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感应空间理念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了城市规 划在城市感应空 间形成中的作用和城 市感应空 间对城 市规划的挑战 ,并 以长沙市为例进行 了具体探讨 。 城市规 划和 城市感应空 间的形成是相辅相 成的 , 们 的 目的都是为 了生活其 中的人类 。科学、 完善 的城市规划能 他 扩大市 民的感应空 间, 加城市的 “ 增 可读性 ” 增 强居民对城市 的好 感 ; , 相应地 , 过 了解居 民对城 市特 点的感应 通 和认识 ,可以测度城市物 质空间极其文化风 貌对人刺激 的能力 ,为规划一个 美的城市空 间环境 提供依据 。城市 的 规划布 局应尽可能为居 民构想 图增加 美丽印象 ,提供清 晰的标志 ,丰富市民 的感应空 间。 关 键 词 :城市感应 空间 ;城市规 划 ;长沙市

相关概念和研 究综述
感应是人们从实 际中感觉的( 听觉、 视觉、 嗅觉) 以及对整个过程 的反应 。空间是指在 日常三维场
所 的生活体验 中,符合特定几何环境的一组元素或
地点 ,两地点间的距离或特定边界 间的虚体 区域 。
城 市空 间就是一 个城市用物质元素和精 神塑造 的 让市民生活其中的空间。市民对城市空 间的感应形 成了城市感应空间,它是人们 日常生活意识、行 为 与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的动态关系 的总和 ,是各类居
并且可识别性、连续性较差,弱化 了整体的城市意 象 ,使感应空间的形成缺乏清晰明了的骨架 。绕城
线、城市环线、金霞大道、桐梓坡路的规划设计 的 完善 , 展览馆路、 民西路、劳动西路、蔡锷 南路、 人 德雅路、太平街、体育馆路、黄兴北路、新建路、 湘江大车站北路、俯湘大道的拉通 ,令作为城市意
理解 的直 线 和 直省 。
忽视 了城市规划促进社会发展、为人们服务这一根 本 目的。 结果导致城市中出现 了对宽马路、 大广场、
绿地 的攀比,这样模糊 了城市的个性 ,忽视了作为
城市主体的公民对城市的意象。随着人文关怀 的被 重视 ,城市的宜居性越来越受到规划界和大众 的关
注 。为 了达到规划 的根本 目的,规划者有必要了解
维普资讯
第7 卷第 2 期
夏安桃
基于城 市感应空 间理念 的城市规划与建 设
பைடு நூலகம்
图存在很大 的区别 ,前者空间宽度大、 内容丰富, 后者空间宽度小 、内容简单,说明经济、交通对他 们的出行和对城市的感应存在 重大影响。
我 国地 理界 引入感 应与行 为地理学 的时 间不 长 ,特别是开展应用研究的甚少 。许学强等通过研
针对长沙缺少反映历史文化特色城市生活民俗风情的雕塑的现状长沙市正在构建一区历史文化雕塑区二园雕塑公园晓园公园两带滨水区雕塑景观带浏阳河沿岸雕塑景观带六轴百年长沙雕塑步行景观轴近代革命先辈雕塑轴芙蓉路都市生活雕塑轴科技雕塑景观轴星沙工业雕塑景观轴橘洲雕塑景观轴多心的点状分布线状延伸面状扩展的城市雕塑空间布局结构些雕塑将让长沙市的感应空间主题更加明了
维普资讯
第 7卷 第 2期
20 06年 4月
湖 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 学版)
J u a o u a g i l r ies y( o il c n e) o r l f n n A r ut a Unv r t S ca S i c s n H c ul i e
收稿 日期 :2 0 —30 0 60 —2
在 2 世纪 5 0 0年代 曾要求波斯顿、新泽西市、洛杉 矶 的受调查居民画出各 自城市的略图,即居民构想 图,得出了感应空间的五项基本要素——道路、边
界、区域、节点、标志物 ,并得到 了规划界 的一致 认可 和广泛使用 ,开创 了感应空间研究的先例。弗
中图分类号 :F 9 . 2 92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 060— 4— 092 1( 0 ) 0 8 4 2 20 0


虽然 我国是最早具 有城市规划技术 的 国家之 但是物质建设规划一直是规划的主要 目的…,
民 日常生活场所之间的关系组合 ,它与特色场所密 切相关。居民构想图是城市居民根据 自己对城市的 记忆、理解、感应画出的一种简图,这种简图对所 感应 的空 间结构 将复杂 的几何形 状简 略为更容易
空间,增加城市的 “ 可读性 ”。

个人和集体的行为研究上 ;六七十年代 ,国际地理 界 已开始从感应空 间的角度研究人 的行 为空 间和 行为过程 ,出现了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一 感应与
行为地理学 ,在城市规划、商业布局等领 域取得较
好 的成绩。从地理学的角度研究人 的行为 ,重点是 对感应所发生的作用进行研究,目前已涉及到决策 和行为 的有效研究 ,如 区位选择、路线选择、光顾 方式、信息流分析等多个方面 。感应与行为地理学 强调的是一种人与感应环境关系 的研究,每个人都 有被感觉到的环境即行为环境 ,有人提 出了人与环 境关系的函数表达式,即 B FP ,也就是说行 = (, 为() 是人() P与环境( 的函数 。美 国学者林奇早
基金项 目:湖 南师范大学博启 项 目( 003) 24 6 6 6 作者简介 :夏安桃( 6一 1 7) 9 ,女 ,湖南益 阳人 ,博士 , 讲师 。
朗西斯 卡托(r csa ) Fa ect 和麦杉 ( bn) 罗马市 n o Meae对
进行研究时 ,发现中产阶级和下层社会 的居民构想
V0 . . 1 7 NO 2 Ap .2 0 r 06
基 于城 市 感应 空 间理念 的城 市规 划 与建 设
夏 安 桃
( 湖南师范大学 资源与 环境科学学院 ,湖 南 长 沙 4 08) 10 1
摘 要 :从城市感应空间、城市规划等概念入手,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城市感应空间的研究进展和研究趋势 ; 论述
传统研究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的方法是土地利用
功能分 区和社会分析 ,这两种办法均机械地把城市 作为一个物质来分析 。从 2 世纪 5 年代开始 ,部 0 0
分 地 理 学 家 把 研 究 的重 点 从 区域 特 征 研 究转 入 到
市民的城市感应空间。通过对感应空间的研究 ,测 度城市物质空间及文化风貌对人的刺激的能力,为 规划一个美丽的城市空间提供依据 。笔者拟对城市 感应空间与城市规划的相互影响进行研究 ,并以长 沙市为例研 究如何在 城市规划 中加强市民 的感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