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博士教育理念
董进宇博士:孩子的无力感和父母的强势成正比:求完美是教育的欲望癌症

董进宇博士孩子的无力感和父母的强势成正比:求完美是教育的欲望癌症不求完美,这不是一种懈怠,而是一种勇气。
董进宇博士说过,人必先征服自己的自卑和虚荣,才有力量面对生命中的种种不完美。
在完美期待中成长的孩子,天性被过度驯化,其作为独立的“自我"无法正常舒展,却粍散太多的精力去适应他人的要求。
我们都听说过一个寓言故事。
一个穷渔夫的老婆,利用一条贵为王子的小金鱼的报恩机会,不停地索取,先是要来不漏水的木盆,然后要来好衣服、好家具,接下来要豪宅以及成群的仆人和一辈子花不完的钱,小金鱼都给了她。
她成为贵妇,却还是不满足,最后竞索要当女王。
小金鱼被惊呆了,震怒了,不再理她,默默游走了。
已成为贵妇的她一瞬间发现自己又变回渔夫的老婆,眼前摆着一个漏水的破木盆和一堆要洗的脏衣服。
每个看寓言的人都会嘲笑渔夫老婆的贪婪,但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很多人却不曾意识到自己正是充当了“渔夫老婆”这么个角色。
从一起不幸说起2012年,媒体报道了一个姓郭的年轻中国女孩自杀的事件,引起人们的讨论。
小郭青春靓丽,是大学里的最佳毕业生,华尔街的白领,世界顶级名校麻省理工学院MBA,游学走访35个国家,在学业、商业、艺术、体育等方面都表现出色,甚至成为某知名教育培训机构的形象代表……她的死令人震惊,这样一个优秀的女孩子,没有理由自杀啊,为什么?人们对她的自杀原因有种种猜测,但那些原因,也许只是压死骆蛇的最后一根稻草,董进宇博士说过,根本的原因,藏在她自己写下的这些文字中:“我非常精确地按照父母的旨意在26岁生日那天办完了我中西合璧的婚礼,并开始准备完美的28岁在顶尖商学院生小孩的计划。
生活到这个时候,虽然很辛苦,但一直都是所谓的完美。
然而,关上门回到家里,问题却非常深刻。
”据媒体报道,小郭的父母都能力非凡,对女儿一直要求甚高,所以我们可以想象小郭是如何一步步走进死胡同的——当一个人一直被要求完美,连哪年结婚、哪年在什么地方生孩子这样不可预期的人生大事都要按父母的“旨意”精确完成,她如何能和不完美的自己相处?她被驯化到只是为“优秀”、“成功”活着,家门外得到的赞誉和回家关上 董进宇博士门自己的感觉,无法统一到一个身躯里,这种分裂的痛苦,让她选择以决绝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董进宇讲座

董进宇讲座心得体会
今天我听了董博士的讲座,受益匪浅,为我教育孩子指点了迷津。
董教授所说的六大精神品质我认为对教育孩子是重中之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种兴趣就是孩子的积极心态,有了这种积极心态,孩子也就具备了董教授所说的六大精神品质。
其实,对于孩子我们首先要培养其责任心。
在生活中,孩子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让他知道要认真做,要尽力去做。
比如说:为自己做的作业要认真,为别人做事要尽力,要讲信用。
久而久之,在孩子心理种下了做事不能敷衍的信念。
第二,生活中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在认真做好了事情后,家长一定要给予肯定,要让孩子在夸耀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在遇到困难时,要鼓励他:相信自己,我能做好。
在困难中帮助孩子,成功后让孩子感知做这件事根本就不难。
但是不能让孩子产生依赖的习惯,第一次和孩子一起做并教方法,第二次自己去做,要给予鼓励和赞扬,这样孩子会有一种成功感。
有了责任心和自信心其他的主动进取心也就水到渠成了。
再有,我认为董教授所说: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作为家长要尊重孩子,这一点尤为关键。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尊重你,信服你。
在今后的教育中,我一定会把董教授的理论应用于生活中,让孩子健康成长,快乐成长。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著名教育专家董进宇:告诉你教育孩子的秘笈和奥秘

著名教育专家董进宇:告诉你教育孩子的秘笈和奥秘在美丽的科尔沁大草原上,有一个著名的博士之家,兄弟三人都是博士,人称董大博士、董二博士、董三博士。
可是,严格地说,董二博士和董三博士都是在哥哥董大博士董进宇的帮助下成才的。
董进宇的二弟董相廷当年在高中的时候,化学成绩曾经不及格。
后来在哥哥董进宇的帮助下,不但考上了大学化学专业,而且还一直读到化学专业的博士,成为化学学院的院长。
董进宇对于帮助二弟学习化学到底有着什么样的锦囊妙计呢?董进宇的三弟董玉廷从小贪玩,高考曾两次落榜,最后也只是考取了一个专科学校。
在哥哥的帮助下,他从专科跨专业考取了法律专业研究生,并且一直读到法学博士后,现在是国内计算机犯罪研究领域的专家。
董进宇对于三弟到底用了什么独特的教育方法呢?现在的家庭里,特别是城市家庭中,孩子多是独生子女。
家长为孩子创造了良好的生活条件,把全部的爱都给了孩子,但是出现问题的孩子却是越来越多。
这令家长们感到非常困惑。
那么,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呢?日前,有“中国亲子教育第一人”之称的董进宇博士走进《天下父母》,向广大家长揭开了这些谜底。
董二博士:从“不是学化学的料”到化学学院院长“董二博士”董相廷1982年考大学,化学没有及格。
回家一见到大哥董进宇就哭了。
董进宇说,你个大小伙子哭什么呀?他说:哥,我们老师说我这辈子就不是学化学的料。
董进宇的火一下子就上来了。
他认识那个老师,那老师有两个门牙挺大,他说,他除了会呲大板牙还会啥?大年三十晚上,妈妈在厨房里煮饺子,爸爸跟未来的董三博士在外面放鞭炮,董进宇在在房间里给二弟讲化学。
他把高中三年的化学从头到尾帮他讲了一遍,又把初高中英语从头到尾给他讲了一遍。
他告诉二弟,人家能学会,你一定能行;别人能做到,你也能做到。
后来二弟考硕士头一年也是没考上。
又工作了两年。
哥哥董进宇一直鼓励他,说硕士没什么太难的,只要认真学,肯定能考上。
董进宇还专程到二弟那儿去了几次,与二弟交流,给二弟送书。
董进宇的亲子教育理论讲解

董进宇的亲子教育理论学习好不一定要吃苦“孩子只有勤奋、刻苦地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成绩”,这是无数家长信奉的“真理”,但董博士却认为这是个误区。
他表示,只有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才能充分激发孩子学习的动力。
董进宇表示,他曾在学生中做过一个调查,结果显示,有95%的学生认为学习是痛苦的。
在这些“痛苦”的学生心中,现在的受苦是为了将来的“解脱”,现在的“学习”是为了将来“不用学习”。
董博士指出,自古以来对孩子的教导都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这种痛苦式教育被家长奉为经典名言,殊不知给无数孩子幼小的心灵打下恐惧学习的烙印,学习自然不能尽如家长之意。
董博士表示,学习最重要的是有兴趣,而快乐则是兴趣的源泉。
“我们有太多的家长认为学习好的孩子最有意志力,其实学习出类拔萃的孩子绝不是靠意志力学习的。
孩子晚上看书看到一两点是因为有兴趣,这凭意志力是做不到的。
”“很多家长埋怨自己的小孩不够努力,经过调查,其实大部分孩子都想努力学习,但却努不上力,为什么?因为孩子没能在这种努力学习中体会到快乐。
”董博士表示,只有在快乐的心境下,孩子的身体很松弛,而大脑的潜能和注意力却高度集中,学习才有可能有效。
一个认为学习很难很苦的孩子,往往不能进入学习状态,大脑的潜能和注意力不能高度集中,身体却很紧张,难怪坐不住。
对家长而言,要给孩子传达“学习是快乐”的观念———引导孩子从简单做起,找到胜任感———给予孩子及时的表扬和激励———继续引导孩子学习下去,找到学习的规律———继续给予孩子奖励———最终让孩子把学习与快乐相连,越学习越快乐!表扬是孩子成长的阳光在总结为什么孩子学习不好的七大原因时,董博士将孩子自我观念的局限排在了首位。
他认为,自我观念的局限就是主观地认为自己不够聪明、学习很难、做不来、记忆力不好、反应慢、无法学好等等,正是这些恶性的自我观念直接制约着孩子的学习,导致他真的学不好。
董博士表示,人在3岁之前还没有“我”的概念,到7岁就渐渐有一个自我评价的雏形。
董博士家庭教育理念

董博士家庭教育理念董博士阐述了家庭教育的秘诀:1、家长和孩子的亲子关系要调正。
亲子关系的状态决定孩子的成长。
2、孩子物质的人和精神的人都要发育成长,要把精神营养管道接通。
父母要无条件爱孩子!接纳孩子的一切,欣赏孩子,鼓励赞美孩子,使孩子消除恐惧感,建立安全感,找到自我价值。
3、家长要塑造孩子的心灵。
千人千面是指的心灵。
4、自信心的培养。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是家长在家应该做的。
父母的自信心使孩子自信!自信就是我能的想法,是孩子面对困难时保持我能的状态!如果是试试看或者我不能那就是不够自信、不自信。
培养自信心的办法就是鼓励!希望成绩好先鼓励!5、责任心。
孩子要兑现承诺,要学会对自己负责,约束自己,遵守规章制度。
6、进取心,给自己定目标。
孩子有了进取心生命的潜能才能够开发出来,才能成大才!对孩子要坚守人性原则。
孩子做对了及时表扬,激励孩子靠自己努力获得成功。
7、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善良的人,使孩子学会善待别人,对真理、真情具有同情心。
8、养成良好的习惯,使孩子成为一个杰出的人。
家长因应试教育而急,其实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真实原因是得当的学习方法和提升学习能力。
(这里董博士举了自己上学的例子)一流的学生一定有一流的学习方法,引导孩子寻找学习方法。
学习是科学,不同的人不同的科目有不同的学习方法。
董博士还讲了如何塑造孩子的心灵品质:培养孩子的自尊心。
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层皮。
自尊心是人精神里的脊梁骨!在具有自尊心的基础上培养羞耻心、上进心,孩子才能像人一样活着,才会培养出淑女、绅士!如果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剥夺了孩子的自尊就剥夺了孩子生存的理由!把孩子当平常人以平等心去尊重!家长不要打骂孩子不要羞辱孩子。
对受挫的孩子,把自尊心恢复过来,树立自信心,学习上创造奇迹,激发自信心,成为一个智人,潜能无限,不能囚禁自己,不要被自我的观念控制。
教育孩子自己想成为成功的人,首先是自己把自己当杰出的人,从骨髓里尊重自己!激发责任心,用爱唤醒沉睡的心灵,让孩子感受到爸妈对自己的爱,让孩子感受爱,学会付出爱,使孩子学会感恩、懂得感恩。
解读董进宇博士亲子关系模型图

解读董进宇博士亲子关系模型图教育目的:培养真正的人。
教育的思路:引发孩子的成长动力。
孩子成长的六个核心精神软件:1、自尊心:精神人的脊梁骨2、自信心:进入大脑的主程序3、责任心:管住自己的心锁4、主动进取精神:人生的动力源5、学习兴趣:学习行为的生理学动力6、良好习惯:杰出表现的自动程序家长手中最重要的八个工具:1、爱:无条件的爱2、表扬:陈述事实+确认事实的可贵性+表达感受+表达期望+身体接触3、鼓励:信任孩子(人格、能力)+我相信你能行+身体接触4、确认:直接说出孩子优点+帮孩子建立是非观念、往大脑中输入价值观5、理解:必须把孩子视为朋友+搞清楚孩子行为的原因+没有表扬也没有批评6、陪伴:孩子的精神成长需要家长的人本身与他相处,才能学会“人”的各种行为方式7、制定规则:该怎么做+平等协商+制定行为标准和规则+执行规则+负责检查监督8、批评:陈述事实+确认可罚性+表达感受(痛苦)+保住孩子的自我价值+期望家庭教育的三条“高压线”:1、忽略孩子的存在2、强迫3、破坏性的批评家庭教育的两个“陷阱”:1、有条件的爱2、家长输不起的心态亲子关系模型图简介在这个独生子女为主的时代,如何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优秀人才,成了众多家长关心的问题。
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家庭教育是一个终身的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培养优秀子女的关键。
一百个人有一百种家庭教育的方法,我们的祖先都是在一家一户各自独立的状态下被教育长大的。
我们发现很多个体的方法和经验不能普遍适用,我们必须找到家庭教育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才能为大众所遵循。
亲子关系模型是我们总结出来的教育孩子的规律,它代表整个家庭教育要完成的主要任务。
图上家长和孩子之间有两条带箭头的线,这代表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
如果家长在孩子心中建立起绝对的信任,孩子相信家长无条件的爱着自己,相信家长所有批评、表扬的出发点是为了自己好,如果孩子在潜意识里对此达到完全相信,那么这种关系是良性的,是相互关爱、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的稳定关系。
董进宇教授谈家庭教育

董进宇教授谈家庭教育育儿宝典02-22 1354我校邀请我国著名亲子教育专家、人生激励导师、成功学教育专家,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被众多的媒体誉为‚中国亲子关系第一人‛董进宇博士到校为初中部分家长做《培育优秀子女的规律》大型报告会。
在报告中,董进宇博士以浅显的语言诠释了什么是教育,进而告诉我们什么是子女教育的正确观念,并以生动的事例告诉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家庭教育的误区。
董进宇博士详细阐述了其教育理念:1、孩子有问题,百分百是家长有问题;2、调整亲子关系是教子成功的真正奥秘;3、优秀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优秀的方法;4、教育重在心灵教育;5、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6、亮点原则是改掉孩子缺点的唯一渠道;7、天才是被教育出来的;8、父母的确认、表扬与鼓励是孩子上进的原动力;9、人的身体、智力、心灵必须同步成长;10、爱是孩子生命的阳光。
董博士用一个例子开始讲座:不要拿你的孩子跟更优秀的孩子比,你要知道人和人之间是不能比的,美国有两个孩子,都12岁在同一个班级,一个是比利,一个约翰,比利是第一名,约翰是第35名(全班就35人),而这个孩子的爸爸都在同一个单位工作,有一天比利的爸爸谈起自己的儿子特别自豪,同事们都很羡慕他,羡慕他的同时,话题到约翰的父亲身上,父亲当时特恼火,回到家看见儿子在看电视,就把他叫过来批评了他一顿,我真为你感到羞耻,然后儿子说老爸你说什么,然后老爸更生气说了,说为什么同样是12岁的男孩,你学习那么差,人家学习那么好,这孩子终于听明白了,这儿子说老爸看电视,老爸说那不是克林顿讲话,有什么看的,儿子说同样都是46岁的男人,为什么克林顿做总统了,你怎么还是个小职员。
任何人都不喜欢批评,批评于事无补,解决不了问题。
一定要知道批评是绝对不会让人发奋学习的。
要想把你的孩子激励起来,只有指着孩子的脑门说,在爸爸、妈妈眼中你就是最好的,我绝对相信你,这样你才能把他激励起来。
父母对待孩子无外乎三种情况:一是事事管、时时管,做了很多事,效果却不好;二是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做,放任自流,不闻不问,结果更不好;三是也管但不全管,做得不多,但都切中要害,孩子成长一帆风顺。
董进宇博士:6个W,决定教育孩子成败的关键

6个W,决定教育孩子成败的关键越来越多的父母渐渐意识到,陪伴孩子长大的过程,也是父母自我成长的过程。
然而,父母的自我成长之路并非坦途,要经过自我否定的阵痛和不断学习、完善自我的付出。
完成自我成长,父母可以时常问自己6个W。
Who:知道自己和孩子是谁。
认识自己是把握自己的前提,认识孩子是爱孩子的基础。
育儿观只是父母价值观的一种体现。
我们是什么人,有什么样的信念、价值观、行为准则,就会怎么对待孩子、教养孩子,所以先要搞清楚自己是谁。
同理,我们也要学习孩子生长发育的共性规律,了解孩子天赋秉性方面的个性差异。
我们常常看到一些父母通过威逼利诱的方式让孩子就范,放大了孩子的动物性,摧毁了孩子的人性。
其根本问题就是没有明白孩子是“人”,而不是“兽”,所以把育儿当成“驯兽”。
What:知道自己和孩子要的是什么。
我们希望孩子将来是一个有目标、有担当、独立性强、对自己负责的人,还是一个对人言听计从、胆小怕事、缺少主见、逃避责任的人?如果我们要的是前者,那为什么还会把听话与否,作为评价孩子好坏的标准,不去鼓励孩子独立思考?抱怨没时间陪孩子的父母也有很多,陪不陪孩子,本质上不是时间问题,而是选择问题。
钱可以暂时少赚点,工作可以再找,但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
在孩子的陪伴上,我们只有一次机会,一旦错过就是永远错过。
所以问题的关键是,父母想明白,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了吗?Where:知道自己和孩子正置身何处,又要往哪里去。
如今的早教,就像繁忙的汽车站。
父母赶路心切,见站里来了一辆车,就催着孩子赶紧上。
至于这辆车开往什么方向,驾驶员水平如何,父母没意识也没能力判断。
人多热闹,往往会给人以安全感的假象,其实,热闹不重要,方向才重要。
当我们连自己在哪里,要去哪里都不清楚时,只能盲从于他人,按别人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或教育自己的孩子给别人看。
收获的只能是一个缺乏自我、没有目标、随波逐流的人生。
Why:知道为什么。
在教育理念上,我们要立足去参悟“道”,去掌握基本的原则和方针,建立自己独立的思维模式和教育方式。
董进宇博士:一种柔软的教育

【父母课堂】一种柔软的教育面对孩子的成长,家长以自己懂得比孩子多,经历过,打着一切都是为孩子好的旗帜,掌控着孩子的行为,不让孩子操心“琐碎的事情”(比如:孩子需要什么样的读物,需要穿什么样的衣物等),只一心取得好的成绩就行。
其他生活上的就由爸妈代劳,导致现在孩子缺少很多生活上的技能,实在可怕。
看到这,您还愿意做走在孩子前面的家长吗?跟在孩子的后面,不要走在他的前面对于陪伴一个小孩的成长,你只能跟着他的后面,你不能跑到他的前面去。
他不需要你为他带路。
他成长的乐趣就在于,他来自己发现他的路。
不要因为你是他的父母,不要因为你觉得你比他知道的多,你就应该跑到他的前面为他带路,指导应该走这条路或那条路。
不,不要把你的愿意加在他身上,你不要作上帝操控和剥夺他自我选择的权力,即使你出于好意。
对于一个小孩的成长,你在他的背后给他提供支持就足够了,不用为他操那么多的心。
他的事绝大部分应该由来他来负责。
做一个父母如果越轻松,他的孩子可以成长越好。
对于孩子的教育,如果你对此感到非常劳累,可以肯定的说,你的教育思想和行为出问题了。
你很可能在很多事上越俎代庖了。
你代他负责的越多,你的小孩就像一棵小树一样,就越不茁壮。
正确的教育方式是,不那么重视教育,你的小孩在前面走,你在后面跟随他,当你观察到他实在需要你的帮助,或者他十分需要你帮助时,才走过去,帮他一把。
大部分时间,让他过他的日子,你过你的。
跟在孩子的后面,不要走在他的前面,是教育小孩应该注意的一个要点。
很多家长做不到,因为他们抑制不住“我知道”、“我懂”、“我经历过”、“我知道什么对你最好”的思想念头。
他们的自我让他们无法安静的跟在一个小孩子的后面。
能安静的跟在一个小孩子后的家长,一定是位心灵成熟的家长,否则,他做不到。
看多少家长自身都没心灵成熟,他们还在教育心灵成长呢。
继续学习吧,在心灵层面,我们和我们的小孩齐等。
你能不能不作别人的上帝?在日常生活中,你能不能不作别人的上帝?在教育小孩的事情上,你能不能不作小孩的上帝?作上帝的心态,看起来很权威,很主动,实质是一种恐惧心态。
董进宇的亲子教育理论

董进宇的亲子教育理论学习好不一定要吃苦“孩子只有勤奋、刻苦地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成绩”,这是无数家长信奉的“真理”,但董博士却认为这是个误区。
他表示,只有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才能充分激发孩子学习的动力。
董进宇表示,他曾在学生中做过一个调查,结果显示,有95%的学生认为学习是痛苦的。
在这些“痛苦”的学生心中,现在的受苦是为了将来的“解脱”,现在的“学习”是为了将来“不用学习”。
董博士指出,自古以来对孩子的教导都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这种痛苦式教育被家长奉为经典名言,殊不知给无数孩子幼小的心灵打下恐惧学习的烙印,学习自然不能尽如家长之意。
董博士表示,学习最重要的是有兴趣,而快乐则是兴趣的源泉。
“我们有太多的家长认为学习好的孩子最有意志力,其实学习出类拔萃的孩子绝不是靠意志力学习的。
孩子晚上看书看到一两点是因为有兴趣,这凭意志力是做不到的。
”“很多家长埋怨自己的小孩不够努力,经过调查,其实大部分孩子都想努力学习,但却努不上力,为什么?因为孩子没能在这种努力学习中体会到快乐。
”董博士表示,只有在快乐的心境下,孩子的身体很松弛,而大脑的潜能和注意力却高度集中,学习才有可能有效。
一个认为学习很难很苦的孩子,往往不能进入学习状态,大脑的潜能和注意力不能高度集中,身体却很紧张,难怪坐不住。
对家长而言,要给孩子传达“学习是快乐”的观念———引导孩子从简单做起,找到胜任感———给予孩子及时的表扬和激励———继续引导孩子学习下去,找到学习的规律———继续给予孩子奖励———最终让孩子把学习与快乐相连,越学习越快乐!表扬是孩子成长的阳光在总结为什么孩子学习不好的七大原因时,董博士将孩子自我观念的局限排在了首位。
他认为,自我观念的局限就是主观地认为自己不够聪明、学习很难、做不来、记忆力不好、反应慢、无法学好等等,正是这些恶性的自我观念直接制约着孩子的学习,导致他真的学不好。
董博士表示,人在3岁之前还没有“我”的概念,到7岁就渐渐有一个自我评价的雏形。
博瑞智董进宇老师

博瑞智董进宇老师博瑞智董进宇老师怎么样?董进宇博士:中国著名教育家、“以爱为核心”教育理论创始人、两性关系专家、个人心灵成长导师,研究家庭教育三十多年,传播家庭教育15年,受众人数达- -亿五千万人,是国内较早推广"学习型家庭”理念的人之也是中国家庭教育史上的领先人物之一。
15年间,董进宇博士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一共举办近700场学生训练营,累计训练超过10万名学生,我们创造了以下几个奇迹:5000名以上孩子曾经是班级倒数3名,在上完训练营一学期后,达到班级前五名!8000名以上孩子曾经叛逆、厌学、泡网吧,让父母苦不堪言,参加完训练营后,发疯一样的学习,早期的孩子已经上大学,最早期的孩子已经在读研究生。
超过10000名以上的孩子,曾经是班级中等偏下的成绩,按照他们的成绩能考个大专, 三本那就不错了, 参加完训练营之后,放飞了梦想,突破了错误观念,恢复了信心,学会了正确的学习方法,现在已考入我国甚至世界名牌大学!我国家庭教育专家董进宇博士经过30多年研究,并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和成功辅导两个弟弟、自己的女儿成为博士的经验,揭开了成功教子的规律创立了经典、落地高效课程《创造巅峰学习状态》中学生潜能训练营,为孩子提供了人生重要的一堂课!从2001年至今已经举办近600期,累计培训约4万中学生,让孩子找回自信、有责任、懂感恩、有梦想、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中学生训练营十五年不变目标!创立了经典、落地有效课程《少年领袖》小学生潜能训练营,本课程整合艺术治疗、放松技术、潜意识对话技术、团体辅导技术、音乐治疗等,运用纯熟的心理技术让营员们了解自我、分析自我、进而接纳自我。
体验式的活动让“六大精神人格软件”深深的镶嵌到孩子们的心里。
同时,让孩子提升学习意愿突破自我观念局限学会制定有效的人生目标,拓宽思路和视界。
博瑞智董进宇老师怎么样?南京慧成长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是中国博瑞智教育集团战略合作伙伴,作为当代家庭教育以“爱”为核心的系统解决方案的倡导者和推广者,专业致力于家长素养提升、青少年潜能开发、家校合作平台创建等领域。
董进宇博士:你也能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你也能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许有的人认为,如果做父母的拥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知识水平,就一定能培养出出类拔萃的孩子来。
或者说,只要是杰出的人才,一定会有一对不同凡响的父母。
董进宇博士说到,事实上,如何教育培养一个成功的,优秀的孩子,跟家长的学识,地位和职务高低并没有一定的关系,因为,一个好的家长并不一定是知识高深的高尚人士。
反过来说,社会经验科学知识丰富的人,也未必就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好父母。
一个孩子的成功出色与否,并不是仅仅靠父母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经验而决定,很多成功人士的父母虽然没有过人的文化功底,也未必有超人的智慧,显赫的地位和职务,但是因为他们给了孩子很多的爱心和耐心,还有很多的生活经验和做人的道理,所以,这些看上去普通的父母,照样培养出了非常优秀的下一代。
二者能兼具的完美无缺的理想父母是很少的。
多年来,我们一直讨论的话题是如何爱孩子?如何教育孩子?如何使孩子更加成功?无数父母都期待能了解和掌握一种正确的方式和途径。
其实,答案很简单,爱心与耐心,宽容与忍耐,坚持与积极。
董进宇博士说到,这是十二个字眼,可以说是人类最本能最原始的基础教育理论,也是人类最伟大最坚定最无私的情感和境界。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样的爱能比过父母对孩子的爱,为了孩子,父母可以贡献出自己所有的一切,甚至生命,这是很多不为人父母的人无法亲身体会到,无法真正感受到的。
但是,教育孩子,仅仅有爱,也不能让孩子全面成长,还要懂得用耐心和坚持来等候孩子成长,跟孩子一起成长。
古代的时候,孟母凭借自己的本能,认为自己的邻居会对孟子的成长不利,几经搬迁,终于遇到了满意的邻居,儿子通过发愤图强,成为了中国的伟大的哲学家。
岳母为了让儿子把爱国之心记在脑海里,在岳飞的背上刻上精忠报国的字样,并时时提醒他要为国家的兴亡奋战。
岳飞成了民族英雄。
这都是源于一个母亲的本能和基础的爱心。
真正好的父母,绝不是仅仅需要脑子里学了多少文化知识,或者多么有成就有地位。
董进宇:培养真正的人

第八章 家长测试及意义
21.为孩子做所有的事情认为是处处关心孩子( ) 22.相信各种速成班( ) 23.认为孩子学习必须有人看着是正常的( ) 24.教孩子要诚实自己却在他人面前说谎( ) 25.认为一味的表扬孩子会导致孩子骄傲( ) 26.限制孩子玩,自己却经常出去玩( ) 27.当孩子不听话时常打骂孩子( ) 28.常在孩子面前评说别人长短( ) 29.认为孩子的缺点必须用批评才能改正( ) 30.常说:“你怎么这么笨?” ( )
亲子关系模型
1、教育的目的:培养真正的人。 2、教育的思路:引发孩子的成长动力。
1.爱 2.表扬 3.鼓励 4.确认 5.理解 6.陪伴 7.制定规则 8.批评
1. 自尊心 2.自信心 3.责任心 4.进取精神 5.学习兴趣 6.良好习惯
高压线:1、忽略孩子的存在;2、强迫;3、破坏性的批评 陷阱:1、有条件的爱;2、输不起的心态
第一章
生命之初
十一、孩子与生俱来的矛盾是:精神上的独 立与肉体上的依赖倾向。
十二、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精神供氧者”。
十三、孩子并不真的懂道理,而是按照父母 高兴的原则来做事的。
第一章
生命之初
思考题:请写出20条孩子的优点:
————————————————————— ————————————————————— ————————————————————— ————————————————————— ————————————————————— ————————————————————— ————————————————————— ————————————————————— —————————————————————
第七章 成年人学习的误区
三、博瑞智家长培训课程的要求
最新-董进宇博士家庭教育经典语录(表格) 精品

理念
内容简要
详细解读
一
个
中
心
建立良性关系
培养真正的人
首先要明晰的是教育的目的,我们要培养的不只是高智商的人,还应该是正直、善良的人,能创造幸福和快乐的人生,是对我们的社会有正面价值的人。这是每一位教育者对社会的责任,更重要的是对孩子人生的责任!
二
条
思
路
引发孩子的成长动力
家长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看什么能把他激励起来,使他能够自我学习、自我成长、自我探索,要让孩子找到“我想学”的感觉,从而引发他成长的动力!
引导孩子主动
体会学习的快乐
引导孩子体会学习快乐,关键是让他主动体会,真正感觉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形成了主动体会学习快乐的思维模式,学习上的进步就会不断地突现。
引导孩子继续
形成自己习惯
引导孩子至少持续3个月,才能把他改变过来,让孩子把过去学习和痛苦的神经连结剪断,把学习和快乐连接到一起。
4
理念
内容简要
八
大
工
具
真爱(爱的真谛)
A、一个生命喜欢另一个生命的感情。
B、爱是平等的关系。
C、爱是无条件的。
D、爱是完整接纳一个人(包括优点和缺点)。
E、爱的有无是由被爱者决定的,而不是一厢情愿。
F、无条件地爱着孩子,是培养孩子安全感和勇气最重要的方法。
表扬
表扬是给孩子加油的核心方法。当孩子的一个行为做对了,家长给予及时的表扬,孩子的行为才能固定并继续。
C、表达感受。家长一定要表达为孩子高兴的事情。这种为孩子取得成绩而替孩子高兴的感受,是一股巨大的推动力,使孩子会继续把事情做下去。这里的关键是家长说“我真为你高兴!”,而不是家长自己高兴。
学习董进宇博士讲座心得

学习董进宇博士讲座心得学习董进宇博士讲座心得在教师进修学校有幸观看了董进宇博士《造就卓越教师》视频,感触颇深,董进宇博士从自身成长入手,结合大量教育理论提出的亲子教育模型,辅以大量真实可信的例子让听众耳目一新。
董博士剖析了教育的基本规律: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理解“过程”的人才是智慧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
提倡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长。
每个孩子的天赋差异有限,多种潜能等待开发,博士以实例证明任何的潜能开发必须有三个条件:一是被激活,然后是环境支持,再就是科学的系统训练。
具备这三条,挖出了宝藏,潜能得到开发从而成为特质。
下面就我个人在教育孩子方面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一、自我观念的局限。
所谓的自我观念,通俗的说就是一个人对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综合稳定的评价。
例如:一个人的负面自我评价多于正面评价时,他再努力也不会有多少成就。
在这里,董博士用了一个比喻和一个实验进行说明。
一个比喻是:同样的一煤气罐,打开与不打开阀门,在烧水时用的时间就会不同。
所以,如果一个学生在潜意识中觉得自己不行,犹如煤气罐的阀门没有打开,不会在学习时达到最佳状态。
一个实验是:最初由一个数学老师尽全力教学,一名心理学家旁听。
一段时间过去,这个班的学习成绩还是不好。
而这个心理学家经过观察研究发现:原因就是学生的注意力涣散,在他们心底里认为怎么努力也不行。
后来的一段时间,改为由心理学家讲课,数学老师旁听,心理学家每天上课的内容是:让学生进入半睡眠状态,进行2个小时的“数学很简单、数学很容易、很有趣、我是一个数学天才”心理暗示。
后来,这班学生的成绩有了很快进步。
对此,我深有同感,自己的女儿每天和我唠叨,对数学没信心,怕学不好,结果,直到现在,她的数学成绩虽然能够跟的上大部队,但是,却没能学到她的最佳状态。
我想,这就是畏难情绪导致的吧。
二、学习方法不当。
一流的学生一定有一流的学习方法。
目前,大多数学生和家长认为,文科学好的方法就是“背”,而理科学好的方法就是“做题”。
最新-董进宇博士家庭教育经典语录(表格) 精品

是一个人在行为层面、情感层面和思考层面,不受意志力影响的自动反应。良好习惯是一个人成功的快车道。
七
大
理
论
教育天条论
A、转变的天条:我们每个人都守着一扇由内开启的转变之门,钥匙在我们自己手里,不经过我们同意,任何人都无法使我们转变。
B、教育者的天条:你无法改变别人,你只能影响别人做事的动机。
学习的智慧
六
大
精
神
软
件
自尊心
自尊心是孩子的精神人格的脊梁,是孩子的生命之火,是孩子成长的原点。没有自尊心的孩子,不会主动参与群体活动,不会尊重别人,不会尊重自己,缺乏在群体中出类拔萃的欲望。
自信心
自信心是做事时的主观心理状态。有了自信心的人,他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力,甚至调动潜能,把事情做成功。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不能说是一辈子的任务,至少是孩子25岁以前的任务。
A、听清符号(词汇);
B、理解意思(知识);
C、体会与想象(还原至生活);
D、实践与观察(验证真伪);
E、反省与总结(创造新知)。
教子四道门
孩子的世界是神秘的,教育孩子从主观向客观,从习惯向科学。
了解过程的人,才是智慧的人,家教教育孩子要有足够的耐心。
具备移情能力的人,才是通晓人性的人,家长要有足够的爱心。
激发孩子主动求知欲望
脑力劳动所特有的规律是劳动者必须处于主动的状态,教育的思路是激发孩子主动求知,而不是逼迫他去学习。如果他自己不想学,他断然没有办法学好,因为不符合主动学习的原理。
三
个
关
系
处好两性关系
两性关系即父母的夫妻关系,这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基础,两性关系的品质影响着孩子“精神人”的成长,父母的两性关系状态也是孩子成年后处理自己两性关系的原始模型。
家庭教育要以孩子为本

家庭教育要以孩⼦为本董进宇博⼠认为,⼈的⼼灵与能⼒的优劣不是与⽣俱来的,孩⼦的各项才能是⼈们在后天通过教育环境所刺激、培养⽽成的。
例如婴⼉是⽤⽣命以及全⾝通过适应所受到的所有刺激,⽽逐步造就出⼼灵、感觉和适应能⼒的。
因此,家庭教育的核⼼就是通过正确的教育⽅法和良好的环境造就⼈才。
所以,家庭教育是以孩⼦为本的教育。
家庭教育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5个⽅⾯: (1)尽早培养孩⼦的智慧; 孩⼦智慧的增长遵循潜能递减法则,⽗母要尽早着⼿孩⼦的教育,培养孩⼦全⾯的能⼒和⼈格。
作为⽗母,孩⼦⽆论是学⽂化课还是学别的,都是越早开始教育效果越好。
科学研究表明,⼈的⼤脑的发育过程是⼀种适应环境并对环境产⽣反应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完成的。
⼈能⼒的增长是由于不断培养了新的能⼒⽽形成的。
如果把婴⼉期作为⼀个起点,那么这种适应环境的灵敏度实际上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减退的。
因此⽗母要尽早培养孩⼦的智慧。
(2)保护孩⼦纯真的兴趣和好奇⼼ 孩⼦的眼睛⾥,世界上的⼀切都是新奇的。
他们总是怀着好奇追问事情的原因,了解未知的世界。
作为⽗母,应该去保护孩⼦的这种好奇⼼,引导他的兴趣,并且要记住,只有当孩⼦觉得学习是快乐的,才让他学会⾃主学习。
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孩⼦的学习兴趣,使孩⼦达到良好的学习状态,从⽽达到良好的效果。
(3)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任何⼀个孩⼦的成长都不能脱离⽗母⽽单独进⾏。
家庭教育是⼀个孩⼦的全部教育中最为核⼼的组成部分,⽗母要为孩⼦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只有良好的环境才能促进孩⼦的发展、进步。
此外,⽗母还应为了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不断提⾼⾃⾝素质。
(4)帮助孩⼦愉快地树⽴学习⽬标 进宇博⼠指出,在教育孩⼦的过程中,⽗母要切忌那种急功近利的想法,要耐⼼等待孩⼦的成长,尽可能为孩⼦提供良好的环境,帮助孩⼦树⽴快乐的学习⽬标。
⽗母要努⼒激发孩⼦⾃发的⼲劲与兴趣,并且以轻松快乐的⽅式来树⽴⽬标,这才是优秀⽽正确的指导⽅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董进宇博士教育理念
一、孩子有问题,百分百是家长有问题.
二、优秀孩子的背后一定有优秀的方法.
三、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四、天才是被教育出来的.
五、人的身体、智力、心灵必须同步成长.
六、调整亲子关系是教育成功的真正奥秘.
七、教育重在心灵教育.
八、亮点原则是改掉孩子缺点的唯一渠道.
九、父母的确认、表扬与鼓励是孩子上进的原动力.
十、爱是孩子生命的阳光.
附:董进宇博士
中国亲子关系第一人,著名的亲子教育专家,中国国际家庭教育论坛形象大使.著名的人生激励导师,吉林法学院副院长.是国内最早推广”学习型家庭”理念的人之一,也是目前国内少数能做个别辅导的心理咨询专家.他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已被中国越来越多的家庭接受,认可和应用,被众多媒体誉为”中国亲子关系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