用水源以最佳路线输送至再生水厂。
(2)再生水厂:它是以回用为目的对污水 进行再生处理的污水处理厂。其处理工艺 流程,应通过试验或仅深度处理。深度处 理是进一步去除常规二级处理不能完全去 除的污水中杂质的净化过程,通常由混凝、 沉淀(澄清)、过滤、活性类吸附、离子 交换、反渗透、电渗析、氨吹脱、臭氧氧 化、消毒等单元技术组合而成。城市污水 的再生水厂可采用一级处理、二级处理、 混凝沉淀(澄清)、过滤和消毒等基本工 艺流程,当有试验依据或回用水水质有特 殊要求时、也可采用其它工艺。再生
(2)室外污水管道系统。分布在地面下的依靠重 力流输送污水至泵站、污水厂或水体的管道系统 称室外污水管道系统。它又分 为居住小区管道系 统及街道管道系统。
A.居住小区污水管道系统。敷设在居住小区内, 连接建筑物出户管的污水管道系统,称居住小区 污水管道系统。它分为接户管、小区支管和小区 干管。
接户管是指布置在建筑物周围接纳建筑物各 污水出水管的污水管道。
以
3
.
0
车
间
生
活
污
水
量
时
变
化
系
数
,
以
2
.
5
计
C1- - 一 般 车 间 最 大 班 使 用 淋 浴 的 职 工 人 数 (cap)
C
-
2
-
热
车
间
最
大
班
使
用
淋
浴
的
职
工
人
数
(
c
a
p
)
D1- - 一 般 车 间 的 淋 浴 污 水 定 额 , 以 40( L (cap 班 )) 计
D
-
2
-
高
温
(4)用户的用水管理:应根据用水设施的 要求确定。当用于工业冷却时,一般包括 水质稳定处理、菌藻处理和进一步改善水 质的其它特殊处理。当用于生活杂用或景 观河道补充水时,可直接使用,不需再进 一步处理。
三、排水管渠系统
1、暴雨强度 1.1降雨量 1.2降雨历时 1.3暴雨强度 1.4降雨面积和汇水面积 1.5降雨的频率和重现期
1.6暴雨强度公式
q
167
A1(1 c lg (t b)n
P)
式中 q--设计暴雨强度(L s ha)
P--设计重现期(a)
t--降雨历时(min)
A1,c,b,n--地方参数
2、雨水管渠设计流量计算 2.1计算公式
Q qF
式中 Q- - 雨 水 设 计 流 量 ( L s)
--径流系数,其数值小于1
(2)居住小区或工厂雨水管渠系统。 (3)街道雨水管渠系统。 (4)排洪沟。 (5)出水口。
收集屋面的雨水用雨水斗或天沟,收集 地面的雨水用雨水口。地面上的雨水经雨 水口流入居住小区、厂区或街道的雨水管 渠系统。雨水排水系统的室外管渠系统基 本上和污水排水系统相同。同样,在雨水 管渠系统也设有检查井等附属构筑物。雨 水一般既不处理也不利用,直接排入水体。 此外,因雨水径流较大,一般应尽量不设 或少设水泵站,但在必要时也要设置,如 上海、武汉等城市设置了雨水泵站用以抽 升部分雨水。
T--每日生产时数(h)
Kz--总变化时数
1.3地下水渗入量 1.4城市污水设计总流量计算
QQ1Q2Q3Q4
2、污水管道的水力计算 2.1水力计算基本公式
Q A
C
RI
C
1
1
R6
n
Q - - 流 量 ( m 3 s)
A - - 过 水 断 面 面 积 ( m 2)
- - 流 速 ( m s)
R- - 水 力 半 径 ( m )
n--居住区生活污水定额(L cap d)
N--设计人口数
Kz--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
(2)工业企业生活污水及淋浴污水的设计流量
Q2
A1B1K1 A2 B2 K 2 3600T
C1D1 C 2 D2 3600
式中
Q
-
2
-
工
业
企
业
生
活
污
水
及
淋
浴
污
水
设
计
流
量
(
L
s)
A1- - 一 般 车 间 最 大 班 职 工 人 数 (cap)
I- - 水 力 坡 度
C- - 谢 才 系 数
n- - 管 壁 粗 糙 系 数
2.2设计充满度 2.3设计流速 2.4最小管径 2.5埋设深度 2.6水力计算方法 2.7设计计算举例
3、城市污水回用系统组成
城市污水回用系统一般由污水收集系 统、再生水厂、再生水输配系统和回用水 管理等部分组成。
(7)对于城市和工业企业原有的排水工程在 进行改建和扩建时,应从实际出发,在满足 环境保护的要求下,充分利用和发挥其效能, 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改造,使其逐步达到 完善和合理化。
2.2排水系统的任务
它的主要任务是规划设计、收集、 输送、处理和利用各种污水的一整 套工程设施和构筑物,即排水管道 系统和污水厂的规划与设计。
(3)废水泵站及压力管道。
(4)废水处理站。是回收和处理废水与污泥 的场所。
在管道系统上,同样也设置检查井等附 属构筑物。在接入城市排水管道前宜设置 检测设施。
1.1.3 雨水排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1)建筑物的雨水管道系统和设备。主要是
收集工业、公共或大型建筑的屋面雨水, 并将其排入室外的雨水管渠系统中去。
A2- - 热 车 间 最 大 班 职 工 人 数 (cap)
B1- - 一 般 车 间 职 工 生 活 污 水 定 额 , 以 25( L (cap 班 )) 计
B2- - 热 车 间 职 工 生 活 污 水 定 额 , 以 35( L (cap 班 )) 计
K
-
1
-
一
般
车
间
生
活
污
水
量
时
变
化
系
数
,
水厂宜靠近回用水源收集区或用户集中地区, 以便于原水收集和缩短输水距离。也可设 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内、工业区内、或某一 特定用户内。再生水厂规模应超过计划回 用水量的20%以上。
(3)再生水输配系统:应建成独立系统。 可新建再生管道,或利用原有给水管道输 送再生水;而新建给水管道、再生水输水 管道应防止微生物腐蚀,一般以非金属管 为宜,当采用金属管道时,应做好防腐处 理。再生水的配水系统由用户自行设置。
F- - 汇 水 面 积 ( ha) q- -设 计 暴 雨 强 度 ( L (s ha))
2.2径流系数ψ 2.3设计重现期P 2.4集水时间t 3、雨水管渠系统设计和计算 3.1水力计算 (1)设计充满度 (2)设计流速
(3)最小管径和最小设计坡度 (4)最小埋深和最大埋深 3.2水力计算方法 3.3设计步骤 (1)划分排水流域和管道定线 (2)划分设计管段 (3)划分并计算各设计管段的汇 水面积
(4)确定各排水流域平均径流系 数数值
(5)确定设计重现期P、地面集水 时间t1
(6)求单位面积径流量q0
(7)列表进行雨水干管的设计流 量和水力计算。
3.4设计计算举例
3、合流制管渠系统的使用条件和布置特点
3.1使用条件
(1)排水区域内有一处或多处水源充沛的 水体,其流量和流速都足够大,一定量的 混合污水排入后对水体造成的污染危害程 度在允许的范围以内。
第二部分 排水工程
一、排水系统概论
1.排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1.1.1城市污水排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1)室内污水管道系统及设备。其作用是收集生 活污水,并将其排至室外居住小区污水管道中去。
在住宅及公共建筑内,各种卫生设备既是人 们用水的容器,也是承受污水的容器,它们又是 生活污水排水系统的起端设备。生活污水从这里 经水封管、支管、竖管和出户管等室内管道系统 流入室外居住小区管道系统。在每一出户管与室 外居住小区管道相接的连接点设检查井,供检查 和清通管道之用。
(2)街坊和街道的建设比较完善,必须采 用暗管渠排除雨水,而街道横断面又较窄, 管渠的设置位置受到限制时,可考虑选用 合流制。
(5)出水口及事故排出口。污水排入水体的 渠道和出口称出水口,它是整个城市污水 排水系统的终点设备。事故排出口是指在 污水排水系统的中途,在某些易于发生故 障的组成部分前面,例如在总泵站的前面, 所设置的辅助性出水渠,一旦发生故障, 污水就通过事故排出口直接排入水体。
1.1.2工业废水排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5)如设计排水区域内尚需考虑给水和防 洪问题时,污水排水工程应与给水工程协 调,雨水排水工程应与防洪工程协调,以 节省总投资。
(6)排水工程的设计应全面规划,按近期设 计,考虑远期发展有扩建的可能。并应根据 使用要求和技术经济的合理性因素,对近期 工程作出分期建设的安排。排水工程的建设 费用很大,分期建设可以更好地节省初期投 资,并能更快地发挥工程建设的作用。分期 建设应首先建设最急需的工程设施,使它能 尽早地服务于最迫切需要的地区和建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