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现状及对策初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西部 NEW WEST 2019年12月中旬刊
M 106传媒与艺术丨
C 当代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现状及对策初探
仝留洋
(开封市博物馆 河南开封 475000)
【摘 要】 本文阐述了我国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现状,分析了制约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的因素,即缺乏经费、缺乏创意
和博物馆特色、缺乏系统的开发链。
提出了提升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能力的对策,要建立有效的开发模式;深入挖掘博物馆特色文化底蕴;打造以博物馆为核心的文创产业链,以促进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有序发展。
【关键词】 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现状;对策
一、引言
博物馆作为收藏、研究文物的公共服务机构,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基于文物资源衍生而来的文创产品便是连接博物馆与公众的有效纽带。
文创产品的设计与开发,一方面能够有效缓解博物馆发展资金的紧缺问题,提升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与美誉度,同时也有助于切实履行自身的文化职能,让参观者将博物馆所带来的独特文化体验延伸到家庭生活场景中。
2016年5月11日,文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文物局《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出台,在政策层面为博物馆文创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引擎。
伴随着社会公众消费理念的转变,国家政策的倾斜扶持,博物馆文创产业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成为了助推博物馆适应新时代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重要力量。
二、我国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现状
1、文创产品开发“两极分化”现象严重
我国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在整体上呈“两极分化”的现状,即以故宫博物院为代表的大型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开发发展势头迅猛,广大中小博物馆发展力量微弱。
博物馆在政策层面被纳入文化产业始于2004年出台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及2005年颁布实施的《文化及相关产业指标体系框架》。
十几年来,博物馆文创产业一直不温不火,直至2013年以后,台北故宫博物院推出的“翡翠白菜”钥匙扣及“朕知道了”创意系列纸胶带等文创产品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也引起了大陆博物馆对文创产品开发的重视。
此后,故宫博物院推出的“朝珠耳机”、“皇帝出行牌”等文创产品好评如潮,风靡一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社会效应与商业效益。
在上述大环境下,各地博物馆基本上都积极开展了文创产品的开发业务,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由于中小博物馆在我国博物馆体系中占据绝大多数,受制于资金、专业人员、观念的匮乏与滞后,广大市、县级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开发力量难以同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大型博物馆相提并论,导致其开发的文创产品品种类型单一,设计创意缺乏,销量低迷,难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2、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模式需改革完善
我国博物馆文创产业总体上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在开发模式上,主要有自主经营、企业合作、选购贴牌等三种。
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大型博物馆普遍采用自主经营模式,掌握文创产品的设计、外包生产、销售等环节;在自主经营模式下,博物馆能够充分把握文创产品开发的主导权,但这种模式对博物馆的资金、人才、管理等都有较高的要求。
部分博物馆采用同企业合作委托研发的模式,即将自身拥有的文化资源以“知识产权”的形式授权于企业,引进社会力量参与文创产品的设计、生产与销售,所获经济效益由双方按照约定的比例分成。
选购贴牌是目前大多数中小博物馆普遍采取的文创产品开发模式,即在市场上选择同本馆内藏品的文化内涵、外在形象最为契合的商品,批量采购并印制博物馆相应的标志。
在销售渠道上,多数大型博物馆采
用了线上加线下的模式,除馆内固定的销售区域外,广泛运用淘宝店铺、微店等电商渠道进行销售。
大多数中小博物馆开设电商渠道的较少,且销量较低。
三、制约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的因素1、经费不足制约文创产业大发展
博物馆文创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充足的资金支撑,但相关经费短缺恰恰是绝大多数博物馆面临的普遍性问题。
公立博物馆作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维持其正常运营的资金完全依靠政府的财政拨款。
一直以来,政府仅保障博物馆正常开放及文化保护研究的相关费用,部分博物馆仅有的经营性收益也会被冲抵拨款,博物馆发展文创产业缺乏足够的资金来源;即使向政府财政申请用于文创产业发展的资金,也会受申请程序繁琐、资金无法及时到位等情形的制约,从而最终使博物馆建设自身的文创产品开发体系陷入困境。
近年来,私立博物馆及民办博物馆蓬勃发展,各个地区出台了扶持民办博物馆发展的各类政策,并根据民办博物馆的性质、面积、接待人数等条件分别给予数额不等的政府补贴;虽然民办博物馆的数量持续增加且获得了一定的政府专项补贴,但从整体上来看,政府补贴仅保障民办博物馆的日常运行,用于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人才引进与培养等环节的资金非常有限,这是导致民办博物馆文创产业发展缺乏活力的重要瓶颈。
2、文创产品开发未能与文物内涵相结合近年来的“文创热”归根结底是“创意热”,即在充分挖掘馆藏文物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设计开发出令广大普通消费者眼前一亮并愿意解囊相购的文创产品,如故宫博物院“萌萌哒”系列文创产品取得的巨大成功就是同其深入挖掘故宫文物内涵分不开的。
目前,大多数中小博物馆开发的文创产品缺乏博物馆特色,未能将馆藏文物的文化内涵与底蕴生动展现在文创产品上;文创产品缺乏博物馆特色,如有些产品只是简单地将文物的图案印制在U 盘、书签、抱枕、衬衫、茶具等日用品上。
大量千篇一律的文创产品缺乏创意与新意,无法有效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从而也就丧失了文创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也有部分产品按照比例直接对馆藏文物进行复制,如青铜器、瓷器、书画等,但往往质量不尽如人意,价格上相比市场上同类商品缺乏竞争力。
3、缺乏系统化的文创产品开发链
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绝不仅仅是将产品生产出来并进行销售的简单模式,而是涉及到创意文化设计、市场运营分析、产品推广等多个环节的完整产业链。
当前,我国大多数中小博物馆严重缺少既懂专业技术又懂产业经营管理的综合性人才,负责文创产品开发相关工作的人员往往依附在博物馆内的某个部门,在管理决策层面缺乏独立性。
由于大多数中小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多采取外包、贴牌等简便可行的模式,这虽然能够大大降低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经营投入,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从文创产业的长久发展来看,要充分挖掘博物馆馆藏文物的文化内涵,就必须要依靠自身力量打造一支综合性专业化设计、管理、营销团队,建立富有博物馆自身特色的文创(下转第99页)
M 丨文史纵横W
因为它与情理社会的运行方式相契合。
国人在重视面子这一条件下产生的说谎行为与人际欺骗理论、印象管理、中国文化背景、权力中心意识有关。
但如今中国人的自我意识也在不断觉醒,独立的人格与群体观念也会成为人们对面子认知的一个矛盾点,有待人们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雷霁,唐玉宁.面子观、自我效能与寻求帮助行为的关系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5(13).
[2][8][9][10][11] 鲁玲萍.中西文化面子观的差异及其对交际模式的影响[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2).
[3][33] 丁晓攀.欺骗行为的发展及其社会认知神经机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4][20][22] 苟萍,谢华.论面子的社会心理学内涵[J].中华文化论坛,2009(02).
[5] 韩萍.关于社会心理学研究之“面子”理论[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6] 翟学伟.熟人社会阻碍现代化进程[J].人民论坛,2006(10).
[7][19][27][28] 赵雪.浅析中国人面子心理[J].延边党校学报,2014(01).
[12][13][14][15][16] 燕良轼、姚树桥、谢家树、凌宇.论中国人的面子心理[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06).
[17][18][29][37] 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情理社会中的社会交换方式[J].社会学研究,2004(05).
[21][30][31] 远方.中国人面子心理的文化解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7(02).
[23][24][36] 翟学伟.关系与谋略:中国人的日常计谋[J].社会学研究,2014(01).
[25][26][49] 翟学伟.中国人际关系的特质——本土的概念及其模式[J].社会学研究,1993(04).
[32] 翟学伟.中国人社会行动的结构──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终结[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1998(01).
[34][38] [美]斯蒂芬·李特约翰:《人类传播理论》(第七版),史安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62页.
[35] 赵建国主编:《传播学教程》,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252.
[39][40] 翟学伟.中国社会中的日常权威:概念、个案及其分析[J].浙江学刊,2002(03).
[41][52][53] 翟学伟.脸面运作与权力中心意识——官本位社会的心理机制研究[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2(13).
[42][43][44][45][46][47][48] 王晓婧、张绍杰.基于印象管理理论分析的面子呈现策略[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2).
[50] 翟学伟.耻感与面子:差之毫厘,失之千里[J].社会学研究,2016(01).
[51] 李玉成.面子——中国人的文化心理浅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5(05).
【作者简介】
袁家琛(1998.02—)女,陕西渭南人,汉族,西北大学2016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读本科生.
产业链。
四、提升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能力的对策
1、建立有效的开发模式
文创产品的开发是一项冗长、繁杂的工作,从产品定位开始到提出设计思想再到正式投入生产直到销售,整个过程会经历很多阶段,持续时间长、涉及面较广,因此必须按照一定的流程来开展工作,具体包括调查研究、确定开发品种、提出设计思想、初级打样试制、进一步调整、确认生产、投入销售,只有这些环节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才能顺利、协调的开展文创产品开发工作。
文创产品的开发模式涵盖文创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宣传及销售等多个环节;在设计研发环节,博物馆要根据自身所处的地域文化特色和馆藏文物内涵深度挖掘文创产品的“卖点”,提炼文化元素,构建文化符号,设计出既能够体现自身文化特色,同时又能够贴近百姓生活的兼具实用性和审美的文创产品。
在生产环节,博物馆文创研发部门要严格把控供货商质量,缩短开发周期,这样不仅能节省新产品开发的时间成本,还能节省资金成本。
在宣传及销售环节,博物馆要积极整合自媒体、当地新闻媒体等资源,拓宽文创产品的宣传半径与影响范围,借助形式多样的电商渠道提升文创产品的曝光率与销售额。
2、深入挖掘博物馆特色文化底蕴
博物馆是集中展现地域历史文化的鉴证者,同时也背负着挖掘城市文化底蕴、宣传城市历史文化的使命。
文化挖掘是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价值链中最开始的部分,这一部分为整个文创产品价值链注入初始的文化动力。
博物馆文创产品必须具有本城市鲜明的历史文化印记,在产品创意设计上体现本城市的文化历史特色。
在博物馆文化符号挖掘过程中,要将博物馆中神秘的文化符号进行深入的挖掘,在博物馆最核心的文化中,挖掘出符合本博物馆灵魂的符号。
这样挖掘出来的文化符号经过文创产品的价值链,就可以得到最能体现博物馆文化的文创产品。
3、打造以博物馆为核心的文创产业链
文创产品对产品的精细化程度及创意水平要求极高,需要有稳定且专业的加工商为其生产供应商品。
当前,大部分中小博物馆文创产品销量较低,远未达到产业化的规模效应,文创产品的创意、设计、开发及生产缺少与之相配套的支撑。
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应当尽快建立完善生产商供应链,形成针对文创产品的设计制造、加工制作的上游企业,使文创产品在文化市场上更具竞争力和吸引力。
【参考文献】
[1] 姚怡,郭玉莹,甄妮,曾子玉,万辉.如何通过文创产品使博物馆文化活起来[J].大众文艺,2018(08).
[2] 刘栋.博物馆文化产品的创意开发[J].文物春秋,2012(02).
[3] 何晓雷.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特征、问题及对策[J].学习与实践,2016(12).
[4] 李雪映.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模式建构之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8).
[5] 金青梅,张鑫.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6).
【作者简介】
仝留洋,开封市博物馆助理馆员.
(上接第106页)
99
新西部 NEW WEST 2019年12月中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