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原则及具体措施 朱少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原则及具体措施朱少军
摘要:近年来,由于我国城市建设速度越来越快,以及工业发展取得空前进步,对我国生态环境水土保持造成一定影响,使得我国生态自然修复以及生态文明建
设不能达到理想效果,进而影响我国工业和城市建设的长远发展。

为此,我们必
须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来将水土保持的重要理念推入落实到人们心中,进
而做好生态文明建设,以加强我国经济的长远稳定发展。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原则;具体措施
1导言
水是生命之源,是支撑在地球社会系统发展的重要资源,也是可持续发展的
基础所在。

水对一切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水资源枯竭意味着生命的灭绝,土
是万物之本,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水土流失直接对生态修复造成影响,甚
至会出现土地退化、水资源匮乏等现象,生态问题比较突出,针对其特殊性,需
要从实际情况入手,以控制水土流失作为基础,做好生态环境的改善工作。

2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原则
2.1因地制宜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自然条件存在较大差别,因此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实
施过程中要区别对待,因地制宜。

即要针对各地的实际情况,并与当地植被恢复
特点有效结合,选择适宜的生态修复技术和方法,实现对水土的有效保护。

2.2经济可行性
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实施过程中还要遵循经济可行性原则,即在实际工作开
展过程中,要针对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来确定投入的资金比例,同时还要对水土保
持修复手段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针对各地的具体条件来采用严格的
封禁或是将封禁与利用有效结合,即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又能够实现对生态
环境的有效保护。

2.3以生态学为主导
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实施过程中,主要依托于生态学理论,并依照生态学的
规律及原则来对处理和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处理,进一步对生态系统的组成
和结构进行了解,全面对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进行掌握,了解物种的共生、互惠、竞争和对抗关系,以便于依靠自然之力来实现对水土的有效恢复
3水土保持生态的现状
3.1修复措施无法落实
水土保持情况的具体要求可知,如果水土流失面积逐渐增加,根据2013年5
月全国资源普查结果可知,水土流失面积达到294.91万km2,根据2008年普查
结果可知,水土流失的损失达到300万hm2,根据数据统计结果可知,为了避免
出现土地资源退化以及耕地面积减少的现象,要做好河道清理、洪涝灾害评估等
工作。

由于我国水土流失范围比较广,影响大,危害中,成为生态恶化的集中反映,因此需要以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基础,以和谐社会作为指标,满足生态文明
建设的整体化要求。

3.2水土保持措施不合理
以水土保持措施作为基础,在修复和处理阶段,需要按照修复处理要求实施。

但是现有法律规范中,对保护规范有严格的要求,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修复
处理难度大的现象,水土保持和修复措施无法落实。

相关管理部门在水土保持和
修复的过程中,如果存在管理依据欠缺的现象,则很难满足生命文明建设要求,
以生态修复和措施后续利用作为基础,对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存在知识缺乏的现象,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很难符合质量要求。

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水土保持生态工程
停留在试点阶段,需要对试点阶段的成果进行总结和推广,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
水土保持的基础所在,力量有限,需要做好宣传工作,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推向
全社会,保证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重要性,必要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到生态修复
中去。

尽管在实践阶段进行大量的理论和技术分析,但是和生态要求相比,存在
不够深入的现象,需要强化生态修复处理,选择切实可行的修复管理体系,保证
修复技术的有序落实。

4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具体措施
4.1加强生态修复宣传,提高民众的生态意识
一直以来我国一味的追求经济的增长,对于自然资源的保护意识十分薄弱,
这也导致民众对缺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因此在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
作中,需要加大生态修复宣传的力度,使民众对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重要性有一
个深刻的认识,从而全面提升民众的生态意识,使民众能够积极的支持和参与到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中来,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积极的促
进作用。

4.2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近些年来我国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在后续发展中对管理指标和
流程等有严格的要求,水土保持经过修订和处理后,满足制度要求。

考虑到生态
修复以及形式化处理要求,需要对现有的水土保持法律进行修订和处理,单独列
举出相关篇章和制度。

以生态保护建设作为基础,要按照文明指标进行修复和处理,地方立法部门也需要具备完善的配套措施,适应生态文明建设属性要求。


律制度如果得不到落实,必然流于形式,政府需要强化执法队伍建设,充实执法
人员的专业素养,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管控和处理。

立法部门要对水土保持法和
配套法律类型进行掌握,以监督和处理作为基础,按照监督执行要求进行落实。

4.3加强先进科学技术的引用
为使得我国生态环境能够得到更好地保护和恢复,我们除了采取相关措施来
促进生态环境进行自我恢复外,还要注意引进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来促进我国生
态文明的建设。

由于近年来我国科技的发展非常迅猛,并且取得优异的成就,尤
其是那些比较高端的科学技术,对我国生态环境的恢复将是十分重要的。

相关研
究人员在对水土流失的治理中,要注意将科研成果的真正价值体现出来,同时也
要注意以生态环境建设的实际情况来采取相关的技术,进而保证生态环境建设能
够更加绿色化。

此外,相关部门之间也要注意加强科学技术之间的相互交流,从
而建立全面系统的水土保持监测体系,从而保证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

4.4调整产业结构
在当前林业和农业生产过程中都会利用到生态自我修复功能。

在当前水土保
持生态修复实施过程中,需要加快从粗放式经营模式向精耕细作及集约经营方向
转变,强调综合治理。

即在重视生态修复的同时,还要加快对农业和林业生产结
构进行调整,在实现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农业和林业的经济善解
人意,实现农业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4.5生态修复需因地制宜,并辅助人工治理
由于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需要依托自然的力量来实现,因此生态修复的实施需
要具备自然基础条件。

即需要针对各地区水土流失情况来采用适宜的生态修复方
法,即生态修复要做到因地制宜。

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中,单纯的依靠自然的力
量很难将水土恢复到原来的生态面貌,这就需要以相应的人工措施作为辅助,以
此来提高生态修复的效果。

5结论
总而言之,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对于土壤严重侵蚀的情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当前新形势下,为了提高水土保持生态建
设水平,需要重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这一重要举措,通过依靠自然的自我修复能
力来恢复水土的原来生态面貌。

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实施过程中,需要采用水土
保持综合治理措施,在实现对生态环境治理的同时,还能够进一步解决好群众的
生产生活问题,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为水土
保持修复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晓梅.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J].南方农机,2017,48(02):168.
[2]孟庆喜,李德海.关于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特点与原则分析[J].内蒙古水利,
2017(03):44-45.
[3]王锁.关于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相关问题的思考[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7,45(08):187-189.
[4]刘少霞.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分区治理措施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19):35-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