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数的敏感性因子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选修5第4章 防灾与减灾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2小题每题3分共计36分)1.(1)此次灾害人员伤亡大、损失严重的又一原因是台风引发了()1.(2)据表可知()1.(3)西北太平洋海域秋季台风势力依然强大的主要原因是()A. 地震和海啸B. 狂风和沙尘暴C. 山洪和寒潮D. 滑坡和泥石流【答案】D【解析】(1)台风会带来狂风暴雨和风暴潮从而引发滑坡、泥石流 D选项正确地震是地球内能的强烈释放引发的海底地震可诱发海啸这些灾害不是台风引发的 A选项错误沙尘暴的形成条件之一是地表物质疏松台风过境会带来暴雨地表物质粘重不易发生沙尘暴 B选项错误台风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寒潮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故寒潮的形成与台风无关 C选项错误故选D【答案】C【解析】(2)根据表中信息可知西北太平洋夏季平均每年生成的台风个数最多说明西北太平洋夏季生成台风的可能性最大 C选项正确台风的多发季节是夏秋季节但冬春季节也会发生不是夏秋季节的特有天气现象 A选项错误从表中信息可知春季也有台风登陆我国秋季是超强台风发生频率最高的季节 B、D选项错误故选C【答案】D【解析】(3)台风发源于热带或副热带洋面秋季太阳直射点南移导致低纬度海水偏暖有利于台风的形成 D选项正确西北太平洋海域副热带高气压带势力最强的季节是夏季秋季已经减弱 A选项错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形成季风的原因 B选项错误台风势力强弱与台风中心区气压有关与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关系小 C选项错误故选D2.台风是厦门市夏秋季节主要的气象灾害台风过境前后厦门市市民防御台风的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A. 台风来临前搬走窗口等处的花盆B. 大风时就近在临时建筑物旁躲避C. 台风来临前准备好必要的应急物品D. 台风中心刚过仍需留在安全地带【答案】B【解析】由于台风风力强劲可吹塌建筑物故不宜就近在临时建筑物旁躲避3.(1)据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2)预防台风灾害的主要措施有()①加强监测和预报②沿海渔船及时回港避风③出行建议乘坐飞机④及时转移低洼地区居民⑤农田夜间防御霜冻A. 台风只在夏秋季节才会形成B. 夏季生成个数多登陆个数少C. 我国全年均会受到台风影响D. 夏秋季是防范台风的重点时段【答案】D【解析】(1)读图可知夏秋季节生成和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多因此是防范台风的重点时段台风一年四季均有形成冬季没有台风在我国登陆因此我国冬季不受台风影响故D正确 A、B、C错误故选D【答案】C【解析】(2)加强监测和预报、沿海渔船及时回港避风、及时转移低洼地区居民均可以预防台风灾害①②④正确但台风登陆在强风、暴雨天气影响下航班不能起飞③错误霜冻多出现在深秋季节晴朗的夜晚防御霜冻不能预防台风灾害⑤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 ABD错误故选C4.(1)此次土耳其地震有两个震级数据主要是由于()4.(2)地震发生时正确的避震方法有()①在家中可躲在坚固的桌子下或床下②在商场应乘电梯迅速下楼③在教室可抱头躲在课桌下或窗边④在室外应远离高层建筑A. 同一次地震具有多个震级B. 此次地震震源深度决定的C. 土耳其和希腊震中距不同D. 测量技术和测量水平的差异【答案】D【解析】【答案】C【解析】5.(1)“合掌屋”屋顶坡度较大的原因是()①抵御冬季寒潮②利于冬季积雪滑落减少积雪③防止雨水浸透④避免夏季洪水冲击5.(2)从安全角度考虑白川乡居民日常生活中最需要预防的是()A. ①②B. ②③D. ③④【答案】B【解析】(1)“合掌屋”屋顶坡度较大的原因是利于冬季积雪滑落减少积雪防止雨水浸透 B符合题意故选B【答案】A【解析】(2)由材料可知“合掌屋”屋顶由茅草覆盖而成安全角度考虑白川乡居民日常生活中最需要预防的是火灾故选A6.(1)地震发生时在家中的居民不正确的避震方法是()6.(2)下列关于震后自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6.(3)关于震后互救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先救近后救远②先救老人、小孩后救其他人③先救“生” 后救“人”④要注意保护支撑物但抢救时可以不考虑A. 若在平房来不及跑时可迅速躲到桌下、床下及紧挨墙根下和坚固家具旁B. 正在用火时随手关掉煤气开关或用电开关C. 在楼房可选择厨房、浴室等空间小而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D. 迅速钻到床柜里【答案】D【解析】(1)人钻进床柜后便立刻失去了机动性视野被挡、四肢被束缚很容易遭受连带性伤害不仅会错过逃生的机会也给救援工作带来很多不便故选D【答案】B【解析】(2)被压在废墟下时要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呼喊尽量减少体力消耗故选B【答案】C【解析】(3)灾后互救应先救近、后救远先救医务人员、青壮年先救“生” 后救“人”故选C7.(1)画中揭示的主要环境问题有()7.(2)为防止上述现象的发生人类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①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②减少使用清洁能源③植树种草防止森林火灾④停止一切小汽车的生产A. 人类大量砍伐森林造成洪灾B. 全球气候变暖引起海平面上升C. 工业发展造成的酸雨D. 工业发展使海水污染严重【答案】【解析】【答案】【解析】8.(1)判断下面在灾害发生时的做法是否正确?并说明判断理由8.(2)结合下图说明地震后被埋压时如何进行自救【答案】(1)①不正确屋梁在地震中易倒塌②正确山崩时躲在巨石背后以防被乱石击伤③正确发生火灾时地面可获得氧气匍匐前行可逃离火场④正确洪水来临时应远离河流和桥梁【解析】(1)①抱头曲膝在屋梁下②藏在大石后③用毛巾掩住口鼻匍匐前进④离开桥梁【答案】(2)首先用身边的木棒等坚硬物体把上覆块体支撑牢固以防继续塌落其次要处理好伤口以防失血昏迷再次用石块敲击掩埋的物体求救最后要保存体力等待救援不能惊慌失措大喊大叫【解析】(2)结合图形内容可知地震发生后若被埋压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用木棍支撑、包扎伤口、敲击水管和静卧9.(1)咸潮最容易发生在()9.(2)可以减缓当地咸潮危害较理想的措施是()A. 过量抽取地下水的地区B. 沿海地势低平地区C. 河流入海口D. 多台风地区【答案】C【解析】当淡水河流量不足令海水倒灌咸淡水混合造成上游河道水体变咸即形成咸潮所以咸潮发生在河流入海口地区【答案】B【解析】咸潮的形成是因河流流量不足而引起海水倒灌所以减缓措施应在河水不足时补充河水所以上游水库开闸放水增加河流入海量能阻止海水倒灌而修筑堤坝阻挡海水入侵同时也阻挡了河水入海会引起洪涝灾害减少抽取地下水多用河水做水源会使河流水更少加重咸潮10.(1)影响1月份等压线走向的主导因素是()10.(2)甲地7月份和1月份气压差最大可达()10.(3)与7月份相比达尔文地区1月份()A. 地形B. 洋流C. 海陆分布D. 纬度【答案】D【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 1月份等压线大致呈东西走向影响其走向的主导因素是纬度【答案】C【解析】图中等压线的压差为2百帕 7月甲地最高气压在1022-1024百帕之间 1月甲地最高气压在1010-1012百帕之间故最高、最低气压的压差在10-14百帕之间【答案】B【解析】从图中等压线的分布可以看出该地7月份吹来白大陆的东南风降水少 1月份吹来自海洋的西北风降水多且对流强、气压值小该地位于南半球 1月份气温比7月份高11.(1)读图判断下列防雷电的方法正确的是()11.(2)在龙卷风灾害中下列自救方式合理的是()A.B.C.D.【答案】D【解析】(1)雷电天气中在野外游泳、划船站在大树或高压线下都容易触电在教室或家中靠近窗子容易遭雷击故选D【答案】(2)C【解析】(2)在龙卷风灾害中如在室内适当将窗户留出一些缝隙以平衡建筑物内外的压力并且躲到与龙卷风方向相反的墙壁或小房间内抱头蹲下在野外时应就近寻找低洼地伏于地面但要远离大树、电线杆以免被砸、被压和触电故选C12.(1)格栅坝主要是防御()12.(2)格栅坝有利于()A. 水土流失B. 泥石流C. 崩塌D. 滑坡【答案】B【解析】(1)由题中图可以看出格栅坝主要作用是拦石排水可防御泥石流故选B【答案】D【解析】(2)从图中可以看出格栅坝是在沟道中拦挡固体物质为主要目的新型挡拦建筑物主要作用是拦石排水可防御泥石流故选D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13.(1)描述影响和登陆我国台风的频数状况并说明9月份台风频数高的原因13.(2)简述影响台风强弱的主要因素13.(3)简析台风带来的影响13.(4)对“山竹”来临之前渔民下海捕鱼这种做法你是否赞成?请说明理由【答案】(1)频数状况夏秋季节频数高 7、8、9月最集中频数最高月在9月原因 9月海水温度更高积累的能量更多所以频次更高【解析】(1)影响和登陆我国台风的频数状况夏秋季节频数高 7、8、9月最集中频数最高月在9月9月份台风频数高原因 9月海水温度更高积累的能量更多所以频次更高【答案】(2)影响台风强弱有两个主要因素台风形成洋面的表面温度须高于26.5℃温度越高台风获得的能量补充越大台风路经洋面需要充沛的水汽【解析】(2)影响台风强弱有两个主要因素台风形成洋面的表面温度须高于26.5℃温度越高台风获得的能量补充越大台风路经洋面需要充沛的水汽【答案】(3)不利影响台风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台风的破坏力主要由强风、暴雨和风暴潮三个因素引起在强大风力的作用下掀翻或吞没海上船只摧毁陆上建筑物及农作物带来大量降水造成的洪涝灾害淹没房屋和人口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淹没农田毁坏作物导致粮食大幅度减产从而造成饥荒洪水还会破坏厂房、通讯与交通设施损毁水利工程从而造成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破坏洪涝灾害还造成继发性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疫病等的出现导致海水倒灌海堤溃决造成土地盐渍化等灾害(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有利影响台风是全球热量平衡和水汽输送的重要环节有利于缓解干旱和酷暑天气【解析】(3)不利影响台风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台风的破坏力主要由强风、暴雨和风暴潮三个因素引起在强大风力的作用下掀翻或吞没海上船只摧毁陆上建筑物及农作物带来大量降水造成的洪涝灾害淹没房屋和人口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淹没农田毁坏作物导致粮食大幅度减产从而造成饥荒洪水还会破坏厂房、通讯与交通设施损毁水利工程从而造成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破坏洪涝灾害还造成继发性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疫病等的出现导致海水倒灌海堤溃决造成土地盐渍化等灾害(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有利影响台风是全球热量平衡和水汽输送的重要环节有利于缓解干旱和酷暑天气【答案】(4)赞成理由台风来临前鱼类活跃易捕到鱼收获大沿海渔民凭借多年经验一般都能避过台风现代信息普及渔民可以随时关注天气状况(任答两点即可)不赞成理由台风具有突发性强和不稳定性强风、暴雨和风暴潮使海上船只很容易被吞没而沉入海底渔民的船只装备一般简陋抗灾能力弱(任答两点即可)【解析】(4)赞成理由台风来临前鱼类活跃易捕到鱼收获大沿海渔民凭借多年经验一般都能避过台风现代信息普及渔民可以随时关注天气状况(任答两点即可)不赞成理由台风具有突发性强和不稳定性强风、暴雨和风暴潮使海上船只很容易被吞没而沉入海底渔民的船只装备一般简陋抗灾能力弱(任答两点即可)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森林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病虫害防治是提高森林覆盖率保护和推动林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型工具具有飞行速度快、续航时间长、机动性能好、操作简单易上手等优点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日益得到广泛应用分析无人机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优势【答案】监测区域全面不受地面条件限制对于通讯信号较差、植被密度较大、地势险峻的林区可以实施全面监测可以大区域、连续性监测提供森林病虫害情况的实时数据及时制定最新的防治方案机动性能好可覆盖不同飞行高度完成不同精度监测任务喷洒农药速度快效率高时效性好减少喷洒作业人员与农药的接触保障人身安全利用飞行时旋翼产生的下旋气流促使药物更好穿过森林层次提升药物喷酒实效性节水省药更环保【解析】飞行速度快、续航时间长不受地面条件限制对于通讯信号较差、植被密度较大、地势险峻的林区可以实施全面监测可以扩大监测范围延长监测时间提供森林病虫害情况的实时数据及时制定最新的防治方案机动性能好可以在不同高度完成不同精度的监测任务无人机携带农药喷洒减少人与药的接触保障人员安全并且利用飞行时旋翼产生的下旋气流促使药物更好穿过森林层次提高喷洒效果省时省力效果好节水省药更环保。
2021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数量的春季海温预报因子的特征分析

2021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数量的春季海温预报因子的特征分析作者:赵鑫杨陈柏洋吴敏敏甘秋莹王磊来源:《农业灾害研究》2021年第08期摘要在西北太平洋(WNP)海域生成的热带气旋(TC)可能会对沿海地区的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自然灾害,对WNP海域TC生成数量的气候预测可以为台风灾害的防灾减灾提供有益的信息。
以往的研究指出春季(3—5月)的热带大洋海表面温度(SST)异常(西南太平洋与西北太平洋暖池之间的SST梯度和热带北大西洋SST)可以作为预报因子,预测台风盛期(6—10月)WNP海域生成的TC总数量。
本文分析了2021年这两种春季海温预报因子的异常特征,结果表明:2021年春季西南太平洋与西北太平洋暖池之间的SST梯度呈现负异常(-0.33℃),同时热带北大西洋SST也呈现负异常(-0.12℃),这两种春季海温预报因子的负异常可能会引起WNP海域出现TC生成数量偏多的情况。
关键词热带气旋;西北太平洋;春季海温预报因子;热带北大西洋海温;西太平洋海温经向梯度中图分类号:P45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08–0076–05Characteristic Analysis of Spring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Predictors for the Number of Western North Pacific Tropical Cyclones in 2021ZHAO Xin-yang et al(College of Ocea-nography and Meteorology,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Zhanjiang, Guangdong 524088)Abstract Tropical cyclones (TCs) formed over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WNP) may cause serious natural disasters to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coastal areas. The climate prediction of the TC number formed over the WNP could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for the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typhoon disasters. Previous studies have revealed that the tropical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anomalies (the SST gradient between the southwest Pacific and northwest Pacific warm pool and the tropical North Atlantic SST) in spring (March-May) can be used as predictors, to predict the total TC number over the WNP during the following typhoon peak season (June-October).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nomalou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 SST predictors in the spring of 2021.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ST gradient between the southwest Pacific and northwest Pacific warm pool in the spring of 2021 had a negative anomaly (-0.33℃), and the tropical North Atlantic SST also showed a negative anomaly (-0.12℃). The negative anomalies of these two spring SST predictors may possibly be beneficial to the increase in the TC number over the WNP in 2021.Key words Tropical cyclone; Western North Pacific; Spring SST predictor; Tropical North Atlantic SST; Meridional gradient of western Pacific SST熱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是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其引起的大风、暴雨、风暴潮等会严重影响沿海地区的农业生产,应及时和准确地预报TC活动的异常特征。
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的年代际变化与大尺度环流因子的关系

2 资料和方法
采 用 文献 [4一t ]E录 的 1 6 1 5i 9 0~2 0 年 W NP 05
T Y年代 际变化是 由许多因素造 成的 : 对流层的垂 直 风切变 、E S N O、海平面气压 、热带 海表温度 、降水
和 其 它 大 尺 度环 流 因 子 。太 平 洋 上 T 活 动 必 然 也 Y 受 这 些 因子 的影 响 。 C u 1 h [对影 响 中太 平 洋 T 活 动 8 Y
度环 流 因子 。
钱燕珍【指出 16 年代中期和 19 年代初热带气旋 3 90 90
频 数 处 于 峰 值 。 hn等 【 出 自 19 年 以来 T 的 Ca 4 指 98 Y
生成呈减少趋势 。 林慧娟等【 5 分析 了西北太平洋热带
气旋 的 年 际变 化 。 Y 的 年代 际 变化 与 大 尺 度 环流 条 T 件 密 切相 关 。 ry 【和 L n sa "发现 大 西 洋 的 Ga 等 6 ade 等
西北 太 平洋 台风 活 动 的 年代 际变 化 与大 尺 度 环 流 因子 的关 系
卢秋珍 ,胡 邦辉 2 ,王学 忠 2 ,苏宏琛 2 ,张惠君 2
( .39 1 9 3 2部 队气象 台 ,辽 宁 大连 16 0 ; 1 1 3
2 解 放军 理工 大学 气象 学 院 。江苏 南 京 2 10 ) . 11 1
研究分析是 十分必要 的。许多学者【 2 WN Y 1 |对 PT 的气候特征都做 过详尽 的分析 。
WN Y 的 活动 具 有 显 著 的年 代 际 变 化 特 征 。 PT
的学者对影响 T 活动 的环流因子也做过大量 的分 Y 析… ,但都没有从影响 T 年代际变化的角度考 Y 虑。因此本文选用最新 的 T 资料 ,分析 WN Y Y PT 的年代 际变化 ,并分析影响 T 年代际变化的大尺 Y
西北太平洋台风数目与海洋热含量的年代际关系分析

摘 要:采 用 J itT p o n Wann e tr提 供 的 1 4 - 2 0 年 热 带气 旋 数 据对 西北 太 平 洋 地 区f。 3 。 on y h o rig C ne 95 03 5~ O N, 1 1E l0 ) 2 。 — 8 。的台 风活 动进 行 统计 分析 ,结 果 表 明西 北太 平 洋 的台 风活 动具 有 明显 的 年代 际特 征 。 台风数 目在
c o ed t r m 4 o 2 0 r v d d b e J i t y h o a n n n e . e r s l h w h t h y h o c i i n t e l n a af o 1 5 t 0 3 p o i e y t o n p o n W r i g Ce tr Th e u t s o t a et p o n a t t i h 9 h T s t v y n rh se n P c fc h s e i e ti t r e a a a i b l y Th u e ft p o n c u r d i 9 8 9 8 i r h n t a o t we t r a ii a v d n n e d c d lv ra i t . e n mb r o y h o s o c r e n 1 5 —1 6 s mo e t a h t i o c re n 9 5 1 9 ,a d b t u c u r d i 1 8 — 9 5 n o h n mb r r e s a e mo e t a h t o c re n 1 7 — 9 0. mb n n h n l s s o h p r h n t a c u r d i 9 0 1 8 Co i i g t e a ay i f t e u —
北太平洋的台风发生及路径变化分析

北太平洋的台风发生及路径变化分析北太平洋是世界上最活跃的台风季节之一,每年的夏季和秋季都会发生多次台风。
这些台风不仅对沿海地区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还对航行船只和渔业等活动带来了风险。
本文将对北太平洋的台风发生及路径变化进行分析。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北太平洋台风的形成原因。
北太平洋地区的台风一般都是由热带低气压逐渐发展而成的。
当海洋表面温度高于27摄氏度时,海洋上升气流会促使空气上升形成云团,并在整个大气环流系统中发展成台风。
此外,地球自转以及高纬度地区相对较冷的空气也会影响台风的路径。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北太平洋台风的路径变化。
在一个台风季节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各种不同的路径和强度变化。
一般来说,当一个台风生成时,会从东南亚的海洋上升气流的影响下开始发展。
台风会向西北方向移动,逐渐靠近菲律宾和台湾地区。
然后,台风通常会在此处转向,向西北偏北方向移动,继续前进。
然而,并非所有的台风都会沿着相同的路径移动。
一些因素,如地形、大气环流和其他系统的相互作用,会对台风路径产生影响。
例如,如果高纬度地区存在一个冷涡系统,台风可能会在接近日本时转向,向东北移动。
而如果存在一个强大的高气压系统,台风则可能会被吸引向北方移动,从而进入北太平洋上空。
此外,北太平洋季风的影响也会对台风的路径产生影响。
季风盛行于夏季,会造成较强的垂直风切变,这可能削弱台风的强度并使其转向。
台风经过台湾或菲律宾时也会受到这些地区形成的山脉影响,可能导致台风偏离原先的路径。
了解这些因素后,我们可以更好地预测北太平洋台风的路径和强度变化。
气象部门会使用先进的预测模型和卫星监测来跟踪和预警可能的台风。
他们会根据当前的大气环流和海洋状况,以及历史上类似台风的路径和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然而,预测台风路径仍然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因为台风路径会受到许多复杂的因素影响,而这些因素的变化往往是难以准确预测的。
不同的模型和预测方法也会产生差异。
因此,在面临台风威胁时,人们需要保持警惕,及时关注气象部门的预警信息,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1998—2017年夏季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特征研究

2.1 生成位置
台风生成位置表征了台风形成环境的主要特征,生成位置与海表温度、水汽输送情况紧密相关,对台风源地的研究能够较直观明显地看出夏季台风特征及其产生的原因。
无论从夏季还
2.2 巅峰强度
巅峰强度是衡量台风强度的重要指标,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台风破坏力的大小。
对巅峰强度的分析和比较能够体现出夏季台风的特征和发展情况。
1998—2017年间,夏季台风平均巅峰风速为36.0m/s,而全年台风的平均巅峰风速为37.5m/s。
夏季2.3 登陆位置及强度
登陆位置及强度和我国防汛防灾工作直接相关,是研究的重中之重,良好的预报和防范工作可以显著减少台风灾害所带来的损失。
1998—2017年共有136个台风登陆我国,总计181次登陆,其中夏季有89个登陆台风,总计119次登陆。
在夏季台风中,6月登陆的。
ENSO对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的影响

ENSO对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的影响作者:刘冬梅王杏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年第26期摘要:中国是世界上台风登陆最多的国家之一,每次台风对国内的环境和经济都伴随着严重的影响,研究台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具有理论价值。
利用1965-2011年的美国联合预警中心(JTWC)的台风最佳路径资料、NCEP-NCAR的再分析风场资料,从西北太平洋台风频数、强度、路径方面初步分析了ENSO事件对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的影响,并从影响登陆台风的风场和大气环流场定性解释台风活动规律,以期能对台风活动规律有更深的理解,为我国台风短期气候预测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ENSO;台风;频数;路径1 概述台风是一种强大的热带气旋,在每年的夏和秋两季,我国沿海地区大都会或多或少地遭受到台风的侵袭。
西北太平洋台风的活动早已引起很多的气象工作者的关注,而且已经做了大量卓为有效的工作。
黄勇[1]等研究了西北太平洋气旋生成的年代变化,认为西北太平洋气旋的生成位置和频数都存在年代变化;李崇银[2-4]等研究表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活动受ENSO 事件的影响,在El Nino年西北太平洋生成的热带气旋数相对偏少,而在La Nina年西北太平洋生成的热带气旋数相对偏多。
文章主要从ENSO事件对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期可为台风的短期气候预测提供有益的信息。
2 资料与方法文章首先利用1965年至2011年的海温资料,对Nino3.4区海温资料进行分析,探讨ENSO事件的概念以及产生机理,然后对50年的台风统计资料、1965-2011年的美国联合飓风警报中心的台风最佳路径数据资料以及NCEP-NCAR的再分析风场资料,将ENSO事件与台风频数、登陆路径、台风的风场进行综合性初步分析,探讨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从而可以更好的了解登陆台风、对台风的预报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3 ENSO事件的确定一般常用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域的海水表面温度指数(Sea Surface Temperature Indices简称SST)来表示ENSO事件的特征值。
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与对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数的影响研究

大气季节内振 荡( t sao a O cl t n I r esnl sia o ,简称 na li IO , 由 Mad n Jl n S )是 d e 和 u a 首先在热带大气 的风场 i 和气压场 中发 现的 ,故热带地 区的大气 季节 内振荡
通常也称 之为 Ma dnJl nO c l in简称 MJ ) d e . i sia o ( ua lt O。 IO 是季节 内尺度上(0~ 0天 ) S 3 6 大气环流及气候 的
平 中的 2倍 , 且 强 度 更 强 ; o e 等 [ 为 在 MJ 并 S bl 5 认 O
种变化 ,已被视为 重要 的大气环流系统之一 ,其
活动及 其异常对不少地 区的天气 和气候都有重大 的
影 响。由于其时间尺度介于 月、季之间 ,因而与长
期天气变化 和短期气候异常均有 密切关 系 ,近年来
24 8
热
带
气
象
学
报
2 6卷
MJ O活跃位相有利 于 I0。 O E以西 的南印度洋上热带 气旋生成 ;对生成在墨西哥湾和加勒 比海西部区域 的热带气旋数 目的研究也得到类似结论隅; 祝从文等
IO 动能【 S 】
,即将风场进行季节 内尺度的滤波 ,
再对滤波后 的低频风场计算其பைடு நூலகம்能 。另外一种方法 是方差分析皿 I ,即对经过滤波 的时间序列 在每个 。2 ” 格点上计算其 方差 ,以便研究季节 内振荡能量 的空
周围大气 环流有正反馈 的作用 ,从而导致积云对流 的进 一步加强 ,这 种强的积云对流会 引起赤道西风异常 ,产 生异 常 Wa e 环流 ,在菲律宾 附近形成风场 的低层辐合 、高层 辐散 ,增强那里的上升气流 ,有 利于台风生成 。 lr k
近百年西北太洋热带气旋频数变化特征与ENSO的关系

第 2 5卷 第 1期
2 0 0 8 年 2月
海
洋
预
报
V O1 25, O.1 . N
M ARI NE FORECAS TS
Fe b.2 0 8 0
近 百 年 西 北 太 洋 热 带 气 旋 频 数 变 化 特 征
严 重 的 , 0 6年夏 秋 季西 北 太平 洋 一系 列严 重 台 风灾 害至今 令 人 记忆 犹 新 。人 们在 反思 20 台风 灾 害时 一直 在想 ,是 否能 找 到有 关 台风变 化 的一 些 客观规 律 。 西北 太 平洋 台风 的 活动 、变 化 及其 影 响 是 国内气 象工 作 者十 分关 注 的问题 ,多 年来 从不 同的角 度进 行 了研 究 ,在 台风 频率 变 化 的研 究 方 面也 有 不少 ” l 2 0 美 国受 。在 05年 到 大 西洋 强 飓风 的异常 严 重 的影 响 ,近 年 来 ,美 国一 些科 学 家进 行 了一 些 关 于 台风 频数 变 化规 律 的研 究 。2 0 0 5年 K r maui ’ 行 的研 究表 明,热 带气 旋 的破 坏 潜 力 在过 er E ne f进 y 5 去的 3 0年 里几 乎增 加 了一 倍 ,并 且 与热 带海 洋 表面 温度 高 度相 关 ,全 球变 暖 似 乎 是唯
收稿 日期:2 0 - ・ l 0 7 62 :修订 日期:2 0 - - 0 0 7l l 20 基金资助:国家 自然科学幕金项目 ( 0 4 6 5 5 ) 国家 9 3 日 ( 0 C 4 3 0 )资助 。 N : 0701和 7项 2 6 B 060 0
作者简介:黄 勇 (9 9) 17 -。男,博士牛.丰要从事热带气旋研究。
不同的热带气旋强度预报因子和预报方法在台风快速增强概率预报中的对比研究

科技论坛
出可能性预测的预测水平指数PSS[10]:PSS=(A*D-B*C)/((A+C) (B+D)),当PSS的值越接近于1说明预报效果越好越接近于0说 明预报效果越不好。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在文章中提到的四种方法所使用的数据资料都一样。TC
的最佳路径资料来自于日本东京气象厅的区域专业气象中心 (RSMCTokyo)。该数据集包含在北太平洋西部包括中国南海 所有的热带气旋每6小时台风中心的位置,中心最低气压以及 持续10分钟的最高风速(MWS)。热带气旋24小时的强度变化 (即MWS的24小时变化),在这项研究中选取三个阈值(即 25,30和35kt)来定义RI。
大于0.2的要素
变量 MWS0 DMWS
LAT
U200
描述
相关系数
初始最大风速
–0.46
过去12小时的风速变化
0.44
风暴中心的纬度
–0.35
以TC中心为原点半径200到800千米区域内200 hPa的 –0.23
区域垂直风
以TC中心为原点半径200到800千米区域内200hPa上
T200
温度
–0.29
大气环境数据来自于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的 全球预报系统(GFS)提供每六小时且分辨率为 1°的FNL再 分析格点资料。变量包括200hPa到850hPa的风、100hPa到1000 hPa之间各层大气的温度和相对湿度、200hPa散度和相对涡度通 量还有利用风场和中央差分法计算得出的850 hPa上每个格点的 相对涡度。所有的环境变量数据都是以热带气旋中心相应半径 区域内的平均值。
海表到80米深的平均海温(T80a)和海表到100米深的平 均海温(T100a)由上层海洋温度分布的线性插值计算得到。 上层海洋热含量(UOHC)根据Leipper和Volgenau(1972)从 海表到D26计算。最大潜热强度(MPI)用经验方法(DeMaria 和 Kaplan,1994)和理论方法(Emanuel,1988;Holland, 1997)计算得到。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六章自然灾害(三十九)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六章自然灾害(三十九)综合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一为某寒潮对我国局部地区的影响示意图。
图二为北方部分地区略图。
材料二:受这次寒潮影响,南方13省市区迎来大范围雨雪冰冻天气,山东半岛的烟台、威海等城市遭遇大暴雪,积雪厚度超过二十厘米。
内蒙古呼伦贝尔创下了-47.5℃的极端低温,海南岛也跌破了5℃,但寒潮对海南岛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却要比内蒙古严重。
(1)寒潮是(填“大气活动中心”名称)影响下的天气。
影响雨雪分界线的推进速度的主要因素是。
(2)简析山东烟台、威海遭遇大暴雪的原因。
(3)从农业生产角度,比较说明此次寒潮对海南岛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比内蒙古严重的原因。
答案:(1)亚洲高压/蒙古一西伯利亚高压西北季风(大气环流/冬季风)地形。
(2)成因:偏北风强劲:从海洋带来充足水汽;遇地形抬升多降雪。
(3)海口多为热带(喜温)作物,抗寒能力差:农业密度大,产值高。
呼伦贝尔以畜牧业为主,冬季农作物少:农业密度小,产值低。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寒潮的有关知识。
(1)寒潮是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形成的冷空气南下形成的,据图可知,分布有高大地形的区域,由于受地形阻挡,冷空气推进速度慢;低纬度区域,气温高,不易降雪,推进速度慢。
因此影响雨雪分界线的推进速度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和纬度。
(2)原因:西北季风势力强劲;风吹过渤海,从海洋带来充足水汽;在山东一侧遇到丘陵山地地形抬升,形成大暴雪。
(3)原因:海南岛冬季农作物是生长期,内蒙古冬季农作物较少;南方农业密度大,产值高,呼伦贝尔以畜牧业为主,产值低;南方地区农作物大多不耐寒,经济损失比较大。
小提示:2、读图“地震的构造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读图“地震的构造示意图”(1)汶川地震中成都和宜宾遭受的破坏程度不同,与图中的(填字母)____有关,____是衡量地震破坏程度的指标,____是衡量地震能量大小的指标。
(2)世界上有两大地震带____,____世界大多地震类型属于____地震读“台风剖面图”和“台风卫星影像图”(3)台风是在____洋面上形成并强烈发展的大气旋涡;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源于____;(4)我国台风灾害的时空分布特点是____,____。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迅速增强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收 稿 日期 : 2 1-32 ;修 订 日期 :2 1-12 0 1 —2 0 0 10—8
资 助 项 目:国家重 点基 础 研究 发展 项 目(06 B 0 60; 国家 自然科 学 基金 (0 7 03 ;教 育部 博 士点 基 金(0 8 24 02共 同资 助 2 0c 4 3 o) 4 7 54 ) 2 0 08 0 2) 通 讯作 者 : 江静 ,女 ,湖 南 省人 ,教 授 ,博 士 ,主要 从 事气 候 变化 与气 候 模拟 的 研究 。E m ij nj j. u n - al i g@nue . :a dc
文章 编号:1 0 —9 52 1)10 0 —1 0 44 6 (0 20 .0 11
西北太 平洋热 带气旋 迅速增 强特征及 其影响 因子
梅双 丽 ,江静
(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江苏 南京 2 0 9) 103
摘
要:选取西北太平洋上热带气旋(C2 小时风速变化累积频率达 9% T )4 5 所对应的 1. m s 5 /作为迅速增 4
1 引
言
北 太 平 洋 上 充 足 的 水 汽 随 西 南 气 流 卷 入 T 内 C
部, 供给 T 能量 , C 使其迅速加强[e oa 等[ 3 s t ]B r ]
热 带气 旋 迅 速 增 强 ( ) RI 尤其 在 近 海 岸 加强 成 较 强风 暴后 登 陆 ,会 造成 严重 的生命 财产 损 失 。 目前热 带气 旋 强度 预 报远 没有 路 径预 报 准确 ,强 度 变化 特别 是 迅速 增 强 的预报 误 差很 大 ,主要原 因在于 对支 配 热带 气旋 (C 的 内核过 程 和 T 与 T ) C
2
热
带
气
上海市崇明区2024届高三 地理一模试卷(含解析)

188(选择:A.泥石流B.台风),在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上述自然灾害形成分析时,需叠加主要图层有(四选三)℃地形地质℃人口℃气象水文℃植被(2)墨脱县境内山高谷深是由于地处亚欧板块和(选择:A.太平洋板块B.印度洋板块)的(选择:A.消亡边界B.生长边界),岩层挤压抬升,形成高大山体;地势落差增大,(选择:A.流水侵蚀B.流水搬运C.流水堆积)作用强;加之该地冰川广布,冰川持续的向下侵蚀形成幽深峡谷。
(3)多雄拉隧道是西藏墨脱公路上的重要工程,结合材料二判断该地总体的地势特征是,多雄拉所属的地质构造是(选择:A.背斜B.向斜C.断层)。
(4)描述墨脱的气候特征。
(5)上海某地理兴趣小组尝试在墨脱某晴朗的上午进行大气受热过程模拟实验。
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其中三个玻璃箱和温度计规格均相同),补全该小组编制的大气受热过程模拟实验装置细目。
2.2023年10月6日夜间至9日白天,台风“小犬”和冷空气共同影响我国黄海、东海大部海域和台湾海峡等海域。
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1为水循环模拟实验示意图,在倾斜的模具上铺设细沙代表“陆地”,用水槽代表“海洋”。
材料二:东海,是世界上最广阔的大陆架区域之一。
东海的海湾以杭州湾最大,流入东海的河流有长江、钱塘江、闽江及浊水溪等。
同时,它是多个洋流系统汇集的区域,大陆架海域东侧受高温、高盐的黑潮控制,近岸则经常受到低温、低盐的沿岸流影响。
图2为东海沿31°N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图。
(1)下列示意图中,反映台风“小犬”的天气系统是;反映冷空气过境的天气系统是。
(单选)A.B.C.D.3.某校学生到河南省开展不同主题的研学活动。
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以郑州市为中心,洛阳、开封为副中心的中原城市群正逐步形成。
郑州地处中原腹地,是全国普铁和高铁网中唯一的“双十字”中心、全国唯一的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材料二:图为河南省及周边区域示意图。
(1)第一小组学生来到河南自然博物馆,馆中展示有世界上最大的一窝恐龙蛋化石,世界上最早的被子植物中华古果。
夏季季节内振荡对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的影响

收稿日期:2018-09-05 ;修订日期:2019-04-1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30423,91637209);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40985)共同资助 通讯作者:赵立清,女,河北省人,讲师,博士,从事海洋科学与环境流体力学研究。E-mail: zhaoliqing@
夏季季节内振荡对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的影响
钱苏伟赵立清2,王晓春I李慧1 (1.南京海维斯海洋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00; 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44)
摘
要:利用夏季季节内振荡(Boreal Summer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BSISO)指数和台风密集度分析了夏
Doi: 10.16032/j.issn. 1004-4965.2019.060
1引 言
Madden和Julian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观测 研究发现,热带大气的风场与气压场存在一种季 节内(周期40-50天)的低频振荡,这种振荡起源于 热带印度洋和西太平洋,以纬向东传为主,此种振 荡后来被称为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Madden-Julian Oscillation (MJO)[1)o研究表明,MJO对台风活动, 比如数量、强度、生成位置,具有调制作用。 Maloney等〔力用EOF方法对MJO位相进行划分, 通过对不同位相合成分析发现,当MJO处于西风 位相时,东太平洋的台风数量是MJO处于东风位 相时的两倍,且强度更强。Kim等冈的工作指出, MJO对台风生成位置也有重要的调制作用oZheng 等⑷发现,当MJO处于活跃位相时,中国南海生成 的台风个数更多,起源地更加偏北。对于MJO调 制台风的机制,国内外学者也进行了探索。田华 等冋发现,MJO在对流层低层到中层通过影响低
中高纬度印度洋海温与西北太平洋夏季台风生成数的相关性

中高纬度印度洋海温与西北太平洋夏季台风生成数的相关性吴胜安;周广庆;穆松宁【摘要】从独立性、显著性和滞后性角度分析西北太平洋夏季台风生成数(WNPTYF)与前期中高纬度印度洋海表温度(SST)的关系,结果表明:前期中高纬度印度洋SST与WNPTYF相关显著,且独立于热带东太平洋SST (或ENSO)对WNPTYF影响;中高纬度印度洋SST年际变化对WNPTYF年际变化的指示能力相当或超过热带东太平洋,综合两者的影响预测夏季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数的变化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中高纬度印度洋SST对WNPTYF影响有明显的滞后性,前期相关显著而同期相关不显著。
这种滞后性意味着其前期中高纬度印度洋SST对WNPTYF的影响并不是通过SST的持续性,而很可能是通过南半球大气活动的持续性及异常信号在大气中的传播而影响到夏季的环流,最终影响WNPTYF异常。
这种影响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Previous analyses have focu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 (SSTs) over tropical oceans and summer typhoons over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WNPTYF);however, few studies have been conducted on other oceans. To deter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NPTYF and SSTs over the middle–high latitude Indian Ocean (MHIO), their independence, significance, and hysteretic characteristics are examined in this study. The results show that SSTs over MHIO can influence WNPTYF independently when th e effect of 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 is not considered. The annual change in SST over MHIO can indicate WNPTYF’s yearly change, in addition to that over the tropical East Pacific, with greater accuracy. Synthesis of the SST anomalies over the two areas is useful whenthe WNPTYF forecast is abnormal. Results also show that SSTs over MHIO influence WNPTYF in hysteresis, with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in the previous stage, from January to April, and week correlation at the same time, from June to September. The lagged influence of SSTs over MHIO to WNPTYF indicates that the former affects the latter through continuity of the abnormal atmospheric action over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rather than by SST steadiness. However, for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is mechanism, further research is required.【期刊名称】《气候与环境研究》【年(卷),期】2013(000)002【总页数】8页(P243-250)【关键词】中高纬度印度洋;海表温度(SST);西北太平洋;夏季台风【作者】吴胜安;周广庆;穆松宁【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海南省气候中心南海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海口570203;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66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数不仅与大尺度、行星尺度的大气环流有关,也与海洋热状况有着密切联系(陈光华和黄荣辉,2006)。
影响夏季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年际变率

影响夏季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年际变率 的关键海区及影响机制
何 超1,2 周 天 军2,3 吴 波2
HEChao1,2 ZHOU Tianjun2,3 WU Bo2
何 超 ,周 天 军 ,吴 波 .2015.影 响 夏 季 西 北 太 平 洋 副 热 带 高 压 年 际 变 率 的 关 键 海 区 及 影 响 机 制 .气 象 学 报 ,73(5):940951 犎犲犆犺犪狅,犣犺狅狌犜犻犪狀犼狌狀,犠狌犅狅.2015.犜犺犲犽犲狔狅犮犲犪狀犻犮狉犲犵犻狅狀狊狉犲狊狆狅狀狊犻犫犾犲犳狅狉狋犺犲犻狀狋犲狉犪狀狀狌犪犾狏犪狉犻犪犫犻犾犻狋狔狅犳狋犺犲狑犲狊狋犲狉狀犖狅狉狋犺 犘犪犮犻犳犻犮狊狌犫狋狉狅狆犻犮犪犾犺犻犵犺犪狀犱狋犺犲犻狉犻犿狆犪犮狋犻狀犵犿犲犮犺犪狀犻狊犿狊.犃犮狋犪犕犲狋犲狅狉狅犾狅犵犻犮犪犛犻狀犻犮犪,73(5):940951
鉴 于 西 太 副 高 对 东 亚 气 候 的 重 要 影 响,西 太 副 高年际变率的机理一直备受关注。中国学者很早就 注意到了 前 冬 厄 尔 尼 诺南 方 涛 动 (ENSO)与 夏 季 西太副 高 的 密 切 联 系 (陈 烈 庭,1977;符 淙 斌 等, 1979;黄 荣 辉,1986;李 崇 银 等,1987;李 崇 银, 1989),以及 夏 季 发 展 位 相 的 ENSO 对 西 太 副 高 的
摘 要 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太副高)是影响东亚夏 季 气 候 的 主 要 环 流 系 统,其 年 际 变 率 受 热 带 多 个 海 区 的 海气 相 互 作用过程的调控。为明确影响夏季西太副高的关键海区及其影响机制,在总 结 最 近 十 余 年 来 相 关 研 究 进 展 的 基 础 上,归 纳 出 影响夏季西太副高年际变率的5个关键海区,包括赤道中东太平洋、热带 印 度 洋、副 热 带 西 北 太 平 洋、海 洋 大 陆 附 近 海 区 以 及 热带大西洋。阐述了这5个关键海区的海温异常影响 西 太 副 高 年 际 变 率 的 机 制,并 探 讨 了 5 个 关 键 海 区 海 温 异 常 的 形 成 机 制。围绕夏季西太副高的年际变率,回顾了当前气候模式的模拟和预测 研 究 的 现 状。 最 后,提 出 了 本 领 域 亟 待 解 决 的 关 键 科 学 问 题 ,展 望 未 来 可 能 的 研 究 热 点 。 关 键 词 西 北 太 平 洋 副 热 带 高 压 ,年 际 变 率 ,海气 相 互 作 用
影响台风移动的因子

影响台风移动的因子.txt蜜蜂整日忙碌,受到赞扬;蚊子不停奔波,人见人打。
多么忙不重要,为什么忙才重要。
影响台风移动的因子很多。
总体来说,台风沿着大尺度引导气流移动。
比如:在副高南侧的偏东气流里向西移动。
我们可以把台风看作一个大型流场中的较小的涡旋,来分析它的受力情况。
它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力的作用:1、气压梯度力:大尺度的气压场形成的力2、地转偏向力:台风作为整体,由于地球自转,台风移动受到的力。
其方向和台风的移向垂直,并指向路径的右方。
3、台风的内力:是台风涡旋本身的流场结构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产生的。
北半球指向北偏西,南半球指向南偏西。
这在气象里常称为(广义)Beta漂移,是地转参数随纬度变化形成的。
影响台风的主要天气系统:台风所受的外力主要是周围大型气压场的分布所决定的。
在作台风路径预报时,首先要考虑环境天气系统的配置和演变,同时,再考虑内力作用。
在环境天气系统中,副热带高压是影响台风移动的最直接、最重要的系统,此外,西风带系统、热带和赤道天气系统以及多台风的同时存在,都能够直接影响台风的移动路径。
同时,这些系统还能通过对副高的影响而间接地影响台风的移动。
以下主要讨论副高及西风槽脊的动态和配置对台风路径的影响。
1、副热带高压对台风移动的影响:1)副高脊呈E--W带状且较强,则台风将西行且路径稳定。
2)副高出现一脊南伸时,则台风西进中将有较大偏北成份。
3)副高减弱东撤:A、北方有深厚西风槽东移迫使副高东撤。
B、副高本身的周期性东退。
C、副高减弱以致断裂。
则处在副高西南侧的台风将转向北上,然后在西风槽前西南气流引导下朝E--NE移动。
2、西风带波槽脊的变化对台风路径的影响:移动较快的西风带短波槽脊对台风路径并没有什么严重影响,而强大的西风带长波槽脊的演变对台风的移动有相当的影响,甚至出现异常路径。
1)中高纬环流为纬向型且副高强而稳定时,则台风多W--NW路径。
2)中高纬为径向型且西风带有长波槽发展东移,将迫使副高东撤,则台风将在副高西边西风槽前转向北上,然后向E--NE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不 同时间尺度变化 ;另外 ,他们对西北太平洋 暖池热状态对热带气旋活动的影响做了详细的研
三个热力变量( 海洋热能 、低层大气的相对湿度 、
湿不 稳 定 度) 三个 动 力 变量 ( 氏力 、垂直 风 切 和 柯
收稿 日期: 2 1-41 ; 订 日期 :2 1-21 0 10.6 修 0 10-8
气 旋 和 台风 活动 的季 节 、年 际 和年代 际时 间尺度
变化的研究回顾 ,指 出造成热带气旋和台风活动
不 同 时 间 尺 度 变 化 的 主要 影 响机 制 有 低 频 振 荡
[
、
季 风 槽 【 西 传 赤 道 波 动 [ 、E O 和 和 4 1 NS [
Q OE现 象 等 ,这 些 系统 主 要通 过 改变 西 北太 平 B ] 洋上 空 的环 流 ,而 影 响到 西北 太平 洋 热带 气旋 活
中图分类号:P4 44
究 ,指 出暖池 次表 层 海温 与 生成 的 台风个 数具 有
1 引
言
显 著 相 关 [ 。林 惠 娟 等 [认 为 西 北 太 平 洋 暖 池 引 9 1 (2 1 0。 1 10 5 E, 0~2 N) 0。 和赤道 中东 太 平洋 海域 (8 ~9 w ,1 S~5。 的海表 温 度也 与热 1 0o 0。 0。 N)
洋关键 区涡度 因子年 际变化 的来 源和表征 台风生成 数的优越 性 ,发现关键 区涡度因子年际变化与南方 涛动 、 南极涛动和澳洲东部高度场 的年 际变化有关 , 体现了南半球两大系统和 E O对 WNP T N 的影 响 ; NS SY 涡度 因
子与 WNP T S YN 的显著相关 区与 台风生成源地集 中区一致 , 表征台风年际变化有 明显 的优越性 。这些 特性对
带气 旋 活动 有好 的相关 (— 6月) 1 ,其 中前者 正相
关 ,后 者负相 关 。张艳 霞 等[] 究 表 明 ,南压 的研
高 压对 热带 气旋 的频次 也有 一定 影 响 。 影 响 台风 生成 的环 境背 景 场 因子众 多 ,但 台 风 生成 最 终决 定 因素来 自于 台风生 成源 地 的洋 面 热 状况 、近地层 涡 度 、高低 空 风切 变 和对流 层 中 低 层静 力不 稳定 度 与湿 度 。G a ry在 17 5年 提 出 9 能代 表 当 时气候 状态 下 热带 气旋 季节 发生 频次 地 理分 布 的一套 标 准—— Gry指 数 [] a 1,即 S Pte 1 G( h Sao a Geei P rmee,季节 生成 参数 ) esnl ns aa t s r ,以
摘
要 :比较了台风生成参数中各因子与西北太平洋 7 —9月台风生成数( P T N) WN S Y 的相关关系, 比 也
较各 因子在北半球 台风 主要 源区的纬向距平分 布特征 , 发现涡度 因子与 WN T N的关系最好 ,在台风生成 PS Y
条件 中相对富有但不特别 富足的特性决定 了其 是 WNP T N年 际变化 的敏感性 因子。 SY 同时还 分析 了西北太 平
多 ,T o rf ] 其研 究 中指 出 ,大 西 洋热 h mcot等【 在
E r f一 6 z c ) 是表征海洋热 彦 测 =【 2 d 是表徂拇、热再的 P ( 上 佯 能的 洲
:
量值 ( 海洋 热 能 因子) 义为 从海 表 至 6 深度 ,定 0米
带 气旋 活 动 与 7 —9 月 热带 气旋 主要发 展 区 的风
( +5 表 示 湿 静 力 稳 定 度 ( 静 力 稳 1 湿
太平 洋 台风 生 成数 的敏 感 因子 ,从 而有 利 于更 深 入 探 寻影 响西 北太 平洋 台风生 成 数 的可能 机 制 和 提 高气 候模 式 对 台风生 成 数 的预测 能 力 。
定度 因子) ,定 义 为 10 0h a 5 0h a相 当位 0 P 与 0 P
 ̄ 20 C 4 10 、2 0C 4 10 ) 资 助项 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 [(0 9 B 24 4 0 7 B 182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 目 ( 海三科 2 00 3;国家海洋专项资助项 l(0 —20 -2共 同资助 0 90 )  ̄ 9 80 -1 ) l O - i ws0@sh r l cn 通 讯 作者 : 吴胜安 ,男 ,湖南省人 ,在读博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热带气象与气候变化研究。Ema : a1 o u o
台风 是严 重 的 自然 灾 害之 一 。随着 社 会 经济
的 发展 ,对 台风 的月 、季 尺度 短 期气 候预 测 的要 求 越来 越 高 。 台风 的生成 个数 预 测是 台风灾 害预 测 最基 本 也很 重要 的一环 。影 响 台风生成 数 变化 的 因素很 多 。陈 光华 等 【通 过对 西 北太 平 洋 热带 ]
所 用 资 料 为 J DA (on E vrn na E C Jit n i me tl t o Da a
h a 的平 均相 对湿 度 。该指 数基 本 上为 均一 场 , P 间 本文 中没 有 分析 。
3 季节 台风生成参数各 因子 的比较
31 各 因子 与西北太 平洋 台风频 次的相 关性 比较 .
研 究 对象 是 因 为考虑 到 季节 不 同 ,影 响 因子 季 节
我们首先比较 了西北太平洋夏季各因子与台 风生成数 的相关关系( 1, 图 ) 除涡度因子外 , 其它 因子与西北太平 洋夏季台风生成数( P T N) WN S Y
的相关关系均相当弱 ,这正是 Waesn等试验 tr t o
A a s et ) nl iC ne 海温资料 、 C P再分析资料和美 ys r N E 国联 合 台风 中心 的 台风 数 据 资 料 ( WC B s J T e t
TakDaa,本 文 中 的热 带 气旋 强 度均 在热 带 风 rc t) 暴 以上 等 级( 5海 里/, 。分 析 的季 节为 夏 季 ≥3 / 时) J (— 9月) 7 ,该 季 节是 台风 最 活跃 的季 节 ,台风生 成数 占全年 总数 的 5 %;之所 以 只取 了夏 季作 为 4
[] MA E , UL A D tc o f 0~5 a siai ez n l idi et pc l a i c ]J un l f mop ei S i c s 2 DD N R A J I N PR. eet no 4 i a 0dy ocl t n i t a w n t o i c [ . o r a o l o nh o nh r aP f J i At s h r c n e, c e
关于 WNP T N 的影响机制研究和气候模式模拟有非 常重要 的意义 。 SY
关
键
词:气候学 ;统计特征 ;对 比分析 ;涡度 因子 ;敏感性
文献 标 识 码 :A
D i u3 6 /1 n 1 0 9 52 1 . .0 o :1 . 9 . s .0 44 6 . 0 0 2 9 js 016
切 变 有 强烈 的 负相关 。
高于 2 6℃海温的积分 ,单位 :1 a c 0 C lm ( / 为
深度 z处 的温 度 , P 和 为 海水 密度 和热 容 ,
在 这里 可认 为 常量 ) 。
:
那 么 ,S GP中各 变量 对 西北 太平 洋 台风 生成 数
影 响如 何 ?其 中的主要 因子又 是 什么 ?对 西北 太 平洋 台风 S P各 因子 进行 比较 , 利 于 了解 西北 G 有
试 把 S P 引入 到热 带气 旋 生 成数 季 节 和年 际 变 G 化 的分 析上 来 。他 们认 为 ,尽 管这 个指 数 是为 研 究 气 候场 而 发展 起 来 的 ,但 它 应该 也潜 在 着在 单 个 季 节代 表 大 范 围环流 和热 力 异常 对热 带 气旋 生
G a(9 5热 带 气 旋 季 节 生 成 参 数 (G ) ry17) S P 定
I I /
对 涡度 ( 涡度 因 子) ,单 位 :1 s 。 0
/ :( f3一 9 5h a和 2 0h a 平风 s f + ) 是 2 P 1 0 P 水
OP
我们知道计算 G a r y指数(G ) 6 S P的 个物理量确 实是影响热带气旋形成的几个最主要 的物理量 ,
造 成 上述 差 异 的原 因可 能来 自不 同海域 ,各 变 量
垂 直切 变 的倒 数 ( 变 因子 ) 风切 ,单位 :(2 P ) 75 a h
(ls I / ~。 l )
后三项为热力项 ,分别为 :
的影响程度不同。在不 同的海域 ,也许某个或某 几个变量 的影 响程 度会 相对其它几个 变量大得
义为 :
S P=( × × ) ( / × ) G 1 × E× 0 , 厂l
前 三 项 为动 力项 ,分 别 为 :
.
户2 2iq是柯 氏力 参 数( /s  ̄ n 为纬 度 , 为地 球
角数 度 ) 位 :1 s ,单 0 ~。由于该 因子 只与 纬度 有
成直接影响的功能 。其研究结果指 出,在其模拟 的 S P 代表 的热带气旋生成数与观测到 的热带 G
文 章 编 号 : 10 —9 52 1)60 9—8 0 44 6 (0 0 —7 70 1
夏季西北太 平洋 台风 生成数 的敏感性 因子
吴 胜 安 一,李 涛 。 ,孔 海 江
(.中国科 学 院大 气物 理研 究 所 ,北京 10 2 ; 1 00 9
2 .海 南省 气候 中心/ 海气 象 防灾 减灾 重点 实 验室 ,海 南 海 口 5 00 南 72 3 3 国家海 洋环 境 预报 中心 ,北 京 10 8) . 001
气 旋数 在 中太 平洋 、东北 太平 洋 和北 大西 洋 有适 宜 的相关 关 系 。遗憾 的是 ,其 它 海洋 区域关 系并 不 理想 ,包 括 西北 太平 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