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犬在搜索几种毒物物证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警犬在搜索几种毒物物证中的应用
摘要: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国内的涉毒案件实际情况的分析和研讨,综述现阶段
警犬搜索技术在几种常见毒物物证,特别是毒品物证搜索中的应用。
关键词:警犬;毒物;搜索能力
中图分类号:DF79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3-0117-01
0 引言
毒物物证在现阶段各类涉毒案件和涉毒事故中层出不穷,现场中对常见毒物
物证的搜索就成为司法实践环节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本论题就是综述现阶段国内外警犬的应用技术在几种常见毒物物证,特别是
毒品物证搜寻中的使用及取得的成效,总结方法成效,找出差异,为现阶段警犬
搜索在法庭科学上的应用提供支撑材料。
1 几种常见毒物的危害
1.1 常见毒品的危害。
毒品,我国现行《刑法》第357条规定:“本法所称的毒
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
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
当今世界毒品已经让全球2亿2000万人成瘾,每年损失8000亿美元以上。
对于
中国仅全国登计在册海洛因滥用者每年至少消耗270亿人民币,各级政府在打击
毒品犯罪、治理因吸毒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等方面的投入更是难以估量。
1.2 其他常见毒物的危害。
部分农药如毒鼠强、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动植物毒素如烟碱也是现阶段常见毒物之一,其危害主要发生在人身投毒、水源投
毒和池塘投毒、走私等案件中,给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国家税收带来很大隐患,同时此类案件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因此其危害也越发严重。
2 警犬搜索能力及其应用
2.1警犬独特的特点,有利于常见毒物的搜索。
警犬之所以能够在侦查破案中发挥独特作用,与其先天具备的特殊功能密不可分。
根据资料报道,犬具备特殊
功能:一是对气味的敏感程度。
据测试,犬的嗅觉要比人灵敏百万倍,犬能够区
分200万种物质气味,其嗅认范围相当广泛;二是辨别气味的能力。
犬可在诸多
气味中嗅出特定的味道,其能辨别10万种以上不同的气味。
由此可以看出,犬的
嗅觉系统对气味的敏感度和分辨能力足够对各类毒品气味进行捕捉、搜索和分辨。
而本文所讨论的警犬的搜索就是建立在使用常见毒物物证为嗅源的警犬独特
灵敏的嗅觉基础上的。
2.2 警犬对毒品物证的搜索。
警犬搜索中的缉毒犬是有效的缉毒工具,可称为“贩毒克星”。
缉毒犬能在各种场合,例如港口、码头、车站、机场、仓库、车辆、船舶等进行毒品搜索。
在公共场所、人员及行李的搜查多使用史宾格、戈登猎犬、拉布拉多犬;在边境口岸交通工具及人员的查缉时多使用德国牧羊犬、昆明犬、比
利时马里努阿犬。
缉毒犬搜索物件时。
搜索首先在多种毒品为嗅源训练的前提下,采用鉴别式
搜索。
而对车、船及飞机的搜索。
搜索时,多选择由外到内的顺序。
对船只和飞机
的搜索多采用重点部位多头警犬逐一分类进行搜索。
对于人体携毒的搜索。
目前更多的借鉴和采用箱包、车辆的搜索程序,即在
搜索前要调整好犬的状态,在通道两侧设置犬的具体位置时,尽量设在较明显的
位置,或标牌注释,避免旅客受到突然的惊吓。
另外,带犬民警事先要和其他执法人员做好配合。
2.3 警犬对其他几种常见毒物的搜索
通过实验可以证明犬是可以搜到“毒鼠强”的。
用干净无污染的纱布提取“毒鼠强”的气味,用磨口瓶封好,用纱布将毒鼠强包裹好藏于室内的柜子下面,携犬进入室内,向犬下达搜的口令,让犬自由搜索,同时观察犬的状态。
犬在室内对室内的逐一进行搜索嗅认,最终找到“毒鼠强”,说明犬是可以对“毒鼠强”发生反应的。
但对于毒鼠强、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等几种农药,因为其毒性较大,对犬具有伤害性,因此这类毒物搜索时必须用牵引带控制好犬。
搜索应根据范围的大小通过嗅源对现场及周边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地搜索。
对于烟草,多在码头、车站等交通和货运部门的仓库处进行搜索。
从搜索形式来看,主要是鉴别式搜索。
搜索时,通常需用牵引带控制犬,以防犬跑开或受到其他干扰。
搜索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犬的选择尽可能可能选择体型适中、神经类型活泼、搜索兴奋持久、嗅觉灵敏、寻物欲望强、胆量大、攀越和抗干扰能力强的犬,建议将史宾格犬、拉布拉多犬作为首选犬种。
3 警犬搜索常见毒物物证的局限性和改进意见
3.1警犬搜索几种常见毒物物证的局限性。
警犬技术有独特作用,但这种作用也不是“万能”的。
它和其它技术手段一样,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影响警犬对常见毒物物证搜索的局限性因素:其一是毒物远距离嗅认影响警犬搜索;其二是部分毒物的存放时间和环境条件对嗅源和搜索存在影响;其三是长期使用警犬进行搜索、训练存在警犬中毒现象,影响搜索能力与准确率。
3.2 改进建议。
(1)科学系统的训练。
不断使用新的特定气味源和结合实际案件现场,在训练中实现“结合实战,以战促训,战训结合,强化能力”的科学训练目的。
(2)确立警犬出警“快速”意识。
人是警犬技术工作的主体和使用者,因此要求指挥员指挥警犬出现场要做到及时。
嗅源发现越早、保护越好,对警犬进行嗅认作业越有利。
(3)警犬技术与其他刑事技术合理配合使用。
大量的警犬搜索案例表明,警犬现场使用的效果,不仅取决于警犬工作能力的高低,而且与带犬民警与其他刑事技术员的有序配合密切相关。
通过与其他刑事技术人员的有序配合,确定现场嗅源,及时让其他刑事技术人员采集相关毒物物证,在基础上有可为警犬再次提供搜索的嗅源。
从而实现快速破案,节约警用资源,维护社会治安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肇恒伟,关纯兴.禁毒学教程[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3.
[2]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Drug Control Programme(UNODC).联合国2008年禁毒报告.[EB/OL] /yfjy.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