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
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化合物中,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A.H2O2
B.K2O2
C.Ca Cl2
D.FeCl2
参考答案:

2. 到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盛会时,将有望用生物芯
片这种对兴奋抽查率更高的检测方式,用"科技奥运"
净化体育道德。

国际奥委会公布的违禁药物目前有
138种,某种兴奋剂的结构如下,关于它的说法中正
确的是
A.它的化学式是:C15H18O2NCl
B.1mol该物质最多能与2molNaOH反应
C.从结构上看,它属于芳香烃
D.它的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
参考答案:
B
3. 反应CH3OH(l)+NH3(g)→CH3NH2(g)+H2O(g)在某温度时才能自发向右进行,若该反应的
△H=17KJ/mol,|△H—T△S|=17 KJ/mol,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H>0,△H—T△S<0
B、△H<0,△H—T△S>0
C、△H>0,△H—T△S>0
D、△H<0,△H—T△S<0参考答案:
A
4. 已知下列几种烷烃的燃烧热数据如下:
据此判断,表示戊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5H12(l)+8O2(g)===5CO2(g)+6H2O(l)ΔH=-3 540 kJ·mol-1 B.C5H12(l)+8O2(g)===5CO2(g)+6H2O(g)ΔH=-3 540 kJ·mol-1 C.C5H12(l)+8O2(g)===5CO2(g)+6H2O(g)ΔH=+3 540 kJ·mol-1 D.C5H12(l)+8O2(g)===5CO2(g)+6H2O(l)ΔH=+3 540 kJ·mol-1参考答案:
A

5. 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NaHCO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NaHCO3 Na++HCO3-
B. H2SO3的电离方程式H2SO3 2H++SO32-
C. CO32-的水解方程式:CO32-+2H2O H2CO3+2OH-
D. HS-的水解方程式:HS-+H2O H2S+OH-
参考答案:
D
6. (不定项)某烯烃(只含1个双键)与H2加成后的产物是,则该烯烃的结构式可能有()
A.1种B.2种C.3种D.4种
参考答案:
C
【考点】烯烃.
【分析】先判断该烃结构是否对称,如果对称,只考虑该分子一边的结构和对称线两边相邻碳原子即可;如果不对称,要全部考虑,然后各去掉相邻碳原子上的一个氢原子形成双键.
【解答】解:该烷烃的碳链结构为,1号和6号碳原子关于2号碳原子对称,5、8、9号碳原子关于4号碳原子对称,但4号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所以4号碳原子和3、5、8、9号碳原子间不能形成双键;相邻碳原子之间各去掉1个氢原子形成双键,所以能形成双键有:1和2之间(或2和6);2和3之间;3和7之间,共有3种,故选C.
7.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淀粉、油脂、蛋白质都能水解,但水解产物不同
B.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因相同
C.煤油可由石油分馏获得,可用作燃料和保存少量金属钠
D.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
参考答案:
B

8. 下列不属于蛋白质变性的是()
A.鸡蛋白溶液中加入硫酸铵溶液变浑浊
B.用福尔马林溶液浸泡动物标本
C.用波尔多液(含CuSO4等)防治作物病虫害
D.医院用加热法消毒医疗器械
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A属于蛋白质得盐析,重金属盐、高温等能使蛋白质变性,因此B、C、D均属于蛋白质的变性。

故答案A。

9. 下列过程不用熵判据判断的是()
A.氯化铵与结晶氢氧化钡混合研磨,很快会闻到刺激性气味
B.冬天一杯热水很快变冷
C.有序排列的火柴散落时成为无序排列
D.多次洗牌以后,扑克牌毫无规律的混乱排列的几率大
参考答案:
B

10. 某化学兴趣小组将锌片和铜片插入番茄制成水果电池(如图)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段时间后,锌片质量会变小B.铜片上发生氧化反应C.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D.锌电极是该电池的正极
参考答案:
A

11. 化学式与俗名相符的是() ]
A.小苏打Na2CO3,苛性钠NaOH B.芒硝Na2SO4·10H2O,消石灰Ca(OH)2
C.苏打NaHCO3,石灰石CaCO3 D.纯碱NaOH,食盐NaCl
参考答案:
B

12. 将钠、铝混合物共1.0g投入适量水中充分反应,并测生成H2的量,若混合物中钠与铝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x,下图为生成H2的物质的量随x的变化关系示意图(随着x的不断增
大,产生H2的物质的量越来越接近b1)。

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A.a1=10/23 B.a2=1
C.b1=1/46 D.b2=1/25
参考答案:
A
考点: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
分析:发生反应有:2Na+2H2O═2NaOH+H2↑、2Al+2NaOH+6H2O═2 Na[Al(OH)
]+3H2↑,开始时铝过量,随着x最大,即钠的量逐渐增大,生成氢气的量开始时会逐渐4
增大,钠、铝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即a2=1,生成氢气的量达到增大;之后随着钠的量的增
加,生成氢气的量会逐渐减小,直至完全为钠时,生成氢气的量不再变化,此时1.0g完全为Na,结合反应可以计算出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解:发生反应有:2Na+2H2O═2NaOH+H2↑、2Al+2NaOH+6H2O═2 Na[Al(OH)
]+3H2↑,开始时铝过量,随着x最大,即钠的量逐渐增大,生成氢气的量开始时会逐渐4
增大,钠、铝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即a2=1,生成氢气的量达到增大;之后随着钠的量的增
加,生成氢气的量会逐渐减小,直至完全为钠时,生成氢气的量不再变化,此时1.0g完全为Na,
A.根据分析可知,a1时铝过量,生成氢气量b1=mol×=mol,设钠的物质的量为ymol,此时铝过量,结合反应可知参加反应的铝的物质的量也是ymol,根据电子守恒可
得:0.5y+1.5y=mol,解得:y=,则铝的物质的量为:
=mol,则a1=mol:mol=,故A错误;
B.根据分析可知,当铝和钠的物质的量相等时,生成氢气的量最大,此时a2=1,故B正确;
C.当1.0g完全为钠时,生成氢气的量为b1=mol×=mol,故C正确;
D.当氢气和铝的物质的量相等时,生成氢气的量为b2,设此时铝和钠的物质的量都是xmol,则23x+27x=1.0g,解得:x=0.02,则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为:
0.02mol×+0.02mol×=0.04mol=mol,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混合物反应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图象曲线变化及发生发生实质为解答关键,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
13. 已知N2+O2===2NO为吸热反应,ΔH=+180 kJ·mol-1,其中N≡N、O===O键的键能分别为946 kJ·mol-1、498 kJ·mol-1,则N—O键的键能为()
A.1 264 kJ·mol-1 B.632 kJ·mol-1 C.316 kJ·mol-1 D.1 624 kJ·mol-1
参考答案:
B

14.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A.大理石溶于盐酸中:CO32-+2H+=H2O+CO2↑
B.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
C.(NH4)2CO3溶液中加入过量Ba(OH)2溶液:NH4++OH-=NH3↑+H2O
D.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铜片:Fe2++Cu=Fe3++Cu2+
参考答案:
B

15. 如图是向20.00mL盐酸中逐渐滴入NaOH溶液时,溶液pH值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分析,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盐酸起始浓度为0.1mol?L﹣1
B.NaOH溶液浓度为0.08mol?L﹣1
C.滴入碱量为20mL时,向混合溶液中滴入2滴甲基橙试液,溶液显橙色
D.滴到中和点时,耗NaOH物质的量为0.002mol
参考答案:
C
【考点】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
【分析】由图象可知未加入NaOH溶液时盐酸pH=1,盐酸起始浓度为0.1mol?L﹣1,当加入NaOH25mL时,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根据20×10﹣3L×0.1mol?L﹣1=25×10﹣3L×c(NaOH),可计算NaOH浓度,结合酸碱反应的实质可解答该题.
【解答】解:A.当V(NaOH)=0时,pH=1,则盐酸起始浓度为0.1mol?L﹣1,故A正确;
B.当加入NaOH25mL时,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则有20×10﹣3L×0.1mol?L﹣1=25×10﹣3L×c (NaOH),c(NaOH)=0.081mol?L﹣1,故B正确;
C.滴入碱量为20mL时,酸过量,反应后c(H+)
==0.01mol/L,pH=2,向混合溶液中滴入2滴甲基橙试液,溶液显红色,故C错误;
D.n(HCl)=20×10﹣3L×0.1mol?L﹣1=0.002mol,则滴到中和点时,耗NaOH物质的量为
0.002mol,故D正确.
故选C.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草酸晶体的组成可表示为H2C2O4·xH2O,为测定x值,进行下列实验。

①称取m g草酸晶体,配成100.0 mL溶液。

②取25.0 mL所配草酸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H2SO4后,用浓度为 c mol·L-1 KMnO4溶液滴定。

滴定时,所发生反应为:2KMnO4+5H2C2O4+3H2SO4===K2SO4+10CO2↑+2MnSO4+8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①中为了配制准确浓度的草酸溶液,所需要的实验仪器主要有:天平(含砝码)、烧杯、药匙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②中,滴定时KMnO4溶液应装在________式滴定管中,锥形瓶中________
(填“需要”或“不需要”)滴加指示剂。

(3)在滴定过程中,目光应注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滴定时,滴定前后两次读数分别为amL和bmL,因此计算出x值为________。

(5)若读取读数a时仰视,读取读数b时俯视,则所测x值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参考答案:
(1)玻璃棒10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各1分)
(2)酸不需要(各1分)
(3)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1分)
(4) -5(2分)
(5)偏大(2分)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共聚法可改进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性质,高分子聚合物P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R—CH2OH R—COOH(R表示饱和烃基)
R—OH+R′—OH R—O—R′+H2O (R、R′ 表示烃基)
n CH=CH+n CH=CH(R1~R4表示氢或烃基)
(1)A的结构简式为。

(2)C的名称为。

(3)I由F经①~③合成,F可使溴水褪色
a. 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b. ②的反应试剂是。

c. ③的反应类型是。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可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
b. A 与1,3-丁二烯互为同系物
c. I生成M时,1mol I最多消耗3 mol NaOH
d. N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聚反应
(5)E与N按照物质的量之比为1︰1发生共聚反应生成P,P的结构简式
为。

(6)E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其中一种符合下列条件的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a. 分子中只含一种环状结构
b. 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
c. 1mol该有机物与溴水反应时能消耗4 mol Br2
参考答案:
(1)CH2=CH2 (1分)
(2)乙二醇(1分)
(3)
a.CH2—CH=CH—CH2+2NaOH CH2—CH=CH—CH2+2NaBr (2分)
b.HCl (2分)
c.氧化反应
(4)a、c(2分)
(5)或
18. 写出结构简式:反-2-戊烯
参考答案:
19. (6分)使用价电子对互斥理论,推测下列分子构型,并画出示意图。

ICl2- ICl4- IF3 IF5
参考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