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现在人阴盛阳败的原因+四种方法提升体内阳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载】现在人阴盛阳败的原因+四种方法提升体内阳气
现在人阴盛阳败的原因
一、抗生素的直接败阳。
自从民国引起西方医术,抗生素便在我中华大地泛滥成灾,抗生素由于具有极强的寒性,一入人体,立即伤害阳气,而剩余的阳气,为了大局,只得退守更深一层,而本身的病邪也随着抗生素一路深入,这样表面上的病症就看似没有了,让病人感觉治好了,这就是抗生素的“汉奸性”,打开大门,引倭寇入关!
二、现代中医,多是滋阴降火为主,很多中医阴阳不辩
明明是上热下寒之病,却诊断为实火,出手就是滋阴降火之剂,试想想,本已下寒,滋阴降火之剂一入人体,上焦火得滋降,可中下焦呢?本已寒,再去雪上加霜?
三、现代人主观上就贪凉。
中国古人普遍有避寒就温的意识和习惯。
现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农民在地里干完活儿之后,休息的时候都不直接坐在地上,而是把铁锹翻过来,坐在弯起的铁锹木把儿上,为的就是远离地面的寒凉。
类似这样的习惯,在古代应该比比皆是。
古代屋里的布置很少有直来直去的,都是蜿蜒曲折(比如加屏风),为的也是避免穿堂风。
自古民间就知道,女人在月子里不能沾凉水,不能光脚,甚至要忍耐不能洗澡,也是为了尽可能减少受寒。
现代人则不然,产妇光脚下地的、喝冷饮的不在少数。
现代人夏天吹空调,似乎不是为了消暑,而是为了考验自己的耐寒能力。
空调设定到20度甚至18、9度的大有人在。
一年四季冰激凌不断,尤其是女孩子,为了追求口腹之欲,全然不顾自己的身体健康。
男人们以为在夏天里喝冰镇啤酒是解暑的好办法,其实,如果懂得孩子,为了追求口腹之欲,全然不顾自己的身体健康。
男人们以为在夏天里喝冰镇啤酒是解暑的好办法,其实,如果懂得中医的原理就会明白,从长远来看,冰镇啤酒喝的越多身体就越热。
诸此种种,造下了现代人身体寒凉的基础。
四、水果吃得太多。
现代的营养学观念,鼓励人们多吃水果,由此造成人们认为每天必须吃水果,而且越多越好。
甚至有些人为了减肥,不吃主食,终日以水果当饭吃。
须知,大量吃水果的主张是西方饮食观念。
西方人肉食过多,缺少五谷主食,所以,为了平衡肉食带来的恶果,只能大量吃水果以对治。
但是,这种错误的饮食观念完全不适合东方人。
中国人是以五谷为主食的。
五谷温养身体,本来就是自然中正之道。
水果大多数是偏于寒凉的。
长期大量进食水果,身体不可避免地感受阴寒。
如果一定要吃水果的话,苹果才是最好的选择。
五、反季节果蔬。
冬天吃黄瓜吃西瓜,在如今的时代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这在古代却是不敢想象的。
这是进步吗?错了!
这是严重的退步!中医讲究人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根据自然节令吃东西。
西瓜在三伏天吃是非常好的开胃消暑之品,但是,在三九天吃就是杀人毒药。
还有黄瓜,自然状态下北方地区怎么可能在冬天吃到呢?本来冬天就冷,再加上寒凉的黄瓜,不造病才怪!我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其实,一时的果蔬也是养一时的人。
冬天吃夏天的果蔬,尤其是那些寒凉的果蔬,这不是丰富我们的餐桌,而是照顾医院的生意。
当你在冬天看到娇艳欲滴的草莓的时候,请你想想,这个东西该不该这个时候吃。
六、熬夜。
这是现代人的通病,但很多时候也的确是无奈之举。
熬夜为什么会导致身体的寒凉呢?这里就要说说到底什么是中医所说的“寒”。
其实,“寒”是中医的古代语境,如果换成现代的语境,那就是身体机能的衰弱、抑制、缺少兴奋度。
机体缺少必要的兴奋性,就会造成体内垃圾代谢受阻,明白了寒邪就是身体内的垃圾和毒素,那么很容易就理解为什么压力过大会造成身体的寒邪了。
心理压力过大,或是长期处于抑郁、焦躁的负面情绪之中,不但抑制了正常的代谢能力,同时更进一步制造了大量的毒素。
从这一点上讲,现代人这种心理制造出来的寒邪,是古代人无法相比的。
现代社会极度开启了人的诸多欲望,因此,现代人就要追求太多的东西。
为了得到这太多的东西,
自己就要背负太多的压力。
所有这些压力,最后都转换成身体的寒邪,最终和前面几个因素一起,给我们现代人制造出癌症、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等重大问题。
七、污染。
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进入肺部沉积下来,就会造成肺功能的弱化,进一步通过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成为全身性的垃圾来源。
还有现代人接触的各种人造化学用品和形形色色的食品添加剂,对于机体来说,只要是加重代谢负担,基本都属于寒邪。
现代人之所以肺病、肝炎发病率居高不下,还有肾虚的人那么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与我们的环境污染有关,负责排毒的器官常年处于超负荷状态。
八、压力过大。
明白了寒邪就是身体内的垃圾和毒素,那么很容易就理解为什么压力过大会造成身体的寒邪了。
心理压力过大,或是长期处于抑郁、焦躁的负面情绪之中,不但抑制了正常的代谢能力,同时更进一步制造了大量的毒素。
从这一点上讲,现代人这种心理制造出来的寒邪,是古代人无法相比的。
现代社会极度开启了人的诸多欲望,因此,现代人就要追求太多的东西。
为了得到这太多的东西,自己就要背负太多的压力。
所有这些压力,最后都转换成身体的寒邪,最终和前面几个因素一起,给我们现代人制造出癌症、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等重大问题。
四种方法提升体内阳气
人体有抵御外邪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阳气。
阳气好比人体的卫兵,它们分布在肌肤表层,负责抵制一切外邪,保卫人体的安全。
任何人,只要阳气旺盛,就可以百病不侵。
《中藏经》:“阳者生之本,阴者死之基。
”意思是说阳气主宰着人的生死、决定人的健康程度、是人体的动力!
说到这里,有的人肯定会想,现在生活条件这么好,怎么好端端的阳气就跑掉了呢?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有伤害我们阳气的不利因素,
只是被我们忽略罢了。
那么什么消耗我们的阳气最多呢?是精神。
从中医角度讲,人体阳气五种外在表现的神、魂、魄、意、志,与人体器官有着紧密的联系。
神属心,魂属肝,魄属肺,意属脾,志属肾,精神上的不调和,也会引发脏器的病变。
这种无形的阳气,随时左右着人体的健康,这也是养生最大的秘密。
《黄帝内经》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所以,养护阳气是养生治病之本。
那么,我们要怎样才能提升阳气呢?
1. 最简单:晒太阳
养阳最简单的方法晒太阳。
晒太阳背光而坐最好,因为背部有一条不可忽视的经络——督脉。
督脉有“阳脉之海”之称,总督一身之阳气。
把背晒热、晒舒服了,人体的阳气也就充足了。
一般晒太阳的时间最好选在上午10-11点之间,此时阳光比较充足,光线也比较柔和。
晒太阳的效果最好。
晒太阳的时间长短可因人而异同,中青年每次1-2小时,老年人晒30分钟左右即可。
千万别隔着玻璃晒太阳,那样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
2. 最省钱:按4穴
穴位按摩可以帮助激发体内阳气,增强体质,尤其是寒冷的冬季,特别适合老年人。
①风池穴
风池穴为足少阳胆经腧穴,临床用于治疗头晕、头痛、失眠、记忆力下降、颈项酸痛等症状。
位置: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之间陷窝中,与耳垂齐平。
②关元穴
关元穴为任脉要穴,临床用于治疗怕冷、尿频、小腹冷痛、腹胀腹泻等症状。
位置:位于小腹正中,肚脐眼下三寸,即用自己的手横着量,四根横指处就是。
③肾俞穴
肾俞穴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临床上用于治疗腰膝酸软、夜尿频
数、眼花、耳鸣等症状。
位置:位于腰背部,第二腰椎下旁开一寸半,与前面腹部面的肚脐眼平齐。
④劳宫穴
劳宫穴属于手厥阴心包经腧穴,临床上用于治疗失眠、胸闷、心悸、手掌多汗等症状。
位置:劳宫穴位于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中指尖处。
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之间陷窝中,与耳垂齐平。
该穴为足少阳胆经腧穴,临床用于治疗头晕、头痛、失眠、记忆力下降、颈项酸痛等症状。
具体操作方式:取正立位。
举臂抬肩,肘部约与肩同高;屈肘向头,双手放在耳后,手掌心朝内,四指指尖向上,轻轻扶住头(耳上)的两侧;用大拇指的指腹按压风池穴,顺时针方向按揉9圈,再逆时针方向按揉9圈。
以风池穴处产生酸胀感为宜。
关元穴位于小腹正中,肚脐眼下三寸,即用自己的手横着量,四根横指处就是关元穴。
该穴为任脉要穴,临床用于治疗怕冷、尿频、小腹冷痛、腹胀腹泻等症状。
具体操作方式:取正立位。
两手相叠,一手掌心放在关元穴处,
以顺时针方向摩揉9圈,再逆时针方向按揉9圈。
以关元穴处产生温热感为宜。
肾俞穴位于腰背部,第二腰椎下旁开一寸半,与前面腹部面的肚脐眼平齐。
该穴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临床上用于治疗腰膝酸软、夜尿频数、眼花、耳鸣等症状。
具体操作方式:取正立位。
两手对搓至掌心发热,把两手放到肾俞穴上,在肾俞穴附近做擦摩动作,一上一下为1次,连续操作18次。
以肾俞穴处产生温热感为宜。
手部:按揉劳宫穴
劳宫穴位于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中指尖处。
该穴属于手厥阴心包经腧穴,临床上用于治疗失眠、胸闷、心悸、手掌多汗等症状。
具体操作方式:体位不限,舒适为宜。
先将两手搓热,然后用右手拇指按于左手劳宫穴上,其余四指放在左手背侧。
右手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揉劳宫穴9圈,再逆时针方向按揉9圈。
左右手互换,按相同的方法,左手拇指按揉右手劳宫穴顺时针方向、逆时针方向各9圈。
以掌心产生酸胀感为宜。
根据全息理论,人的耳朵就像一个倒置的胎儿,人体的每一个器官和部位在耳朵上都有相对应的代表区域,其中耳轮部代表脊背和脊柱,耳垂代表头面部,对这些部位进行刺激可以防治颈椎病、腰椎病、头晕、眼花等症状。
具体操作方式:体位不限,舒适为宜。
双手食指贴耳廓内层,用食指内侧面和大拇指指腹自上而下捏揉耳轮直至耳垂,并同时将耳垂向下拽拉,连续操作18次。
以耳部产生温热感为宜。
3. 最可口:四种粥
先天之气来源于肾,后天之气来源于脾胃。
脾胃保护不好,就得不到后天之气,后天之气没有了,肾的先天之气也得不到能量和补充。
粥是最容易消化和吸收的,也最容易化成气血,减轻人体肠的负担,冬季可以喝四种粥来补充肾阳。
①桂圆栗子粥
桂圆是补心养血的,栗子是补肾的。
适合心肾两亏的人,表现在经常有心慌、心悸、失眠,同时有肾亏、腰酸、怕冷。
②山药羊肉粥
可温补脾肾,适合饮食不能消化,大便经常浠溏,又怕冷,面色也不好,腰酸怕冷的人。
③枸杞羊肉粥
枸杞子是温补肝肾,羊肉也是补肾的,再加点葱白可以通阳,粳米补气血,适合于阴阳气血都亏、体质较弱的人。
④仙人粥
仙人粥是由粳米、红枣和首乌汁一起放入砂锅,小火熬煮而成。
适合头发较稀、掉发,睡眠差,肝肾都亏虚的人。
4. 最舒服:泡泡脚
泡脚既可以保暖,又可以促进全身的气血循环,通过刺激足部数十个穴位达到调整人体阴阳气血的作用。
晚上9点泡脚最护肾。
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补肾,是因为此时是肾经气血比较衰弱的时辰,在此时泡脚,身体热量增加后,体内血管会扩张,有利于活血,从而促进体内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