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广东省广州市东圃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届广东省广州市东圃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
测试题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洁净的空气B.纯净的食盐水C.冰水混合物D.水泥砂浆
2.下列生活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在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5%的氢氧化钠溶液
B.向鱼缸中通入空气,可以增加水中含氧量
C.用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加水配制农业上的杀菌剂波尔多液
D.用硫酸长时间浸泡生锈的铁制品,从而达到较好的除锈效果
3.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时,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①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②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③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④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属于并列关系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4.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KMnO4B.N(NO2)3C.空气D.O2
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甲乙丙丁
反应前质量/g 5 2 20 22
反应后质量/g 待测11 28 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反应后甲的质量为0g
C.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9:8 D.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6.人呼出的气体中相对空气增多的成分是( )。
A.水蒸气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水蒸气D.氧气
7.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气味的气体
B.氧气在低温高压时变为淡蓝色液体或固体
C.氧气极易溶于水
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8.下列仪器对应的名称正确的是()
A.长颈漏斗B.试管夹C.滴瓶D.蒸发
皿
9.下列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有本质区别的是()
A.菜刀生锈B.葡萄酿酒C.木柴燃烧D.石蜡熔化10.潜水员潜入水下所携戴的气瓶中,所含的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A.氧气B.氮气C.氢气D.二氧化碳1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检验气密性B.添加酒精C.闻气体气味D.加固体药品
A.实时监测工厂排放的废气
B.施用大量农药以减少植物病虫害
C.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回收
D.绿色出行,积极践行低碳生活
13.如图所示的公共图标中,与消防安全无关的是()
A.B.C.D.
14.下列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A.氖B.氮C.锌D.磷
1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与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A.SiO2B.Fe2O3C.CaO D.Al2O3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6.“微观与宏观相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请结合图示完成下列问题:
(1)物质性质反映其组成和结构。
从宏观进入微观,探索物质变化规律。
①不同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图1中能体现酸的通性的是(填序号)_________;稀盐酸不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而稀硫酸则能与之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据图从微粒的角度分析写出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
(2)物质组成和结构决定其性质。
从微观进入宏观,探索物质变化规律。
①图2圆圈中表示这杯氯化钠溶液的构成,则该氯化钠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
②通过分析组成和结构,可以预测物质的某些性质。
根据图3硫酸氢钠溶液的微观图示,
NaHSO,的性质,其中合理的是_________。
分析推4
A 其水溶液能与氢氧化铜发生反应
B 其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C 其水溶液能与金属锌反应生成氢气
D 其水溶液能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
17.(8分)根据氧化亚铜(Cu2O)的化学式计算:
(1)氧化亚铜中各元素质量比_____;
(2)氧化亚铜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
(3)288 g氧化亚铜中含氧元素的质量_______。
18.(8分)硫酸铵((NH4)2SO4)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它为农作物补充生长所需的氮元素。
请根据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1)硫酸铵由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
(2)计算硫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要有必要的过程,下同);
(3)计算硫酸铵中各元素的质量比_____;
(4)计算硫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保留一位小数);
(5)若今年种植玉米需要补充氮元素42.4千克,约需要硫酸铵多少千克_____?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
19.(8分)氧气和氧的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一)工业制氧气
(1)工业上用空气制取氧气。
空气中主要组分的沸点如下表:
根据氧气和氮气的________不同,将液态空气分离得到氧气。
(2)揭开盛有液态空气的保温瓶盖,并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瓶口上方,可观察到
__________(填字母)。
A木条熄灭
B条燃烧更旺
(二)生活中的氧气
(3)某家庭制氧机上有湿化瓶装置。
人吸氧时观察到瓶中有气泡。
湿化瓶装置类似于下图。
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__(填字母)。
A b导管连接制氧机
B b导管连接人吸氧气的塑料管
C使用该装置可以观测是否有氧气输出
D使用该装置可以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
(4)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有_______(填编号)。
①CO2②海水③H2O2④空气⑤液氧⑥高锰酸钾
(三)渔业制氧气
(5)运输活鱼时,用过氧化钙(CaO2)可增加水中含氧量。
联想到过氧化钙(CaO2)的此作用,小明在实验时,提出下列猜想并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猜想)CaO2与H2O反应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实验过程)
①____________(填一实验步骤);
②向试管中加入CaO2和H2O后,有极微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
将导管伸入集气瓶中,几乎收集不到气体。
放置到第二天,集气瓶中只收集到少量气体,震荡试管后仍有极微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
(实验结论)CaO2与H2O反应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分析与反思)
①结合上述实验,小明认为运输活鱼时用CaO2做增氧剂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
③同学们对CaO2与H2O反应的生成物猜想如下:Ⅰ.氢氧化钙和氧气Ⅱ.碳酸钙和氧气
你认为猜想_________(填序号)一定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照猜想Ⅰ,写出CaO2与H2O反应的化学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CaO2品质的讨论
小明购得用于增氧的CaO2产品一包(杂质不含钙元素),该包标签如图所示。
试计算:
(6)CaO2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
________gCaO2与24.5g KClO3中含氧元素的质量相当。
此一包产品至少含CaO2________g。
(7)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碳原子质量为2.0×1026kg,某种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则该氧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1026kg。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1、C
【解题分析】
A、洁净的空气中包含多种气体物质,属于混合物,选项错误;
B、纯净的食盐水包含水和氯化钠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选项错误;
C、冰水均由水分子构成,故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选项正确;
D、水泥砂浆由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选项错误。
故本题选C。
2、B
【解题分析】A、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所以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钠溶液而不是氢氧化钠溶液,故错误;
B、1L水中只能溶解30mL的氧气,所以向鱼缸中通空气,可以增加水中的含氧量,故
C、杀菌剂波尔多液是用硫酸铜、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的,故错误;
D、用硫酸长时间浸泡生锈的铁制品,硫酸将铁锈除去后会腐蚀铁制品,故错误。
3、D
【解题分析】
①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错误;
②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正确;
③单质与化合物属于并列关系,错误;
④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属于并列关系,正确;
故选D。
4、B
【解题分析】
A、高锰酸钾KMnO4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
B、N(NO2)3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正确;
C、空气是由多种组成混合而成的混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
D、氧气O2属于单质,不是氧化物,故错误。
故选B。
5、B
【解题分析】
化学反应中,变化前的质量总和等于变化后的质量总和。
待测
=5g+2g+20g+22g-11g-28g-5g=5g。
丁质量减少22g-5g=17g,是反应物;乙质量增加
11g-2g=9g,是生成物;丙质量增加28g-20g=8g,是生成物。
【题目详解】
A、该反应是丁反应生成乙和丙,具有“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说法正确;
B、反应后甲的质量即待测,为5g,说法错误;
C、乙、丙变化的质量即乙丙增加的质量,它们的比为(11g-2g):(28g-20g)9:8,说法正确;
D、反应前后,甲质量不改变,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说法正确;
故选B。
【题目点拨】
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变化,反应物的质量会减少,生成物的质量会增加,质量不变可能是反应的催化剂或不参加反应的杂质。
试题分析:相对空气成分,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增多,氧气减少。
考点:呼出气体与呼入气体的不同
7、C
【解题分析】
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故说法正确;
B、氧气在加压、降温会变成淡蓝色液体或固体,故说法正确;
C、氧气是一种不易溶于水的气体,故说法错误;
D、氧气可以与很多物质发生反应,所以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故说法正确。
故选C。
8、B
【解题分析】
A、是分液漏斗不是长颈漏斗,故A不正确;
B、是试管夹,故B正确;
C、是细口瓶,不是滴瓶,故C不正确;
D、是研钵,不是蒸发皿,故D不正确。
故选B。
9、D
【解题分析】
A、菜刀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葡萄酿成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木柴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选项发生的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有本质区别。
故选D。
【题目点拨】
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10、A
【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只有氧气能供给呼吸,故选A。
考点:物质的性质。
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一浸二握三看,即先将导气管的一定浸入水中,然后用手握住试管,看导管口是否有气泡产生,图示正确;
B、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这几个方面:一是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二是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图示错误;
C、闻气体气味时,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应用手把气体轻轻的扇过来,图示错误;
D、取用颗粒状的固体药品的操作要领是:一横二放三慢竖,即先将试管横放,然后将药品放在试管口,最后慢慢的竖立起试管使药品滑落到试管的底部,图示错误。
故选A。
12、B
【解题分析】
A、实时监测工厂排放的废气,防止空气污染,符合这一理念,故A错误;
B、施用大量农药以减少植物病虫害,施用大量农药会污染环境,不符合这一理念,故B正确;
C、推广垃圾定时定点分类回收,可减少污染,回收资源,符合这一理念,故C错误;
D、绿色出行,积极践行低碳生活,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这一理念,故D错误。
故选B。
13、B
【解题分析】
A、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吸烟标志,与消防安全有关,故A错误;
B、图中所示标志是节水标志,与消防安全无关,故B正确;
C、图C表示易燃物,容易发生火灾,与消防安全有关,故C错误;
D、图D表示禁止放油桶等易燃物,如果放了容易发生火灾,与消防安全有关,故D 错误。
故选B。
14、C
【解题分析】
A、氖元素属于稀有气体元素,错误;
B、氮元素带有“气”字头,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错误;
C、锌元素带有“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正确;
D、磷元素带有“石”字旁,属于固态非金属元素,错误。
故选C。
15、D
【解题分析】
合物的化学式为Al2O3。
故选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6、ABD 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结合成为硫酸钡沉淀(SO42-+Ba2+−−→BaSO4)58.5∶180(117∶360)ABCD
【解题分析】
(1)①不同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图1中镁条、生锈的铁钉、氢氧化钠都能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能体现酸的通性。
氯化钡只能和硫酸反应、不能和稀盐酸反应,不能体现酸的通性。
故选ABD;稀盐酸不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而稀硫酸则能与之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据图从微粒的角度分析写出该反应的实质是:SO42-+Ba2+−−→BaSO4,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结合成为硫酸钡沉淀。
(2)①图2圆圈中表示这杯氯化钠溶液的构成,则该氯化钠溶液中有一个氯离子、一个钠离子和十个水分子,溶质是氯化钠,溶剂是水,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是
58.5:(18×10)=58.5∶180=117:360;
②A 、其水溶液中含有氢离子,能与氢氧化铜发生反应,正确;
B 、其水溶液中含有氢离子,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正确;
C、其水溶液中含有氢离子,能与金属锌反应生成氢气,正确;
D、其水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能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正确。
故选ABCD。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
17、8︰188.9%32 g
【解题分析】
(1)解:氧化亚铜中铜、氧元素的质量比(64×2):16 = 8:1
答:氧化亚铜中铜、氧元素的质量比为8:1。
(2)解:氧化亚铜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88.9%
答:氧化亚铜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8.9%。
(3)解:288 g氧化亚铜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288g××100%=32g
答:288 g氧化亚铜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32g。
【题目点拨】
1、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就是各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各原子在化学式中的原
2、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等于该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化学式中钙原子个数乘积与化学式量的比。
18、4; ﹣3; 132; N :H :S :O =7:2:8:16; 21.2%; 200kg
【解题分析】
(1)硫酸铵是由氮、氢、硫、氧四种元素组成的;铵根显+1价,其中氢元素显+1价,
设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 ,则:x+(+1)×
4=+1,x=﹣3; (2)硫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4+1×
4)×2+32+16×4=132; (3)硫酸铵中氮、氢、硫、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4×2):(1×8):32:(16×
4)=7:2:8:16;
(4)硫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42132
⨯×100%≈21.2%; (5)含有42.4kg 氮元素需要硫酸铵的质量为:42.4kg÷142132⨯×100%≈200kg 。
【题目点拨】
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
19、沸点 A BCD ④⑤ 检查装置气密性 不能 持续产生氧气 密封防潮 猜想Ⅱ 反应物中不含有碳元素,不能生成碳酸钙
2222CaO +H O Ca(OH)+O → 5:4 21.6 72 2.67
【解题分析】
(一)工业制氧气
(1)根据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将液态空气分离得到氧气。
(2)揭开盛有液态空气的保温瓶盖,氮气先挥发出来,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瓶口上方,由于氮气不支持燃烧,可观察到木条熄灭;
故填:A 。
(二)生活中的氧气
(3)A .b 导管不能连接制氧机,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 .b 导管连接人吸氧气的塑料管,该选项说法正确;
C .使用该装置可以观测是否有氧气输出(是否出现气泡),该选项说法正确;
D .使用该装置可以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产生气泡快慢),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CD 。
(4)①2CO 中含有氧原子,没有氧分子;②海水中含有氧原子,没有氧分子;
③22H O
中含有氧原子,没有氧分子;④空气含有氧气,有氧分子;⑤液氧为液态氧气,有氧分子;⑥高锰酸钾中含有氧原子,没有氧分子;
故填:④⑤。
(三)渔业制氧气
(5)实验过程:
①该实验要求装置不漏气,连接仪器后,第一步为检查装置气密性。
实验结论:
放置到第二天,集气瓶中只收集到少量气体,说明反应速率极慢,因此2CaO 与2H O 反应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分析与反思:
①结合上述实验,运输活鱼时用2CaO 做增氧剂的优点是持续产生氧气。
②2CaO 能与水反应,储存2CaO 要注意的问题有密封防潮。
③猜想Ⅱ一定是错误的,理由是反应物中不含有碳元素,不能生成碳酸钙。
按照猜想Ⅰ,2CaO 与2H O 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氧气,反应的化学表达式为:2222CaO +H O Ca(OH)+O →。
(四)2CaO 品质的讨论
(6)2CaO 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0:(16×2)=5:4;
设质量为x 的2CaO 与24.5g 3KClO 中含氧元素的质量相当,根据题意有:16324.5g 139362 5.x 401651623
⨯+⨯⨯++=⨯⨯,x=21.6g ; 该产品中钙元素至少占40%,此一包产品至少含2CaO 质量:
16240100g 40%722
g 16⨯⨯=⨯+÷。
(7)设该氧原子质量为x ,根据题意有:
261x (2.010kg )1612-÷⨯⨯=,26x 2.6710k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