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浙江省嘉兴市高三下学期4月教学测试(二模)高效提分物理试题(基础必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届浙江省嘉兴市高三下学期4月教学测试(二模)高效提分物理试题(基础必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
第(1)题
四旋翼无人机通过改变前后端的旋翼转速,形成前后旋翼升力差,使机体倾斜,产生垂直于机体指向前上方的力,实现朝前飞行。

一架重为的四旋翼无人机正匀速朝前飞行,机体与水平方向夹角为已知空气阻力的大小与其速度大小成正比,比例系
数为,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则无人机的飞行速度大小为( )
A
.B.C.D.
第(2)题
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开始做平抛运动,并落在同一水平面上、甲的初速度是乙的两倍。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乙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相等B.甲落地时的速度是乙的两倍
C.甲、乙在空中运动的时间相同D.甲重力做的功是乙的两倍
第(3)题
远距离输电的原理图如图所示,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1、n2,电压分别为U1、U2,电流分别为I1、I2,输电线上的电阻为R。

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第(4)题
明代学者方以智在《阳燧倒影》中记载,“凡宝石面凸,则光成一条,有数棱则必有面五色”,表明白光通过多棱晶体折射会发生色散现象。

如图所示,一束复色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两束单色光a、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增大入射角i,则b光先消失
B.在该三棱镜中a光波长小于b光
C.a光能发生偏振现象,b光不能发生
D.若a、b光分别照射同一光电管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a光的遏止电压低
第(5)题
如图所示四幅图为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物体在0~t0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小于
B.乙图中,物体的加速度为1m/s2
C.丙图中,阴影面积表示t1~t2时间内物体的加速度变化量
D.丁图中,t=3s时物体的速度为25m/s
第(6)题
如图所示,间距为L的足够长平行光滑导轨所在平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匀强磁场的方向是竖直方向,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将一根长为L、质量为m的导体棒垂直放置在导轨上,导体棒中通以方向从a向b的电流,此时金属棒静止在轨道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匀强磁场的方向竖直向下
B.导体棒所受安培力方向竖直向上
C
.导体棒中电流大小为
D.其他条件不变,仅电流方向突然反向,则金属棒可能继续保持静止
第(7)题
CS/LR4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种高精度狙击步枪。

某次性能测试中,弹头以初速度垂直射入一排竖直固定的钢板且未穿出,
如图所示。

若弹头所受阻力与其速度成正比,则弹头的速度和动能随时间、位移变化的关系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A.B.
C.D.
第(8)题
某人手持边长为6cm的正方形平面镜测量身后一棵树的高度.测量时保持镜面与地面垂直,镜子与眼睛的距离为0.4m.在某位置时,他在镜中恰好能够看到整棵树的像;然后他向前走了6.0 m,发现用这个镜子长度的就能看到整棵树的像,这棵树的高度约为()
A.5.5m B.5.0m C.4.5m D.4.0m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含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共4题)
第(1)题
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了A→B→C→D→A的循环过程,其中C→D为等温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过程气体温度升高,气体向外界放热
B.B→C过程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温度升高
C.C→D过程气体内能不变,气体从外界吸热
D.D→A过程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次数增加
E.A→B→C→D→A整个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的功小于外界对气体做的功
第(2)题
如图所示,水平面内的等边三角形BCD的边长为L,顶点C恰好位于光滑绝缘直轨道AC的最低点,A点到B、D两点的距离均
为L,A点在BD边上的竖直投影点为O。

y轴上B、D两点固定两个等量的正点电荷,在z轴两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必定有两个场强最强的点,这两个点关于原点O对称。

在A点将质量为m、电荷量为的小球套在轨道AC上(忽略它对原电场的影响)将小球由静止释放,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重力加速度为g,且,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的A点是z轴上场强最强的点B.轨道上A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C.小球刚到达C点时的加速度为0D.小球刚到达C点时的动能为
第(3)题
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电路研究“旋转的液体实验”,在玻璃皿的中心和边缘内壁分别放一个圆柱形电极接入电路中,若蹄形磁铁两极间正对部分的磁场视为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玻璃皿的横截面半径为,电源电动势为,内阻为,玻璃皿中两电极间液体的等效电阻为,当电阻箱阻值调为时,闭合开关S后,液体顺时针旋转且(从上往下看)电压表示数恒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蹄形磁铁上端为N极B.电源内阻消耗功率为
C.液体所受安培力的大小为D.若增大电阻箱的阻值,则液体的旋转会加快
第(4)题
一个理想自耦变压器左端接交变电流,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右端接入如图所示电路,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表,灯泡L的额定电压为50V,R o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不计导线电阻。

当开关S断开时,灯泡正常工作。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变压器原、副线圈电流之比为5:22
B.当自耦变压器的可动端Q向下移动时,R o消耗的功率减小
C.闭合开关S后,向下移动滑片P,电压表V和电流表A1的示数都要增大
D.闭合开关S后,向下移动滑片P,电流表A1和电流表A2的示数都要减小
三、填空、实验探究题(本题包含2个小题,共16分。

请按题目要求作答,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对应位置) (共2题)第(1)题
某实验小组同学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由两节干电池串联而成的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电路如图(a)所示。

现有开关和导线若干,以及如下器材:
A.电流表A:量程0~0.6A,内阻约为0.125Ω
B.电压表V:量程0~3V,内阻约为3kΩ
C.滑动变阻器0~20Ω
D.滑动变阻器0~200Ω
(1)为了操作方便,减小实验误差,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选填相应器材前的字母)。

(2)图(a)中,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置于最______端(选填“左”或“右”)。

(3)图(b)是甲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线,根据图线求得被测电池组的电动势E=______V,内阻r=______Ω(结果均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4)该实验中,产生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图(c)为乙同学做出的伏安特性曲线,其中的实线为根据测量数据绘制的图线,虚线为在没有系统误差的情况下,通过电源电流与电压表两端电压的关系的图线,图(c)四幅图中能够正确反映两者关系的是______。

A. B.
C. D.
第(2)题
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
(1)有两位同学所设计的测量电路的一部分分别如图甲、乙所示,若分别用这两个电路进行实验,则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的应是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图所示的电路;这种误差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来减少;
(2)按图丙所示的电路图测量金属丝的电阻(阻值约为)。

实验中除开关、若干导线之外还提供下列器材:
电压表V(量程,内阻约);
电流表(量程,内阻约);
电流表(量程,内阻约);
滑动变阻器;
滑动变阻器;
电源E(电动势为,内阻不计)。

为了调节方便,测量准确,实验中电流表应选__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___(选填器材的名称符号)
(3)请根据图丙所示电路图,用连线代替导线将图丁中的实验器材连接起来,并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b端时接通电路后的电流最小;
(4)在按图丙电路测量金属丝电阻的实验中,将滑动变阻器、分别接入实验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的位置,以R表
示滑动变阻器可接入电路的最大阻值,以表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值,以U表示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值。

在图中U随变化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__________。

(图线中实线表示R接入时的情况,虚线表示接入时的情况)
A.B.
C.D.
四、计算题(本题包含3小题,共36分。

解答下列各题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表达式和重要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请将解答过程书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 (共3题)
第(1)题
在水平面上有一足够长的固定挡板P,贴着挡板有一质量为M=2kg的三角形滑块ABC和一质量为m=1kg的小球,小球位
于C点,三角形滑块和小球都静止在水平面上,如图所示(俯视图)。

现对三角形滑块施加一平行于挡板向右、大小不变的推力,经1s,小球到达三角形滑块的A点。

已知AB=1.2m,θ=37°,sin37°=0.6,三角形滑块不翻转,不计一切摩擦,求此过程中。

(1)小球对三角形滑块AC边的压力大小;
(2)该推力的大小。

第(2)题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2kg、右端带有一段半径为R=0.5m的四分之一圆弧的长木板停靠在墙边,木板左端固定一轻弹簧,弹簧右端紧靠一质量为m=1kg的小物块(不栓接),木板表面除长为L=2.5m的AB段外均光滑,AB段与物块间的滑动摩擦因数
为μ=0.2。

现用外力通过物块压缩弹簧,使其弹性势能E p=18J,然后由静止释放物块。

已知物块到达A点前已脱离弹簧,水平地面光滑且足够长,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物块第一次到达A点时的动量大小;
(2)试通过计算判断物块能否到达圆弧轨道的最高点。

第(3)题
对于同一个物理问题,常常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不同角度进行研究。

(1)如图所示,正方体密闭容器中有大量运动粒子,每个粒子质量为,单位体积内粒子数量为恒量,为简化问题,我们假定:粒子大小可以忽略,其速率均为,且与器壁各面碰撞的机会均等,与器壁碰撞前后瞬间,粒子速度方向都与器壁垂直,且速率不变,利用所学力学知识。

①求一个粒子与器壁碰撞一次受到的冲量大小;
②导出容器壁单位面积所受粒子压力与、和的关系(注意:解题过程中需要用到、但题目没有给出的物理量,要在解题
时做必要的说明);
(2)“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可以表示为(为物理常量)。

查阅资料还可得到下信息:
第一,理想气体的模型为气体分子可视为质点,分子间除了相互碰撞外,分子间无相互作用力;
第二,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其压强与热力学温度的关系式为,式中为单位体积内气体的分子数,为常数;
请根据上述信息并结合第(1)问的信息完成证明:,并求出的表达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