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拉萨中学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藏拉萨中学2021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 —7 C —12 N-14 O —16 Na-23 Ca —40 Fe —56 Mn-54。
94 1-127 Pb-207
7.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标准状况下,0。
1 mol 2
Cl 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
1A
N
B 。
pH =2的()2
43Fe SO 中由水电离出的H +
为0.01A
N
C 。
常温下,22 g 2CO 和2N O 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A
N D 。
标准状况下,2.24 L 甲醇中含有C-H 键的数目为0。
3A
N 8。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
A.过氧化钠的电子式是 B 。
乙烷的结构式是
C 。
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D 。
中子数为7的碳原子
是76
C
9。
下列实验仪器或装置的选择正确的是( )
配制
50.00mL 0。
1000mol ·L
—123Na CO
溶液
除去2
Cl 中的HCl 蒸馏用冷凝管 盛装2
3
Na SiO 溶
液的试剂瓶
A B C
D
A 10。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将2
2
H O 滴入酸性4
KMnO 溶液中: -+
2+
4
2
2
2
2
2MnO +10H +3H O =2Mn +3O +8H O ↑ B 。
碳酸氢铵溶液和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并加热: +-
4
NH +OH 加热32
NH +H O?↑
C.用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钠溶液: +-
2H +2Cl 通电22
H Cl ↑+↑
D 。
1-1mol L ⋅的2
NaAlO 溶液和2。
5-1
mol L ⋅的盐酸等体积混合:
()-+3+2232AlO +5H =Al OH +Al +H O ↓
11..X 、Y 、Z 、W 均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与Z 位于同一主族,Y 元素的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 溶液反应,Z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Y 、Z 、W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Y>Z 〉W 〉X
B 。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W>X 〉Z
C 。
X 与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止一种
D 。
W 同族上一周期元素单质能把W 元素从其钠盐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
12.微生物脱盐电池是一种高效、经济的能源装置,利用微生物处理有机废水获得电能,同时可实现海水淡化。
现以NaCl 溶液模拟海水,采用情性电极,用下图装置处理有机废水(以含3
CH COO -
的溶液为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负极反应为3
2
2
CH COO 2H O 8e 2CO 7H -
-
+
+-=↑+
B.隔膜1为阳离子交换膜,隔膜2为阴离子交换膜
C 。
当电路中转移1mol 电子时,模拟海水理论上除盐58.5g
D 。
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正、负极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13.从中草药中提取的 calebin A(结构简式如下)可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症。
下列关于 calebin A 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可与3
FeCl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B.其酸性水解的产物均可与2
3
Na CO 溶液反应
C.苯环上氢原子发生氯代时,一氯代物有6种
D.1mol 该分子最多与8mol 2
H 发生加成反应
26.()32
42
3
K Fe C O 3H O ⎡⎤⋅⎣⎦是制备某负载型活性铁催化剂 的主要原料,具有工业生产价值。
某化学小组用如下方法制备()32
42
3
K Fe C O 3H O ⎡⎤⋅⎣⎦,并测定产品中铁的含量. Ⅰ.制备晶体
ⅰ。
称取 5 g 莫尔盐()()442
22
NH Fe SO 6H O ⎡⎤⋅⎣⎦,用 15 mL 水和几滴1
243mol L H SO -⋅溶液充分溶解,再加入25 mL 饱和224
H C O 溶液,加热至沸,生成黄色沉淀;
ⅱ。
将沉淀洗涤至中性,加入10 mL 饱和224
K C O 溶液,水浴加热至40℃,边搅拌边缓慢滴加22
H O 溶液,沉淀逐渐变为红褐色; ⅲ.将混合物煮沸30 s ,加入8 mL 饱和224
H C O 溶液,红褐色沉淀溶解,趁热过滤,滤液冷却后,析出翠绿色晶体,过滤、干燥。
Ⅱ。
测定产品中铁的含量
ⅳ.称量g x 制得的样品,加水溶解,并加入稀24
H SO 酸化,再滴入1
4
mol L KMnO y -⋅溶液使其恰好反应;
ⅴ。
向ⅳ的溶液中加入过量Zn 粉,反应完全后,弃去不溶物,向溶液中加入稀24H SO 酸化,用1
4
mol L KMnO y -⋅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4
KMnO 溶液mL z 。
已知:224
H C O 为二元弱酸,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1)莫尔盐()()442
22
NH Fe SO 6H O ⎡⎤⋅⎣⎦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
(2)步骤ⅰ中黄色沉淀的化学式为242
FeC O 2H O ⋅,生成该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 。
(3)步骤ⅱ中除了生成红褐色沉淀,另一部分铁元素转化为()32
43
Fe C O -
⎡⎤⎣⎦、将下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242
6FeC O 2H O ⋅+ + =()32
43
3
4Fe C O 2Fe(OH)-
⎡⎤+↓+⎣⎦ 2
H O
(4)步骤ⅱ中水浴加热的温度不宜过高,原因是 。
(5)步骤iv 在铁的含量测定中所起的作用是 。
(6)已知:ⅴ中Zn 粉将铁元素全部还原为2+
Fe ;反应中4
MnO -转化为2+
Mn 。
则该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用含, , x y z 的代数式表示)。
27。
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对锂离子电池研究作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
(1)最早的可充电锂电池用金属锂作负极。
锂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属于活泼金属,使电池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2)现在广泛使用的锂离子电池有多种类型。
某可充电钴酸锂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该电池放电时,其中一极的电极反应式是6
Li C e 6C Li =x
x x -
+
-+,则该极应为图中
的 (填“A ”或“B ”).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4
CH ,一般还含有2
6
C H 等烃类,是重要的燃料和化工原料。
(3)乙烷在一定条件可发生如下反应:()()()262421
C H g = C H g +H g ΔH ,相
物质
()26C H g ()24C H g ()2
H g 燃烧热1/ kJ ()mol H -∆
—1560 -1411 -286
①1
H ∆=_________1
kJ mol -.
②提高该反应平衡转化率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
③容器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乙烷和氢气,在等压下()p 发生上述反应,乙烷的平衡转化率为α。
反应的平衡常数p
K =__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4)4CH 和2
CO 都是比较稳定的分子,科学家利用电化学装置实现两种分子的耦合转化,其原理如下图所示:
①阴极上的反应式为_________。
②若生成的乙烯和乙烷的体积比为2∶1,则消耗的4
CH 和2
CO 体积比为_________.
28. 用软锰矿(主要成分为2
MnO ,含少量3
4
Fe O 、2
3
Al O )和BaS 制备
高纯
3
MnCO 的工艺流程如下:
是一种两性氧化物;25℃时相关物质的见下表。
物质
()2Fe OH ()3
Fe OH 3Al(OH) 2
Mn(OH) sp K
16.3110-⨯ 38.6110-⨯ 32.3110-⨯ 12.7110-⨯
(1)软锰矿预先粉碎的目的是 ,2
MnO 与BaS 溶液反应转化为MnO 的化学方程式 。
(2)保持BaS 投料量不变,随2
MnO 与BaS 投料比增大,S 的量达到最
大值后无明显变化,而2Ba(OH)的量达到最大值后会减小,减小的原因是 。
(3)滤液Ⅰ可循环使用,应当将其导入到 操作中(填操作单元的名称)。
(4)净化时需先加入的试剂X 为 (填化学式),再使用氨水调溶液的pH ,则pH 的理论最小值为 (当溶液中某离子浓度5
1
1.010mol L c --⨯⋅时,可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 (5)碳化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5。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以铁、硫酸、柠檬酸、双氧水、氨水等为原料可制备柠檬酸铁铵()()465
73
2
NH Fe C H O ⎡⎤⎣⎦。
(1)Fe 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22
6
Fe H O +
⎡⎤⎣⎦中与2Fe +
配位的原子是 (填元素符号)。
(2)3
NH 分子中氮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是 ;C 、N 、O 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3)与4
NH +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为 (填化学式)。
(4)柠檬酸的结构简式见A 图.1mol 柠檬酸分子中碳原子与氧原子形成的σ键的数目为 mol.
(5)偏铝酸钠中阴离子的空间构型
(6)
氮化硼晶体的晶胞结构与金刚石晶体的晶胞结构相同,氮化
硼晶体的密度为pg/cm 3,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 值,氮化硼的摩尔质量为mg/mol,则氮化硼晶体的体积 cm 3 36。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苯基环丁烯酮(
PCBO)是一种十分活泼的反应物,可利用它的开环反应合成一系列多官能团化合物。
近期我国科学
家报道用PCBO与醛或酮发生[4+2]环加成反应,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多官能团化合物(E),部分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如下信息: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
(2)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3)由C生成D所用的试剂和反应条件为___________;该步反应中,若反应温度过高,C易发生脱羧反应,生成分子式为882
C H O的副产物,该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4)写出化合物E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__;E中手性碳(注:连有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的碳)的个数为___________.(5)M为C的一种同分异构体。
已知:1 mol M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充分反应能放出2 mol二氧化碳;M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对苯二甲酸。
M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6)对于,选用不同的取代基R’,在催化剂作用下与PCBO发生的[4+2]反应进行深入研究,R’对产率的影响见下表:
—
R'-3CH—25
C H
CH CH C H
2265
9。
(14分)除备注外,其他空每空2分 (1)+2(1分) (2)22224242Fe
2H O H C O FeC O 2H O 2H +
+++=⋅↓+
(3)22
4
6C O -
;2
2
3H O ; 12(1分)
(4)避免过氧化氢分解,防止草酸根离子和3+
Fe 更多的水解
(5)将草酸和草酸根离子全部氧化,避免对2+
Fe 测定产生影响
(6)28%yz x
解析: (1)若莫尔盐中铁元素化合价为n ,由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12(2)20n ⨯++-⨯=,解得2n =+,则铁元素的化合价是+2。
(2)由步骤ⅰ的信息可知,生成沉淀2
4
2FeC O 2H O
⋅的离子方程式是
22242242
Fe H C O 2H O FeC O 2H O 2H ++
++=⋅↓+
(3)由步骤ⅱ可知,反应物除2
4
2FeC O
2H O
⋅外,还有2
2
4
K C O 和2
2
H O ,故完整
的离子方程式是()322
422422243236FeC O
2H O 6C O 3H O 4Fe C O 2Fe(OH)12H O -
-
⎡⎤⋅++=+↓+⎣⎦。
(4)2
2
H O 受热易分解,且温度越高,3224
Fe C O +
-、水解程度越大,故步骤
ⅱ中水浴加热的温度不宜过高。
(5)酸性条件下,4
KMnO 具有强氧化性,可将2
2
4
H C O 和22
4
C O -全部氧化,
使后续铁的含量的测定更准确。
(6)滴定过程中,铁元素化合价从+2→+3,锰元素化合价从+7→+2,则由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可得关系式
:
24
5Fe ~KMnO +,则
()()2134Fe 5KMnO 5mol L 10L
n n y z +--==⨯⋅⨯⨯,
()()221Fe Fe 56g mol 0.28g
m n yz ++-=⨯⋅=,该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Fe 28100%%g
m yz
x x
+⨯=。
27。
(14分)除备注外,其余空每空2分 (1)第二周期IA 族 (2)①A
(3)①137; ②升高温度(1分)、减小压强(增大体积)(1
分); ③(1)(2)(1)
p αααα+⨯+-
(4)①22
CO 2e CO O --
+=+;②6∶5
解析: (1)①根据题表中数据信息可写出热化学方程式
(ⅰ)
1
262227
C H (g)O (g)2CO (g)3H O(1)1560kJ mol 2
H -+=+∆=-⋅、
(ⅱ)1
2
4
2
2
2
C H (g)3O (g)2CO (g)2H O(1)1411kJ mol H -+=+∆=-⋅、
(ⅲ)
1
2221
H (g)O (g)H O(1)286kJ mol 2
H -+=∆=-⋅,根据盖斯定律,由(ⅰ)-(ⅱ)—
(ⅲ)得1
2
6
2
4
2
1C H (g)C H (g)H (g)
137kJ mol H -=+∆=+⋅。
②由于该反应为吸热反应、且为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因此可通过升高温度、减小体系压强等提高该反应的平衡转化率。
③设起始时2
6
C H 和2
H 的物质的量均为1 mol,列出三段式:
26242C H (g)C H (g)H (g)=+
起始量/mol 1 0 1 转化量/mol
α α α
平衡量/mol 1α
- α
1α+
平衡时
26
C H 、
4
2C H 和2
H 对应的分压分别为
12p α
α
-+、2p
α
α+、
12p α
α
++,则该
反应的平衡常数
1(1)221(2)(1)2p p p
K p
p α
α
αααααααα
+⨯
+++==⨯-+-+。
(3)①结合图示可知2
CO 在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CO ,即阴极上的反应式为22
CO
2e CO O --
+=+。
②设生成2
4
C H 和6
2
C H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
mol 和1 mol ,则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 mol ×2+2 mol ×1=10 mol ,根据碳原子守恒,可知反应的4
CH 和2
CO 的体积比为
6:5。
28.(15分)除备注外,其余空每空2分
(1)增大接触面积,充分反应,提高反应速率;
222MnO BaS H O Ba(OH)MnO S ++=++
(2)过量的2
MnO 消耗了产生的2
Ba(OH)
(3)蒸发
(4)2
2
H O ;4.9
(5)2332342Mn
HCO NH H O MnCO NH H O
+
-+
++⋅=↓++(3分)
解析: (1)对软锰矿进行粉碎,其表面积增大,在后续加入硫化钡溶液时,固体与溶液接触面积大,充分反应,能提高反应速率。
分析该制备工艺流程图可知,“反应"操作中硫化钡中的硫元素转化为硫单质,硫化钡中的钡元素转化为氢氧化钡,故软锰矿中的二氧化锰在“反应”操作中被硫化钡中的2S -
还原,Mn 元
素由+4价转化为+2价,故2
MnO 与BaS 溶液反应转化为MnO 的化
学方程式是2
22MnO
BaS H O Ba(OH)MnO S
++===++。
(2)加入的2
MnO 的量增大,而2
Ba(OH)的量减少。
(3)滤液Ⅰ中仍含少量的2
Ba(OH),为提高其产率,可将滤液Ⅰ导
入前边的“蒸发"操作中。
(4)由软锰矿中的杂质成分有3
4
Fe O 可知,其经过与2S -
的“反应”
操作后主要以2Fe +
形式存在,结合表中四种氢氧化物的溶度积数
据,为减少2
MnO 的损失,需将2Fe +转化为3Fe +
,然后再调节溶液pH ,
使杂质3Fe +
转化为3
Fe(OH),故净化”操作中需加入氧化剂,结合后续
操作中的物质转化可知,“净化”操作中加入的试剂X 为过氧化氢(2
2
H O )溶液。
对比表中的溶度积数据可知,相较于3
Fe(OH),3
Al(OH)
的溶度积较大,若要除去3
Al(OH)、3
Fe(OH)两种杂质,以前者的溶度积进行计算,推知调节溶液的pH 大小,由已知信息可知,沉淀完全的最大金属离子浓度为
51
1.010mol L --⨯⋅,此时
(
)
3
OH c -
=[]()32.333327.333
sp 35
110Al(OH)/Al mol L 110mol L 1.010K c -+
----⨯=⋅=⨯⋅⨯,则
()9.11
OH 110mol L c ---=⨯⋅,
()()9.111 4.91
W
9.1
OH 110mol L ,H mol L 110mol L 110
K c c ---+----=⨯⋅=⋅=⨯⋅⨯,此时pH=4.9。
(5)由工艺流程图中的“碳化”操作可知,该操作中加入的物质是碳酸氢铵、氨水,而“压滤”操作后的滤液中含2Mn +
,由目标产物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中有碳酸锰,故“碳化”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332342Mn HCO NH H O MnCO NH H O +-
+++⋅===↓++
选修3(15分)除备注外,其余空每空2分 (1)6
2
[Ar]3d 4s 或2
2
6
2
6
6
2
1s 2s 2p 3s 3p 3d 4s (1分) ;O
(2)3
sp ;N>O>C
(3)4
CH 或4
SiH
(4)7
解析: (1)Fe 是26号元素,其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62
[Ar]3d 4s 或
22626621s 2s 2p 3s 3p 3d 4s ;
()2+
26Fe H O ⎡⎤⎣⎦
中,2
H O 是配体,2
H O 子中的O 原子
有孤对电子,是配位原子。
(2)3
NH 分子中N 原子有1对孤对电子,3个成键电子对,所以N 原
子以3
sp 方式杂化;同一周期主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左到右呈
增大趋势,但ⅤA 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出现反常,所以C 、N 、O 元素的第一电离能:N>O 〉C 。
(3)价电子总数相同,原子总数相同的微粒互为等电子体,考虑与N 元素相邻主族的元素,可知与4
NH +
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是
4
CH 或4
SiH 。
(4)单键都是σ键,双键中有一个σ键,则1mol 柠檬酸分子中碳原子与氧原子形成7mol σ键。
选修5(15分)除备注外,其余各2分 (1)2−羟基苯甲醛(或水杨醛)(1分) (2)
(3)乙醇、浓硫酸/加热;
(4)羟基、酯基 ;2 (5)
(6)随着R ’体积增大,产率降低;原因是R'体积增大,位阻增大
解析:(1)由A的结构简式可知A为2—羟基苯甲醛(或水杨醛)。
(2)由题给已知信息可知,A与乙醛在强碱性环境中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结合B的分子式可知B的结构简式为。
(3)由C与D的结构简式可知,C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D,所用的试剂和反应条件为乙醇、浓硫酸/加热;C发生脱羧反应
生成分子式为
C H O的物质,该物质的结构简式为。
882
(4)由E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含氧官能团为羟基和酯基;E中手性碳原子有2个(如图中•所示)。
(5)1 mo M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充分反应能放出2mol 2CO,说明M中含有2个羧基,又因M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对苯二甲酸,说明两个取代基在苯环上的位置处于对位,根据C的分子
式(984
C H O)可推知M为。
(6)由题表中数据可知,随着R'体积增大,产率降低,是因为R'体积增大,位阻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