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一、我会选(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每题1分)
1.(1分)(20xx•长春一模)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B.冰雪融化C.香水挥发D.蜡烛燃烧
2.(1分)(20xx秋•××县校级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所以不能跟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B.空气中的氧气可供给呼吸,非常重要,而二氧化碳是一种可有可无的气体
C.稀有气体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在通电时可发出不同颜色的光D.氧气具有可燃性,是一种很好的环保燃料
3.(1分)(20xx•江西)下列是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
A.
我是紫红色的固体B.
我在天然界硬度最大
C.
我会生锈D.
我在常温下是气体
4.(1分)(20xx•达州校级模拟)如图所示,打开“雪碧”瓶,把从饮料中溢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该实验验证了从饮料溢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水蒸气
5.(1分)(20xx•岳阳模拟)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B.C.D.
6.(1分)(20xx秋•××县校级月考)下列物质前者是纯净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A.氮气高锰酸钾B.氧气空气
C.五氧化二磷冰水混合物D.氧气氮气
7.(1分)(20xx秋•××县校级月考)是对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描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生成二氧化硫
B.放出热量
C.发出蓝紫色的火焰
D.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8.(1分)(20xx秋•××县校级月考)判断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A.发光B.放热
C.有新的物质生成D.有沉淀生成
9.(1分)(20xx秋•××县校级期中)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氧气B.空气C.二氧化碳D.高锰酸钾
10.(1分)(20xx秋•××县校级月考)区别空气、氮气和氧气的最好方法()
A.燃着的木条B.带火星的木条C.澄清的石灰水D.液化11.(1分)(20xx•曲靖模拟)读量筒中液体体积时,某同学俯视读数为20mL,则实际为()
A.大于20mL B.小于20mL C.为20mL D.无法判断
12.(1分)(20xx秋•××市期中)加热某种固体产生了气体,对于这一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A.属于化学变化
B.属于物理变化
C.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二、填空题(每空1分,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对应的空格内)
种):、、、
.
23.(4分)(20xx秋•××县校级月考)有A、B、C、D四种物质.A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B可以在A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D也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若将D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试判断A、B、C、D是何种物质
A:B:C:D:
24.(2分)(20xx秋•××县校级期中)(1)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集气瓶底放入少量的水,其目的是.(2)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集气瓶底放入少量的水,其目的是.
四、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0分)
25.(4分)(20xx秋•××县校级月考)某同学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请你填写有关空格.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2)红磷燃烧的现为.
(3)实验后发现测定出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可能的原因是(填写二条即可)
①
②.
26.(6分)(20xx秋•××县校级月考)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b .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其中二氧化锰起作用.
(3)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为.
(4)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当导管口开始有气泡产生时;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20xx-20xx学年河南省××市××县三中等七校联盟九年级
(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我会选(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每题1分)
1.(1分)(20xx•长春一模)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B.冰雪融化C.香水挥发D.蜡烛燃烧
【点评】了解常见的气体的性质、用途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
3.(1分)(20xx•江西)下列是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
A.
我是紫红色的固体B.
我在天然界硬度最大
C.
我会生锈D.
我在常温下是气体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常规题型;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解答】解: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因此,都属于物理性质.
A、铜的颜色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铜的物理性质.故此项不选;
B、金刚石的硬度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金刚石的物理性质.故此项不选;
C、铁能够生锈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铁的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D、氮气的状态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氮气的物理性质.故此项不选;
故选C.
【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4.(1分)(20xx•达州校级模拟)如图所示,打开“雪碧”瓶,把从饮料中溢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该实验验证了从饮料溢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水蒸气
【考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专题】物质的鉴别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根据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物质是二氧化碳考虑.
【解答】解:
打开“雪碧”瓶,把从饮料中溢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溢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气体.
故选B.
【点评】我们利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不能用能否支持燃烧来验证二氧化碳.因不支持燃烧的气体除去二氧化碳之外,还有氮气.
5.(1分)(20xx•岳阳模拟)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B.C.D.
【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用于加热的仪器;测量容器-量筒;固体药品的取用.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取用液体时:①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③瓶塞应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
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
C、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如果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会引起酒精失火,造成危险;
D、量取液体时,视线没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解答】解:A、取用液体时:注意瓶口、标签的位置,瓶塞的放置等,图中操作错误,瓶塞没有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故A不正确;
14.(2分)(20xx秋•××县校级月考)氧气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无味(填颜色气味)的气体,要制取一瓶较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排水法(填排水取气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考点】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收集方法.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
【解答】解:氧气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利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更纯净.
故填:无色、无味;排水法.
【点评】根据氧气的物理性质可以选择收集氧气的方法,要注意了解.
15.(2分)(20xx秋•××县校级月考)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2)硫在氧气中燃烧硫+氧气二氧化硫.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
【解答】解:(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2)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硫+氧气二氧化硫.
故答案为:(1)铁+氧气四氧化三铁;(2)硫+氧气二氧化硫.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文字表达式的能力,掌握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16.(2分)(20xx秋•××县校级月考)在燃烧匙里放入少量白糖,加热,白糖熔化变成液体,这时白糖发生了物理变化.若继续加热,白糖变黑,生成了碳,这时白糖发生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分析解答;根据加热试管内液体体积的量解答.
【解答】解:使用天平称量固体时,左码右物,则实际质量为砝码﹣游码=5g﹣0.7g=4.3g;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液体体积不超过30mL×=10mL,故填:4.3g,10.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仪器的使用和实验的注意事项,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三、简答题(12分)
21.(3分)(20xx秋•××县校级月考)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请用图中仪器的名称按要求填空:
(1)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胶头滴管;
(2)常用于给物质加热的仪器是酒精灯;
(3)既可用作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受热的是试管.
【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
【专题】实验操作型;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根据常见仪器的作用和用途来回答本题,要熟记它们的名称.
【解答】解:(1)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故填:胶头滴管;
(4)常用于给物质加热的仪器是酒精灯,故填:酒精灯;
(5)试管常用做①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②也可用做收集少量气体的容器③或用于装置成小型气体的发生器.故填:试管.【点评】仪器的名称和用途,以及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是实验考查的基本内容,也是考查热点之一,历年中考,不论分值多少,总有题目出现,所以要引起重视.
22.(3分)(20xx秋•××县校级月考)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实验结束后发现放在桌子上的试管已经破裂,请你分析造成试管破裂的可能原因(写出四种):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试管外壁有水滴、试管底部接触灯芯、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考点】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根据实验室里给固体药品加热的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试管口朝上倾斜、试管底部接触到灯芯、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未给试管预热等.【解答】解:实验室里给固体药品加热时,试管破裂可能是由于试管受热不均匀,也可能是在高温时突然冷却等引起的.如试管
【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1)根据硫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硫能污染空气分析回答;
(2)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注意事项分析回答;
【解答】解:(1)由于硫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硫能污染空气.所以,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在集气瓶底部加少量水的目的是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
(2)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在集气瓶底部加少量水的目的是:防止高温的生成物炸裂瓶底;
故答为:(1)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防止污染空气;(2)防止高温的生成物炸裂瓶底;
【点评】在不同的实验中水都有不同的应用,根据水的性质结合具体的实验分析水的应用.
四、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0分)
25.(4分)(20xx秋•××县校级月考)某同学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请你填写有关空格.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尽可能把氧气反应掉.
(2)红磷燃烧的现为产生黄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3)实验后发现测定出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可能的原因是(填写二条即可)
①装置漏气
②红磷量不足.
【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空气与水.
【分析】(1)从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使瓶内空气中的氧气完全被消耗解答;
(2)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其实质上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去分析;
(3)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原理去分析.
【解答】解:(1)为了实验的准确性,为了将集气瓶中的氧气全部耗尽,所以应加入过量的红磷.
(2)红磷燃烧的现象是:产生黄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故答案为:产生黄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3)造成进入水的体积少的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没有把瓶内氧气消耗完,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了止水夹;
答案:
(1)尽可能把氧气反应掉;
(2)产生黄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3)①装置漏气;②红磷量不足.
【点评】本题以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载体,考查了相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所测氧气含量偏低的原因、氮气的性质等,考查学生科学探究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26.(6分)(20xx秋•××县校级月考)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b 铁架台.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 (填序号),其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3)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氯酸钾+氧气.
(4)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当导管口开始有气泡产生时;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若木条迅速复燃,证明已收集满氧气.
【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解答;
(2)如果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
(3)根据氯酸钾制取氧气生成氯酸钾和氧气解答;
(4)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比较纯净;氧气一般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和验满.
【解答】解:(1)b铁架台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
(2)如果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其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故答案为:B;催化.
(3)氯酸钾制取氧气生成氯酸钾和氧气,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氯酸钾+氧气;
(4)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的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若木条迅速复燃,证明已收集满氧气.
故答案为:
(1)铁架台;
(2)B;催化;
(3)氯酸钾氯酸钾+氧气;
(4)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若木条迅速复燃,证明已收集满氧气.
【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氧气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仪器的名称、验满的方法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