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云南地区舞蹈发展的一些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云南地区舞蹈发展的一些思考
云南地处我国的西南边陲,不论是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还是从人文环境中的民风民情,
都突显出其深刻的民族文化的实质,也正是如此孕育了丰厚的云南民族舞蹈的文化底蕴。
也
正是这种独特的地域、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使其相较于其他发达地区是稍显落后的,
云南的民族舞蹈发展在经过一段兴荣之后,如今却逐步进入到一个平静期,这是正是符合事
物发展的一个自然规律。
目前,我们如何找到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契合是当下云南舞蹈文
化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一、云南舞蹈发展现状探析
现在,我们常常能从一些老艺人和老传承人口中听到这样一些话:“现在村里没有人来学了”、“现在年轻人要出去挣钱啊”、“他们跳的不对,不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动作风格”等等。
其实这
就反应出了一些很现实的问题:一、舞蹈文化的传承在当今社会环境下被人所接纳的程度,
当年轻人学了没有足够发挥的空间,没有了审美市场,没有办法用以生存,也就削弱了学习
和传承的意义,从而削弱了人们的对其的接受欲;二、大众对古老民间里蕴含的文化和观念
的认同感,人们没有兴趣或是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挖掘和开发,觉得在做无用功,也就让
人们对它的价值产生了怀疑;三、古老传承和崭新社会的融合问题,老艺人对自己民族文化
的坚守也会同现实发展的社会产生碰撞,同时他们又不愿意接纳创新后的民间舞蹈动律或发
展变化后的风格动作,也就从侧面的限制了传承广度。
随着新文化观念的普及和审美市场需求的逐步提高,民族舞蹈艺术与文化的未来发展形势是
非常严峻的,归根结底就是“继承”或者“怎样传承”的问题。
正是有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项
目才使人们引起了重视,不然让“传承”这一任务付诸到舞蹈艺术实践范畴从而使其在中国民
族舞蹈的关注度得到提高,还是很困难的!所以,到底是应该顺应时代潮流的变迁,为让大
众社会认同和接纳民族文化做出转变,还是遵从和保持民族特性的原汁风貌坚持到底。
这是
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同时两个方向所衍生出来的结果也注定不同。
立足于当今社会大环境
的发展下去看云南地区舞蹈艺术文化的传承,大社会的接纳程度对其未来的传承方式、发展
方向和影响深度是有着决定性意义的。
换句话说,只有被社会大众所接纳和认可才能让云南
地区的舞蹈艺术文化有长足的发展的空间和市场。
才更有利于开展云南地区独特的舞蹈艺术
文化的传播工作,提高本地区文化软实力,扩大影响力。
长期实践以来总结出了一个特点:云南地区的民族民间舞蹈普遍会有动作重复单一,风格舞
韵原生态,节奏动律也是常见的左与右或正与反的对称性关联,生活化的动作语汇往往给人
们一种缺乏美感的体验。
而在原始动作的开发和再创造上又不能充分地展现舞蹈的风格性的
特征。
风格不鲜明,缺失民族标签的情况下又不能够做到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就是一种两失
的局面了。
举例来说,就像一杯刚挤出来的的牛奶,虽然营养价值极高,但是一直只喝纯鲜
榨的时间长了也是对味蕾的一个挑战也会无味,需要煮熟加工尝试变化一些风格和口味,添
加一些不同的辅料形成不同的口味,比如变成奶茶、果茶、奶冻等等,让其不失牛奶的营养
下和辅料碰撞、发挥出更大的“营养价值”。
现实实践中,这些所谓的“添加剂”可能会让本地
域的老艺人或老前辈所质疑,也会产生争议和怀疑其添加的成分是否会玷污了原生态的淳朴。
这个争议的产生是有着合理的现实意义在那,也正是舞蹈艺术文化前进路上要协调的一个意
识层面的问题,话说回来保持纯粹固然很重要,但以纯粹为基底,创造出更丰富和更高的价
值的东西,让它去发挥竞争优势可能是翻倍的效果。
说能够开拓出云南舞蹈艺术的一个崭新
的成就高峰也不为过。
纵观中国舞蹈艺术文化的发展长河,云南地区的民间舞蹈艺术家人才辈出,在舞蹈发展前期
的就已经出现刀美兰、杨丽萍等老艺术家,她们很早就致力于钻研云南少数民族民间舞蹈的
传承与创作,以深厚的民族情怀展现出了云南地区民族舞蹈的独特风格和文化特性,并且在
影响力方面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人们的视网膜和脑海之中。
时至今日,老一辈艺术家的贡献依
旧是云南地区舞蹈艺术的发展的最高峰,静心回想我们才察觉到云南民族民间舞蹈一直没有
更具竞争力的影响力的创新,忽然意识到它的发展到达了一个严峻的“瓶颈期”。
当下云南地
区出现的舞蹈作品依旧依附于“曾经巅峰”“过去的特色”在原地打转转,无法突破“传统理念”、“传统风格”和“传统动律”的编创模式。
当然,这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云南老一辈艺术
家的成就和光环太过辉煌和耀眼了,从而给后来的艺术工作者很大的压力,正是基于对老一
辈艺术家的敬重也让他们在心理上就形成了一种云南地区舞蹈教科书级的“规范”标准。
这种
影响力固然也给后辈潜意识里和观念上画了一个无形的圆,导致后来的晚辈不论是出于尊重
还是出于浅薄的资历也不敢轻易打破或者“出格”创新,再加上中国人骨子里崇尚地尊老爱幼
传统美德,就更不敢轻易逾越前辈们在无意中定下的“规范”。
因此,当出现了老的“标准规范”与新生血液的“叛逆创新”发生碰撞。
这种碰撞所产生的争议,是否能够让我们静心反思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民间的传统文化要如何传承?传统,这个词象
征着历史,象征着文化,历史文化是随着社会发展变迁而不断进步,这种进步是一个扬弃的
过程。
扬弃也推进着历史发展的步伐,使人类的文明具有更替性和发展性。
因此,对于说到
某个民族文化传统的发展我们是要选择性继承,还是画圆自封?是要破旧创新,还是守旧地
停滞?我认为这一严峻形式下的严肃问题可以在华夏五千年的发展更迭中寻求到答案。
二、促进云南舞蹈发展的设想策略
悠久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的根,几千年来我们延续着各民族团结一致和谐发展的命脉。
在新时代的新形势下不断变迁,使得人类文明不断进步和成熟,逐步改革和开放的观念让人
们逐渐从墨守成规的陈旧观念和迷信思想中觉醒,开始创建新的形势和新的发展道路。
那么,对于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内涵该如何传承和发扬的问题就更加的明显了。
哪一些是可以吸纳的
民族文化之“精华”,而哪一些又是可以选择性遗留或者可以进行再次加工的“糟粕”。
需要我
们用心斟酌。
因其国家推动的思想观念的变革对于人们思想意识层面的影响是质的蜕变和内
的升华。
综上看来,对于云南舞蹈未来的发展是需要我们明确“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任重而道远。
而在
我看来,首先必须具有清晰的“民族文化自觉”的意识,对于自觉意识的“反省”——民族文化的内涵。
“反省”即思考民族旧文化和陈旧理念的价值属性;自觉意识的“突破”——民族诟病的遗留。
“突破”即打破无意义的文化和观念的存在;自觉意识的“保留”——民族精神的传承。
“保留”即如何继承和保留“精华”部分的传承。
在思想上我们需要把传统观念和现代审美和谐融合,形成云南民族民间舞新的形式来改变目前云南地区舞蹈发展停滞不前的现状。
时代在不断发
展和进步,科学、文化、艺术等各领域也要齐头并进,过去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固然不可遗忘
但却不能用于不思进取的停滞于此的理由!未来看似很遥远但又触手可及,未知带给人的不
止是迷茫也可能是另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
其次,就是对于艺术的审美和鉴赏力的提升,特别是舞蹈艺术文化的修养是极度的缺乏。
由
于西南地区地理环境的独特性和地域文化水平的特殊性,在思想观念上的差异导致各地区各
方面发展相较于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区滞后一些。
又因为特殊的阶段,一些地区的思维高
度还停留在温饱和脱贫的现实意义社会环境里,更不会过多的提及人文关怀,个人文化修养
的思维观念上了。
所以,这是云南地区舞蹈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攻克服的一个艰难关卡,在这
个问题上政府的脱贫攻坚工作马上将结束这一局面!一旦这个“关卡”被攻克了,云南地区很
多艺术门类的相关发展的瓶颈问题也同时迎刃而解。
三、推动云南舞蹈传播的实施及建议
云南民族民间舞蹈是浓缩26个民族特有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以及民俗文化等多方面的特点。
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舞蹈风格看出该民族的特性和文化内涵,可以说这是民族民间舞蹈
的灵魂所在。
而作为舞蹈工作者,我们能够传承和发展云南舞蹈艺术文化的方法就是进行舞
蹈的创作。
在民族民间舞蹈的创作中,我们不仅需要注入该民族原始保留的历史背景和民族
精神以外,还需要通过舞蹈编导对原始民族文化的理解,探寻出一个独特的审美角度去引导
观众通过作品深入了解民族文化的实质特性和内在精神。
因此,舞蹈编导的任务是要从一个
舞蹈作品中显露少数民族的优秀品格,而不是创作出徒有少数民族风格的“外表”而缺失少数
民族深刻文化“内涵”的作品。
那么,如何才能在民族舞蹈创作中体现民族深刻的“内涵”价值呢?我认为我们可以从题材上
作为突破口,在民族民间舞蹈的选材上多采用现实主义的题材进行舞蹈创作。
我们常见的民
族民间舞蹈中,通常都是以抒情性和写意化的舞蹈表现形式,但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一种定向
的编创思维模式,使舞蹈作品产生了众多“雷同”和“相似性”的视觉疲劳的现象。
其实,现实
题材的主题同样也可以用于少数民族舞蹈的呈现。
其实,舞蹈中的动作风格往往只是舞蹈艺
术呈现的一种表现手法,艺术作品的实质是为主题思想而服务,如果只侧重于注重动作的外
在表现,而忽略舞蹈艺术表达的内在意义,无异于是把少数民族文化遗迹直接断送和荒废了。
在舞蹈艺术中,只有让动作风格和形式上更具包容性和丰富的思想性,才能让我们的民族文
化精神得到崇敬和尊重,才能让民族文化的历程源远流长不断传扬,实实在在得到有意义和
有价值地保护和继承。
四、弘扬云南民族文化积淀的价值意义
舞蹈艺术是一种通过视觉感官给人以美的感受从而影响人精神意念,也是呈现一个民族和国
家政治与文化之本的外在表征和属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民族文化最鲜明的特征表现,它与古老文明和历史人文息息相关,每一个足迹都在侧面推进着舞蹈艺术一次次的发展和进步。
同时,舞蹈艺术也因为它独特的生命力与现实意义而映衬着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的精神。
因此,中华名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也是决定着未来两者之间相互促
进共同发展的前进方向。
在少数民族居多的云南地区,用其独特而深厚的积淀与特有的民族
民间符号真实地记录着这个文明古国长久以来的民族历程和民族进程。
从云南民族文化中,
我们可以感知远古历史和当下社会变迁的差异,感受到民俗风情的不同与多样性以及民族的
精神力量和独特的审美风尚。
也让我们不得不让钦佩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礼乐之邦的风采。
所以实际上,云南民族文化促进了云南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同时云南民族舞蹈也同样代表
和宣扬了云南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
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独特生态环境下的农耕文化在社会生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影
响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还影响着人类的精神世界,并且不断推进着思想与审美水平的发
展和革新。
尤其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相对滞后的经济和文化水平使民间舞蹈的原生态的特
性凸显无疑,在舞蹈中真切地展现出少数民族人民对自然的敬畏、对幸福的追求、以及对淳
朴生活的无限向往。
这些民族文化传承着多少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和民族记忆,它沉积了丰
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是中国舞蹈文化发展的重要瑰宝,也是我们未来舞蹈创作和发展方向的
重要基石,如果能在这座基石上好好运用和开发,云南地区少数民族舞蹈事业必将开拓出一
片多姿多彩的天地。
云南民族民间舞蹈作为具有独特地域性文化特点而存在的舞蹈风格,它是通过简洁明了的身
体语言呈现出一种民族文明的精神内涵。
所以,云南舞蹈文化既是一种民族民间舞蹈的表演
形式,也是人类社会生存和进步的重要途径和组成部分。
例如:表现民间祭祀场景的舞蹈呈现;表现节日庆贺场景的舞蹈呈现;表现生产农作场景的舞蹈呈现;表现婚丧嫁娶场景的舞
蹈呈现等。
以上都是表现具有现实生活状态意义的表演形式,也是云南舞蹈文化展现出的独
特魅力。
因为,只有从云南地域独特的文化的价值和功能角度进行深入考察,才能准确地了
解和把握云南民间舞深刻的人文特色和探索到其动作背后的深刻含义。
所以,综上得出,对于身处云南高校的舞蹈艺术工作者们,想要改变云南地区舞蹈艺术的现状,我们必须在舞蹈中了解文化,同时在文化中探索舞蹈艺术形成的新的认知和理解,从文
化价值方向和辩证角度分析和把握云南地区舞蹈的特殊性,展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使我们在建设舞蹈艺术的发展时能够更好地继承中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播,在
当下的大环境中把民族文化的“根”真正传承和继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