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护理安全问题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内科护理安全问题分析
摘要:心内科护理安全问题直接关系患者的生命安全,为了给患者提供一个
可靠,安全,放心的就医环境。

目前我国的心内科护理发展不完善,存在一些安
全问题,这就需要在日常护理中应当确保护理安全,降低问题发生率。

心内科系
统的疾病是人类需要面对的一大类疾病,存在着潜在的危险,结合工作经验实行
可靠的对策,减少护理并发症,错误,事故和纠纷的发生。

因此要对护理安全问
题制定防范对策。

提高护士的专业知识,提高用药安全,完善设备设施避免意外
的发生。

关键词:医疗;心内科;护理安全
1.心内科护理安全过程中遇到问题
1.1医院管理问题
很多医院未建立完善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现有制度可操作性不强,存在诸
多缺陷,对制度执行效果产生直接影响;一些管理人员观念落后,工作中存在监
管不力的现象。

此外,临床护士专业素质水平较低、缺乏相应的法制观念、职业
道德较低等问题较为普遍,这也是管理方面存在问题的直接体现。

制度流于形式,尤其是交接班制度落实的实际落实情况。

在部分影响患者安全的关节问题上,不
少护理人员的交接班工作不到位,忽视工作交接班中存在的问题。

此外,心血管
疾病具有较为明显的季节性特点,秋冬季是高发季节,此时患者数量骤增,护士
处于超负荷状态,易由于医护人员配置不足而引起安全问题。

资历浅的护理人员
对繁重的护理工作应付能力不足,而资历深的护士则可能由于工作繁重而出现焦
躁情绪,易在工作上出现差错,从而为护理工作埋下安全隐患[1]。

1.2护理人员问题
新入职的实习护士缺乏足够的工作经验,未树立安全意识,缺乏提升自身专
业技能水平的途径,护理操作时发生较多违规现象;而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由于
工作繁忙,缺乏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导致业务技能水平停滞不前;再加之由于工作时间较长,对护理安全问题难免出现懈怠,从而忽略了患者的护理安全。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研发和使用,护理工作也开始变得复杂,医护人员如不能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必然会增加临床护理安全隐患。

1.3环境问题
病区内各种设施不完善是导致患者跌倒甚至损伤的重要原因,患者本身感染疾病后身体机能就会显著下降,尤其是老年患者,会由于行动不便、不熟悉医院环境、病床高度与患者实际情况不符、病房地面状况差等原因,引起患者发生跌倒。

心血管内科大部分为老年患者,老年人本身身体机能就有所退化,行动不便易摔倒;住院后对医院环境感到陌生,更是增加了意外跌倒的几率;此外,医院的设备安全性不足,比如轮椅、床的制动性能差等,也是导致患者发生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

1.4患者自身因素
老年患者平衡能力较差,骨质疏松,对外界反应的应激能力有所下降,增加了跌倒骨折的几率;而在夜间,患者的迷走神经比较兴奋,夜间变换体位或起床时可能会导致脑供血不足等。

并且,不同的患者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再加之疾病的影响,易出现诸多安全事故,比如有些患者对吸氧罩不习惯,擅自取下,从而导致出现呼吸困难的现象;有些患者则擅自加快静脉滴注的速度,导致出现心慌、胸闷等现象;老年人由于肠道功能退化,易发生便秘,故排便用力过度也易引发呼吸困难等问题。

1.5药物因素
心内科患者服用药物比较复杂,包括控制血压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扩张血管药物等,这些药物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可能会对患者的意识、精神、身体平衡等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增加跌倒的风险;此外,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可能会引起血管扩张,减少心排出血量,从而导致脑缺血,从而导致供氧不足而头晕、跌倒等[2]。

2.心内科护理安全的解决措施
2.1加强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照顾
在心内科安全护理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这是确保护理安全的基础。

在护士培训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护士临床技术经验的培养,还要加强护士的法制观念的树立以及职业道德教育等。

对低年资及初级职称的护士强调基础知识的培训,训练准确识别心电监护,培养她们的心理素质,使其在抢救时有条不紊。

解决护士操作中的薄弱环节,使每名护士熟练使用抢救设备,缩短护士的成熟期,以便于适应心内科危,急,重的特点。

另外护士还要学会善于观察和体贴病人,及时了解病人患者的情绪变化,对病人服务要有耐心和爱心,以便消除他们的消极情绪,同时还要培训指导护士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护理。

除此之外还要加强护理工作的监督机制,确保护理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

安全问题一直是医疗护理的关键,所以加强护士的思想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

例如在护理工作执行的过程中层层把关,对于患者的病情变化要做好记录工作,对于患者的疑问要耐心解答。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不断改革,医院开始实施护士聘任制,但是医院在聘任时,只注重医护人员的护理技术,而不重视医护人员其他方面的综合素养。

我国医疗技术不断研发和使用,护理工作也开始变得复杂,医护人员要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专业技能,从而增加了临床护理安全[3]。

2.2完善心内科室的管理
部门设立护理安全管理团队,建立护理安全管理制度,错误事故报告制度,护理安全,建立事务日志错误事故,对护理人员不定期安全检查,护士长每日早晨,关键环节、关键时间,关注患者安全提示和检查,防止错误和事故,事故。

每周护理质量控制小组会议,部门和一般护士工作每月两次,分析缺陷的过程中工作和安全隐患,护理安全实现前瞻和动态管理。

除了按照相关培训的需求护理部还积极组织护理人员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

由于心血管疾病具有秋冬季节易发的特点,每当这个时候,患者会骤增,护士则处在超负荷状态,这便导致年轻护士难以应对繁重的护理工作,出现护理拖延情况。

有经验的护士,可因工作繁忙而出现焦躁情绪,造成态度生硬,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不力,甚至导
致冲突。

科室对抢救物品和设备的检查与保养维护重视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抢救工作的开展。

此外,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导致出现患者坠床,摔倒等情况。

持续培训专业技能和护士的沟通能力,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减少护理差错事故和纠纷的发生护士和病人。

加强护理管理学生,新护理学生的部门必须培训,专科的详细解释的特殊要求,如特殊药品,特殊操作,特殊疾病。

明确他们的责任和项目应注意的工作。

3.结语
心内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为了给患者提供良好的医疗条件,帮助患者更快更好的恢复,要对护理工作进行完善和改革,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心内科的护士应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能力,对患者耐心细心,注意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

针对心内科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要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注重心内科室的管理,鼓励患者,与患者共同合作,构建和谐的医疗氛围。

参考文献:
[1]杨玉玲.心内科护理安全隐患的查找与管理措施[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20(11):2780-2781.
[2]陈亚娟,冯宇翔,孙环,李丽.浅析心内科护理存在的安全问题与对策[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3,19(02):51-52.
[3]姚国庆,樊光辉,赵育新,等.医院软实力建设的内涵与把握原则[J].中国医院管理,2013,(4):66-67.(包邮)刘涛183****8627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锦绣华城A区23号楼(1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