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我们的爱心行动_科教版-精选教育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的爱心行动》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收集社会各种助残帮困的活动资料,使学生感受到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爱。
2、联系自身的特点与能力,学会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弱势群体的关爱,感受助人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联系自身的特点与能力,学会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弱势群体的关爱。
教学难点:让学生感受助人的快乐。
教学方法:
活动情景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小诗一首。
1、课件出示小诗内容:也许,衣裳依然破旧,但信念已经为我鼓气了风帆。
也许,课桌依然简单,但前方已经为我升起了明灯。
也许,生活依然贫穷,但知识已经为我补充了营养。
也许,声音依然幼稚,但希望已经让我发出了呼唤。
2、想一想,诗中的“我”是指谁?他可能过着怎样的生活?是什么力量使他发出了呼唤?
二、走进希望工程。
1、出示图片。
简介“希望工程”。
2、学生汇报课前收集到的有关希望工程的图片和资料。
3、课件播放湖南经济电视台“爱心改变命运”的节目片断。
4、出示图片:党中央领导人对希望工程的一片心意。
边出示图片边让学生轻声朗诵诗歌:
当贫穷不再剥夺前程,当阳光已经打开心灵。
我们的眼睛为什么如此明亮,因为
未来充满了许多目光,来自各方向,照耀着我们的成长。
5、小结:在希望工程里,来自各个方面的帮助使这失学的孩子重返了校园,让他们又回到了小伙伴的中间。
三、处处有真情。
1、师:除了希望工程,为了帮助弱势群体,社会上还举行了很多有意义的公益活动,请大家看看书上组图,你知道图中拍摄下的分别是什么活动吗?
学生小组讨论后发言。
2、师:你们参加过公益活动吗?把自己的感受和收获说给大家听听。
生:自由发言。
3、小结:帮助他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但是由于能力有限,可能还暂时无法实现所有的愿望,但是只要心中有一颗爱心,我们随时都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意。
四、小论坛。
1、帮助他人一定要很富有吗?
学生先分组讨论,然后派代表汇报各组的观点。
2、为什么说“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