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方之精要》(6)驱风解毒散本人原创译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方之精要》(6)驱风解毒散本人原创译作...
转帖请注明出处。

《汉方处方临床之精髓》
驱风解毒散
使用秘诀
出典《济生方》,原来是散剂。

实际用起来感觉煎剂好用,所以我用汤。

这也是大冢先生常用处方,我记得很清楚,浅田的《方函口诀》里记载的很明确。

如下所述。

此方治疗流行时毒的耳下腺炎(痄腮)引起的肿痛,然而此症,一般多葛根汤加桔石汤适宜。

肿长不消退,可以用此方加桔石。

和田东郭有如下知法:对于缠喉风,灼热,喉肿,水滴不如,言语不能者,此方水煎放凉,饮之多效。

大体咽喉肿塞,熱甚者,均可以此方缓咽,口中漱至水温,咽下,时有奇效。

肿甚者,加味凉膈散加竹叶宜。

我在急性期,咽喉发热,给予葛根汤加桔梗石膏。

无热时给予五拗汤(麻杏姜甘荆桔),亚急性,慢性化時,此方加桔石。

症例
说起来,近年,慢性咽炎的人变多了。

常常喉痛啊,老是好不了。

一般医院也就是抗生素对应,咽红不消,咽痛不止。

你注意看看这样的患者啊,扁桃周围不是很红的,但是悬雍垂后面的咽喉壁是有些红的。

一般的,伴有鼻塞,鼻漏,后鼻漏。

最后注意一下眼结膜,也是偶尔有点红红的。

一言约之,頚上部的粘膜全部炎症倾向。

我觉得是一种过敏性炎症。

原因就是过敏性鼻炎常常也伴
随这类患者。

我常用该方加桔梗2克,石膏6克。

常年的慢性咽炎可以被治愈的。

20多岁的M,常年咽痛,有点折磨的神经症了,睡不好,工作不顺。

查体,明显的就是咽喉壁红红的,余无特别。

没有什么特别考虑的,给予该方加桔梗石膏,2,3周疼痛减半。

查体,发现后壁仍红,兼见转白色斑块出现,不由得说,挺有意思的。

三个月以后,基本上红色都转白了,患者也没有再过来了,应该是治的差不多了吧。

(老人按:很严谨客观的态度。


I,40岁女性。

直到两三年前都是一直以登山为乐的,最近却觉得腿累,没劲儿,变虚了。

小个子,偏瘦。

脉诊,腹诊无明显异常。

当归芍药散,加味逍遥散都用过,不显效。

感冒的时候喉痛,干干的痛,总觉得有点受凉了。

考虑慢性咽喉炎给予了驱风解毒加桔石,考虑到怕冷等阴证特点再合用麻附辛汤。

四五个月的服用后,觉得确实,不怎么感冒了,嗓子不痛了。

三十岁女生B,胃肠弱,易疲劳,手足冷。

食用人参汤,食欲转佳。

这次是咽痛,查体咽头发红。

给予了驱风解毒加桔石,过了两三天,“吃药以后想吐,”于是给予四君,甘草汤漱口。

于是症平。

所以胃肠素弱的要注意。

服用的关键
凉后服。

少量频服。

先漱再咽。

如此则对咽部有利。

桂枝汤
此方乃是经典处方。

实际用的时候原方单用的少。

但是有无数方子从这方子加减出来的。

伤寒论打头便是此方,告诉了大家此方使用几率很高。

此方方证,夸张的说就是象中医学的这种讲法:解肌。

表热的虚证发热的时候,自汗的时候可止汗,无自汗的时候稍稍发点汗,解肌。

加芍,太阴病方。

加桂,太阳的上冲证。

这是西医比较难以理解的。

我也用此方治一些发热。

总是发热,总不退,别的没什么不好的,我就用此方。

不过这种机会不多,我觉得这类的发热倒是桂枝加附汤的机会多一些。

桂枝汤方毕
(老人按:刘先生说要准备翻译《医界之铁椎》,我倒是很乐意;希望能接一些确实的工作。

扎实做这类工作的人,就该是我们这些热心的小字辈。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