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设计
连云港市赣榆县厉庄小学 林玉梅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26页—28页
设计思路:
学生在生活中已积累了一些测量物体长度的经验,也在以前的学习中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厘米,因此,在本课《认识分米和毫米》的学习中,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自由的空间,让学生大胆尝试,通过各种手段自主探索数学知识,独立发现问题。
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探索活动,拓展思维。
使数学知识的学习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实践过程中既掌握了知识,又学会怎样学习。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长度的表象。
2、通过实际测量,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并提高估测能力。
3、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体验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在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表象。
教学难点: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表象。
教学准备:
1、老师准备:1米长的绳子,10厘米长的小棒课前每个小组发一根、尺、投影片;
2、学生准备:直尺、1元硬币、饼干一片,1米长的线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故事导入:花果山上住着一群可爱的猴子。
一天,这群猴子要选出最聪明的一只来当他们的大王。
小猴子们可激动了,个个都想当大王。
这不,选拔考试就要开始了,想不想去看一看呀?
他们的试题是说出下面这些测量结果:
投影出示:一根电线杆高8(),一片树叶长8(),一个铅笔盒长2()。
前两道题猴子们都顺利过关了,可轮到第三小题,意见就大了,一个说:“这个铅
笔盒长2厘米。
”另一个说:“这个铅笔盒长2米。
”一只石猴说:“这个铅笔盒长2分米。
”到底谁的答案是正确的呢?小朋友,你们能给它们当裁判吗?
[评析:创设故事情境,鼓励学生想像、猜测,各抒己见,不仅丰富了学习的内容,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复习了已学过的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并引出了新知分米。
]
二、引导——观察——探究
1.认识长度单位:分米
(1)说一说:你在哪些地方看到或听到过“分米”这个词?
(2)感知1分米
出示直尺,介绍:直尺上的10厘米也就是1分米。
要求学生相互用手比一比,1分米到底有多长。
(3)实践:
○1量一量:学生动手量出手中的小棒是几厘米?
师:10厘米长的小棒我们还可以怎么说?(1分米),10厘米也可以说成是1分米。
板书:1分米=10厘米
○2:做一做:把下列句中的单位换个说法(投影出示):
一枝粉笔长1分米也可以说成:一枝粉笔长10()
一张纸条长20厘米也可以说成:一张纸条长2()
(4)、猜一猜:这根绳子有多长?
出示1米长的绳子,让学生估计大概有多长。
学生可能会说1米,也可能会说10分米或是其他答案。
再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实地测量。
交流,总结并板书:1米=10分米
[评析:小学生有好奇,好动的天性。
抓住学生的这特点,在教学中通过感知,实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感知体验这一抽象的概念:分米,在大量实地的活动中,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入,自然而然会产生浓厚的求知欲。
]
2.认识长度单位:毫米
(1)测量,感知
让学生尝试测量饼干的厚度,要求说出精确的结果。
引导学生认识到:当测量结果不满1厘米时,我们需要用新的长度单位——毫米。
[评析:让学生尝试测量饼干的厚度,说出精确的结果,学生在操作后发现运用已有的知识无法精确地表达出测量的结果,从而能自然产生有没有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的疑问,引导学生主动去学习。
]
(2)观察,认识毫米
○1小组合作,观察直尺,交流对1毫米的认识。
○2教师总结并指出:1厘米中间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3让学生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约是1毫米,并实际量一量,进一步感受1毫米的实际长度。
(3)猜一猜:你觉得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呢?学生说出自己的猜测。
如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所以我猜1厘米=10毫米
……
总结并板书:1厘米=10毫米
(4)量一量
量一量1元硬币的厚度是多少毫米?
量一量书本的厚度是多少毫米?
(5)试一试:你能给毫米,分米,米,厘米这四个长度单位排排队吗?
帮助学生体会这四个长度单位的大小关系。
[评析:观察,测量,预猜等充分的动手动脑活动,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自由的空间,让学生大胆尝试,自主探索数学知识,并在探索中发现,在发现中体验,在体验中发展。
]
三、实践——巩固——拓展
1.选择题。
(1)------长度约为1分米。
( )
①1根教杆
②1枝粉笔
③1枝铅笔
(2)-------的厚度约为1毫米( )
①一本《英语词典》
②一本数学书
③一分硬币
学生独立做题,集体讨论所选择的答案。
2、填上恰当的长度单位。
钢笔长7()一根跳绳长2()
讲台高12()圆珠笔长85()
毛笔长13()小亮的身高是130()
一支火柴长4()一座大楼高30()
[评析:联系生活实际设计练习,学以致用,使学生运用课本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的估测能力。
]
四、总结
1、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觉得有哪些问题需要提醒大家注意?还有哪些问题有必要和大家进一步讨论?
2、师:那么再来看看我们前面讲的故事,谁可以成为大王?
教学反思: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大多以无意识注意和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好奇强,注意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较差,更关注“好玩、新奇”的事物。
于此,小学生各项学习活动的安排应充分考虑到他们的生活体验,并富有一定趣味性。
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为概念性的教学,在观察,动手的过程中让学生实践感知,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经历测量的过程,通过操作、交流,拓展等探索活动,来发现知识,自主学习,感受到学习测量知识的价值,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
本节课的学习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学生在动手动脑的实践过程中既掌握了知识,又学会怎样学习,使知识转化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