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英语课堂的思政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英语课堂的思政策略
发布时间:2021-09-06T01:13:38.598Z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7期作者:吴兰李芸
[导读] 英语课堂渗透思政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英语素养
吴兰李芸
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育学院,辽宁省沈阳市, 400000
摘要:英语课堂渗透思政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英语素养,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政教育的基本内容,如何帮助学生在英语课堂中把握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增强思政教育的育人效果,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英语课堂中的思政教育的现状进行剖析,然后从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等探索出英语课堂的思政策略,使学生能够在英语课堂中构建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也为学校全面开展人才培养,实现课程与思政的相互融合等提供参考的价值。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英语课堂;思政策略
十九大报告和全国思政教育会议中提到了思政教育应走进课堂,实现全过程育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克服外来文化和思想的诱惑后,能够坚定信念,坚持自己的理想,认识到自身的职责,为建设特色社会主义国家付出一份力量[1]。
因此,课堂教学中全面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英语课程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养的现状分析
(一)以直接讲授为主,缺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挖掘
英语课堂中采取的教学方式以直接讲授为主,导致课程思政教育效果较差。
由于课本中的内容主要以英美两国的文化为主,学生们很少在学习相关内容时了解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
学生应用的能力也相对较差,很少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知识,导致学生思想意识出现较大偏差,产生错误的价值观。
由此可见,传统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开展育人的工作,学生英语水平也难以得到全面提升。
(二)教学方法缺乏创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难以提升
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很多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在英语课堂中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和小组讨论等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从实际的英语教学来看,在课堂教学时仅仅进行语法的讲解和句型的练习;学生参与度较低;英语学习水平也明显不足;学生在课堂中也没有进行思考、探究、开展主题研究;很少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对个人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进行思考。
这些问题的出现,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无法被有效带动起来。
(三)教学评价主要以知识技能为主,缺少对学生道德品质开展评价
英语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学评价作为主要内容,开展有效的教学评价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效果,也是找出不足尽早提出改进对策的主要路径[2]。
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两种评价方式,即过程性的考核和终结性的考核,考核的维度包括学生学习的态度、作业完成的情况、课堂参与的情况等,通过考核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但是并没有针对思政教学进行考评,如:对学生诚信、友善、公平、爱国等表现进行考核,导致学生难以意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想要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就显得更加困难。
二、英语课堂中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有效路径
(一)挖掘德育元素,丰富教学内容
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为了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需要丰富教学的内容,在挖掘德育元素基础上,以培养学生道德水平和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等为主要目标。
首先,在制定相关教学主题内容时,需穿插德育相关的元素。
如:根据教学内容,设定主题“陌生人的善良”,该文章中的内容为测试美国人面对陌生人所表现出来的善良之举,这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适当的挖掘育人元素。
即爱国、和谐和平等、友善等内容。
其次,教师让学生结合当前的时事新闻和热点话题,对问题进行扩展和深化,引发学生思考,如:在学习完这篇文章后,教师让学生结合这两年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进行思考,同时分析外交部长王毅在2020年参加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所作出的讲述,宣传人间大爱和民族精神等,从而使得学生认识到自身的责任,产生道德认同。
最后,针对于讨论的问题进行小组之间的讨论,从而对教学内容开展深入地挖掘,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
(二)创新教学模式,实现英语课堂的有效育人
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仅可以根据课上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还需要组织开展更多有趣的育人活动,帮助学生通过体验将德育知识进行内化,从而打开全过程育人的局面,帮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产生情感上的认同[3]。
首先,课上教学模式的转变。
教师在英语课堂中开展案例教学,首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案例,并讲述案例,帮助学生在案例分析下,能够对课程内容有充分的把握,加深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学生也能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念和价值观念。
其次,教师可以采用故事讲解的方式,让学生针对于友善这一话题开展讨论,帮助学生通过故事的引导,了解到我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4]。
同时,教师在讲解完故事之后,还可以与学生开展激烈的讨论,对自己身边遇到的事情进行分享和讲述,通过故事渲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最后,教师在确定主题后,还可以开展唱歌和演讲等活动。
并且在讲解课文内容后,将文章中所讲述主要内容作为讨论的点,即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是什么,我们是否还需要一些精神的寄托,个人的理想和个人的追求是什么。
我们在前行中应该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追求更高的理想和人生目标。
这时教师以此为演讲主题,让学生们畅所欲言,针对于如何建设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何令国家兴旺,走向富强等进行讨论和分析,有助于学生坚定自己的信念,树立起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
(三)搭建线上和线下交流学习平台
线上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教学的质量,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开展线上的学习,并借助思维导图,让学生结合线上丰富的资源填写思维导图中的内容,如:思维导图分为两个大的分支,即西方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问题的填写,对比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然后教师在让学生们进行探讨和分析后,将存在的问题留在课堂中讨论,并且教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阅读关于“中国梦”相关的文章,帮助学生潜移默化下接受思政的熏陶,认识到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带来的重要作用。
(四)建立合理的教学考核机制英语课堂中教师通过增加“德绩”考核,以使德育更具有效性和持续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方面教师在绩效考核时对学生常规知识的掌握进行考核;另一方面采用学生互评、自评和教师评价的方式,对学生爱国主义、团队精神、公正、友善等方面进行考评,这种评价实现了全过程育人,将培养学生优良道德品质作为主要考核点,能够让教师和学生充分认识到德行对于一个人的成才发挥出的重大作
用,这样才能尽快达到教育目标,帮助学生实现人生的价值[5]。
总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渗透和挖掘时,会受到思想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影响,导致思政教育效果差强人意。
基于此,文章在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政策略后,以丰富教学内容和创新教学方式、教学平台、教学模式为主,支持和促进课程思政的发展,从而使得英语课堂发挥出育人的功效。
参考文献
[1]马鼎. 大思政格局视野下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实施路径[J]. 智库时代,2019(48):179-180.
[2]李昊霖,王丁,李雪婷. 关于高校英语教学融入“课程思政”的几点思考[J]. 现代职业教育,2020(10):90-91.
[3]李冠颖,王天芳. 中医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隐性培育[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36):59-61.
[4]李平,王聿良,吴美玉,王晓红. “大学英语”课程向“课程思政”拓展的可行性研究[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6(10):137-140.
[5]胡志红.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课堂的探索与实践——以《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绿色生活”主题为例[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9):73-75.
作者简介:
吴兰,1982.02.23,女,汉,辽宁沈阳,本科硕士,中级,毕业于辽宁工业大学,英语,英语教学,翻译,就职与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李芸,1982.06.中级,硕士研究生,就职于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沈阳中共沈阳市委教科委大学生思政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高职教学育人实践研究课题立项编号:SDSZ-2021-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