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真题汇编(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真题汇编(含答案)
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
1.课堂上老师分析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时指出,生此反应的条件是:金属要比盐中金属活泼但要除去钾、钙、钠。

泽元同学很好奇,他想探究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什么物质?
(进行实验一)取绿豆大的一小粒钠放入盛有饱和CuSO4溶液的锥形瓶中
(实验现象)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出现蓝色絮状沉淀,一会儿部分变黑色。

(1)探究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将锥形瓶塞上单孔塞,导管通入肥皂水中,有肥皂泡飘到空中,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肥皂泡,有爆鸣声。

说明生成的气体是_____。

(2)探究沉淀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难溶性碱通常遇热时会分解为对应的金属氧化物和水。

(猜想与假设)剩余物质为有Cu(OH)2和_____,可能有Cu。

(验证猜想)
(实验结论)钠加入硫酸铜溶液中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写出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反思与交流)出现黑色固体可能的原因是_____。

(进行实验二)泽元同学将饱和 CuSO4溶液滴加在一小块钠上至钠完全反应,观察到表面有灰黑色固体,周围有大量蓝色糊状物。

同学们加入试剂X 将黑色和蓝色固体除去,看到有金属光泽的红色铜。

与实验一对比,从实验原理角度分析实验二中得到红色铜的原因可能是_____。

(3)其他金属与盐反应,是否也有此现象呢?同学们又做了以下实验:取大小形状都相同的不同金属与不同浓度硫酸铜溶液反应的现象记录如下:
请根据上表中信息,猜想金属与盐产生气体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写出两点,合理即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氢气 氧化铜 H 2SO 4 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变成蓝色 2NaOH+CuSO 4═Cu (OH )2↓+Na 2SO 4 钠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
实验二中水较少,钠和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 金属的活动性 盐溶液的浓度
【解析】
【分析】
【详解】
(1)将产生的气体用导管通入肥皂水中,将燃着的木条靠近飘起的肥皂泡,有爆鸣声,说明生成的气体是氢气,点燃该气体前一定要先检验纯度;故填:氢气;
[猜想与假设]氢氧化铜沉淀受热会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水,所以沉淀中有Cu (OH )2和氧化铜,可能还有Cu ;故填:氧化铜;
[验证猜想]
氧化铜、氢氧化铜会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铜不会与稀硫酸反应,所以: 故填:H 2SO 4;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变成蓝色;
[实验结论]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化学方程式为:2Na+2H 2O=2NaOH+H 2↑,2NaOH+CuSO 4═Cu (OH )2↓+Na 2SO 4;故填:2NaOH+CuSO 4═Cu (OH )2↓+Na 2SO 4;
[反思与交流]氢氧化铜受热分解为相应的金属氧化物和水,所以出现黑色物质的可能原因是:钠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的氧化铜。

故填:钠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
[进行实验二]当水较少时,钠容易和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则与实验一对比,实验二中得到红色铜的原因是实验二中水较少,利于钠和硫酸铜反应。

故填:实验二中水较少,钠和
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
(3)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出,金属的活动性以及盐溶液的浓度都会影响金属与盐产生气体,故填:金属的活动性;盐溶液的浓度。

2.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原文作者:袁越)。

二氧化碳是著名的温室气体,它能让太阳光顺利通过,却会阻止地表热量的散失。

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太阳的辐射强度只有现在的四分之一,为什么那时的地球没有被冻成冰球呢?最新的理论认为,液态的水(比如降雨)能够溶解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再把它变为碳酸盐,沉积到岩石层中。

同时,地球的内部很热,沉积在地壳中的碳经常会随着火山喷发而重新变为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这就形成了一个碳循环。

经过几亿年的时间,这个碳循环逐渐达到了某种平衡,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保持一定的含量。

正是由于这些二氧化碳产生的温室效应,使得地球的温度不至于太冷。

生命的诞生促成了另一个碳循环。

众所周知,生命的基础是光合作用,就是利用太阳提供的能量,把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提取出来,连接成一条长短不一的碳链。

这样的碳链被称为“有机碳”,因为它既能作为生命的“建筑材料”,搭建成生命所需的各种有机分子(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氨基酸等),又能“燃烧自己”,产生能量供生命使用。

有机碳的燃烧过程又可以称之为“氧化反应”,其产物就是二氧化碳和水。

南极冰钻的结果证明,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在过去的1万年里基本保持稳定。

但自工业化以来,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二氧化碳浓度开始逐年上升,同时段内地球大气层的平均温度也发生了变化。

(见表一和表二)
目前燃烧化石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大气中的实际含量比理论计算值少一倍。

有证据显示,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提高加快了森林的生长速度,促进了土壤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这说明大自然正在努力地试图平衡人类带来的影响。

但是,大自然的平衡能力是有限的,面对突然多出来的这些“碳”,大自然一时也应付不过来了,所以人类必须自己想办法。

下图是当前人类为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所采取的措施。

(有删改)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地球没有被冻成冰球的原因是。

(2)人类使用化石燃料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逐年上升。

下列物质中,属于化石燃料的是(填字母序号,下同)。

A.天然气 B.煤 C.酒精 D.石油
(3)观察表一和表二后,小德认为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持续增加导致地球大气层平均温度持续升高,但小威却不同意他的观点。

下列不同年份间数据变化的总趋势能支持小威说法的是。

A.1900~1910 B.1910~1940 C.1940~1980 D.1980以后
(4)人类为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采取的措施有:开发新能源、植树造林、(写出一条即可)等。

(5)关于碳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对人类的生活有害无利
B.保持自然界的碳循环处于平衡状态是至关重要的
C.人类过多的工业活动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打破了碳循环的平衡
D.当碳循环的平衡状态被破坏时,大自然完全具有自我修复的能力
【答案】碳循环逐渐达到了某种平衡,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保持一定的含量。

正是由于这些二氧化碳产生的温室效应,使得地球的温度不至于太冷ABD A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人工吸收二氧化碳(合理即可)BC
【解析】
(1)由题可知,碳循环逐渐达到了某种平衡,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保持一定的含量。

正是由于这些二氧化碳产生的温室效应,使得地球的温度不至于太冷,故地球没有被冻成冰球;
(2)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燃料,酒精不是化石燃料,故选ABD;
(3)由图可知,在1900~1910年段,图一中生成二氧化碳的量在增加,但是在图二中该年段的温度却在降低,故选A;
(4)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采取的措施很多,比如绿色出行,人工吸收二氧化碳等等;(5)A、二氧化碳气体有有利的地方,比如光合作用、气体肥料等,但也会形成温室效应,故错误;B、自然界的碳循环不平衡的话会造成许多负面的影响,故正确;C、人类大
面积的推行工业,难免会释放出较多的二氧化碳,打破了碳循环的平衡,正确;D、大自然的自我修复的能力有一点的限度,过多产生二氧化碳,超出了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范围,就会出现温室效应,错误。

故选BC。

3.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随着环境意识的提高,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越来越关心.下表列举了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及来源.
污染源污染物
建筑材料NH3、甲醛(CH2O)、苯(C6H6)、甲苯(C7H8)、石棉纤维等
家具甲醛(CH2O)、甲苯(C7H8)等
办公用品O3、电磁辐射等
烹饪CO、NO2、SO3、PM10等
室内微生物结核杆菌、霉菌等
从上表看出室内污染物种类繁多,其中室内甲醛污染已被列入对公众健康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之一.室内空气中的甲醛主要来自于人造板材料制作的家具、地板以及胶黏剂等.这些材料用的越多,甲醛在室内空气中的浓度越高.甲醛的释放期非常长,人们打开人造板家具柜门时,闻到的刺激性气味主要是甲醛的气味.
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方法有很多.
通常情况下,开窗通风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最有效的方法.
运用功能性装饰材料也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研究表明硅藻泥也可以净化空气.硅藻泥的主要成分是硅藻土,是由水生浮游类生物沉积而成.电子显微镜显示,硅藻土粒子表面具有无数微小的孔穴,功能与活性炭相似.正是这种多孔的结构,使硅藻泥成为具有净化空气功能的内墙装饰材料.
“光触媒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光触媒”是一种纳米级材料,具有强烈的催化分解功能.图一就是“光触媒”技术应用于分解甲醛、氨气、甲苯等有害物质的原理图.空气净化器是净化室内空气的重要设备.图二是某品牌空气净化器的净化效果图,其中a、b、c是甲醛随开机时间浓度变化的三条曲线.
为满足人们对健康住宅的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使生活由舒适型向健康型方向发
展,人们正在不断优化新的技术.
依据短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一氧化碳的污染源是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填序号).
a.甲醛有毒
b.硅藻泥通过吸附污染物净化了空气
c.吸收、转化、降低室内污染物的浓度都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3)“光触媒技术”可将污染物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依据图一写出该反应的条件:__.(4)依据图二提出一条使用空气净化器的建议:__.
【答案】烹饪 abc 光、TiO2工作时间在1~2小时,降低甲醛的浓度效果显著
【解析】
(1)含碳元素的燃料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2)a.甲醛有毒,正确;b.硅藻土粒子表面具有无数微小的孔穴,功能与活性炭相似.正是这种多孔的结构,使硅藻泥具有吸附性,吸附污染物净化了空气,正确;c.吸收、转化、降低室内污染物的浓度都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正确。

故选abc。

(3)依据图一可知,“光触媒技术”可将污染物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条件是光、TiO2(4)依据图二提出一条使用空气净化器的建议:工作时间在1~2小时,降低甲醛的浓度效果显著。

4.自然界有一种“雷雨发庄稼的现象,即在雷雨过后,植物生长得更好,下面一段短文就是叙述雷雨中发生的一系列化学过程”。

①空气中的N2在放电条件下与O2直接化合生成无色不溶于水的一氧化氮气体
②一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略大,不稳定,常温下就易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
③二氧化氮气体有毒,易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
④生成的硝酸随雨水淋洒到大地上,同土壤中的矿物相互作用生成可溶于水的硝酸盐,请填写下列空白:
(1)上述短文中,对二氧化氮的化学性质进行描述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2)实验室制取一氧化氮时,只能采用下列收集方法的是(__________)
A向上排空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排水集气法
(3)写出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雷雨发庄稼”植物生长更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答案】③ C 3NO2+H2O=2HNO3+NO 空气中的N2,在雷雨中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

转化为可溶性的硝酸盐,易被植物吸收,从而起到氮肥的作用
【解析】
【分析】
氮气和氧气放电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和氧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

【详解】
(1)二氧化氮气体有毒,易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这些性质需要通过
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二氧化氮的化学性质,故选③。

(2)一氧化氮不稳定,常温下就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一氧化氮不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故选C。

(3)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NO2+H2O=2HNO3+NO。

(4)空气中的N2在放电条件下与O2直接化合生成无色不溶于水的一氧化氮气体,一氧化氮气体常温下就易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二氧化氮气体易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生成的硝酸随雨水淋洒到大地上,同土壤中的矿物相互作用生成可溶于水的硝酸盐,被植物吸收,故“雷雨发庄稼”植物生长更好的原因是空气中的N2,在雷雨中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

转化为可溶性的硝酸盐,易被植物吸收,从而起到氮肥的作用。

【点睛】
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一氧化氮不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5.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生活垃圾处理不当会造成环境的污染,我们能为赖以生存的环境做些什么呢?可以将生活垃圾分类,把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分别投入相应的垃圾箱。

其实,还可以把厨余垃圾中的鲜垃圾用来制作“环保酵素”。

制作方法:按1:3:10的比例将红糖、鲜厨余(水果皮、菜叶等)、水混合装入桶中,盖盖发酵3 个月,过滤出液体,得到环保酵素。

环保酵素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等诸多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防城港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对生长中的芥菜残留农药进行了研究。

首先检测喷洒农药2小时后初始附着量,然后分四组分别喷洒:清水,1:200、1:300、1:400(环保酵素和水的体积比,下同)的酵素液,检测96 h后3种农药降解情况,结果如下图所示。

我国是农业大国,施用化学肥料是保证粮食高产、稳产的一种重要措施,但与此同时,长期施用化肥会造成土壤退化、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

玉溪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学院研究人员分别用1:250、1:500、1:750、1:1000的酵素液(每周施浇3次)对土壤中有机质等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所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保护环境,从自身做起。

(原文作者李方志、韦文芳等,有删改)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制作环保酵素,过滤液体时,常采取的工具是_____。

(2)长期施用化肥会造成的后果是_____。

(3)红糖主要成分化学式为 C 12H 22O 11,其中碳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_____。

(4)四组实验中,对芥菜中残留农药降解作用最好的是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 环保酵素对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提高有一定的效果
B 施浇环保酵素到第 7 周,土壤改良效果最佳
C 环保酵素浓度越大,土壤改良效果越好
【答案】纱布或滤网 土壤退化,生态环境污染等
1212100%1212+122+1611
⨯⨯⨯⨯⨯ 1:300的酵素液 AB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生活中制作环保酵素,过滤液体时,常采取纱布或滤网。

(2)长期施用化肥会造成的后果是土壤退化,生态环境污染等。

(3)红糖主要成分化学式为 C 12H 22O 11,其中碳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1212100%1212+122+1611
⨯⨯⨯⨯⨯。

(4)由图示信息可知,四组实验中,1:300的酵素液对芥菜中残留农药降解率最高,故降解作用最好的是1:300的酵素液。

(5)A 、由有机质增幅率图可知,环保酵素对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提高有一定的效果,故A 正确;
B 、施浇环保酵素到第7周,土壤改良效果最佳,故B 正确;
C 、长期施用环保酵素化肥会造成土壤退化、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环保酵素不是浓度越大,土壤改良效果越好,故C 不正确。

故选AB 。

【点睛】
=100%⨯⨯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对分子质量
6.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最先发现了氯气。

当他研究软锰矿(二氧化锰)时,使软锰矿与
浓盐酸混合并加热,产生了一种黄绿色的气体,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氯气。

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能使人出现打喷嚏、咳嗽、流泪不止、窒息等症状。

但氯气可用来消毒自来水,其原理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的强氧化性能够杀死水中的病菌,不过,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也存在一定端,氯化消毒后的自来水可能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所以现在的自来水消毒采取了多种改进措施。

现代化学中氯气的用途有很多。

工业上,氯气用于制作漂白物,气制成的漂白物非常多,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有漂白液和漂白粉。

这些产品在保存过程中,要注意密封干燥,避免阳光直射。

因为次氯酸盐在空气中会与二氧化碳、水发生反应产生次氯酸,次氯酸在光照下会进行分解,从面导致漂白剂失效。

氯气还可以制备多种农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塑料等。

(1)氯气属于________________(填物质类别),区分氯气和氧气最简单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

(2)氯气制作漂白粉用于杀菌消毒,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2),次氯酸钙中氯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__。

(3)以下描述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①用氯气消毒杀菌属于物理变化
②漂白粉需要密封保存是因为其化学性质不稳定
③上述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④氯气泄漏逃生时应顺风向低处跑
【答案】单质观察颜色 +1 ①③④
【解析】
【分析】
【详解】
(1)氯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为单质;氯气为黄绿色气体,而氧气为无色气体,所以通过观察颜色就可以区分两种气体;
(2)根据化合物显中性的原则计算次氯酸钙中氯的化合价,设氯的化合价为a,次氯酸钙中钙化合价为+2,氧的化合价为-2,所以(+2)×1+a×2+(-2)×2=0,a=+1,因此次氯酸钙中氯的化合价为+1;
(3)①、氯气杀菌消毒是指氯气溶于水形成次氯酸,利用次氯酸的强氧化性进行杀菌消毒,氯气生成了次氯酸,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①错误;
②、根据题目信息可知,漂白粉为次氯酸盐,次氯酸盐可与空气中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在光照条件下分解,造成漂白粉失效,所以需要密封保存,②正确;③、实验室采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制取,反应物中含有氢、氧、锰、氯等元素,生成物氯气只含有氯元素,所以生成物还有其他物质,而化合反应是指有两种反应物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因此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制取氯气的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③错误;
④、氯气为有毒气体,且密度比空气大,容易在底部聚集,所以逃跑时应逆风往高处跑,避免氯气中毒,④错误;故选①③④。

7.据报道:一家政服务人员在清洗抽水马桶时,同时倒入了“84消毒液”和洁厕剂,结
果被两者反应产生的有毒气体熏倒在地。

(1)“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 ) ,其中Cl 的化合价为_____。

次氯酸钠(NaClO ) 与盐酸混合后,会生成氯化钠、水及有毒的氯气。

请你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 目前市场上的洁厕剂大多为酸性,含有一定量的稀酸(如稀盐酸、稀磷酸等),具有腐蚀性。

下列物体中,表面可用这类洁厕剂清洗的是_____。

A 大理石台面(主要成分是CaCO 3)
B 釉面砖(釉面的主要成分是SiO 2)
C 不锈钢管
(3)洁厕剂中的稀盐酸可用来除锈,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白醋、柠檬酸溶液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因为白醋、柠檬酸溶液、盐酸中都含有_____(填离子符号)离子。

【答案】+1 22NaClO+2HCl=NaCl+H O+Cl A 2332Fe O +6HCl=2FeCl +3H O H +
【解析】
【详解】
(1)次氯酸钠(NaClO ) ,其中钠元素的常规价态为+1价,氧元素的常规价态为-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x =x=(+1)++(-2)0,+1,Cl 的化合价为+1。

次氯酸钠(NaClO ) 与盐酸混合后,生成氯化钠、水及有毒的氯气,故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2NaClO+2HCl=NaCl+H O+Cl
(2)
A 、大理石台面(主要成分是CaCO 3),其中3222CaCO +2HCl=CO +CaCl +H O ,可以清洗;
B 釉面砖(釉面的主要成分是SiO 2),不反应,不可以清洗;
C 类洁厕剂清洗具有腐蚀性,不能清洗不锈钢管;
故表面可用这类洁厕剂清洗的是A ;
(3)铁锈的主要成分为Fe 2O 3,洁厕剂中的稀盐酸可用来除锈,其化学方程式为:2332Fe O +6HCl=2FeCl +3H O ,白醋、柠檬酸溶液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因为白醋、柠檬酸溶液、盐酸都属于酸性溶液,其中都含有H +。

8.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
在离地面约25 km 高空处有一层厚度极薄的气体层,主要成分是臭氧(O 3),它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的保护层。

与O 2不同,通常状况下O 3是淡蓝色气体,有难闻的鱼腥味。

O 3不太稳定,一旦受热极易转化成O 2,并放出大量的热。

O 3比O 2活泼的多,它能跟很多物质(SO 2、CO 、NO 、氟利昂等)发生反应。

如除去工业废气中的SO 2,一种方法是在微热条件下,O 3与SO 2化合成SO 3,SO 3再跟H 2O 化合就得到了硫酸。

臭氧发生器可以制得O 3,其原理是在放电条件下,O 2能转化为O 3。

从臭氧发生器出来的气体中含O 3约3%。

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大量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

飞机排出的废气(含CO 、NO 等)以及常用的制冷剂“氟利昂”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从而使更多的紫外线照射到地球表面,导致皮肤癌的发病率大大增加。

如不采取措施,后果不堪设想。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O3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

(2)O3与O2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O2转变为O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4)O3与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5)你认为保护臭氧层的有效方法是________。

【答案】淡蓝色气体,有难闻的鱼腥味分子构成不同3O2放电
2O3
O3+3SO2微热
3SO3禁止使用氟利昂
【解析】
【详解】
(1)O3的物理性质是淡蓝色气体,有难闻的鱼腥味;
故答案为:淡蓝色气体,有难闻的鱼腥味;
(2)由于O3与O2分子构成不同,所以O3与O2化学性质不同;故答案为:分子构成不同;
(3)在放电条件下,O2能转化为O3,故O2转变为O3的化学方程式为:3O2放电
2O3;
故答案为:3O2放电
2O3;
(4)在微热条件下,O3与SO2化合成SO3,故O3与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O3+3SO2微热
3SO3;
故答案为:O3+3SO2微热
3SO3;
(5)由于制冷剂“氟利昂”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所以保护臭氧层的有效方法是禁止使用氟利昂;
故答案为:禁止使用氟利昂。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从题目中获得信息并结合自己学过的知识处理信息的能力。

9.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牙膏是我们日常口腔清洁的必需品。

依据添加剂的成分和含量不同,可将牙膏分为高磨擦剂含量牙膏和低磨擦剂含量牙膏,其主要数据如下表。

高磨擦剂
40%-50%10%-30%0.8%-1.8% 1.5%-3.0%1%-2%0.3%-6%含量牙膏
低磨擦剂
15%-25%35%-65%0.85%-1.5% 1.0%-2.5%0.2%-0.9%0.3%-6%含量牙膏
其中,清洁牙齿主要通过摩擦剂来实现。

其摩擦性取决于磨擦剂的形状、大小、硬度和含
量。

常见的摩擦剂有碳酸钙、二氧化硅和氩氧化铝[Al(OH)3]等。

碳酸钙具有较高的摩擦
性,硬度大,储量丰富、一般用来做经济型牙膏。

二氧化硅的摩擦性较低,在使用过程中
易于保护牙龈,适于老人及牙齿受损的人群。

氢氧化铝分为普通氢氧化铝和球形氢氧化铝
(如图l、2),它们具有白度高、光泽好等优点,但球形氢氧化铝的表面更加光滑,其生
产工艺流程如图3。

在实际生产中,通常会选用多种磨擦剂混合使用。

例如,用二氧化硅和碳酸钙混合使用,
既能保留牙膏对牙菌斑、牙结石的清洁效果,又可以避免其对牙齿的磨损。

(1)碳酸钙中含有的非金属元素共________种。

常见摩擦剂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_________。

(2)“高摩擦剂含量牙膏”的成分中,含量一定高于“低摩擦剂含量牙膏”的是
___________。

(3)影响摩擦剂摩擦性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

(4)适用于老人及牙齿受损人群的摩擦剂是___________。

(5)球形氢氧化铝的生产工艺流程中,反应物除 NaAlO2外,还有____________。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通常多种摩擦剂混合使用比单独使用效果好
B普通氢氧化铝比球形氢氧化铝对牙齿的磨损更小
C选取摩擦剂时,除考虑摩擦性,还需要考虑原料的成本
【答案】2 二氧化硅 )摩擦剂,增稠剂摩擦剂的形状、大小、硬度和含量二氧化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