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通山县大路中学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通山县大路中学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
题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划线字注音、字形全对的是( )(2分)
A. 提防(tí) 脂粉(zhǐ) 惊骇(hài)
B. 绥靖(sūi) 溃退(kùi) 丰功伟绩(jī)
C. 诘问(jié) 星宿(xiù) 惟妙惟肖(xiào)
D. 环绕 (rǎo) 瞥见(piē) 锐不可挡(dāng)
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3分)
A.治裁晨曦血腥闪烁
B.臭名昭著荒谬憧憬珐琅
C.响彻云宵杀戮箱箧揣摩
D.孤苦伶仃纳粹鞠恭铁锈
3. 下列加线词语使用妥当的一项是( ) (3分)
A. 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B.从小培养孩子们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是举足轻重的小事,绝不能掉以轻心
C. 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D. 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所以西路当面之敌锐不可当,纷纷溃退。
4.下列有关文字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芦花荡》的作者是我国当代作家赵树理写的小说,他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
B.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
C.《蜡烛》的作者是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
D、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其中人物是最主要的要素。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为满足广大游客的需要,华夏旅行社设计并开通了20余条旅游精品线路
B.绿树葱茏,树上的鸟儿大约有一百多只。
C.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D.赵大爷种植的大樱桃刚采摘完毕,就基本上全部被抢劫一空。
6.常识及诗词默写填空(5)
(1)法国作家雨果的代表作有《》、《》。
(2)《芦花荡》的作者是,本文属于(体裁)
(3) ,万物生光辉.
(4)古今描写战争的诗词。
①②
7.为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不超过12字)(3分)
202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我国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火箭飞行25分钟后,星箭分离,“嫦娥二号”卫星顺利进入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约38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
这是我国首次运用火箭发射技术成功将卫星直接送入地月轨道。
“嫦娥二号”卫星成功进入太空,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二期任务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二.现代文阅读(37分)
(一)课内阅读(19分)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2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3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获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4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
○5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6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
○7和中路军所通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
甚为微弱。
○8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9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10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11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12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13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14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
○15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
○16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江阴要塞,()长江。
○17我军前锋,业已()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8.按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应填的词语分别是____、____、_____、(2分)
9.从新闻主体中找出两个表现我军雄伟气势的词语。
(2分)
①②
10.文中“至发电时止”从新闻特点的角度考虑,它的作用是什么?(3分)
11.本段共17句,可分为三个层次,其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①②/○3一○12/○13一○17 B.①/②一⑦/⑧一○17
C.①/②一⑤/⑥一○17 D.①/②一⑨/⑩一⑩-○17
12.本文第○11○12两句话蕴涵的感情色彩是()(1分)
A.嘲讽 B 批评 C 斥责 D 抨击
13.“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2分)
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
14.本段中⑥⑦两句是议论句,谈谈这段议论在文中的作用。
(2)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18分)
菜花(孙犁)
○1每年春天,去年冬季贮存下来的大白菜,都近于干枯了,做饭时,常常只用上面的一些嫩叶,根部一大块就放置在那里。
一过清明节,有些菜头就会鼓胀起来,俗话叫做菜怀胎。
○2慢慢把菜帮剥掉,里面就露出一株连在菜根上的嫩黄菜花,顶上已经布满像一堆小米粒的花蕊。
把根部铲平,放在水盆里,安置在书案上,是我书房中的一种开春景观。
○3 菜花,亭亭玉立,明丽自然,淡雅清净。
它没有香味,因此也就没有什么异味。
色彩单调,因此也就没有斑驳。
平常得很,就是这种黄色。
但普天之下,除去菜花,再也见不到这种黄色了。
○4今年春天,因为忙于搬家,整理书籍,没有闲情栽种一株白菜花。
去年冬季,小外孙给我抱来了一个大旱萝卜,家乡叫做灯笼红。
鲜红可爱,本来想把它雕刻成花篮,撒上小麦种,贮水倒挂,像童年时常做的那样。
也因为杂事缠身,胡乱把它埋在一个花盆里了。
一开春,它竟一枝独秀,拔出很高的茎子,开了很多的花,还招来不少蜜蜂儿。
○5 这也是一种菜花。
它的花,白中略带一点紫色,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
它的根茎俱在,营养不缺,适于放在院中。
正当花开得繁盛之时,被邻家的小孩,揪得七零八落。
花的神韵,人的欣赏之情,差不多完全丧失了。
○6今年春天风大,清明前后,接连几天,刮得天昏地暗,厨房里的光线,尤其不好。
有一天,天晴朗了,我发现桌案下面,堆放着蔬菜的地方,有一株白菜花。
它不是从菜心那里长出,而是从横放的菜根部长出,像一根老木头长出的直立的新枝。
有些花蕾已经开放,耀眼地光明。
我高兴极了,把菜帮菜根修了修,放在水盂里。
○7我的案头,又有一株菜花了。
这是天赐之物。
家乡有句歌谣:十里菜花香。
在童年,我见到的菜花,不是一株两株,也不是一亩二亩,是一望无边的。
春阳照拂,春风吹动,蜂群轰鸣,一片金黄。
那不是白菜花,是油菜花。
花色同白菜花是一样的。
○8一九四六年春天,我从延安回到家乡。
经过八年抗日战争,父亲已经很见衰老。
见我回来了,他当然很高兴,但也很少和我交谈。
有一天,他从地里回来,忽然给我说了一句待对的联语: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
他说完了,也没有叫我去对,只是笑了笑。
父亲做了一辈子生意,晚年退休在家,战事期间,照顾一家大小,艰险备尝。
对于自己一生挣来的家产,爱护备至,一点也不愿意耗损。
那天,是看见地里的油菜长得好,心里高兴,才对我讲起对联的。
我没有想到这些,对这幅对联,如何对法,也没有兴趣,就只是听着,没有说什么。
当时是应该趁老人高兴,和他多谈几句的。
没等油菜结籽,父亲就因为劳动后受寒,得病逝世了。
临终,告诉我,把一处闲宅院卖给叔父家,好办理丧事。
○9现在,我已衰暮,久居城市,故园如梦。
面对一株菜花,忽然想起很多往事。
往事又像菜花的色味,淡远虚无,不可捉摸,只能引起惆怅。
○10人的一生,无疑是个大题目。
有不少人,竭尽全力,想把它撰写成一篇宏伟的文章。
我只能把它写成一篇小文章,一篇像案头菜花一样的散文。
○11菜花也是生命,凡是生命,都可以成为文章的题目。
15.文章描写三种菜花.其中白菜花的外在特点是什么? (不超过25字)作者赋予菜花的美是怎么样的美? (3分)
答:白菜花的外在特点。
作者赋予了菜花的美
16.本文写菜花,为什么除了写大白菜,还要写大旱萝卜和油菜花?(分条说明,不少于2点)(2分)
17.第○8段作者无限深情地回忆了自己的父亲,为什么花大量笔墨回忆父亲?(3分)
18.文题"菜花",从文章结构的角度看起了什么作用?它具有象征意义,象征什么?文章主旨是什么?(3分)
19.“菜花也是生命,凡是生命,都可以成为文章的题目。
”这句话富有象征意义,它形象的说明了什么道理?(3分)
(三)、阅读下面选文《让有些话穿耳而过》(段奇清),完成习题。
(11分)
①李肇星曾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了他儿子 3 岁时的一些充满意趣的奇言妙语。
有次他儿子在回答“人为什么会长两只耳朵”时说:“可以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光进不出就会装不下。
”
②由此,我想起了一句话:让有些话穿耳而过。
③譬如某一天,你无意中听到一些诽谤和中伤你的话语,就让它穿耳而过。
那也许是别人对你某一个不经意的行为、某一句不经意的话产生了误解你要相信,浊者自浊,清者自清,只要假以时日,他一定会看出你的初衷与本真。
于是你便拥有了一颗平静安宁的心。
④如果偶尔听到有人指责你太不细心,未能做到未雨绸缪、防微杜渐,要让它穿耳而过尽管他的指责是善意的,可是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渺小的,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不踏入认识上的歧途不要太过相信“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话,无论自己对将来有多少设想,可它终究没有发生。
最为紧要的是要抓住今天,认认真真活在当下。
如此,才会在有限的生命中不为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浪费自己宝贵的光阴,才会不为那些旁逸斜出的枝杈失去自己的吟咏与歌唱。
你才能听到妻儿的欢声笑语,才能沐浴到金色的夕阳、绚烂的晚照。
即便风雨骤然而至,也依然轻裘绞带,玉树临风。
⑤如果有人说你才貌双全,要让它穿耳而过。
那才华学识本是天外有天、山外有山,那形貌亦是父母的遗传并非自己的努力,原本不值得他人夸奖。
⑥如果有人说你出类拔萃,却白壁微瑕,也要让它穿耳而过。
是否出类拔革姑且不说,不完美本是人生的一种常态,如此,你就能摆脱“一次失败就成永远颓势”的阴影,就能走出“局部不完美就泛滥成整体否定”的误区,就始终能保持清醒的头脑。
⑦对于一些冷漠无情或者耍小聪明的话,对于一些玩世不恭,不知轻重的话,对于一些上下之势、高低权争、男女绯闻的话,都要让它穿耳而过。
这样,你就会秋波无很,素心如玉。
纵然那些对你有用,却让你智所不能逮、力所不能及,
以致被夺了幸福与快乐的话语,就要让它们穿耳而过,随风而逝。
⑧人生是一个容器,可这个容器的容量实在是非常有限愁苦与畏惧多了,欢乐与勇气就少了;局促与紧张多了,潇洒与轻松就少了;傲慢与骄矜多了,恭谨与谦虚就少了一些不需要的话语存放太多了,一些箴言就会无处落脚。
让有些话穿耳而过。
20 、第①段事例的作用是什么?( 2 分)
答:
2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分)
答:
22、第③段中有一个短语“平静安宁的心”,请从第⑦段中找出意思与之相近的两
个词语。
( 2 分)答:
23 、从结构上看,③④⑤⑥段之间是什么关系?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说明。
(2 分)
答:
24、读完全文后,写出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示。
(3 分)
答:
(四)文言文阅读(13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25、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2分)
(1)阡陌交通()(2)欣然规往()
2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芳草鲜美陶后鲜有闻
B、悉如外人悉以咨之
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予作文以记之
D、设酒杀鸡作食食之不能尽其材
27.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8.请用简洁的文字补充下面对“渔人”行踪的概括:(2分)发现桃花源→→做客桃花源→离开桃花源→
29.“桃花源”是作者追求的社会理想,请谈谈你对作者这一社会理想的积极意义的认识。
(2分)
四.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50分)
鲁迅先生说过:人类历史是“血战前行的历史”。
历史的前进总是伴随着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争。
战争有正义的,也有非正义的;有保卫战。
也有侵略战。
不同类型的战争向人们展示了同样的事实:流血。
你理想中的和平世界是怎样的?请以“我心中的和平”为题作文,要求想象合理,内容充实。
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