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探究方法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的猜想,你认为合理的是( C )
A.文具盒所受重力对它做了功 B.文具盒所受支持力对它做了功 C.文具盒所受的推力F对它做了功 D.在此过程中没有力对文具盒做功
推力F的方向与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运动的方向一致, 是文具盒所受的推力F对它做图2所示装置为小明的课外小制作,A是去 除了瓶底、瓶口无盖的硬塑料瓶,B是两端开口的U形管, 它的一端与塑料瓶内部相通,U形管内装入有颜色的水, 两侧水面相平。当从左端瓶口向瓶内适度吹风时,
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
一、提出问题 二、猜想与假设 三、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 四、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五、分析与论证 六、评估 七、交流与合作
一、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最基本的 要素,物理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的过程。
中考试题往往给出一段生活现象的描述, 要求同学们结合题目中对于某种现象的描 述,提出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U形管左右两侧水面是否仍然相平?若不相平,哪侧水面高?
请说明理由。
猜想:
A
当从左端瓶口向瓶内适度吹风时,U形管
B
左右两侧水面不相平,并且U形管左侧水面高。
猜想的理由是:
当向瓶内吹风时,瓶内气体流速大,U形管左侧水面
上方气体压强变小。
三、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是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 中的重点要素,也是中考试题中的主要考点。通常是 围绕要探究的物理概念或物理规律,去制定计划与设 计实验,解题时要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以及要测 量什么物理量。
(1)此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影___响__摩__擦___力__大__小___的__因__素。
(2)在操作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 块,此时,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是一对__平___衡____力。
(3)在图4乙中,D是一个 电动装置,可带动木板匀 速运动。该装置相对图4甲 所示装置更具优势,请指 出其中一点:
(3)如果小雨的分析是正确的,他观察到的现象应该是:
墙__上__红__色__的__光__点___在__晃__动____。
例题6 (09年衡阳)在学习二胡演奏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的声
音音调的高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
们讨论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
(1)如图3所示,将激光笔固定在小桌上沿水平方向照射,用喷壶向激光 笔的前方喷水,看到激光笔发出的一束红光射向墙面,墙面上有一个红
色光点保持不动,这说明光在均匀的空气中是沿直__线_________传播的。
(2)如果要让这束红光穿过不均匀的空气,接下来小雨的做法应该是:
将_装__有__酒__精__的__浅___盘__放__在__激__光__笔___前__方__的__下__侧__,___用__火__柴__点__燃__酒。 精。
同学们在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时,要重点注意两 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要恰当选取实验器材,另一个 是要有正确的物理思想方法。
例题5小雨在吃烤肉串时,偶然发现了一个现象:通过烤炉上方看对面 的人,感觉对面的人好像在晃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小雨根据学 过的知识进行分析:火炉上方的空气被加热后,其疏密程度在不断发生 变化,光进入这种不均匀的热空气会发生折射,传播方向也在不断发生 变化,因此看起来感觉对面的人在晃动。为了验证这种分析是否正确, 回到家后,小雨利用一支激光笔、一个装有酒精的浅盘及火柴,进行了 如下的探究。
规格
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
编 号
材料
长度 (cm)
横截面 积
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A 尼龙 55
1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
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B 尼龙 55
0.5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 C 尼龙 80
1
和同学们找到了右表中所列4种规格
的琴弦,进行实验。
例题1
(09年江苏)玻璃杯从一定高处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而掉到沙坑里却 不容易破碎。老师要求同学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个问题。下面是四位同学 的发言,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D )
A.“玻璃杯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是因为地面比较硬。”
B.“玻璃杯从一定高处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吗?”
C.“为什么玻璃杯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而掉到沙坑里却不容易破碎 呢?”
D.“玻璃杯掉到地上是否破碎与下落高度、地面的软硬程度有什么关 系?”
题中描述的“一定高处”,其高度是可以变化的; 题中谈到的“水泥地”与“沙坑”,其软硬程度是不 同的。
例题2
(09年自贡)两人相距较远说话时,听不 到对方的声音,但同样情况下,用自制的 土电话就可以听到相互的说话声;耳朵贴 在铁轨上能听到远处火车开来的声音而站 起来就听不到了。对此,请你提出 一个要研究的问题___________
声波在固体中传播的能量损失比在空气中少吗? (或声音的传播距离与介质的种类有关吗? 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距离比在空气中传播的远吗?)
二、猜想与假设
发现问题并提出猜想是科学探究的 前提。“猜想与假设”是在提出问题的基 础上,利用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对所提问题 进行推测与假设。
例题3
(09年重庆)如图所示,李晶同学将放在课桌边的 文具盒水平推至课桌中央,她针对此过程提出了如
D 镍合 ①
0.5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编号_A_、___B__的两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2)在验证猜想三时,小明发现粗心的同学没有表中的数据填全,表中
55 ①的位置所缺的数据是________。
(3)小明在这个探究实验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控___制__变___量__法____。
例题7 (09年台州) 如图甲所示,A是木块,B是长木板, C是弹簧测力计,另有砝码、棉布、毛巾等物。若匀速拉动 弹簧测力计,可测出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方便读取弹簧测力计 的读数(易于保持木 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8.小明看自行车运动员比赛的电视转播时,听到解说 员说运动员身体要尽量前倾、减小空气阻力。他猜想:运动 员所受空气阻力可能与迎风部分面积大小有关。他利用物理 课上学到的探究方法对猜想进行验证。小明找了两张同样的 纸,将一张纸水平展开,另一张纸揉成一团,让两张纸从同 一高度同时下落,观察谁先落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