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Z法技术矛盾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盾矩阵表(局部)
恶化的 技术特性 改善的 技术特性 1 运动 物体 重量 2 静止 物体 重量 3 运动物 体长度 4 静止物 体长度 5 运动物 体面积 。。 22 能量的 损失 。。 30 物体外部 有害因素 作用的敏 感性 。 39 生 产 率
1运动物体重量
2静止物体重量
8,15 29,34
+
3运动物体长度
35,28 40,29
+
4静止物体长度 2,17 29,4
14,15 18,4
+
5运动物体面积
-
-
+
33 可操作性
25,2 15,13
35,26 24,37
6,13 1,25
28,27 15,3
1,17 13,12
18,4 28,38
30,7 14,26
3
矛盾矩阵的构造
• 矛盾矩阵是用39个通用工程特征参数组成的39×39正方 矩阵。 • 该矩阵的行是按39个通用工程特性参数依次排列,代表 工程参数需要改善的一方;该矩阵的列也是按39个通用 工程特性参数依次排列,代表工程参数可能引起恶化的 一方。 • 矩阵元素用Mi-j表示,其下标i表示该元素的行数,下标j 表示该元素的列数。 • 由于矛盾不可能由自身造成,行与列号相同(i=j)的矩 阵元素Mi-j为空集,用“+”表示;若i≠j时,矩阵元素 为空集,指这两个特征参数间不构成矛盾,或是存在矛 盾但尚未找到适合的解,用“-”号表示;若i≠j时,矩 阵元素Mi-j为非空集,其数值为解决所在的行与列通用 工程特征参数所产生的技术矛盾的相关发明创新原理的 编号,可在技术矛盾矩阵表中找到。
9
提取技术矛盾对的例子:射击场打 扫
在射击运动员的训练中需要有供练习的靶标, 当运动员击中靶标后,靶标破裂成大量的碎片 落到地面上,难以打扫。这个问题的技术矛盾 初始可表述为:具有一定体积的飞行靶标对射 击运动员的训练是必要的,但靶标碎片又将地 面弄脏乱。 改善的通用工程参数是:希望增大靶标体积 (序号7运动物体的体积);恶化的通用工程 参数是:靶标碎片对地面产生作用(序号31物 体产生的有害因素)的矛盾。 因此本例子的技术矛盾是:“运动物体的体积 VS物体产生的有害因素”。
15
应用于设计场合的13项原理
一. 1.分割与切割原理 二. 2.分离与分开原理 三. 3.局部质量原理 四. 4.不对称原理 五. 26.复制原理 六. 5.通用原理 七. 7.嵌套原理(集成原理) 八. 8.质量补偿原理(反重力原理) 九. 13.反向功能原理 一○.15.动态化原理 一一.17.维度变化原理(主要是扩大) 一二.24.利用中介质原理 一三.31.利用多孔材料原理
1,17 13,16
10,26 34,31
2 19,13
28,10 29,5
2,25 28,39
22,35 13,24
15,1 28
-
39 生产率
6
39个技术特征参数
• • • • • • • • • • • • • 1.运动物体的重量 2.静止物体的重量 3.运动物体的长度 4.静止物体的长度 5.运动物体的面积 6.静止物体的面积 7.运动物体的体积 8.静止物体的体积 9.速度 10.力 11.应力或压力 12.形状 13.结构稳定性
• 这两表是解决技术矛盾的关键,但由于篇幅的原故在 此不详列。可见TIRZ法浅谈教程第四章同样位置。
2
矛盾矩阵及其应用
TRIZ法解决问题流程大致分为四步: 1.对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作详尽的分析并提取存在的矛盾, 2.将该矛盾转化为TRIZ法中的某种通用问题模型, 3.利用TRIZ法工具得到TRIZ法提供的通用形式的解, 4.把TRIZ解具体化为针对该实际问题的具体解。
程式解 应用到实 际问题
专门的解
x1 1 x2 2 3
12
TRIZ法程式化的求解
操作 用TRIZ术语表达 通用矛盾 在TRIZ法中找到 该矛盾的若干通 用解
概念化 程式化 不断试错 寻找技术 问题的解 具体的技术问题
通用解 应用到具 体问题
若干解决技术问 题的解
13
40个发明创新原理的使用窍门
• 为了方便发明人有针对性的利用40条发明 创新原理,德国TRIZ专家统计出40条发明创 新原理中特别适用于 • 1)走捷径立即可求解,10条; • 2)有利于设计场合,13条; • 3)有利于大幅降低成本的三大类发明原理, 10条。
14
10个使用频率最高的创新原理:
一.35.参数变化原理 二.10.预加作用原理 三.1.分割与切割原理 四.28. 机械系统替代原理 五.2.分离与分开原理 六.15.动态化原理 七.19.周期性作用原理 八.18.利用机械振动原理 九.32. 颜色变化原理 一○.13.反向功能原理
+
-
15,8 29,34
-
10,1 29,35 -
29,37 38,34
15,17 4 -
6,12 34,19
18,19 28,15 7 35,9 6,28 15,17 30,26
22,21 18,27
2,19 22,7 1,15 17,24 1,18 22,23 28,1
35,3 24,37
1,28 15,35 14,4 28,29 30,14 7,26 10,26 34,2
14.强度 15.运动物体作用时间 16.静止物体作用时间 17.温度 18.光照度 19.运动物体的能耗 20.静止物体的能耗 21.功率 22.能量损失 23.物质损失 24.信息损失 25.时间损失 26.物质或事物的数量
• • • • • • • • • • • • •
• TRIZ法通过对百万件专利的详细研究,提出用39 个通用工程参数来描述技术矛盾。在实际应用时, 首先要把组成矛盾双方的性能用该39个通用工程 参数来表示,这样就将实际工程技术中的矛盾转 化为一般的标准的技术矛盾。 • TRIZ法研究人员在对全世界专利进行分析研究的 基础上,提出了40条解决技术矛盾的发明创新原 理。
TRIZ法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解的基本 思路
• 一元二次方程求根有两种途径,头脑风暴 法(试错法)与TRIZ法的差异类似如此。
操作公式 通用公式
ax 2 bx c 0
通用的解
b b 2 4ac x1,2 2a
概念化 程式化 头脑智力 风暴 专门的问题方程 3x 2 5 x 2 0求根
技术矛盾及其解决原理
技术矛盾表现为: ①在一个子系统中引入 一种有用功能后,会导 致另一子系统产生一种 有害功能,或加强了已 存在的一种有害功能; ②一种有害功能会导致 另一子系统有用功能的 削弱; ③有用功能的加强或有 害功能的削弱使另一子 系统或系统变得复杂。
1
39个通用工程参数与40个发明原理
17
27.可靠性 28.测试精度 29.制造精度 30.物体外部有害因素作 用的敏感性 31.物体产生的有害因素 32.可制造性 33.可操作性 34.可维修性 35.适应性及多用性 36.装置的复杂性 37.监控与测试的困难程 度 38.自动化程度 39.生产率
7
矛盾矩阵的应用
• 第一步,分析问题,找出可能存在的技术矛盾,最好能用动宾 结构的词来表示矛盾。 • 第二步,针对具体问题确认一到几对技术矛盾,并将矛盾的双 方转换成技术领域的有关术语,进而根据有关术语在TRIZ提供 的39个通用工程特性参数中选定相应的工程参数。 • 第三步,按照相矛盾的通用工程参数编号i和j,在矛盾矩阵中找 到相应的矩阵元素Mi-j,该矩阵元素值表示40条发明创新原理的 序号,按照该序号找出相应的原理供下一步使用。 • 第四步,根据已找到的发明创新原理,结合专业知识,寻找解 决问题的方案。一般情况下,解决某技术矛盾的发明原理不止 一条,应该对每一条相应的原理作解决技术矛盾方案的尝试。 • 第五步,如果第四步的努力没有取得较好的效果,就要考虑初 始构思的技术矛盾是否真正表达了问题的本质,是否真正反映 了针对问题创新改进的方向。应重新设定技术矛盾,并重复上 述工作。
10
技术矛盾解决方法实际应用举例
技术矛盾解决方法的步骤: 步骤一 分析问题,发现矛盾。 步骤二 根据TRIZ,表述矛盾。
采取某项措施时,矛盾对中的一个参数变优, 另一个参数变劣。
步骤三 对照工具,得出解法。
在矩阵表中寻找该矛盾对的解决办法。
回到具体技术系统,解决具体问题。
11
步骤四 针对问题,构思设计。
16
可大幅降低产品的成本的10项原理
一.1.分割与分离原理 二.2.分离与分开原理(取消某一部分) 三.3.局部质量原理 四.5.通用万能原理 五.10.预加作用原理 六.16.不完全达到或超过原理 七.20.持续有效作用原理 八.25.自服务原理 九.26.复制原理 一○.28. 用价廉而寿命短的代替昂贵而寿命长的原理
8
提取技术矛盾对:陨石撞地球
• 每一分钟都有几十块陨石撞击到地球上。由于对陨 石成分和结构的分析能提供更多关于太阳系的信息, 所以科学家需要获得更多的陨石。但区分陨石和普 通岩石很困难,必须耗费大量的时间在地球表面将 陨石挑拣出来,但往往仅能得到约百万分之一。这 就产生了技术矛盾,即必须寻找大量陨石,但会大 大增加寻找的时间。 • 改善的通用工程参数是37(监控制和测试的困难程 度):为了得到陨石,必须对地面上所有的石块进 行分析;恶化的通用工程参数是将耗费大量时间即 25(时间损失)。 • 因此本例子的技术矛盾是“监控制和测试的困难程 度vs时间损失”。
盾矩阵表(局部)
恶化的 技术特性 改善的 技术特性 1 运动 物体 重量 2 静止 物体 重量 3 运动物 体长度 4 静止物 体长度 5 运动物 体面积 。。 22 能量的 损失 。。 30 物体外部 有害因素 作用的敏 感性 。 39 生 产 率
1运动物体重量
2静止物体重量
8,15 29,34
+
3运动物体长度
35,28 40,29
+
4静止物体长度 2,17 29,4
14,15 18,4
+
5运动物体面积
-
-
+
33 可操作性
25,2 15,13
35,26 24,37
6,13 1,25
28,27 15,3
1,17 13,12
18,4 28,38
30,7 14,26
3
矛盾矩阵的构造
• 矛盾矩阵是用39个通用工程特征参数组成的39×39正方 矩阵。 • 该矩阵的行是按39个通用工程特性参数依次排列,代表 工程参数需要改善的一方;该矩阵的列也是按39个通用 工程特性参数依次排列,代表工程参数可能引起恶化的 一方。 • 矩阵元素用Mi-j表示,其下标i表示该元素的行数,下标j 表示该元素的列数。 • 由于矛盾不可能由自身造成,行与列号相同(i=j)的矩 阵元素Mi-j为空集,用“+”表示;若i≠j时,矩阵元素 为空集,指这两个特征参数间不构成矛盾,或是存在矛 盾但尚未找到适合的解,用“-”号表示;若i≠j时,矩 阵元素Mi-j为非空集,其数值为解决所在的行与列通用 工程特征参数所产生的技术矛盾的相关发明创新原理的 编号,可在技术矛盾矩阵表中找到。
9
提取技术矛盾对的例子:射击场打 扫
在射击运动员的训练中需要有供练习的靶标, 当运动员击中靶标后,靶标破裂成大量的碎片 落到地面上,难以打扫。这个问题的技术矛盾 初始可表述为:具有一定体积的飞行靶标对射 击运动员的训练是必要的,但靶标碎片又将地 面弄脏乱。 改善的通用工程参数是:希望增大靶标体积 (序号7运动物体的体积);恶化的通用工程 参数是:靶标碎片对地面产生作用(序号31物 体产生的有害因素)的矛盾。 因此本例子的技术矛盾是:“运动物体的体积 VS物体产生的有害因素”。
15
应用于设计场合的13项原理
一. 1.分割与切割原理 二. 2.分离与分开原理 三. 3.局部质量原理 四. 4.不对称原理 五. 26.复制原理 六. 5.通用原理 七. 7.嵌套原理(集成原理) 八. 8.质量补偿原理(反重力原理) 九. 13.反向功能原理 一○.15.动态化原理 一一.17.维度变化原理(主要是扩大) 一二.24.利用中介质原理 一三.31.利用多孔材料原理
1,17 13,16
10,26 34,31
2 19,13
28,10 29,5
2,25 28,39
22,35 13,24
15,1 28
-
39 生产率
6
39个技术特征参数
• • • • • • • • • • • • • 1.运动物体的重量 2.静止物体的重量 3.运动物体的长度 4.静止物体的长度 5.运动物体的面积 6.静止物体的面积 7.运动物体的体积 8.静止物体的体积 9.速度 10.力 11.应力或压力 12.形状 13.结构稳定性
• 这两表是解决技术矛盾的关键,但由于篇幅的原故在 此不详列。可见TIRZ法浅谈教程第四章同样位置。
2
矛盾矩阵及其应用
TRIZ法解决问题流程大致分为四步: 1.对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作详尽的分析并提取存在的矛盾, 2.将该矛盾转化为TRIZ法中的某种通用问题模型, 3.利用TRIZ法工具得到TRIZ法提供的通用形式的解, 4.把TRIZ解具体化为针对该实际问题的具体解。
程式解 应用到实 际问题
专门的解
x1 1 x2 2 3
12
TRIZ法程式化的求解
操作 用TRIZ术语表达 通用矛盾 在TRIZ法中找到 该矛盾的若干通 用解
概念化 程式化 不断试错 寻找技术 问题的解 具体的技术问题
通用解 应用到具 体问题
若干解决技术问 题的解
13
40个发明创新原理的使用窍门
• 为了方便发明人有针对性的利用40条发明 创新原理,德国TRIZ专家统计出40条发明创 新原理中特别适用于 • 1)走捷径立即可求解,10条; • 2)有利于设计场合,13条; • 3)有利于大幅降低成本的三大类发明原理, 10条。
14
10个使用频率最高的创新原理:
一.35.参数变化原理 二.10.预加作用原理 三.1.分割与切割原理 四.28. 机械系统替代原理 五.2.分离与分开原理 六.15.动态化原理 七.19.周期性作用原理 八.18.利用机械振动原理 九.32. 颜色变化原理 一○.13.反向功能原理
+
-
15,8 29,34
-
10,1 29,35 -
29,37 38,34
15,17 4 -
6,12 34,19
18,19 28,15 7 35,9 6,28 15,17 30,26
22,21 18,27
2,19 22,7 1,15 17,24 1,18 22,23 28,1
35,3 24,37
1,28 15,35 14,4 28,29 30,14 7,26 10,26 34,2
14.强度 15.运动物体作用时间 16.静止物体作用时间 17.温度 18.光照度 19.运动物体的能耗 20.静止物体的能耗 21.功率 22.能量损失 23.物质损失 24.信息损失 25.时间损失 26.物质或事物的数量
• • • • • • • • • • • • •
• TRIZ法通过对百万件专利的详细研究,提出用39 个通用工程参数来描述技术矛盾。在实际应用时, 首先要把组成矛盾双方的性能用该39个通用工程 参数来表示,这样就将实际工程技术中的矛盾转 化为一般的标准的技术矛盾。 • TRIZ法研究人员在对全世界专利进行分析研究的 基础上,提出了40条解决技术矛盾的发明创新原 理。
TRIZ法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解的基本 思路
• 一元二次方程求根有两种途径,头脑风暴 法(试错法)与TRIZ法的差异类似如此。
操作公式 通用公式
ax 2 bx c 0
通用的解
b b 2 4ac x1,2 2a
概念化 程式化 头脑智力 风暴 专门的问题方程 3x 2 5 x 2 0求根
技术矛盾及其解决原理
技术矛盾表现为: ①在一个子系统中引入 一种有用功能后,会导 致另一子系统产生一种 有害功能,或加强了已 存在的一种有害功能; ②一种有害功能会导致 另一子系统有用功能的 削弱; ③有用功能的加强或有 害功能的削弱使另一子 系统或系统变得复杂。
1
39个通用工程参数与40个发明原理
17
27.可靠性 28.测试精度 29.制造精度 30.物体外部有害因素作 用的敏感性 31.物体产生的有害因素 32.可制造性 33.可操作性 34.可维修性 35.适应性及多用性 36.装置的复杂性 37.监控与测试的困难程 度 38.自动化程度 39.生产率
7
矛盾矩阵的应用
• 第一步,分析问题,找出可能存在的技术矛盾,最好能用动宾 结构的词来表示矛盾。 • 第二步,针对具体问题确认一到几对技术矛盾,并将矛盾的双 方转换成技术领域的有关术语,进而根据有关术语在TRIZ提供 的39个通用工程特性参数中选定相应的工程参数。 • 第三步,按照相矛盾的通用工程参数编号i和j,在矛盾矩阵中找 到相应的矩阵元素Mi-j,该矩阵元素值表示40条发明创新原理的 序号,按照该序号找出相应的原理供下一步使用。 • 第四步,根据已找到的发明创新原理,结合专业知识,寻找解 决问题的方案。一般情况下,解决某技术矛盾的发明原理不止 一条,应该对每一条相应的原理作解决技术矛盾方案的尝试。 • 第五步,如果第四步的努力没有取得较好的效果,就要考虑初 始构思的技术矛盾是否真正表达了问题的本质,是否真正反映 了针对问题创新改进的方向。应重新设定技术矛盾,并重复上 述工作。
10
技术矛盾解决方法实际应用举例
技术矛盾解决方法的步骤: 步骤一 分析问题,发现矛盾。 步骤二 根据TRIZ,表述矛盾。
采取某项措施时,矛盾对中的一个参数变优, 另一个参数变劣。
步骤三 对照工具,得出解法。
在矩阵表中寻找该矛盾对的解决办法。
回到具体技术系统,解决具体问题。
11
步骤四 针对问题,构思设计。
16
可大幅降低产品的成本的10项原理
一.1.分割与分离原理 二.2.分离与分开原理(取消某一部分) 三.3.局部质量原理 四.5.通用万能原理 五.10.预加作用原理 六.16.不完全达到或超过原理 七.20.持续有效作用原理 八.25.自服务原理 九.26.复制原理 一○.28. 用价廉而寿命短的代替昂贵而寿命长的原理
8
提取技术矛盾对:陨石撞地球
• 每一分钟都有几十块陨石撞击到地球上。由于对陨 石成分和结构的分析能提供更多关于太阳系的信息, 所以科学家需要获得更多的陨石。但区分陨石和普 通岩石很困难,必须耗费大量的时间在地球表面将 陨石挑拣出来,但往往仅能得到约百万分之一。这 就产生了技术矛盾,即必须寻找大量陨石,但会大 大增加寻找的时间。 • 改善的通用工程参数是37(监控制和测试的困难程 度):为了得到陨石,必须对地面上所有的石块进 行分析;恶化的通用工程参数是将耗费大量时间即 25(时间损失)。 • 因此本例子的技术矛盾是“监控制和测试的困难程 度vs时间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