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脊柱融合生物力学体内模型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演变过程中以及受到人为干预时所发生的病理生理 改变ꎬ并研究其机制ꎮ 根据模型的应用方向以及研究 目的的不同ꎬPanjabi[2] 将其大致分为物理学模型ꎬ体 外模型ꎬ体内模型和计算机模型ꎬ共四大类ꎮ 其中ꎬ仅
力学模 型 在 生 物 力 学 属 性 上 与 人 类 有 一 定 相 似 度[4 ̄5] ꎬ可以进行相关器械评价ꎮ 基于以上理由ꎬ部 分学者利用山羊构建脊柱生物力学体内模型并进 行脊柱融合相关研究[6] ꎬ本文将对不同手术方式构
材料及器械植入后的解剖形态、融合率、下沉率、降解速率、生物相容 性、组织毒性以及生物力学性能ꎻ手术操作对周边正常结构的影响等
材料及器械植入后的解剖形态、融合率、下沉率、降解速率、生物相容 性、组织毒性以及力学性能ꎻ手术操作对周边正常结构的影响等
手术操作技能培训ꎻ材料及器械植入后的解剖形态、融合率、下沉率、 降解速率、生物相容性、组织毒性以及力学性能ꎻ手术操作对周边正常 结构的影响等
椎体次全切融合模型
椎间盘切除融合模型
椎体次全切融合模型
腹腔镜下椎间盘切除 融合模型
峡部不连融合模型 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 定融合模型
评价手段 影像 学、 组 织 形 态 学、生物力学 影像 学、 组 织 形 态 学、生物力学 影像 学、 组 织 形 态 学、生物力学 影像 学、 组 织 形 态 学、生物力学 影像 学、 组 织 形 态 学、生物力学
材料及器械植入后的解剖形态、融合率、降解率、生物相容性、组织毒 性以及力学性能ꎻ手术操作对周边正常结构的影响等 材料及器械植入后的融合率、降解率、生物相容性、组织毒性、力学性 能ꎻ钉棒系统设计改良后螺钉骨界面整合、力学性能及融合后临近椎 间盘退变等情况ꎻ手术操作对周边正常结构的影响等
收稿日期:2018 - 01 - 11ꎻ修回日期:2018 - 03 - 2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1570946) ꎻ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 项目资助( CX2017B568) ꎻ湖南省卫生计生委科研计划课题项目资 助( A2017016) . ∗ 通讯作者ꎬE ̄mail:wwj1202@ hotmail.com.
有脊柱生物力学体内模型可有效模拟脊柱融合手术 干预下脊柱植骨融合的生理病理过程[3] ꎬ因此在研究
建的山羊脊柱融合生物力学体内模型的研究进展 进行详细阐述ꎮ 见表 1ꎮ
脊柱融合过程中ꎬ通过实验动物构建一种能够更加准
表 1 山羊脊柱融合生物力学体内模型汇总
手术入路 颈椎前路 胸腰椎前路
胸腰椎后路
名称 椎间盘切除融合模型
1 颈椎前路
山羊颈部粗壮ꎬ且平静时与地面呈垂直的直立
248
Medical Science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ChinaꎬMay 2018ꎬVol.46ꎬNo.3
状态ꎬ大多学者认为其颈部生物力学环境及局部解 剖与人类大致相同[7] ꎬ因此在早期便通过山羊构建 颈椎脊柱融合生物力学模型ꎮ 同时 Kandziora 等[8] 学者通过详细对比了羊和人的颈椎生物力学、解剖 形态、影像学和骨密度等ꎬ验证了前人的观点ꎬ认为 羊和人颈椎具有良好的可比性和相似性ꎬ是一种用 于颈椎疾病相关研究可行的动物模型ꎮ 1.1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模型 最早于 1992 年 Zdeblick TA 等[9] 首次构建 21 只山羊颈椎前路椎 间盘切除椎间植骨 / 不植骨融合生物力学体内模 型ꎬ实验过程中共 63 个颈椎手术节段ꎬ通过影像学 及组织形态学发现其中不植骨的 21 个节段无明显 融合现象出现ꎬ植入自体骨的 21 个节段有 10 个节 段出现融合ꎬ而植入新鲜冰冻异体骨的 21 个节段中 有 8 个节段出现融合ꎬ并通过简单的轴向压缩实验 评估了各手术节段的轴向抗压缩性能ꎬ验证了自体 骨植骨融合术后椎间隙融合率及轴向抗压缩性能 最佳的结论ꎮ 此后再次于 1993 年构建 35 只山羊颈 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 / 非内固定 生物力学动物模型[10] ꎬ通过之前类似的评价手段对 手术节段进行评估ꎬ率先验证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 椎间植骨融合辅以钢板内固定的手术方式较传统 手术具有明显的轴向抗压缩生物力学性能ꎮ 在以 上两篇文章中ꎬZdeblick TA 均描述到山羊椎体解剖 形态上虽与人体不完全相同ꎬ但其与人类相似的颈 椎直立状态能为作者提供相对合适的实验条件ꎬ并 且该模型得到的融合率与人体实验结果相似ꎮ 因 此上述动物模型的成功构建ꎬ不光为沿用至今的颈 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提供了详 细的动物实验资料以及理论依据[11] ꎬ同时也为后期 大量学者研究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术相关的手术植 入器械、生物 工 程 植 入 材 料、 生 长 促 进 因 子 等 实 验 研究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颈椎椎间盘切除融合 生物力学体内模型以及系列相关评价手段ꎮ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2018 年 5 月第 46 卷第 3 期
DOI:10������ 15972 / j������ cnki������ 43 ̄1509 / r������ 2018������ 03������ 005
247 ������讲座与综述������
山羊脊柱融合生物力学体内模型的研究进展
影像 学、 组 织 形 态 学、生物力学 影像 学、 组 织 形 态 学、生物力学
植入部位 椎间隙 椎体 椎间隙 椎体 椎间隙
椎弓根 峡部 小关节
用途
材料及器械植入后的解剖形态、融合率、下沉率、降解速率、生物相容 性、组织毒性以及生物力学性能ꎻ手术操作对周边正常结构的影响等
材料及器械植入后的解剖形态、融合率、下沉率、降解速率、生物相容 性、组织毒性以及生物力学性能ꎻ手术操作对周边正常结构的影响等
彭 文ꎬ王文军∗ (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ꎬ湖南 衡阳 421001)
摘 要: 伴随着人类生活习惯的改变ꎬ脊柱相关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ꎬ而对于病情严重患者的治疗大多采用
融合手术ꎮ 但对脊柱融合相关植骨材料、生物制剂、内固定器械以及脊柱融合术式改良等对患者带来的潜在影响
尚不明确ꎬ因此脊柱融合生物力学体内模型在脊柱外科研究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ꎮ 目前山羊脊柱融合生物力学体
中图分类号:Q95 ̄33
文献标识码:A
脊柱生物力学模型是研究脊柱相关疾病发生、发 展的重要基础ꎬ因此其在脊柱相关研究中扮演重要角 色[1] ꎮ 通过对模型的观察和测试ꎬ可探索脊柱在疾病
确模拟人类脊柱融合生理过程的生物力学体内模型 成为进行相关试验的前提ꎮ
大量学者已通过体外实验证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羊脊柱生物
内模型因其脊柱解剖结构及生物力学属性均与人类相近ꎬ可以有效模拟人体脊柱受到融合手术干预下的生理病理
过程以及最终结果ꎬ因此山羊脊柱融合生物力学体内模型用以评价相关器械、材料有效性和研究人类脊柱融合相
关机制的理想模型ꎮ 本文将对山羊脊柱融合生物力学体内模型做一综述ꎮ
关键词: 山羊ꎻ 脊柱融合ꎻ 生物力学体内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