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第二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按照新课改的理念,首先在课堂的开始,创设了问题情境,紧紧吸引住学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出本节课题。
然后设计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实践应用,在线测试,大显身手等环节。
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张扬个性的平台。
特别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谈论问题。
探究问题,不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且能使学生亲自从学习中体验到乐趣,体验合作学习的愉快,了解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2、了解溶液组成表示方法的多样性。
从含义和数学表达式上理解溶质的质量分数,
3、学科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
例如:解决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时,需要用到一定的数学知识,有时还需要用到物理知识等。
过程与方法
采用讲练结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运用归纳方法,对知识进行梳理。
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自组探究和学习的兴趣
【学习重点、难点】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及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知识链接】
1、溶液的质量=()+()
2、溶质的质量指的是(溶解的质量、溶解的与未溶解的质量和)
3、溶液的体积等于溶质的体积与溶剂的体积之和吗?为什么?
【教学过程】
一、问题预设:
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常碰到溶液的“浓”或“稀”的问题。
例如,使用农药时,太浓了可能伤害农作物,太稀了则达不到杀虫效果。
这就要求了解溶液中溶质的确切数量,以便掌握。
如何定量的表示一杯溶液的组成呢?
二、合作探究:
你能说出下列各组溶液中哪一个更浓吗?为什么?
取两杯相同水的烧杯加入一勺糖和两勺表示相同的地方:
取两杯不同水的烧杯加入一勺糖,表示相同的地方
然后讨论浓度大小
取两杯同水的烧杯加入同的糖,表示相同的地方
然后讨论浓度大小
阅读课本回答溶液组成的表示
溶质质量分数
概念:溶质质量和溶液质量的比值叫做溶质的质量分
数。
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
=——————×100﹪
溶液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
=———————————×100﹪
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剂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
利用所学知识判读对错
(1)在100g水中溶解20g食盐,所得食盐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2)从100g、20%的碳酸钠溶液中取出10g溶液,则取出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
合作完成,增强对概念的理解
在学生对概念理解的基础上规范解题规范
现欲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水
来选种,则需要溶质和溶剂分别为多少克?
三、溶液配制
学以致用
配制100克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和水各多少?
1、计算:计算出需要氯化钠的质量和水的质量
2、称量:用天平称量5g氯化钠,用量筒量取95mL的水。
3、溶解:将称量出的5g氯化钠放入烧杯中,并将量取的95mL水倒入,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完全溶解。
4、装瓶存放:装瓶并贴上标签
小结:
1、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2、溶液的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