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子”是一种民间文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乱弹92“段子”是一种民间文学
■张呈富
费的狂欢。

手机段子,一方面释
放了压抑情绪、促进了交往、娱
乐了大众,有利于缓和民怨,营
造和谐社会。

另一方面,它也是
社会舆情的放大镜,放大了社会
转型当中不良现象和社会心态,
甚至是病灶所在,值得引起认真
关注和研究。

平素,我喜欢浏览网页和
报刊上发表的各式各样的段子,
尤其是那些充满幽默谐趣的诙段
子。

这类段子,不仅其语言充满
张力和魅力,而且在内容表达上
也是神色各异,姿态万千。

一则
短则几十个字、长则百十来个字
的段子,往往一眼掠过,便能心
生意趣,乐在其中。

段子,纯属
草根语言艺术,纯属群众的口头
创作,虽说登不上大雅之堂,却
具有与其他文艺样式作品同等的
功能,或抒怀励志,或热嘲冷
讽,或警世劝诫,或插科打诨
等。

由于段子具有传播快捷、切
合时令的优势,以及其文化的
大众性、通俗性、生活性的本质
特征,自然会受到社会密切关注
和大众广泛欢迎,从而成为当下
人们精神消费的文化快餐。

我常
想,其他文艺样式的创作,能否
从一些形神兼备、文质并存的段
子中得到一点有益启示、学点东
西呢?我以为,至少可以从以下
几个方面来学习和借鉴。

首先学习段子直面现实的
灵感。

一切文学艺术创作离不开
灵感,离不开灵感思维。

灵感是
创作想象的自动突发状态,是包
括文学创作在内的一切精神创造
活动中的一种心理现象,犹如黑
暗中瞬间迸发出的火花,点燃了
创造者的欲望与冲动,闪现了创
造者的激情与智慧。

当下民间广
为流传的各种段子,正是这种灵
感思维的产物,是民众智慧对社
会生活的反映。

在某种程度上,
段子反映了一种社会情绪,代表
了当下民众声音;更应该说是一
种社会舆论,一种民间的意识形当今,段子盛行,“段子
文化”蔚然成风。

但不知从何时
起,这个原不热络的词语却一下
子网红起来,火爆起来,并迅速
融入社会,走进我们的生活。


聚时,它成了“开心果”;餐
桌上,它成了“下酒菜”;演讲
时,它成了“调味品”;在人际
交往中,它甚至被奉为人际关系
的润滑剂。

总之,它和现代化的
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

“段子”,原是戏曲、曲
艺中一个术语,如今在网络等媒
体的催化下,其概念和内涵不断
丰富、外延持续拓宽,并逐渐衍
变成常见的一种文本样式。

特别
随着手机的普及,手机与段子的
联姻无疑成为当前中国大众文化
的一道风景。

红、黄、灰不同性
质、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段
子,直面现实,调侃生活,消解
权威,颠覆传统,以其诙谐有
趣、荒诞戏谑的方式,娱乐你
我,搅动中国,成为大众精神消
张呈富
民间文学家
文化乱弹93
态,一种政治表征。

因此,每当社会转折的关键时刻和历史变革的重要关头,段子(当然也包括民谣、笑话之类的口头文学作品)总是首当其冲,率先发声,无疑起着前卫和轻骑的作用。

在诸多政治戏谑的段子中,不少是以“官”和“民”为题材的,如:“同样是干活,领导叫带头,富人叫创业,百姓叫打工;同样是出国,领导叫考察,富人叫旅游,百姓叫偷渡;同样是说话,领导叫指示,富人叫名言,百姓叫废话。

”“领导用过的东西叫文物,百姓用过的东西叫废物;领导强词夺理叫坚持真理,百姓据理力争叫无理取闹;领导握百姓的手叫关怀,百姓握领导的手叫巴结。

”等等。

这虽然是轻松的调侃,却隐含着民众对某些官民关系的深层次思考。

段子中涉及有关“官”与“民”,即干部与群众关系的内容很多,特别是那些不作为或者乱作为的“混混”干部,更是段子涉猎的对象。

如有段子云:“不便署名的领导叫‘有关领导’;不便列名的人员叫‘有关人员’;不便启齿的方面叫‘有关方面’;举足轻重的部门叫‘有关部门’;上不了台面的措施叫‘有关措施’。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段子是现代人心理压力的一种衍生物,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人们心理紧张和不满,通过替代物性对象加以发泄,从而获得某种心理的慰藉和快感。

“图书越来越多,好书越来越少;娱乐越来
越多;快乐越来越少;搞笑越来越多,幽默越来越少;恋爱越来越多,爱情越来越少;发言越来越多,真话越来越少;职称越多,学问越来越少……”这类常见的“多”与“少”段子,往往披露的是转型时期某些反常的社会现象。

虽是出自段子手的灵感之作,却能迎合众多的心声和感叹。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各种新生事物层出不穷。

手机作为信息时代的高科技产品,是新兴媒体的代表,具有通信快捷、方便、高效等特点,无疑为人们的信息交流带来了极大便利。

但同时,也使人们逐渐对手机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依赖感,给人们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有关这方面的段子就有很多,如:“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你在天涯,我在海角,而是我站在你的旁边,你却在玩手机。

”沉溺在虚拟的世界,却疏远了真实世界。

“每个人都是囚犯,手机号码便是编号。

”手机方便了人,也困住了人。

“以前不离不弃的是夫妻,现在不离不弃的是手机。

一机在手,天长地久;机不在手,魂都没有。

”可谓“机不可失”,其实古人早已预料到了,并设置了此成语。

总之,灵感是文艺创作的第一要素,当今时代是一个大变革、大发展的伟大时代,只有当我们处于“触物兴怀,情来神会”灵感状态时,才能自觉地介入这个时代,取法生活,随物赋形,用我们的智慧填补这个时代的不足与缝隙,让它
变得更加完善美好。

其次学习段子不落窠臼的创意。

段子创作抓住的是公众的心,表达的是公众的意愿。

这里的公众,不仅是段子的受体,也是段子创作的主体。

在当今多元、宽容的社会环境下,每一个公众都有文化创造的情怀和权利,都有对家事、国事、天下事表达自己观点的“话语权”。

因此,各种内容、各种形式的段子应运而生便不足为奇了。

虽然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但不乏一些珠贝闪光的上品和佳作。

古人说:“诗文随时运,无日不趋新。

”创新堪称文艺的基因,更可谓文艺的生命。

我解读过不少段子作品,从中领悟到段子之所以广受关注,是因为它始终立足于时代潮流,随时代而行,与时代同频共振,通俗一点说,它最能接地气,最能传温度。

民间流传的段子,大多为简短精练之作,即用短小的语言表现深刻的内涵。

莎士比亚说过:“简洁是智慧的灵魂。

冗长是肤浅的藻萍。

”就拿以“生活”为内容的段子举些例子吧,生活,虽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但对待其态度和方式却千差万别,各行其道,有些段子却从中汲取要义,展现精彩,给人以有益的启示。

“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

”短短十来个字,便照彻幽微,揭示了生活的真谛。

因为一个人来到世上,除了饮食男女的肉体生活外,但更重要的是融入社会,对精神和心灵有着不断
文化乱弹94或深沉的追求,这就不容易了。

“生活从来不容易,当你觉得容
易的时候,一定有人替你承担那
份属于你的不容易。

”这是告诫
人们要学会感恩,感恩为你默默
付出的人。

“若抽不出时间来创
造自己想要的生活,你最终不得
不花大量时间来应付自己不想要
的生活。

”这类被称为“草根语
录”的段子,大道至简,语约意
丰,饱含深邃的哲理和玄思,其
神奇之处,能以最短的语言实现
人性的深度表达,直至抵达人们
遥远的精神故乡。

它们在倡导
“短、新、快”优良文风的同
时,也为当今紧张忙碌的人们提
供了俯拾皆是的碎片化阅读材
料,且节省了很多时间。

除了简
洁的语言表达外,形象的语言,
生动的比喻也是段子的一大亮
点。

社会上曾流传着这样的段
子,是描述某些大腕或土豪时尚
的:“不再炫耀多少钱款,而是
几个政要朋友;不再炫耀多少名
车,而是几个司机;不再炫耀多
少项目,而是几个上市公司;吃
饭不点菜,而是点厨子;穿衣不
再问牌子,而是问哪国的裁缝;
买住房不问别墅的平米,而是问
别墅周围的面积。

”这个段子很
有意思,且发人深省,它别出心
裁地打破了以往传统的表述手
法,而是与当今社会世相紧密契
合,且加以量化,给人以出乎意
料的印象。

从文学写作理论来分
析,生动形象的语言,就是要把
看不见、摸不着的语言转化成可
以感知的具体语言,或者说把比
较复杂的哲理性问题具体成了视
像,从而产生一种无形的感染
力,这一点,有时段子做到了。

有些段子还妙用传统民谣的表现
手法,有韵有律,易记易诵,朗
朗上口,这自然增强了其传播力
和影响力。

有人针对社会上“闪
恋”“速配”的快餐式爱情,编
创了这样一则顺口溜段子:“两
千年代,爱情加快,从爱到踹,
一个礼拜。

周一放电,周二表
态,周三牵手,周四亲爱,周五
谈判,周六拜拜,周日寻找新
爱。


再次学习段子幽默谐趣的
风格。

段子除了对社会的认识功
能和人际交往的协调功能外,其
中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娱乐
功能。

谁都知道,当今我们正处
在一个极速运行的时代,日新月
异的科技发展在给我们带来便捷
的同时,无形之中也给我们带来
竞争激烈、利益多元、变数迭现
的巨大生存压力和内心焦虑。


这种社会环境下,轻松搞笑的段
子、幽默诙谐的冷笑话,往往是
一种自我防卫的机制,在一定程
度上能起到化解紧张情绪、消除
身体疲劳、减轻心理压力的作
用。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
种现象,有些坐在车厢里的上班
族,对着手机直傻笑,乐个不
停,也许读到了可笑的段子;聚
餐时,大伙争相传阅或交流有关
新段子,笑声朗朗,其乐融融,
大快朵颐。

我们常说,要将生活
过成段子。

幽默诙谐的段子,往
往妙语如珠,雅趣横生,博人会
心一笑,从而让受众身心得以放
松,精神获得愉悦,从而在辛苦
忙碌的生活中活出滋味来。

幽默
既是一种对生活的积累和提炼,
也是对人生的深沉思索。

前段时
期,网上曾流传着一则题为《用
吻》的段子:“丈夫在外打工,
给留守的妻子写信:亲爱的老
婆,目前单位经济境况不佳,没
钱汇给你,就汇上100个甜甜的
吻吧!不久妻子回信:亲爱的老
公,吻已收到,开支情况如下:
1,给娃娃校长30个吻,孩子上
学不用费心了;2,给村长20个
吻,村里没人敢来烦俺了;3,
给电工10个吻,家里不再断电
了;4,给隔壁牛大叔10个吻,
他每天都来帮你犁地,还陪着你
老婆说说话,解解闷呢。

暂就说
到这儿吧,就不吻别了,能省一
个是一个,如今啊,用吻的地方
多着呢!”这个段子虽说有点夸
张,有点噱头,但却是当前有些
农村现状的真实写照:丈夫进城
打工,少了顶梁柱,势必给留守
家乡的妻子带来双重压力,生活
中艰辛和尴尬可想而知。

妻子幽
默的回信,既是自身无奈情绪的
宣泄,又是对农村残存的弊风陋
习进行了巧妙调侃。

读了莞尔一
笑之余,不禁深深感受到农村在
向城镇化转型中的裂变之痛。


样,生活在城市里的有些上班族
活得也并不轻松,快乐并烦恼
着,幸福并忧虑着,有时心头滋
文化乱弹95
生的一点小小欲望,常被严峻的生活现实击破。

一则《工资要涨了》的段子就很有意思:“工资真的要涨了,心里更加爱党了,能给孩子奖赏了,见了老婆敢嚷了,敢尝海鲜鹅掌了,闲时能逛商场了,桑拿足疗平常了,购房买车上档了,打牌搓麻话狂了,遇见美眉心痒了。

结果物价上涨了,一切都是白想了。

”不言而喻,读了这类幽默谐趣,颇有韵味的段子,自会产生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可谓“幽”得开心,“默”得可乐。

由此可见,具有幽默风格的文艺作品,总会给人们生活带来快乐,带来欢笑,无形中起着减轻疲劳、缓解压力,充当“精神按摩师”的作用。

不过,幽默作品的内容必须是健康向上的,而不是低级庸俗的。

小小段子走天下,嬉笑怒骂威力大,根子扎在沃土中,时尚文学一奇葩。

随着时代的深入发展和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段子已成为当今人们文化交流和人际交往不可或缺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且越来越显示出其价值和魅力。

缤彩纷呈的现实生活为段子创作开拓了不竭的源泉,同时,和谐宽松的社会环境也为段子的传播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可见,一个以草根为主体的“段子现象”正风行不衰,成为当今民间文化的一大景观。

因此,对于每一个从事其他文艺门类创作的作者来说,都应从“段子现象”中得到一点启示,学到一点有用的东西,从而创作出不辜负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

影》,在卡多根音乐厅欣赏朱克曼夏季音乐会,在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欣赏弗雷的《安魂曲》……不管是剧院大小,还是演出内容有别,有一点是相同的,这些剧院和音乐厅都配有相当规模和气派的餐厅,听音乐会、看歌剧和音乐剧,不仅已成为老百姓的社交场合,还是他们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包括部分外来游客)。

当然,就像产品的广告语:演出的质量都是有保证的。

所以,他们的演出市场才会如此的兴盛和发达。

据说,伦敦大大小小的演出场所成百上千,真是蔚为壮观。

不仅如此,他们的演出甚至还扩展到其他领域的场所。

在我到达伦敦的第三天,刚刚卸任柏林爱乐乐团音乐总监还不到一周的西蒙·拉特,居然在以收藏展览当代美术作品的泰特现代美术馆,指挥伦敦交响乐团,演出当代著名法国作曲家梅西安和德国作曲家施托克豪森的作品音乐会。

音乐会的形式新颖独特,有门票进内场的观众全部站立观赏;
买不到门票的观众,则可以在二楼的天桥上远距离观赏;更有美术馆的工作人员打开办公室窗户观赏。

在演奏施托克豪森的作品时,场内搭建了三个舞台,有三个指挥(另两位指挥是西蒙·拉特的助手)。

演出中,西蒙·拉特亲自对作品进行解释,便于观众理解。

演出中,观众也可以随意走动和拍照。

原以为这样的先锋作品音乐会,观众一定以专业人士为主,场面也许会颇为冷清,想不到场内门票早已告罄,场外天桥上也站满观众,现场绝大部分是普罗大众(这从他们的衣着、表情和神态上可以看出),聆听非常专注,每演完一部作品,即大声鼓掌叫好,气氛热烈。

此情此景,令我感慨万千。

伦敦之行,收益多多。

伦敦和上海都是国际性的大都市,从地图上看,伦敦很像上海,泰晤士河把伦敦分为河西河东,黄浦江把上海分为浦西浦东。

伦敦丰富多彩的音乐生活,有诸多方面值得上海借鉴。

(上接第91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