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镜》微小世界PPT优秀课件4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励志学习的名言警句 1、在强者的眼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2、成功是努力的结晶,只有努力才会有成功。 3、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4、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 5、生命之灯因热情而点燃,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 6、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得不到的收获。 7、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培养的信心。 8、成功需要成本,时间也是一种成本,对时间的珍惜就是对成本的节约。 9、自己打败自己的远远多于比别人打败的。 10、当一个小小的心念变成行为时,便能成了习惯,从而形成性格,而性格就决定你一生的成败。 11、忍耐力较诸脑力,尤胜一筹。 12、高峰只对攀登它而不是仰望它的人来说才有真正意义。 13、你可以这样理解impossible(不可能)——I'm possible(我是可能的)。 14、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 15、你可以选择这样的三心二意:信心恒心决心;创意乐意。 16、成功与不成功之间有时距离很短——只要后者再向前几步。 17、呈概率分布,关键是你能不能坚持到成功开始呈现的那一刻。 18、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 19、动是成功的阶梯,行动越多,登得越高。 20、天比昨天好,就是希望。 21、力的人影响别人,没能力的人,受人影响。 22、做的事情总找得出时间和机会; 23、要自卑,你不比别人笨。不要自满,别人不比你笨。 24、面对机遇,不犹豫;面对抉择,不彷徨;面对决战,不惧怕! 25、个人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奋斗,他就是个有价值的人。 26、超越自己,向自己挑战,向弱项挑战,向懒惰挑战,向陋习挑战。 27、不必每分钟都学习,但求学习中每分钟都有收获。 28、取时间就是争取成功,提高效率就是提高分数。 29、紧张而有序,效率是关键。 30、永远不要以粗心为借口原谅自己。
二、有哪些工作需要经常用到放大镜?
精密仪器 修理工 观察植物 的花或种子
物证检验
农业科 技人员 放大镜 古玩收藏
观察土壤
观察现场找到 的纤维和指纹
公安人员
玉石 检验
牙医
珠宝首饰 鉴定买卖
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Fra bibliotek之间的距 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 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人类很早就发现某些透明的宝石可放大物 体的影响,最早使用的透镜就是用透明水 晶琢磨而成。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 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 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 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练一练:
1、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 放大 。人们把放大镜叫做 凸 透镜。 2、放大镜的特征是 透明 、 中央厚 、 边缘薄 。 3、人类最早使用的透镜是用 水晶 琢磨而成的。最早提 出放大装置的应用的是英国的 格罗斯泰斯特,能增进视 力的眼镜是由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
放大镜的结构
( 镜 凸 透 片 镜 )
镜 框
镜 柄
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拆除危险 物品
观察病虫 害 考古研究 文物
光学仪器 的镜头
汇聚光线 取火
查看比例 尺较大的 地图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 多的信息。
1、(
C
)发明了眼镜。
A、格罗斯泰斯特
B、牛顿
C、培根
2、下面是不同放大镜的侧面图,其中( B )放 大镜的放大倍数最大。
梦想的力量 当我充满自信地,朝着梦想的方向迈进
并且毫不畏惧地,过着我理想中的生活 成功,会在不期然间忽然降临!
1、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2、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 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3、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4、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 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肉眼看到的电视机屏幕
放大镜下的屏幕
放大镜下的屏幕

用放大镜看看计算机和电视屏幕图 像。会发现:屏幕上的颜色是由:红、 蓝、绿三种颜色组成的。
我们的新发现

放大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 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 放大镜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被广 泛使用。
放大镜的特点
放大镜为什么能放大物体的图像呢?我们 注意到它的特点了吗? 什么样的放大镜放大倍数比较大呢?

我们的研究成果
放大镜镜片
特点是透明、 中间厚边缘 薄(凸起)。
放大镜镜面凸度越 大 , 放大的倍数就越 大 。
关于放大镜的发明
弗兰西斯· 培根
英国哲学家、思想家、作家和科学家
关于放大镜的发明
目不动 镜动 物不动

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 大而清楚。
目不动 镜不动
物动
用眼睛看书上的一幅照片,再用放大镜观察这幅照片。两次观察所得信息有什 么不同?我们还有什么发现?有哪些细节是用放大镜后才看到的?
肉眼看苍蝇
肉眼下的蝇眼
放大镜下的蝇眼
放大镜下的蝇眼
用肉眼看书上的 图片看不清细节; 用放大镜看书上的 图片能看清细节: 蝇的复眼里有许多 小眼。
培根 设计制造的。
1、我们可以把放大镜移至眼前,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 判 断 √ ) 而清晰。( 2、清晨出现在树叶上的小露珠,也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 √) 3、中间厚两边薄的透明物体都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 √ ) 4、放大镜越大,放大的倍数也一定越大。( × ) 5、近视镜的镜片能放大物体的图像。( × ) 6、放大镜能显现物体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 息。(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