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洪湖二中2017-2018学年高三(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湖北省荆州市洪湖二中高三(上)月考化学试卷(10
月份)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分)(2013秋•洪湖市校级月考)分类是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方法中,正

3.(3分)(2012秋•宽甸县校级期末)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体雕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制备时将等物质的量的FeSO4和Fe2(SO4)3加入溶液中混合.滴入稍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钊溶液,即可生成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5.5~36nm
4.(3分)(2012•淮北一模)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适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
6.(3分)(2011秋•温州期末)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4个容器中分别装有4种气体.已知各容器中的气体和容器的容积分别是a.CO2,100mL;b.O2,200mL;c.N2,400mL;d.CH4,
7.(3分)(2011秋•温州期末)将1L 1.00mol/L 的Na2CO3溶液逐滴加入到1L 1.25mol/L的盐酸中;再做相反操作:将1L 1.25mol/L的盐酸逐滴加入1L 1.00mol/L 的Na2CO3溶液中,两
9.(3分)(2010秋•杭州期中)在标准状况下,将a L NH3完全溶于水得到V mL氨水,溶液的密度为ρ g/cm3,溶质的质量分数为ω,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下列叙述中正确的
×
mol/L
10.(3分)(2013秋•新密市月考)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18g D2O含有的电子数为10N A
②标准状况下,11.2L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氮气和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 A
③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氢气和氩气所含的原子数相等
④标准状况下22.4L H2O中的分子数为N A
⑤10.6g Na2CO3溶于水中所得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2
⑥78g Na2O2中含阴、阳离子的总数为3N A
⑦7.1g Cl2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1N A
11.(3分)(2014秋•河南期末)把200mL含有BaCl2和KCl的混合溶液分成2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 mol硫酸钠的溶液,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b mol硝酸银的溶液恰
12.(3分)(2010•江西)下表中评价合理的是()
、SO
HCO)
HSO、
14.(3分)(2011•抚顺校级一模)如图把气体通过盛有足量试剂的试剂瓶a,在试管b可以观
16.(3分)(2013秋•洪湖市校级月考)某强碱性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K+、NH4+、A13+、AlO2
﹣、CO
32﹣、SiO
3
2﹣、Cl﹣中的某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的溶液用硝酸酸化后,该溶液无沉淀生成;
②另取一定量原溶液,逐滴加入盐酸至过量,发生的现象是:开始产生沉淀并逐渐增多,沉淀量基本不变后产生一种气体,最后沉淀逐渐减少至消失.
③另取一定量的原溶液中加入5mL0.2mol/L盐酸时,沉淀会完全消失,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可得到沉淀0.2153g.
二、非选择题:(52分)
17.(9分)(2014秋•杭州月考)已知反应:
①2K2CrO4+H2SO4═K2Gr2O7+K2SO4+H2O
②Fe2(SO4)3+2HI═2FeSO4+I2+H2SO4
③[]K2C r2O7+[]F e SO4+[]H2SO4═[]Fe2(SO4)3+[]Cr2(SO4)3+[]K2SO4+[]H2O
(1)上速三个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填序号)
(2)在上述反应③上完成并配平该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3)K2Cr2O7、I2、Fe3+三种微粒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18.(12分)(2013秋•洪湖市校级月考)A、B、C、D、E、F六种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未标出),其中反应①是置换反
应.
(1)若A是常见的金属单质,D、F是气态单质,反应①在水溶液中进行,则反应②(在水溶液中进行)的离子方程式是.
(2)若B、C、F都是气态单质,且B有毒,③的反应中还有水生成,反应②需要放电才能发生,A、D相遇有白烟生成,则A、D反应产物的电子式是,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3)若A、D、F都是短周期元素组成的非金属单质,且A、D所含元素同主族,A、F所含元素同周期,C、E、F为气体,C有毒,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19.(16分)(2013秋•洪湖市校级月考)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实验.(a、b为弹簧夹,加热及固定装置已略去)
(1)验证碳、硅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已知酸性:亚硫酸>碳酸)
①反应原理: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实验步骤:连接仪器、、加药品后,打开a关闭b,然后滴入浓硫酸,加热.
③试剂选择:装置A中试剂是.
④结论:能说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的实验现象是.
(2)验证SO2的氧化性、还原性和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①在(1)②操作后打开b,关闭a.
②H2S溶液中有浅黄色浑浊出现,化学方程式是.
③BaCl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将其分成两份,分别滴加下列溶液,将产生的沉淀的化学式填入
2显示还原性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20.(15分)(2014秋•兴平市校级月考)饮水安全在人们生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某研究小组提取三处被污染的水源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如下实验信息:其中一处被污染的水源含有A、B两种物质,一处含有C、D两种物质,一处含有E物质.A、B、C、D、E五种常见
①将它们溶于水后,D为蓝色溶液,其他均为无色溶液;
②将E溶液滴入到C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沉淀溶解;
③进行焰色反应,只有B、C为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片);
④在各溶液中加入硝酸钡溶液,再加过量稀硝酸,A中放出无色气体,C、D中产生白色沉淀;
⑤将B、D两溶液混合,未见沉淀或气体生成.
根据上述实验填空:
(1)写出B、D的化学式:B D.
(2)将含A、E各1mol的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蒸干,仅得到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
为.
(3)C可用作净水剂,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净水原理:.
(4)若将A溶液和C溶液混合,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013-2014学年湖北省荆州市洪湖二中高三(上)月考化
学试卷(10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分)(2013秋•洪湖市校级月考)分类是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方法中,正

n=计算物质的量,结合白磷分子中含有
n=计算物质的量=0.05mol
3.(3分)(2012秋•宽甸县校级期末)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体雕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制备时将等物质的量的FeSO4和Fe2(SO4)3加入溶液中混合.滴入稍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钊溶液,即可生成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5.5~36nm
4.(3分)(2012•淮北一模)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适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
6.(3分)(2011秋•温州期末)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4个容器中分别装有4种气体.已知各容器中的气体和容器的容积分别是a.CO2,100mL;b.O2,200mL;c.N2,400mL;d.CH4,

g
g
g
=
7.(3分)(2011秋•温州期末)将1L 1.00mol/L 的Na2CO3溶液逐滴加入到1L 1.25mol/L的盐酸中;再做相反操作:将1L 1.25mol/L的盐酸逐滴加入1L 1.00mol/L 的Na2CO3溶液中,两
×
9.(3分)(2010秋•杭州期中)在标准状况下,将a L NH3完全溶于水得到V mL氨水,溶液的密度为ρ g/cm3,溶质的质量分数为ω,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下列叙述中正确的
×
mol/L
×
计算判断;
×
=100%=××
C==
=100%=,
10.(3分)(2013秋•新密市月考)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18g D2O含有的电子数为10N A
②标准状况下,11.2L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氮气和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 A
③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氢气和氩气所含的原子数相等
④标准状况下22.4L H2O中的分子数为N A
⑤10.6g Na2CO3溶于水中所得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2
⑥78g Na2O2中含阴、阳离子的总数为3N A
⑦7.1g Cl2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1N A
11.(3分)(2014秋•河南期末)把200mL含有BaCl2和KCl的混合溶液分成2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 mol硫酸钠的溶液,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b mol硝酸银的溶液恰
计算钾离子浓度.
,故钾离子浓度为
、SO
HCO)
HSO、
14.(3分)(2011•抚顺校级一模)如图把气体通过盛有足量试剂的试剂瓶a,在试管b可以观
16.(3分)(2013秋•洪湖市校级月考)某强碱性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K+、NH4+、A13+、AlO2
﹣、CO
32﹣、SiO
3
2﹣、Cl﹣中的某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的溶液用硝酸酸化后,该溶液无沉淀生成;
②另取一定量原溶液,逐滴加入盐酸至过量,发生的现象是:开始产生沉淀并逐渐增多,沉淀量基本不变后产生一种气体,最后沉淀逐渐减少至消失.
③另取一定量的原溶液中加入5mL0.2mol/L盐酸时,沉淀会完全消失,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可得到沉淀0.2153g.
=0.0015mol
=
二、非选择题:(52分)
17.(9分)(2014秋•杭州月考)已知反应:
①2K2CrO4+H2SO4═K2Gr2O7+K2SO4+H2O
②Fe2(SO4)3+2HI═2FeSO4+I2+H2SO4
③[]K2C r2O7+[]F e SO4+[]H2SO4═[]Fe2(SO4)3+[]Cr2(SO4)
3+[]K2SO4+[]H2O
(1)上速三个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①②③(填序号)
(2)在上述反应③上完成并配平该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3)K2Cr2O7、I2、Fe3+三种微粒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K2C r2O7>Fe3+>I2.
所示:,故答案为:;
18.(12分)(2013秋•洪湖市校级月考)A、B、C、D、E、F六种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未标出),其中反应①是置换反
应.
(1)若A是常见的金属单质,D、F是气态单质,反应①在水溶液中进行,则反应②(在水溶液中进行)的离子方程式是2Fe2++Cl2=2Fe3++2Cl﹣.
(2)若B、C、F都是气态单质,且B有毒,③的反应中还有水生成,反应②需要放电才能
发生,A、D相遇有白烟生成,则A、D反应产物的电子式是,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4NH3+5O24NO+6H2O.
(3)若A、D、F都是短周期元素组成的非金属单质,且A、D所含元素同主族,A、F所含元素同周期,C、E、F为气体,C有毒,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2C+SiO22CO↑+Si.
为氯化铵,电子式是,反应
2
故答案为:;2
2
2
19.(16分)(2013秋•洪湖市校级月考)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实验.(a、b为弹簧夹,加热及固定装置已略去)
(1)验证碳、硅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已知酸性:亚硫酸>碳酸)
①反应原理: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②实验步骤:连接仪器、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加药品后,打开a关闭b,然后滴入浓硫酸,加热.
③试剂选择:装置A中试剂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④结论:能说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的实验现象是A中KMnO4溶液没有完全褪色,盛有Na2SiO3溶液的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
(2)验证SO2的氧化性、还原性和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①在(1)②操作后打开b,关闭a.
②H2S溶液中有浅黄色浑浊出现,化学方程式是2H2S+SO2=3S↓+2H2O.
③BaCl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将其分成两份,分别滴加下列溶液,将产生的沉淀的化学式填入
2显示还原性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Ba2++SO2+Cl2+2H2O═BaSO4↓+4H++2Cl.
(浓)
(浓)
20.(15分)(2014秋•兴平市校级月考)饮水安全在人们生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某研究小组提取三处被污染的水源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如下实验信息:其中一处被污染的水源含有A、B两种物质,一处含有C、D两种物质,一处含有E物质.A、B、C、D、E五种常见
①将它们溶于水后,D为蓝色溶液,其他均为无色溶液;
②将E溶液滴入到C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沉淀溶解;
③进行焰色反应,只有B、C为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片);
④在各溶液中加入硝酸钡溶液,再加过量稀硝酸,A中放出无色气体,C、D中产生白色沉淀;
⑤将B、D两溶液混合,未见沉淀或气体生成.
根据上述实验填空:
(1)写出B、D的化学式:B KNO3D CuSO4.
(2)将含A、E各1mol的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蒸干,仅得到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为
Na2CO3.
(3)C可用作净水剂,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净水原理:Al3++3 H2O⇌Al(OH)3(胶体)+3H+.
(4)若将A溶液和C溶液混合,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3++3 HCO3﹣═Al(OH)3↓+3CO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