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14质量守恒定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4 质量守恒定律
考点归纳
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这个规律叫做。

【注意】
(1)注意“”的质量总和,不能遗漏任一反应物或生成物;
(2)此定律强调的是质量守恒,不包括等其它方面的守恒;
(3)正确理解“参加”的含义,没有参加反应或者反应后剩余物质的质量不要。

2.适用范围: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能用来解释变化。

3.实验验证:有气体或的实验必须在容器里进行;
①有气体生成的实验没密闭,天平会不平衡(生成的)
②有气体参加的实验没密闭,天平会不平衡(没有称量)4.理解:六不变:
①宏观:物质不变;元素不变;元素不变;
②微观:原子不变;原子不变;原子不变;
5.两个一定变:物质的类;分子;
6.两个可能变:分子;元素;
5.质量守恒的根本原因(即本质):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的分解成,原子又成新的,在反应前后原子的没变,原子的没有增减,原子的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6.微观示意图:做题思路,将图转化成成,能写化学方程式的写出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最后分析做题。

考点讲解
考点1:质量守恒定律及应用
【例1】(2021·海南中考真题)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天工开物》记载:
“凡硫黄配硝而后,火药成声”。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22S+2KNO +3C=K S+X +3CO ↑↑。

则X 的化学式为
A .O 2
B .SO 2
C .NO 2
D .N 2
【答案】D
【解析】 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则每个X 分子由2个氮
原子构成,则物质X 的化学式为N 2。

故选:D 。

【例2】在化学变化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分子的种类均不变;②原子的数目、分子的数目均
不变;③原子的质量、元素的质量、物质的总质量均不变;④原子核的种类、数
量、质量均不变。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C
【解析】①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均不变,分子的种类改变,错误;②原子的
数目不变,分子的数目不能确定,错误;③原子的质量、元素的质量、物质的总
质量均不变,正确;④原子核的种类、数量、质量均不变,正确。

故选C 。

【变式1】(2021·河南中考真题)黑火药爆炸事件的反应为:
3
22S+3C+2KNO X+N +3CO ↑↑点燃,则X 是( ) A .K 2S B .K 2SO 3 C .K 2SO 4 D .K 2S 2O 3
【变式2】某有机物与氧气充分反应,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则该有机物一定
含有的元素是( )
A .C 、O
B .H 、O
C .C 、H
D .C 、H 、O
【变式3】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其反应原理之一是
4Ag+2H 2S+O 2=2X+2H 2O 。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X 的化学式是 Ag 2S
B .H 2S 中S 元素为-2 价
变式演练
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D.H2S 是无毒的
考点2:质量守恒定律表格题
【例3】(2021·广西梧州市·中考真题)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3所示,图中x、y分别表示乙和丙的质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后甲的质量分数是8%B.x的取值范围:0≤x≤40
C.y≤30时,生成物只有一种D.参加反应的甲与丁的质量比为2:1【答案】B
【解析】
A、反应后甲的质量为10g,质量分数为
8
1008%
125
⨯=,故选项正确;
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即
30+40+30+25=10+15+x+y,x+y=100,乙为生成物地,反应后质量大于大于40,即x的值大于40,y的值最小为0 ,故x的最大值为100,则x的取值范围为0≤ x≤100,故选项错误;
C、y≤30时,则丙不参加反应,或属于反应物,则只有乙是生成物,故选项正确;
D、根据图可知,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20g,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为10g,参加反应的甲与丁的质量比为2:1,故选项正确。

故选:B。

【例4】(2021·黑龙江中考真题)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有关数据如下:
物质甲乙丙丁
反应前质量/g 621435
反应后质量/g待测22213
关于此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物质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待测数值是14D.反应中甲与丙变化的质量比4∶7【答案】A
【分析】
化学反应过程中,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是催化剂。

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可知,乙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丙的质量增加了22g-14g=8g,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减少了35g-13g=22g,是反应物。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甲必然是生成物,且增加的质量为22g-8g=14g。

【解析】
A、根据分析,该反应中丁是反应物,甲和丙是生成物,符合分解反应的特征,选项A正确;
B、物质乙在反应过程中质量没有发生变化,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其他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选项B不正确;
C、根据分析,反应中甲增加了14g,因此待测数值是14g+6g=20g,选项C不正确;
D、该反应中甲的质量增加了14g,丙的质量增加了8g,反应中甲与丙变化的质量比为:14∶8=7:4,选项D不正确。

故选A。

【变式1】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物质甲乙丙丁
反应前物质质量
/g
8 2 8 12
反应后物质质量/g 4 16 X 2
变式演练
A.反应后X的值为8 B.参加反应的甲、丁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2:5 C.该反应为化合反应D.丙一定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变式2】化学学习常用化学思维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下列说法错误的个数有
物质甲乙丙丁
反应前质量/g1051220
反应后质量/g8530x
(1)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1:8 ;(2)x=4;(3)该反应为化合反应;(4)乙可能是催化剂;
(5)若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则其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3:16。

A.1个B.2个C.3个D.4个
【变式3】在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相关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到是()
A.x=3.1 B.该反应中甲、丁的质量变化比为14:85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考点3:质量守恒定律图表题
【例5】根据如下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B.丙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g
C.参加反应的甲与乙分子个数比为1:1D.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答案】A
【详解】
A、由图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A正确。

B、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B错误。

C、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化学方程式2C2H6+7O2点燃
4CO2+6H2O,故参加反
应的甲与乙分子个数比为2:7,C错误。

D、反应前氧气为单质,氧元素0价,反应后氧元素-2价,化合价改变,D错误。

故选:A。

【例6】甲醛是一种防腐剂,下图是甲醛燃烧的微观示意图。

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5:16
C.生成物均由两种元素组成
D.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答案】A
【分析】
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中有一个“”没有参加反应,反应化学方程式
CH2O+O2点燃
CO2+H2O。

【详解】
A、由分析可知,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说法错误。

B、由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H2O+O2点燃
CO2+H2O,故参加
反应的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30:32=15:16,说法正确。

C、由微观示意图可知生成物为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物均由两种元素组成,说法正确。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说法正确。

故选:A。

【变式1】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表示X原子,●表示Y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物由原子直接构成B.生成物是混合物
C.用符号表示为2X D.反应中不发生变化的原子有两种
【变式2】如图是某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丁属于氧化物
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O+NH2N2+H2O
C.甲物质由一个氧原子和一个氮原子构成
D.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原子数目不变
【变式3】甲醛是室内装修材料释放出来的污染空气的有毒物质,利用催化剂可消除,下图为该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醛的化学式CH2O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反应后催化剂质量减少了D.生成物丙和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考点4: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
1. 实验装置(如图)
变式演练
2. 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条件及现象分析
(1)如图是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

①反应一段时间,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③溶液中减少的铜元素质量等于反应生成的______的质量。

(2)取足量的铁、锌,各加入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后,铁、锌均有剩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B生成的氯化亚铁和氯化锌的质量相等
C参加反应的铁和锌的质量相等D参加反应的稀盐酸中HCl的质量相等
(3)经计算3g镁和100g质量分数7.3%的盐酸充分反应可生成氢气0.2g,但经实验测生成氢气的质量大于0.2g,则可能的原因是过量的镁与______发生反应。

【答案】天平平衡、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Fe+CuSO=FeSO+Cu铜AD 水
44
【详解】
(1)①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一段时间,观察到的现象是:
天平平衡、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②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Fe+CuSO=FeSO+Cu;
44
③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故溶液中减少的
铜元素质量等于反应生成的铜的质量;
(2)A、金属过量,酸不足,加入酸的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反应生成氢
气的质量与酸中氢元素的质量相同,故最后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符合题意;
B、铁与稀盐酸反应:
Fe+2HCl=FeCl+H↑,锌与稀盐酸反应:
22
Zn+2HCl=ZnCl+H↑,氯化亚铁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氯化锌,故生成的氯化亚22
铁的质量小于氯化锌,不符合题意;
C、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金属过量,酸不足,消耗相同质量的酸,由于铁的相
对原子质量小,参加反应的铁质量小,不符合题意;
D、酸不足,金属过量,稀盐酸完全反应,稀盐酸的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故参加反应的稀盐酸中HCl的质量相等,符合题意。

故选AC;
Mg+2HCl=MgCl+H↑,参加反应的镁与HCl的质量比(3)镁和稀盐酸反应:
22
为:24:73,故100g质量分数7.3%的盐酸消耗2.4g镁,生成0.2g氢气,实际结
果,生成氢气的质量大于0.2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
不变,盐酸中除了氯化氢,还有水中含有氢元素,故可能是过量的镁与水发生反
应。

变式演练
【变式1】大量实验证明,化学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1)如图是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

①反应一段时间,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③溶液中减少的铜元素质量等于反应生成的______的质量。

(2)取足量的铁、锌,各加入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后,铁、锌均有剩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B生成的氯化亚铁和氯化锌的质量相等
C参加反应的铁和锌的质量相等D参加反应的稀盐酸中HCl的质量相等
(3)经计算3g镁和100g质量分数7.3%的盐酸充分反应可生成氢气0.2g,但经实验测生成氢气的质量大于0.2g,则可能的原因是过量的镁与______发生反应。

【变式2】(2021·辽宁中考真题)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A 燃烧条件探究
B 量
取水的体积
C 蜡烛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1)A实验中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可得出的燃烧条件是_______。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时,在其他操作和步骤均正确的情况下,B 操作会使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C实验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在此过程中燃烧掉的蜡烛质量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总质量。

真题链接
1.(2021·辽宁中考真题)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涉及三种氧化物B.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2:3 C.反应前后有两种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D.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不变2.(2021·宁夏中考真题)科学家近年来在“甲烷一二氧化碳重整和Ni基催化剂”的研究方面取得突破。

图是甲烷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丙物质是CO 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4:11D.生成物中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3.(2021·山东威海市·中考真题)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丙、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C.反应中物质乙发生还原反应D.反应前后甲、丁的质量比为1:1 4.(2021·广西贺州市·中考真题)2021年6月10日,国家航天局宣布神舟12号载人航天器计划发射,为建党100周年献礼。

火箭发射时,其燃料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发生改变B.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7:6 C.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D.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1
5.(2021·吉林中考真题)甲醛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氧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中分子种类不变B.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化学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D.生成物是CO2和H2O,减少污染6.(2021·广东深圳市·中考真题)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
A.反应Ⅰ前后原子数目不变B.反应中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反应Ⅰ丙中N的化合价-3价D.想要得到更多H2,应减少反应Ⅰ的发生
7.(2021·内蒙古通辽市·中考真题)“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重要的学科素养。

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发生变化B.该反应中不变的粒子是H、O、C C.该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3
8.(2021·吉林长春市·中考真题)2021年6月17日,神州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

其中一种火箭推进剂在火箭发射过程中,发生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和乙都是氧化物
B.丙的化学式为N2
C.反应后生成的丙与丁的质量比为3:4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9.(2021·海南中考真题)我国科学家用新型催化剂将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醇的化学式为CH4O B.该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C.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D.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改变10.(2021·广东中考真题)科研人员制备了一种纳米催化剂,二氧化碳和水在其表面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B.生成物的化学式是CH4O
C.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发生变化
D.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在反应前后都发生变化
11.(2021·广西梧州市·中考真题)提高煤的综合利用有重要意义,将煤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乙、丙、丁均属于氧化物
B .生成物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3:4
D .反应前后碳、氢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12.(2021·黑龙江中考真题)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B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1
C .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D .此反应的生成物为混合物
13.(2021·青海中考真题)自来水厂有一种新型的消毒剂ClO 2,其工业生产原理
是( )3222NaC1O +4HCl=2ClO X +2NaCl+2H O ↑+↑,据此可推断X 的化学
式为
A .Cl 2O
B .HClO
C .Cl 2
D .NaOH
14.(2021·北京中考真题)高纯CO 可用于半导体领域某些芯片的刻蚀,利用甲
酸(HCOOH )制取高纯CO 的主要流程如下:
(1)甲酸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2)反应塔中甲酸分解的微现示意图如下,在方框中补全另一种产物的微粒图
示____。

(3)反应塔中发生副反应产生微量CO2。

洗涤器中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中和未反应的甲酸蒸气,并除去CO2,NaOH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5.(2021·内蒙古包头市·中考真题)我国研制的“天问一号”飞船载着“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的乌托邦平原,标志着中国航天探索再创里程碑。

①火星车采用钛合金、铝合金、复合记忆纤维等材料制造,钛合金和铝合金属于___________(选填“合成材料”、“复合材料”或“金属材料”)。

TiF+2H SO=4HF+2X+TiO,X的化学式为
②工业制钛过程中的一个反应:4242
___________。

③下图是工业制硅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硅片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请说明太阳能电池的优点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16.(2021·福建中考真题)为方便推测某些复杂物质的化学性质,可将其化学式改用常见物质的化学式表示。

如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可改写为
Cu(OH)2·CuCO3,推测其兼具Cu(OH)2和CuCO3的化学性质。

(1)举重运动员常用碱式碳酸镁(Mg2(OH)2CO3)粉末抹在手掌以增大摩擦力。

①参照上述方法,碱式碳酸镁的化学式可改写为__________。

②该物质兼具__________(填“酸”或“碱”)和碳酸盐的化学性质。

③该物质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2322ΔMg OH)CO 2X+(H O+CO ,X 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

(2)某种茶垢清洁剂的主要成分为过碳酸钠(可表示为2Na 2CO 3·3H 2O 2)。

将过碳酸
钠溶解于热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其原因是________;当不再产生气泡后,往
溶液中加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17.(2021·青海中考真题)根据以下实验方案,“探究参加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请将你的思考及实验结果写在短线处。

(猜想假设):猜想1:相等猜想2:______
(实验探究):
你认为猜想______是错误的,其原因是______。

专题14 质量守恒定律
考点归纳
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注意】
(1)注意“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能遗漏任一反应物或生成物;
(2)此定律强调的是质量守恒,不包括体积等其它方面的守恒;
(3)正确理解“参加”的含义,没有参加反应或者反应后剩余物质的质量不要计算在内。

2.适用范围: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能用来解释物理变化。

3.实验验证: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实验必须在密闭容器里进行;
①有气体生成的实验没密闭,天平会不平衡(生成的气体逸散到空气中)
②有气体参加的实验没密闭,天平会不平衡(没有称量参加反应的气体)4.理解:六不变:
①宏观:物质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元素质量不变;
②微观: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量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5.两个一定变:物质的种类;分子种类;
6.两个可能变:分子数目;元素化合价;
5.质量守恒的根本原因(即本质):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的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6.微观示意图:做题思路,将图转化成成化学式,能写化学方程式的写出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最后分析做题。

考点讲解
考点1:质量守恒定律及应用
【例1】(2021·海南中考真题)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天工开物》记载:
“凡硫黄配硝而后,火药成声”。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22S+2KNO +3C=K S+X +3CO ↑↑。

则X 的化学式为
A .O 2
B .SO 2
C .NO 2
D .N 2
【答案】D
【解析】 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则每个X 分子由2个氮
原子构成,则物质X 的化学式为N 2。

故选:D 。

【例2】在化学变化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分子的种类均不变;②原子的数目、分子的数目均
不变;③原子的质量、元素的质量、物质的总质量均不变;④原子核的种类、数
量、质量均不变。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C
【解析】①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均不变,分子的种类改变,错误;②原子的
数目不变,分子的数目不能确定,错误;③原子的质量、元素的质量、物质的总
质量均不变,正确;④原子核的种类、数量、质量均不变,正确。

故选C 。

【变式1】(2021·河南中考真题)黑火药爆炸事件的反应为:
3
22S+3C+2KNO X+N +3CO ↑↑点燃,则X 是 A .K 2S
B .K 2SO 3
C .K 2SO 4
D .K 2S 2O 3
【答案】A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S 、
C 、K 、N 、O 的个数分别是1、3、2、2、6,生成物中含S 、C 、K 、N 、O 的个数分
别是0、3、0、2、6,故生成物中还应含1个S 、2个K ,故X 的化学式为:K 2S 。

故选A 。

变式演练
【变式2】某有机物与氧气充分反应,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则该有机物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A.C、O B.H、O C.C、H D.C、H、O
【答案】C
【解析】生成物二氧化碳、水中含有C,H,O元素,则反应物中也一定含有这三种元素.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是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氧气由O元素组成,则C,H一定是从某物质中来,而某物质中也可能含有O元素.故这种物质中一定含有含C和H,可能含O。

故选C。

【变式3】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其反应原理之一是4Ag+2H2S+O2=2X+2H2O。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X 的化学式是Ag2S B.H2S 中S元素为-2 价
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D.H2S 是无毒的
【答案】D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X 的化学式是Ag2S;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计算H2S 中S元素为-2 价;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H2S 是有刺激性的、有毒的气体。

故选D。

考点2:质量守恒定律表格题
【例3】(2021·广西梧州市·中考真题)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3所示,图中x、y分别表示乙和丙的质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后甲的质量分数是8%B.x的取值范围:0≤x≤40
C.y≤30时,生成物只有一种D.参加反应的甲与丁的质量比为2:1
【答案】B 【解析】
A、反应后甲的质量为10g,质量分数为
8
1008%
125
⨯=,故选项正确;
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即
30+40+30+25=10+15+x+y,x+y=100,乙为生成物地,反应后质量大于大于40,即x的值大于40,y的值最小为0 ,故x的最大值为100,则x的取值范围为0≤ x≤100,故选项错误;
C、y≤30时,则丙不参加反应,或属于反应物,则只有乙是生成物,故选项正确;
D、根据图可知,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20g,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为10g,参加反应的甲与丁的质量比为2:1,故选项正确。

故选:B。

【例4】(2021·黑龙江中考真题)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有关数据如下: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物质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待测数值是14D.反应中甲与丙变化的质量比4∶7【答案】A
【分析】
化学反应过程中,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是催化剂。

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可知,乙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丙的质量增加了22g-14g=8g,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减少了35g-13g=22g,是反应物。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甲必然是生成物,且增加的质量为22g-8g=14g。

【解析】
A、根据分析,该反应中丁是反应物,甲和丙是生成物,符合分解反应的特征,选项A正确;
B、物质乙在反应过程中质量没有发生变化,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其他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选项B不正确;
C、根据分析,反应中甲增加了14g,因此待测数值是14g+6g=20g,选项C不正确;
D、该反应中甲的质量增加了14g,丙的质量增加了8g,反应中甲与丙变化的质量比为:14∶8=7:4,选项D不正确。

故选A。

变式演练
【变式1】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
反应前物质质量
8 2 8 12
/g
反应后物质质量
4 16 X 2
/g
A.反应后X的值为8 B.参加反应的甲、丁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2:5 C.该反应为化合反应D.丙一定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答案】D
【解析】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的质量减少了8g-4g=4g,故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4g;同理可以确定乙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16g-2g=14g;丁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12g-2g=10g;由质量守恒定律,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A、由质量守恒定律,丙的质量不变,反应后X的值为8g,故选项说法正确。

B、参加反应的甲、丁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4g:10g=2:5,故选项说法正确。

C、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和丁,生成物是乙,符合“多变一”的形式,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D、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变式2】化学学习常用化学思维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下列说法错误的个数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