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和健康安全控制程序[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和健康安全控制程序[1]
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环境与健康安全操纵程序
版本编号:Ⅰ
文件编号:CICI/QEO/B-××
修改状态:0
编制人:×××
批准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布日期:2002年7月20日本程序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环境与健康安全操纵程序
1、目的
通过对公司在管理活动、产品生产或者服务过程中的环境因素与危险因素进行识别与评价,确定出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并根据公司有关情况的变化及有关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变化,及时更新重大影响的环境与危险因素,根据公司的环境与健康安全管理方针,针对重大影响因素制定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确保管理方案在计划时间内得以实施,从而实现对环境与健康安全管理的持续改进。

2、范围
适用于公司在管理活动、产品生产或者服务过程中的环境因素与危险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及更新,制定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并实施、评审与修订。

3、职责
3.1公司办公室负责公司总部办公环境范围的环境与危险因素的识别与评价,建立及时更新公司总部《环境因素清单》与《重大危险因素清单》,制定公司总部办公环境范围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并实施。

3.2公司物资部负责公司采购的原材料中的环境与危险因素的识别与评价,建立并及时更新公司总部采购物资的《环境因素清单》与《重大危险因素清单》。

3.3项目经理部负责其管理活动与生产活动所属范围内(包含其采购
的物资材料)环境与危险因素的识别与评价,建立并及时更新项目经理部《环境因素清单》与《重大危险因素清单》,制定项目经理部活动范围内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并实施。

3.4公司工程部负责汇总、确认各部门上报的《重大环境因素清单》与《重大危险因素清单》,建立并及时更新《重大环境因素清单》与《重大危险因素清单》,制定公司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并实施。

4、工作程序
4.1工作步骤:环境与危险因素识别与评价→确定优先或者急需解决项→制定周期性目标与指标→制定管理方案并实施→监测管理方案的实施→如环境或者危险因素发生变化→重新进行识别与评价及后续步骤。

4.2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
4.2.1识别方法:公司办公室、物资部、项目经理部组织有关人员使用现场调查、活动分析的方法来识别,必要时可通过专家评议识别的方法进行识别。

4.2.2识别的根据:针对公司管理活动、产品生产与服务的全过程,考虑“三种状态”、“三种时态”与“七个方面”,要紧考虑环境影响的范围、严重程度、发生频次与持续时间。

A、三种状态:正常状态、特殊状态、紧急状态
B、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
C、七个方面:大气排放、水体排污、废物管理、土地污染、对社区的
影响、原材料与自然资源的使用、其它地方性环境问题。

4.2.3各有关部门将识别出的环境因素填入《环境因素台帐》供分析评价用。

当出现新的环境因素或者原有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更新《环境因素台帐》并重新评价。

4.2.4评价的根据:a.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b.有关方的期望与合理要求;c.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方法。

4.2.5评价的方法:
a、是非推断法:不符合国家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与行业规定的、社区或者顾客反映强烈的、严重影响公司形象的都应确定为重大环境因素。

b、评分法见《环境因素评分标准》附录1。

4.2.6各有关部门对《环境因素台帐》上的环境因素进行评价,(当出现新的环境因素或者原有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更新《环境因素台帐》并重新评价),填写《环境因素评价表》,确定重大环境因素,填写《重大环境因素清单》。

4.3危险因素的识别与评价
4.3.1危险因素识别的要紧范围:自然环境条件、场区布局及施工作业区小环境、生产技术与工艺流程、生产设备安装、运行与维修、原材料采购、贮存与输送、人的素养、意识与技能培训、生活卫生与健康、防火消防等。

4.3.2危险因素分类,根据GB6441-8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中的规定,将危险因素分为16类:a.物体打击;b.车辆伤害;c.机械伤害;d.起重伤害;e.触电(包含雷击伤亡事故);f.淹溺(包含高处坠落淹溺);
g.灼烫(包含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物理灼伤);h.火灾;i.高处坠落;j.坍塌;k.爆破;l.火药爆炸;m.化学性爆炸(可燃性气体与空气的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引爆、气体分解、喷雾爆炸);n.物理性爆炸(包含锅炉爆炸、容器超压爆炸、轮胎爆炸等);o.中毒与窒息;q.其它伤害(指摔、扭、挫、擦、刺、割伤等)。

4.3.3危险因素识别的方法,本公司要紧采取现场观察、询问与交流、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等方法。

4.3.4危险因素识别时,应考虑“三种状态”与“三种时态”即正常、特殊、紧急三种状态与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

4.3.5各有关部门将识别出的危险因素填入《危险因素台帐》供分析评价用。

当出现新的危险因素时应及时更新《危险因素台帐》并重新评价。

4.3.6本公司危险因素评价的方法使用作业风险性评价方法。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方法要紧是以与系统危险性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危险的大小。

三个因素是: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评价公式:
D=L•E•C
注:D——危险性分值
详见《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方法》附录2。

4.3.7各有关部门用上述方法对《危险因素台帐》逐一评价,填写《危
险因素评价表》,从表中查取D值的分数值,确定重大危险因素(本公司确定D≥200的危险因素为重大因素),填写《重大危险因素清单》。

并将《危险因素评价表》与《重大危险因素清单》上报公司工程部。

4.4各有关部门在制定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与指标时,应考虑:
a. 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
b. 重大环境因素与重大危险因素;
c. 可选择的技术方案;
d. 财务、运行与经营的要求;
e. 有关方的意见。

如可行,目标宜予以量化。

4.5各有关部门针对目标与指标,制定环境与危险因素管理方案,填写《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一览表》。

管理方案要求表达预防思想,明确职责、资源需求、技术方法、时间表。

4.6各有关部门将各自的《环境因素评价表》、《重大环境因素清单》、《危险因素评价表》、《重大危险因素清单》与《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一览表》一并上报公司工程部,公司工程部根据公司的方针与长期目标,对各单位的《重大环境因素清单》、《重大危险因素清单》与《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一览表》进行审核,确定出公司总的《重大环境因素清单》、《重大危险因素清单》与《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一览表》,报管理者代表审批,批准后由工程部下发至各有关单位。

4.7监测实施
4.7.1各有关部门每季度对自己管理范围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的完成与实施情况进行自检自查,评估是否可行有效,必要时重新修订。

4.7.2公司工程部每半年应对公司各有关部门完成与实施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的情况进行检查,评估是否可行有效,必要时重新修订。

检查的结果作为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的信息输入。

4.8更新
4.8.1公司工程部每年组织一次环境因素与危险因素的评审,并予以更新。

环境因素与危险因素环境评价的结果作为制定企业方针、目标与管理方案的信息输入。

4.8.2当发生下列情况时,各有关部门应根据上述程序,及时重新识别与评价环境因素与危险因素:
a. 当法律法规与其他有关要求发生变化时;
b. 当公司生产内容或者技术工艺发生重大变化时;
c. 当公司经营宗旨、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及目标发生重大变更时;
d. 当顾客有合理的埋怨时。

4.9当新开工项目时,要求项目经理部在施工准备阶段按上述程序进行环境与危险因素的识别与评价,制定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

4.10分包方的环境与危险因素管理纳入我公司项目经理部的管理范围。

当分包方已经获得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时,要求分
包方将其有关的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提交我公司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负责按其提交的文件对其进行监督检查,定期考核;当分包方没有建立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时,按我公司的管理体系执行。

5、有关文件
《文件操纵程序》
《记录操纵程序》
《物资管理程序》
《分包方管理程序》
《监测整改操纵程序》
《施工准备过程管理程序》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获取与识别程序》
6、有关记录
《环境因素台帐》
《环境因素评价表》
《重大环境因素清单》
《危险因素台帐》
《危险因素评价表》
《重大危险因素清单》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一览表》
附录1:
环境因素评分标准
环境因素平价总分=A+B+C+D+E+F
A、影响范围:
B、影响程度
严重:5分;通常:3分;轻微:1分。

C、排放量
大:5分;中:3分;小:1分。

D、发生频次
持续:5分;间隔:4分;夜间:3分;白天:2分;偶然:1分。

E、法律法规符合性
超标:5分;接近标准:3分;达标:1分。

F、社区关注程度
强:5分;中:3分;小:1分。

说明:假如A=5或者F=5或者总分≥15时可评为重大环境因素。

水电消耗只评C、D两项,总分≥7时即可评为重大环境因素。

附录2: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方法
LEC法是一种常用的定性评价法——评分性,用来评价作业的危险性评价公式:D=L•E•C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D——危险性分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