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妈妈的高质量陪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国妈妈的高质量陪娃
作者:朵朵妈妈
来源:《启蒙》2018年第07期
每天早上送朵朵上幼儿园的时候,总能碰到生二胎的法国妈妈。
她们总是先从车里提出睡着小宝宝的安全提篮放在地上,再把老大从车里抱出来,然后一只手拎着安全提篮,另一只手牵着老大往教室里走。
一开始我还纳闷,为什么每天送老大上幼儿园的时候要带着老二一起呢,多累啊!原来,这是我潜意识里的中国思维惯性在作怪,总觉得家里应该有人帮忙。
后来才想通,法国年轻父母组成的家庭一般没有老人,也没有保姆,爸爸白天上班,妈妈当然去哪里都得把孩子带在身边了。
到了教室,法国妈妈把小宝宝连着提篮一起放在地上,班里的小朋友都跑过来围观,三四岁的孩子正是对小hahy感兴趣的年龄,看到比自己更小的小人儿都充满了好奇,摸一摸小手、小脚丫,仿佛自己一下变成了大哥哥大姐姐,照顾小宝宝的情绪油然而生。
法国的早教班,不管是运动课还是音乐深几乎都安排在工作日,有了二孩的妈妈也只好把二宝带着一起去。
早教老师会贴心地专门另辟一个角落铺一块软垫在地上,供二宝活动,妈妈们一边陪大宝上早教,一边还要顾着一旁的二宝,一点儿也不轻松。
如果正在忙着照顾大宝,二宝哭了,别的妈妈见状也会过来帮帮忙,甚至几个带了二宝的妈妈会轮流呆在二宝身边照看。
很多人误以为,高质量陪娃就是要安排一系列早教游戏,手指谣、讲故事、涂鸦、创意游戏、表演、运动、逗笑等项目马不停蹄地一个接一个送到娃面前,仿佛一停下来,娃就无聊了,父母的陪伴质量就低了,错失了早教良机。
其实,这样高强度的“人为早教”是没有必要的,也是不现实的。
父母设定这样的目标,累了自己,也苦了宝宝。
最好的早教不在早教班,而在生活的耳濡目染里。
高质量陪伴,既不需要一整天都围着娃转,也不应以牺牲自己的生活为代价。
父母过好自己的生活,活出精彩,孩子自然会吸收和效仿——这一点,法国父母每天都在身体力行地做着。
在法国超市里,常常能看到爸爸或妈妈把宝宝背在胸前,一边逛超市,一边自言白语地对宝宝描述着手上正在做的事。
再大一点的孩子会和父母一起认识和挑选食物,由孩子来付款。
法国妈妈做饭的时候,把孩子放在旁边的餐椅上,让孩子能够看到妈妈手头上正在做的事情,切菜的时候递一块蔬菜给孩子尝尝,一会儿和孩子互动一下,随时随地对孩子进行语言输入。
收拾整理房间,洗衣服晾衣服,家里永远有做不完的家务,做家务本身就是很好的早教机会,在孩子眼里家务就是游戏,不如把做家务这件事和高质量陪娃结合起来。
国内家长的看法多是,孩子太小,等大了再带出去旅游。
法国家长不这么看,去哪都把宝宝带着,不因为小宝的出生而限制父母的活动范围,更不觉得把孩子带出去是件坏事。
有了娃后,很多人把朋友的邀约都拒绝了,因为要带娃,没时间。
可是明明可以带着娃一起去会友啊!如果朋友也有孩子,那更是一箭双雕,还能让孩子跟同龄人玩,连大人陪玩的力气都省了。
高质量陪娃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专注地给孩子讲绘本、唱歌、一起玩玩具是一种,陪娃上早教班也是一种,能做到这些固然好,但这些明显的益智活动永远不可能占據孩子生活的全部。
生活才是真正的大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