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化学(人教版)专题训练:第十二章第4节《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pdf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真题提能训1. [2013·上海高考]为测定镀锌铁皮锌镀层的厚度,将镀锌铁皮与足量盐酸反应,待产生的气泡明显减少时取出,洗涤,烘干,称重。

关于该实验的操作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判断正确的是( )
A.铁皮未及时取出,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小
B.铁皮未洗涤干净,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大
C.烘干时间过长,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小
D.若把盐酸换成硫酸,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大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实验误差分析。

将镀锌铁皮投入到盐酸中,组成原电池,锌先失电子,当气泡明显减少时,锌已经反应完,故反应前铁皮质量(m1)与反应后铁皮质量(m2)的差为金属锌的质量。

当铁皮未及时取出时,有一部分铁溶解,m2减小导致结果偏大,A错;铁皮未洗涤干净,则m2增大,结果偏小,B错;烘干时间过长,有些铁被氧化,m2增大,结果偏小,C正确;把盐酸换为硫酸对结果无影响,D错。

2. [2013·浙江高考]现有一瓶标签上注明为葡萄糖酸盐(钠、镁、钙、铁)的复合制剂,某同学为了确认其成分
,取部分制剂作为试液,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已知:控制溶液pH=4时,Fe(OH)3沉淀完全,Ca2+、Mg2+不沉淀。

该同学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根据现象1可推出该试液中含有Na+
B.根据现象2可推出该试液中并不含有葡萄糖酸根
C.根据现象3和4可推出该试液中含有Ca2+,但没有Mg2+
D.根据现象5可推出该试液中一定含有Fe2+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溶液中离子的鉴定与推断。

由于在焰色反应之前操作中加过NaOH溶液,所以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Na+,A项错误;葡萄糖酸中不存在醛基,所以无法用是否发生银镜反应来判断葡萄糖酸根的存在,B项错误;现象3说明无Mg2+,现象4说明存在Ca2+,C项正确;由于之前加过H2O2,则最后检测到存在Fe3+,可能是原来已有的,也可能是由Fe2+氧化得到的,D项错误。

3. [2013·北京高考]某学生对SO2与漂粉精的反应进行实验探究:
操作现象取4 g漂粉精固体,加入100 mL水部分固体溶解,溶液略有颜色过滤,测漂粉精溶液的pHpH试纸先变蓝(约为12),后褪色.液面上方出现白雾;
.稍后,出现浑浊,溶液变为黄绿色;
.稍后,产生大量白色沉淀,黄绿色褪去(1)Cl2和Ca(OH)2制取漂粉精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pH试纸颜色的变化说明漂粉精溶液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3)向水中持续通入SO2,未观察到白雾。

推测现象的白雾由HCl小液滴形成,进行如下实验:
a.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白雾,无变化;
b.用酸化的AgNO3溶液检验白雾,产生白色沉淀。

①实验a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实验a、b不能判断白雾中含有HCl,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象中溶液变为黄绿色的可能原因:随溶液酸性的增强,漂粉精的有效成分和Cl-发生反应。

通过进一步实验确认了这种可能性,其实验方案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A瓶中混合物过滤、洗涤,得到沉淀X。

①向沉淀X中加入稀HCl,无明显变化。

取上层清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则沉淀X中含有的物质是
________。

②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中黄绿色褪去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2)碱性、漂白性
(3)①检验白雾中是否含有Cl2,排除Cl2干扰
②白雾中混有SO2,SO2可与酸化的AgNO3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4)向漂粉精溶液中逐滴加入硫酸,观察溶液是否变为黄绿色
(5)①CaSO4
②Cl2+SO2+2H2O===2Cl-+4H++SO42-
解析:本题以非金属化合物的性质为载体考查综合实验。

(1)考查氯气与石灰乳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

(2)根据pH试纸先变蓝,可知漂粉精溶液显碱性;后褪色,说明漂粉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即漂白性。

(3)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可以检验氯气;不能说明白雾中含HCl的原因为SO2也能和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4)要证明现象中黄绿色为溶液酸性增强漂粉精的有效成分与Cl-发生反应引起的,可以在原溶液中滴加稀硫酸,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即可。

(5)①SO2被漂粉精氧化为SO42-,则加入BaCl2溶液后产生BaSO4沉淀。

②SO2能与Cl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O2+Cl2+2H2O===4H++SO42-+2Cl-。

4. [2013·四川高考]为了探究AgNO3的氧化性和热稳定性,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Ⅰ.AgNO3的氧化性
将光亮的铁丝伸入Ag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将铁丝取出。

为检验溶液中Fe的氧化产物,将溶液中的Ag+除尽后
,进行了如下实验。

可选用的试剂:KSCN溶液、K3[Fe(CN)6]溶液、氯水。

(1)请完成下表:
操作现象结论取少量除尽Ag+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KSCN溶液,振荡①________存在Fe3+取少量除尽Ag+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②________,振荡③________存在Fe2+【实验结论】Fe的氧化产物为Fe2+和Fe3+。

Ⅱ.AgNO3的热稳定性
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A加热AgNO3固体,产生红棕色气体,在装置D中收集到无色气体。

当反应结束后,试管中残留固体为黑色。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小组讨论并验证该无色气体为O2,其验证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查阅资料】Ag2O和粉末状的Ag均为黑色;Ag2O可溶于氨水。

【提出设想】试管中残留的黑色固体可能是:.Ag;
.Ag2O;.Ag和Ag2O。

【实验验证】该小组为验证上述设想,分别取少量黑色固体放入试管中,进行了如下实脸。

实验编号操作现象a加入足量氨水,振荡黑色固体不溶解b加入足量稀硝酸,振荡黑色固体溶解,并有气体产生【实验评价】根据上述实验,不能确定固体产物成分的实验是________(填实验编号)。

【实验结论】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该小组得出AgNO3固体热分解的产物有________。

答案:(1)①溶液呈红色 ②K3[Fe(CN)6]溶液 ③产生蓝色沉淀 (2)防倒吸 (3)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无色气体为O2 (4)b Ag、NO2、O2
解析:本题考查了离子检验、装置用途、气体的检验、实验的分析与评价等。

(1)①能用来检验Fe3+的试剂是KSCN溶液,如果溶液变红则溶液中含有Fe3+。

②、③由于Fe2+遇K3[Fe(CN)6]溶液生成蓝色沉淀,故可以加入
K3[Fe(CN)6]溶液来检验Fe2+的存在。

(2)装置B中的进气管和出气管的长度相等,故为安全瓶,作用是防止C中的溶液倒吸入A装置中。

(3)检验O2的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气体为氧气。

(4)银不溶于氨水,而Ag2O可溶于氨水,实验a中,加入氨水后固体不溶解,说明黑色固体为Ag;金属银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故实验b不能说明固体是Ag还是Ag与Ag2O的混合物;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只能采用实验a的结论,故AgNO3固体热分解的产物为Ag、NO2、O2。

5. [2013·安徽高考]某酸性工业废水中含有K2Cr2O7。

光照下,草酸(H2C2O4)能将其中的Cr2O72-转化为Cr3+。

某课题组研究发现,少量铁明矾[Al2Fe(SO4)4·24H2O]即可对该反应堆起催化作用。

为进一步研究有关因素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探究如下:
(1)在25℃下,控制光照强度、废水样品初始浓度和催化剂用量相同,调节不同的初始pH和一定浓度草酸溶液用量,作对比实验,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

实验编号初始pH废水样品
体积/mL草酸溶液
体积/mL蒸馏水
体积/mL①4601030②5601030③560测得实验①和②溶液中的Cr2O72-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2)上述反应后草酸被氧化为________(填化学式)。

(3)实验①和②的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①中0~t1时间段反应速率
v(Cr3+)=________mol·L-1·min-1(用代数式表示)。

(4)该课题组对铁明矾[Al2Fe(SO4)4·24H2O]中起催化作用的成分提出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和假设三:
假设一:Fe2+起催化作用;
假设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请你设计实验验证上述假设一,完成下表中内容。

(除了上述实验提供的试剂外,可供选择的药品有K2SO4、FeSO4、K2SO4·Al2(SO4)3·24H2O、Al2(SO4)3等。

溶液中的浓度可用仪器测定)
实验方案(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答案:(1)
实验编号初始pH废水样品
体积/mL草酸溶液
体积/mL蒸馏水
体积/mL③2020(其他组合也可以,只要两者之和等于40即可)
(2)CO2
(3)溶液的pH对该反应速率有影响
(4)Al3+起催化作用 SO42-起催化作用
(5)
实验方案(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用等物质的量的K2SO4·Al2(SO4)3·24H2O代替实验①中的铁明矾,控制其他反应条件与实验①相同,进行对比实验反应进行相同时间后,若溶液中c(Cr2O72-)大于实验①中
c(Cr2O72-),则假设一成立;若两溶液中的c(Cr2O72-)相同,则假设一不成立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数据、读图、识图及实验探究能力。

(1)根据题目的要求,实验③改变的是草酸的体积,草酸体积改变后,蒸馏水的体积也要改变
,但两者体积之和为40 mL。

(2)重铬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能将草酸氧化为二氧化碳。

(3)曲线越陡,反应速率越快,说明溶液pH越小,反应速率越快。

根据关系式Cr2O72-~2Cr3+可得,v(Cr3+)= mol·L-1·min-1。

(4)对于假设可以从加入的物质铁明矾中获取,故为Fe2+、SO42-和Al3+。

(5)根据提供的试剂,及溶液中c(Cr2O72-)可以通过仪器测定可知,加入与铁明矾仅相差Fe2+的试剂,控制其他条件与实验①相同,反应进行相同时间后,通过测定溶液中的c(Cr2O72-)与实验是否相同来检验Fe2+是否具有催化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