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接种控制儿童乙肝感染中的效果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03
预防医学
127
乙肝疫苗接种控制儿童乙肝感染中的效果分析
杨 萍
广西南宁市红十字会医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530000
【摘 要】目的:探讨乙肝疫苗接种控制儿童乙肝感染的效果。
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乙肝疫苗接种的354例儿童,采集静脉血进行乙肝病毒的血清学检查。
结果:354例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中,表面抗体阳性率为86.7%,表面抗体低应答率为5.4%,无应答率为7.9%。
6岁组和7岁组儿童的表面抗体阳性率低于≤1岁组儿童,无应答率高于其他年龄组儿童,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乙肝疫苗接种可预防和控制儿童乙肝感染,但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其保护作用减弱,及早进行儿童乙肝疫苗的基础免疫接种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乙肝;乙肝疫苗接种;预防;控制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在我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中,乙肝报告病例多年来居所有法定传染病首位,其主要侵犯儿童及青壮年,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1]。
目前,对于乙肝的预防,主要采取接种乙肝疫苗的方式。
为了解乙肝疫苗接种控制儿童乙肝感染中的效果,现统计分析在我院接种乙肝疫苗的354例儿童的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以后出生、在我院接受乙肝疫苗接种的354例儿童,其中男190例,女164例;年龄6个月~7岁,平均(4.5±1.3)岁。
所有儿童均在本院接受了全程乙肝疫苗的3针接种(按照0、1、6个月乙肝疫苗接种免疫程序),均未采取再一次加强乙肝疫苗接种。
1.2 方法
所有儿童均采集3ml 非抗凝外周手臂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血液样品进行乙肝病毒的血清学检查,使用芬兰雷勃Mk3酶标仪、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诊断试剂盒,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e 抗原(HBeAg)、e 抗体(HBeAb )和核心抗体(HBcAb),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具体操作和结果判定。
1.3 临床评定标准
乙肝抗体滴度≥10mIU/mL 为阳性;乙肝抗体滴度在2.1~9.9mIU/mL 之间为低应答;乙肝抗体滴度<2.1mIU/mL 为无应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
理,计量资料以均数±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 2 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后的表面抗体反应结果显示,≤1岁组(48例):47例阳性,1例低应答;2岁组(53例):51例阳性,1例低应答,1例无应答;3岁组(48例):45例阳性,2例低应答,1例无应答;4岁组(47例):42例阳性,3例低应答,2例无应答;5岁组(44例):39例阳性,2例低应答,3例无应答;6岁组(52例):43例阳性,3例低应答,6例无应答;7岁组(62例):40例阳性,7例低应答,15例无应答。
即本研究354例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中,表面抗体阳性率为86.7%(307/354),表面抗体低应答率为5.4%(19/354),无应答率为7.9%(28/354)。
6岁组和7岁组儿童的表面抗体阳性率低于≤1岁组儿童(X 2
=5.1,27.5),无应答率高于其他年龄组儿童(X 2
=217.4,211.3,202.7,187.1,18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 )引起,病变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全球乙肝病毒(HBV )携带者大约3.5亿人,而我国就占了约1.2亿人,其已经成为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传染病。
在目前HBsAg 携带者广泛存在,且传染源管理较为困难的前提下,接种乙肝疫苗已成为预防和控制乙肝的关键性措施,这种方式既有效又经济。
相关研究发现,大多数乙肝病毒携带者来源于新生儿及儿童期的感染[2]。
为促进我国乙肝预防工作的新进展,自1992年1月起,在全国推行新生儿和学龄前儿童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工作。
乙肝疫苗接种后,可刺激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抗体,使人体产生预防乙肝的免疫力,当乙肝病毒出现,抗体
会发生作用,清除病毒,阻止病毒感染,从而起到预防乙肝感染的效果。
本研究中354例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中,表面抗体阳性率为86.7%(307/354),表面抗体低应答率为5.4%(19/354),无应答率为7.9%(28/354)。
提示接种乙肝疫苗在乙肝感染防控中的应用效果较明显,但也有部分儿童表面抗体(HBsAb)反应处于低免疫应答和无免疫应答状态,可能是由于接种乙肝疫苗后,儿童体内未形成有效浓度的保护性抗体,感染乙肝病毒的几率将大大提升。
另外,本组研究资料结果显示,6岁组和7岁组儿童的表面抗体阳性率低于≤1岁组儿童,无应答率高于其他年龄组儿童,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随着接种年限的延长,表面抗体阳性率呈下降趋势,低应答率和无应答率呈上升趋势。
即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乙肝疫苗的有效率相对降低,其保护作用相对减弱。
所以,乙肝疫苗的接种,应越早越好,同时还应明密切监测儿童乙肝免疫水平。
特别要注意的是,儿童接受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后的5~7年,定期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测定其乙肝表面抗体滴度,以对儿童体内乙肝表面抗体滴度与表面抗体反应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乙肝抗体滴度<10mIU/mL 的儿童可给予一针加强高剂量的乙肝疫苗,以降低学龄前儿童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
综上所述,乙肝疫苗接种可预防和控制儿童乙肝感染,但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其保护作用减弱,应高度重视儿童乙肝疫苗的基础免疫接种。
参考文献
[1]饶九生.乙肝疫苗接种对儿童乙型肝
炎感染控制效果的分析[J].医学信息,2014,27(9):425.
[2]陈继红.我院儿童乙肝疫苗接
种效果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4):2513.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