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投资政策管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主动型政策(如中国)
主要特征:
(1)对外资的调节,比较强调对外资的 政策引导,政府介入程度较高
(2)对外资的限制与鼓励并存,是一种 双重扭曲平衡结构,即对外投资的超国民待 遇与非国民待遇并存
(3)普遍实行优惠政策与限制措施直接 挂钩的做法。例如把优惠措施同外资企业的 出口、技术水平、投资规模等联系起来
间积 接极 效 应消

通过关联效应创造间 接就业机会
依赖进口或挤垮现有 企业降低就业水平
向国内企业传播先进 的工作组织方法
在国内竞争时降低工 资水平
17
Harcourt, Inc. items and derived items copyright © 2001 by Harcourt, Inc.
直积 接极 效 应消
12
Harcourt, Inc. items and derived items copyright © 2001 by Harcourt, Inc.
日本产业“空心化”原因分析
日本跨国公司从事FDI的现实动因更偏重于成本因素,以缓解国 内的成本压力, 跨国公司将一部分原先位于母国的生产工序或整 个生产流程移至国外,其结果必将削弱母国原有的产业基础。
4
Harcourt, Inc. items and derived items copyright © 2001 by Harcourt, Inc.
2.对投资国的影响
东道国影响的对偶反应。
5
Harcourt, Inc. items and derived items copyright © 2001 by Harcourt, Inc.
一、东道国FDI政策的类型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
根据各自的国情来制定各自的吸收外商 直接投资政策的。各国的FDI政策主要可 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主动型政策 2、自动放任型政策 3、严格限制型政策
20
Harcourt, Inc. items and derived items copyright © 2001 by Harcourt, Inc.
供应商受到工资和就 业标准方面的压力
18
Harcourt, Inc. items and derived items copyright © 2001 by Harcourt, Inc.
第二节 东道国国际投资政策
一、东道国FDI政策的类型 二、东道国国际投资政策的具体内容
19
Harcourt, Inc. items and derived items copyright © 2001 by Harcourt, Inc.
一、资本形成效应 二、技术进步效应 三、产业结构效应 四、国际贸易效应 五、就业效应
3
Harcourt, Inc. items and derived items copyright © 2001 by Harcourt, Inc.
一、资本形成效应
1.对东道国的影响
正效应(1)海外直接投资的注入增加了东道国的资本 存量。 (2)为东道国带来后续性追加投资。 (3)通常会引致母国企业的追加投资或辅助投资。 (4)跨国企业可通过为东道国当地资本市场提供有吸 引力的投资机会而动员当地储蓄,成为引发国内投资 的催化剂。 负效应:(1)对东道国投资的挤出效应 (2)采用购并形式投资的跨国公司在中间产品投入上, 转向从国外直接进口

(二)FDI对母国的就业效应
就业数量
创造或维持母国就业(如 那些服务于外国附属企业 的领域)
就业质量 产业重构时技能提高
产生生产替代导致“工作 为维持母国就业保持
出口”
或降低工资
间积 接极 效 应消

为外国附属企业的母国供 刺激多种产业发展 应商创造或维持就业
与被重新定位的生产或活 动有关的企业就业损失( 如果不找原来的供应商供 货)
11
Harcourt, Inc. items and derived items copyright © 2001 by Harcourt, Inc.
产业“空心化”(P250)
所谓产业“空心化”,是指一个国家、 地区的已有的产业处于衰退阶段,而新 的产业还没有得到发展或者新产业的发 展不够充分并且不能弥补已有产业衰退 的影响,造成经济陷入不断下降甚至萎 缩的局面。过量的FDI往往会导致产业的 “空心化”。
日本产业界对基础研究的重视远远落后于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 这就造成了90年代后半期日本在国际市场的科技竞争力缓慢下降 ,尤其在高科技领域和基础科学领域处于劣势,无法与美国相提 并论。日本的基础知识和技术储备只相当于美国的五分之一,综 合技术实力也仅有美国的二分之一;R&D投入仅占GDP的2.85% ;技术创新体制不利于高技术产业的成长,三分之二的科技人员 分布于企业,而产业界、大学、国立研究机构之间相互交流很少 。
因此,在日本产业转移和升级的高层次阶段,无法建立具有比较 优势的新的产业。而低层次的传统产业又在不断地移出,相对于 东南亚各国的产业升级逐渐失去了比较优势。这两方面的压力加 剧了日本产业“空心化”的现象。
13
Harcourt, Inc. items and derived items copyright © 2001 by Harcourt, Inc.
10
Harcourt, Inc. items and derived items copyright © 2001 by Harcourt, Inc.
消极效应:
1、国际直接投资的结构性倾斜加大了我国产业的结构 偏差:FDI集中于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部门,对第一 产业的投资规模很小,对第三产业的投资比重偏低。 2、国际直接投资过多地集中于中小型规模的劳动密集 型产业,技术化程度较低。 3、国际直接投资的进入抑制了我国幼稚产业的成长: 外商在我国一些尚处于幼稚期的产业中抢先建立了大 企业,控制了发展较快的市场份额,如电子与通讯设 备制造业中的移动通讯、光通讯、卫星通讯等产业的 产品市场,使我国幼稚产业企业的成长非常艰难。 4、国际直接投资在我国东西部投资的倾斜加剧了两地 区的产业结构不平衡,并进一步了阻碍了全国产业结 构调整和升级。
2、间接影响
首先、经由FDI,国内企业会同外商建立起广 泛的供应关系,这一方面可以使更多的国内企 业成为间接出口者,另一方面又会使其在同外 商的合作中逐渐成长为独立的出口企业。
其次,外商在东道国的经营必然要在营销技术 和生产技术等方面发生外溢,从而为国内企业 所吸收,进而形成持久的示范效应,这对于提 高国内企业的出口竞争力是十分重要的。
9
Harcourt, Inc. items and derived items copyright © 2001 by Harcourt, Inc.
FDI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效应
积极效应:
1、一部分外资在市场需求和政府产业政策的引导下投 资于我国的薄弱产业,并填补了我国若干空白和短线 产业,是消除产业瓶颈的积极力量。 2、国际直接投资的进入加快了我国工业结构的高加工 度化进程。外资工业高度集中于制造业,而在制造业 中又主要集中在加工工业,从而对我国工业结构的高 加工度化进程起了明显的推动作用。 3、国际直接投资的进入促进了我国技术密集型产业的 发展。外资工业不仅拥有较好的设备、较高的技术、 较强的管理,而且在加工工业中相对集中于技术密集 型产业和深加工行业。这对我国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 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4、引进国际直接投资使我国企业有效地吸收了国外的 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使我国产品质量、产品结构得 到了很大改善。
(4)跨国公司建立外部R&D时,与东道国 合作机构的技术交流。
6
Harcourt, Inc. items and derived items copyright © 2001 by Harcourt, Inc.
2.技术进步的溢出效应(间接 效应P244)
技术溢出: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外部效应,通 常是指技术领先者对同行业企业及其它企业 的技术进步产生的积极影响。并且通过技术 的非自愿和无意识扩散,促进了当地技术和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经济外在性的一种表 现。
再有,FDI还可以产生所谓的“市场进入外溢 ” 。如,较低的成本来使用跨国公司的分销和 营销设施。
15
Harcourt, Inc. items and derived items copyright © 2001 by Harcourt, Inc.
(二)FDI对母国国际贸易的影响
见教材P253 1、正效应: 出口引致效应:母国生产的机器设备、中间产 品的出口 进口转移效应:东道国的原材料的进口 2、负效应: 出口替代效应:原来的出口产品由国外子公司 生产;东道国也开始生产该产品 反向进口效应:原来母国生产及销售的产品在 东道国生产,需要从东道国进口。
的领域禁止外资流入 遵循国民待遇原则 实行全国统一外资政策,较少地区差异。产业
政策强于地区政策
22
Harcourt, Inc. items and derived items copyright © 2001 by Harcourt, Inc.
3、严格限制型政策(如日本)
主要特征:
严格限制外资的流入,政府介入较多 实行统一的外资政策 贸易自由化在前,资本自由化在后 先保护培养,后开放竞争
16
Harcourt, Inc. items and derived items copyright © 2001 by Harcourt, Inc.
五、就业效应
(一)FDI对东道国的就业效应
就业数量
就业质量
直积 接极 效消 应极
创造直接就业机会
并购可能导致合理化 裁员
工资、生产力水平较 高,
雇佣和晋职方面可能 引进不受欢迎的各种 惯例
(4)外资政策的地区差异较大
21
Harcourt, Inc. items and derived items copyright © 2001 by Harcourt, Inc.
2、自动放任型政策(如美国)
主要特征:
对外资的调节,主要依靠市场机制调节,政府 介入较少
在外资管理上,基本上和对内资的待遇一致 存在少量的限制措施。主要是与国家安全有关
对东道国技术进步的推动,主要不是来自技 术转移的直接效应,而是来自间接的溢出效 应。
7
Harcourt, Inc. items and derived items copyright © 2001 by Harcourt, Inc.
(二)对母国技术进步的影响 (课本P245)
实践表明,引进外国直接投资难以获得先 进技术,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反而是获得 国外先进技术的重要途径。
二、技术进步效应
(一)对东道国的影响
1.技术转移效应(直接效应P244)
(1)跨国公司内部转让:被转让的技术最为 先进,但对东道国直接技术进步效应很低。
(2)转移给东道国合资企业:技术先进性有 所降低,但东道国企业获得直接学习和模仿的 机会
(3)非股权方式(许可证、特许经营):技 术层次低,直接技术进步效应很低
8
Harcourt, Inc. items and derived items copyright © 2001 by Harcourt, Inc.
三、产业结构效应
从理论上讲,利用国际直接投资可以帮 助发展中国家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这一 点已为亚洲一些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经 济发展的成功事实和经验所证实。
Chapter 9
国际投资政策管理
本章内容:
第一节 国际投资效应分析 第二节 东道国国际投资政策 第三节 投资国国际投资政策
2
Harcourt, Inc. items and derived items copyright © 2001 by Harcourt, Inc.
第一节 国际投资效应分析
四、国际贸易效应
(一)FDI对东道国国际贸易影响
1、直接影响: 首先,当地原材料加工出口。 第二、进口替代型转变为出口加工型产品 出口。 第三、新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 第四、垂直一体化国际生产中的出口。
14
Harcourt, Inc. items and derived items copyright © 2001 by Harcourttems and derived items copyright © 2001 by Harcourt, In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