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县近30年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水县近30年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
响及对策分析
摘要:本文选取1991-2022年黑水县的气温、降水以及日照时数探测数据,
采用常规的线性趋势法对近30年黑水县气候变化特征展开分析,并探究了黑水
县气候变化因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后给出相关对策,为今后更好地助力农业
生产实现优质高产提供指导。
关键词:黑水县;气候变化;农业生产;影响;对策
引言:
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对各个行业和社会经济发展都产
生了广泛的影响。
农业作为人类生活的重要基础和经济支柱,也深受气候变化的
影响。
黑水县作为一个农业发展较为重要的地区,也面临着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近30年来,黑水县的气候变化趋势明显,包括气温的升高、降水变化等。
这些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如农作物的生长季节变化、灌溉水资
源的变化等。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制定相应的对策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黑水县近30年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研究资料和方法
本文选取黑水县气象局1991~2022年的气温、降水以及日照时数探测数据,
利用数理统计、滑动平均法、气候倾向率估计法对黑水县气温、降水以及日照时
数探测数据特征进行分析。
2.1近30年黑水县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2.1黑水县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2.1.1黑水县平均气温变化特征
通过1991-2022年黑水县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了解到(图1),近30年黑水
县年平均气温总的来说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升温速率为0.0335℃/10a,变暖
趋势比较显著。
近30年来黑水县气温平均值9.4℃,年平均温度最高数据为
10.4℃(2021年),最低值为8.4℃(1992年)这可能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所致。
气温的上升可能导致农作物生长周期缩短、生长速度加快,对农作物的生长
和发育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季节方面,黑水县的气温变化也有一定的特征。
例如,在冬季,气温可能会有所下降,而在夏季则可能会有所上升。
这种季节性的气温
变化可能会影响到农作物的种植和生长。
图1 1991-2021年黑水县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
2.2黑水县降水量变化特征
通过认真分析1991-2022年黑水县降水量年际动态变化获悉结果如下(图2),近30年来黑水县降水量总的来说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有些年份的降水量较多,而有些年份则较少。
这种年际的降水量变化可能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产生
影响,特别是对于依赖降水的农作物来说。
线性倾向率为3.1812mm/10a,平均每10a黑水县降水量增加大约3.1812mm。
此外,近30年黑水县年平均降水量为831.6mm,年降雨量最大值是1018.3mm(2020年),年降雨量最少值为
554.1mm(2002年)。
黑水县的季节降水量也呈现出一定的变化特征。
在某些季节,降水量可能比较充沛,而在其他季节则可能相对较少。
这种季节性的降水量变化
可能对农作物的种植和生长产生一定的影响。
尽管年降水量存在波动,但降水分
布在不同季节和地区也可能存在不均匀性。
有些季节和地区的降水量可能较为集中,而有些则相对较少。
这种不均匀的降水分布可能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图2 1991-2021年黑水县年降水量变化趋势
2.3黑水县日照时数变化特征
通过探究1991-2022年黑水县日照时数年际动态变化趋势可以得出结果(图3),近30年来黑水县日照时数总的来说呈现出一定的波动,线性倾向率为
8.0807/10a。
此外,近30年黑水县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77.7h,年日照时数最大值是2849.2h(2020年),年日照时数最少值为1608.3h(2019年)。
有些年份的日照时数较多,而有些年份则较少。
这种年际的日照时数变化可能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产生影响,特别是对于需要充足日照的作物来说。
同时,黑水县的季节日照时数也呈现出一定的变化特征。
在某些季节,日照时数可能较多,而在其他季节则可能相对较少。
这种季节性的日照时数变化可能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一定的影响。
尽管年平均日照时数存在波动,但日照时数在不同季节和地区也可能存在不均匀性。
有些季节和地区的日照时数可能较为集中,而有些则相对较少。
这种不均匀的日照时数分布可能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日照时数与温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较多的日照时数通常伴随着较高的温度,而较少的日照时数则可能伴随着较低的温度。
这种日照时数与温度的关系可能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复杂的影响。
图3 1991-2021年黑水县年日照时数变化趋势
1.黑水县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的对策
2.1建设水利设施
建设水利设施,如水库、水渠和灌溉系统,以增加水资源的储备和灌溉能力。
修建水渠和灌溉系统可以将水资源有效地输送到农田。
合理规划和设计水渠和灌
溉系统,确保水源的充足和灌溉的均匀,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减少浪费。
推广节
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和喷灌系统,以减少水的浪费和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采用土
壤保水措施,如覆盖保墒、植被覆盖和合理施肥,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和流失。
建立水资源管理制度,制定合理的水资源分配方案,确保水的合理利用和公平分配。
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调度,及时掌握水资源的供需情况,合理调配水资源,
确保农业生产的需水量得到满足。
2.2转型到可持续农业
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的种植方式,减少对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保护土壤
和水资源。
采用农作物轮作和间作,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抗病虫害能力。
加强农
田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保护水源地、湿地和森林等自然生态系统,以维持水循
环和生物多样性。
2.3加强农业灾害监测和预警系统
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在农田、水域、气象站等关键位置建立监测站点,实
时监测气候变化、降水情况、温度、湿度等指标,掌握农业生产所需的关键数据。
利用遥感技术对农田、植被、水域等进行监测,通过遥感图像分析,及时发现灾害风险,如干旱、洪涝、病虫害等,并预测灾害的发展趋势。
基于监测数据和遥感信息,建立灾害预警系统,并结合气象部门的预报数据,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提醒农民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针对不同的灾害风险,组织农民进行培训,传授应对灾害的技术和知识,提高农民的灾害防范和管理能力。
建立农业灾害信息共享平台,加强政府部门、农民和科研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使得灾害信息能够及时传递给相关人员,提高灾害应对的效率。
结语:
通过以上对策,可以减少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提高农业的抗灾能力和适应性。
同时,还可以促进农民的可持续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的绿色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莉,刘艳华,王永波,等.哈尔滨市近100年作物生长季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及对策建议[C]//哈尔滨市科协.哈尔滨市科协, 2011.
[2] 吉奇.近12年本溪市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对策[C]//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0[2023-10-
05].DOI:ConferenceArticle/5aa58fd2c095d72220ddaee7.
[3] 彭淑琴.近20年本溪县气候变化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和对策[J].气象与环境学报(1):11-13[2023-10-05].DOI:10.3969/j.issn.1673-
503X.2003.01.005.
[4] 游立军.近30年宜阳县气候变化特征分析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区域治理, 2019(4):1.
作者简介:李淑静(1985.03)汉族,四川省南充市,本科学历,副高,从事研究方向:气象预报,农业气象,气象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