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企业中更好地开展QC小组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在企业中更好地开展QC小组活动
质量管理小组是企业中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的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是激发
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科学的方法,以提高人的素质、
改进质量、降低消耗和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开展的活动。
日本作为经济强国的崛起,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实施了质量革命50年代到
70年代的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使日本的经济实力大幅度上升,仅次于美国,而居
于英、德等国之前。
竞争的威胁,使其他国家进一步认识到质量的重要性。
我国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和QC小组活动已40年,从最初的工业企业推广发展
到各行各业,渗透到各个领域。
由于有效性不强,并没有取得很大实效。
在工程
建设行业,质量是效益,质量是生命,质量是百年大计,更强调质量的安全性、
可信性、经济性。
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设计企业要把质量搞上去,
必须靠全体设计人员的共同努力,实现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最好形式,就是认真
地开展QC小组活动。
1、领导提高重视,营造培养人才的土壤
企业管理者的重视和支持是QC小组长期有效开展下去的关键,全员教育、
对策措施的实施、成果的交流发表、对优秀成果的奖励等。
需要帮助、协调和一
定的资金,没有领导支持是很难办到的。
建立机制,明确责任,提供组织保证,
就是要把开展QC小组活动作为完善单位质量体系的一个环节,并对QC小组组建、注册登记、活动、管理、培训、成果发表、评选和奖励等项工作在企业质量管理
文件中做出规定,使得QC小组活动有章可循。
按照单位计划,按时提报课题和
注册登记。
对取得的成果,能纳入标准的应及时纳入标准。
在本部门、本专业或
在企业内部得到推广应用,减少重复劳动,提高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
2、提高培训质量,搞好人才教育
QC小组活动虽然属于自主管理活动,但是,由于它的群众性和科学性,需要
不断加强质量管理理论和质量管理方法的宣传教育。
设计单位人才济济,工程技
术人员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术,因此,应重点对他们进行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和
方法教育。
专业技术和管理技术如同一辆车子的两个轮子,解决问题来就能多快
好省。
2.1首先应抓好QC小组管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因为他们既负责QC小组的
组织管理工作又是QC小组活动的宣传员、指导员和检查员,因此,应加强对他
们进行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系统教育和培训。
丰富他们的质量管理理论知识,开阔他们的眼界,提高他们识别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点带面,发挥其
作用。
2.2培养一批QC小组活动的骨干,在企业有一批质量意识较强、善于发现问题、热心于不断改进质量的积极分子,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培养,使他们多学一点,既掌握质量管理理论,又会运用QC小组活动的有关知识和方法,还知道应
如何组织好QC小组活动。
对他加强质量教育,可以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问题
意识、改进意识、参与意识。
他们会像种子一样散布在企业的各个部门,使QC
小组活动在企业的广阔沃土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2.3应加强QC小组活动过程的检查指导,QC小组活动过程是一个收集客观
证据,对收集的客观证据运用统计工具进行分类、整理、分析并找出其关键问题,运用科学的方法加以解决并得以巩固的过程。
统计工具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必
用工具,因此强调要正确恰当的运用统计按术并加强对其进行指导培训。
对活动
有困难的QC小组,质量管理人员应对其加强帮助和指导,使QC小组活动能顺利
进行下去,并取得成果。
增强QC小组人员的活动兴趣和信心。
3、抓课题选择、抓活动过程勘测设计行业由于其专业不同,可共选择的课
题非常广泛。
主要是管理型和攻关型QC小组。
管理型QC小组主要围绕企业的方
针目标,以提高工作质量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目的组建的。
攻关型QC小组,根据勘察设计特点,应是影响勘测设计进程中的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
每干一个
项目,都是一个新的课题。
QC小组活动应是整个工程项目的难点、热点或薄弱环节,如缩短设计周期、减少工程投资、新按术、新设备、新材料应用等,课题选
得准,目标制定得就明确,对策实施就有针对性QC小组活动就有明确的目标和
奋斗的方向如果课题不突出,必然导致活动目的和方向不明确,计划措施也不好
制订,必然影响小组活动实效。
QC小组活动注重的是程序、证据、方法和技巧等。
程序就是遵循PDCA循环,P(计划)阶段即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找出主要原因,确定目标,制订对策;D(执行)阶段即按照制订的对策实施;
C(检查)阶段即检查所取得的效果,应与活动前的现状及小组制订的目标进行比较;A(处理)阶段即制订巩固措施,防止问题再发生,提出遗留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证据即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
方法即正确应用统计方法。
总之,
遵循PDCA循环,结合自身特点开展QC小组活动,就能提高小组成员解决问题的
能力,从而提高小组成员的素质。
4、加强评委建设、提高评审水平QC小组活动取得成果之后,为了肯定取得
的成绩,总结成功的经验,指出不足,以不断提高QC小组活动水平,同时为表
彰先进,落实奖励,使QC小组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就需要对QC小组活动成果
进行客观的评价与审核。
评委评审水平高低对于调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提高QC
小组活动水平至关重要。
评委容易犯的两种错误是有意识的错误和无意识的错误,有意识的错误是评审时带有偏见,打分不公。
无意识错误是评审时标准把握不准,主要问题投有找出来,而“微不足道”的小问题却找了一大堆,经济效益大小论
高低。
这将会把评审工作引导到不正确的方向。
从而挫伤QC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必然会挫伤广大职工参加QC小组的积极性。
因此,应加强评委的素质教育和评
审标准培训,提高评委的评审水平。
因此,为保证评审质量,更好地达到评审目的,使评选能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中进行,必须坚持公正、合理的原则,创造一个
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场。
从大处着眼,找主要问题,应肯定有哪些成功之处,在
哪些方面有交流、推广的价值,指出不足之处时要具体到每一条缺陷之所在,并
说明为什么是缺陷的根据。
不仅要重视有形成果,也要重视无形成果。
从而达到
小组之间互相学习和启发的目的,提高QC小组水平。
企业开展QC小组活动,是
增强企业活力、加强质量改进和技术创新的一种有效形式,应持续不断的发展下去。
使企业的管理质量、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形成螺旋式上升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