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表达分类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高考一轮复习---语言表达分类解析
第一讲句式变换与图文转换
图文转换与句式变换、压缩语段和语言表达简明等考点密切关联。
图文转换就是根据图表中有关内容,理解分析概括图表的主体信息,对图示或数据进行综合性的整合,然后按要求将图表所示的主体信息转换成准确简明的语句。
这类题一般出现在第Ⅱ卷第六大题的语言表述题中,占4——6分,题型通常有三种:第一是填充式补写题,如1995年的高考题。
解析此类题,要先结合上下文抓重点词,找出侧重点信息;再分析所给图表,运用对比的方法,结合题干中的要求,找出图表要传达的侧重点,得到应写信息;最后概括整合,用简明流畅的语句作答。
第二是导出结论题(结果+意义)。
“结论”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是比较数字后得出的结果,二是调查的目的或调查得出的结果所代表的意义。
这两个方面都应是图表解说时的要点,不可遗漏。
第三是解说要点题(时间+方面+数字)。
解析此类题,①分析题干,找出侧重点;
②分析图表,找出需要比较的方面;③得出比较后的结果——将以上信息整合,按顺序概述。
要注意的是在根据题干要求和筛选出来的重要信息进行语言的整合、连词成句时,
常常要运用一些特定的表述词语,如“增加”“增加到”“减少”“减少到”“××率”等。
一些常用的口头语或书面语中容易出错的词(如对、对于、关于、否则、增加了、翻了一
番)或句子(如歧义句、双重否定句、兼语句),常造成语句的不简明,审题时要格外注意。
此外,完成本节的复习,还要温习一下句式变换的知识点。
训练的重点应放在长句与短句、整句与散句之间的变换及重组式变换(如99年全国高考第25题以及02年全国高考第24题)和改造式转换(如03年全国高考第25题)这些能力要求相对较高的几个知能点上。
例1:为对青少年加强爱护公共没施的教育,某校有关领导对使用不到一年的新教学大楼的卫生间没施进行调查,具体情况见下表。
调查结果显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个字以内)
点拨:
本题是导出结论式的图文转换。
第一步,分析题干,可知此次调查的目的是第一句话“为对青少年加强爱护公共设施的教育”。
第二步,分析图表,对比图表中的数字,可知“使用不到一年的”公共设施损坏非常严重。
第三步,综合以上两要点,得出答案:公共设施损坏严重,有必要对青少年加强教育。
例2:(1995年高考全国卷)
选用下面表内的资料,就某地区女职工增长人数及增长率,用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在后面的空格处续写句子。
要求:①续写的内容要与上文衔接,句子通顺、连贯。
②数字的表述与书写要正确、规范。
③第一处不得超过14个字,第二处不得超过36个字。
某地区十分重视妇女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广开就业门路。
1980年到1994年,该地区妇女就业的人数有了显著的增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妇女就业的增长率越来越高于男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具体数字反映了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明显提高。
点拨:
本题是填充补写式的图文转换。
第一步,分析图表,得到应写信息。
题干给定了字数限制,应注意。
阅读并分析题目,“某地区十分重视妇女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妇女就业的增长率”、“反映了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明显提高”这些句子都表明图表分析的侧重点在“妇女地位的提高”上。
又要注意到原文中第一空格处的前面是特殊词“增加”,时间段则是“1980年到1994年”。
第二处空格处有特殊词“增长率”,“越来越高于男性”表明写出的句子应传达出两处比较的结果,一是女性高于男性,二是后七年高于前七年。
第二步,结合上面的分析,阅读图表,进行语句整合。
第一空格处应填女职工的增加数,可确定答案为:由35.8万人增加到64.8万人。
第二空格处应填写:前七年男女职
工的增长率分别为115%和125.7%,后七年则分别为114.7%和144%。
最后检查是否超出字数(数字或字母两个字符一格)。
[例3] 将下列图表转换为一段叙述的文字,不超过60个字。
截至1998年6月,全国注册的私营企业比1997年6月增长情况比较表:
企业户数从业人数注册资金
104万户 1458万户 6554亿元
据有关人士透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
本题是解说要点式的图文转换。
第一步,分析题干,是对图表进行解说,重心在“增长”上,且不超过60个字,这就要求解说既要“简”(不超过60个字),又要“明”(解说要全面)。
第二步,阅读并分析图表,判断哪些是必须要解说的,即“明”。
图表分析的时间段是1997年6月一1998年6月;通过三个方面来说明增长状况:企业户数,从业人员,注册资金。
两组数据:增加到的数字和增长率。
第三步,用最简省的语言将上面三个方面的内容概括进去,可确定答案为:从1997年6月到1998年6月,全国注册的私营企业达104万户,从业人员1458人,注册资金6554亿元,分别增长了23%、24%和53%。
(注意其中“分别”一词的用法)
1.根据下表提供的内容和数据,用比较的方法在横线上填写一个恰当句子,与上下文的语意保持一致。
表一:
从以上两组数据的对照中我们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网聊天应该讲真话是网友美好的愿望,可在现实中,网上聊天之言又令人难辨真假。
2.根据下图所表示的内容,将下面文段补充完整。
(字数不超过60字)
人所面对的社会的三个时间领域
老年人成年人
青年人
每一个在社会上生活的人,都面对着社会的三个时间领域,即经验领域、存在领域和发展领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是一份关于“尝试记忆”效果的实验报告资料,读后回答问题。
⑴从表中数据的纵向对比中,可以发现一条有普遍意义的记忆规律,请简要写出这条规律,不超过25个字。
答: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⑵(2)采用“不能……,而应当……”的句式,写出这份实验材料给我们的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图后,从我国第三产业的角度归纳出一个观点。
(不超过5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下面图文材料的提示,在横线处补写概括性的结论。
大量的实验研究和教学经验证明,概念的关键特征越明显,学习越容易,无关特征越多、
越明显,学习越难。
如有四组学生均学习人体心脏解剖结构,并听取录音讲解,但使用的辅助手段不一样:第一组伴随着录音看屏幕上提到的心脏各部位的名词;第二组边听边看屏幕上有关心脏各部位的轮廓图;第三组边听边看屏幕上有关心脏各部位的带有阴影的较详细的图;第四组边听边看心脏的照片。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结果表明:由于轮廓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实物照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下面的材料,在横线处补写概括性的结论。
调查问题:你喜欢去网吧吗? 调查对象:高二学生
调查时间:2005年2月10日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参与人数:200人
调查结果统计:
调查结果所反映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下面两份调查表,分析“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有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的具体内容。
50字以内。
中学生喜爱的文学作品种类统计表
中学生喜爱的课外读物种类统计表
分析:从表中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50字)
8.看图后用简明概括的语言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近10年以来的世界GDP增率
(1)上图中1994年至2003年世界GDP增长率总体发展的特点是(不超过10个字)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03年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的状况是(不超过1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日本的研究人员潼泽武夫以小学二至六年级的学生为对象,对他们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立性进行测试,所得结果如表所示:
由上表的数据可以看出小学二至六年级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到哪儿去买休闲服”,为了这个问题,记者选取北京、上海、南京和武汉4个城市,在各自主要商业街上随机抽取了400个样本进行调查,结果见下面提供的表格。
阅读比较此表,可以归纳出哪两点结论?
各收入层次在购买休闲服时选择商店的比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网11.用文字表述下面的图表,注意图中所强调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中国历史》教材中关于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图示是:
丞相
“皇帝一→中央政府一→御史大夫一→郡守一→县令”
太尉
有人认为此图有误,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以上两图比较可以看出,其观点的根本区别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限30字以内)
13.根据下面图文材料的提示,在横线处补写概括性的结论。
近年来,以都市居民为主要读者的综合都市报(包括晚报、早报、时报、都市报)的广告得到了快速发展。
据慧聪国际媒体研究中心统计的数据,2001年都市类报纸的广告刊登额达到205.92亿元,占全部报纸广告刊登额的66.18%,比2000年增长了15.72%,在各类报纸中增长率最高,市场占有率提高了将近6个百分点。
2002年1—10月,综合都市报广告规模达到233.54亿元人民币,与2001年同期相比增长40.08%,
占据了68.20%的报纸广告市场份额(见下图)。
这些数据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将下面三个句子组合为一个以“阿Q”为主语的单句。
(不改变原意,可适当改动词语)
①鲁迅在《阿Q正传》一文中以简洁、鲜明、生动的笔触刻画了阿Q这一典型形象。
②阿Q是个破产农民。
③阿Q生活在闭塞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的农村。
答:阿Q————————————————————————————————。
15.将下面的句子改写成几个短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减词语),做到既保留全部信息,又语言简明。
(04年全国高考山东等地卷第22题)
古人类学是研究化石猿猴和现代猿猴与人类的亲缘关系、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中的作用、人类发展过程中体质特征的变化和规律等有关人类起源和发展问题的一个分支学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现实主义”下定义。
(1)现实主义是文学艺术上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
(2)在文学艺术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是两大主要思潮。
(3)现实主义提倡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以“创造性思维”开头重组下面的语句。
只有善于捕捉并反思生活中出现的重大问题,而且把它们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创造性思维才能获得其实质性的内涵。
创造性思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根据语言环境,用口语方式转述下面书面材料的内容。
(2004年全国高考江苏卷第23题)
材料:①徐凡,男,江苏南京人,东方大学文学院教授。
②系我国红学界后起之秀,③尤以考证作者身世见长。
④专著《曹雪芹家世考》《大观园人物论》《<红楼梦>导读》(获优秀教育图书奖)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要求:①内容适当。
②表达得体。
③符合口语特点。
④将转述的话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学校邀请徐凡与学生座谈时,你以文学社成员的身份向同学们介绍说: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两题是填充补写式图文转换题;3、4、5、6、7、8、9、10各题是导出结论式图文转换题;11、12题是解说要点式图文转换题。
以上三类题各自解题的思路特点分别参见“经典原题”中的解析。
13、14、15和16题是热点句式变换题。
各题的具体答案如下:1.网民的主观愿望与自己的行为非常不一致(事实与人们的愿望相距甚远)
2.成年人的三个领域是相对平均的;老年人的经验领域最大,发展领域最小;青年人的正好与老年人的相反。
3.(1)用于尝试回忆的时间越多,背诵的效果就越好。
(2)背诵材料不能死记硬背,而应该分配更多的时间,用于尝试回忆,从而提高背诵效果。
4.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明显低于韩国、日本,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5.突出了关键特征,消除了无关特征,因此效果最佳;增加了无关特征,掩盖了关键特征,故效果最差。
6.中学生喜欢进网吧,所占比例为73%,由于纪律、时间和经济等原因,经常进网吧的只占5%。
7.中学生课外阅读的主流是文学艺术,尤其以小说为主;对反映政治历史、科技发展读物的兴趣日渐广泛,对其他内容的书籍略有涉猎。
8.(1)成波浪式发展 (2)增长速度显著放慢。
9.①整个创造性思维呈发展趋势。
②四年级学生创造性思维最低,五年级最高。
10.①各消费层次均有半数选择专卖店。
②随着收人增长,选择外资或合资百货店的比例递增,而选择私营店的比例递减。
11.知识经济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知识的传播,而出版、广播、电视等在知识的传播过程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12.皇帝与地方官(郡守、县令等)有无直接关系。
13.都市类报纸已经成为广告投放者最重要的广告媒体,都市报的广告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报业的广告规模。
14.阿Q是鲁迅在《阿Q正传》一文中以简洁、鲜明、生动的笔触刻画出的生活在闭塞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的农村破产农民的典型形象。
15.解析:把一个含有长定语的长句化为短句,有时候需要添加语法中的填充成分,例如主语;有时候需要添加一些“润滑剂”,例如上下文之间的衔接性语言;有时候需要重复某些词语或添加代词使语句前后呼应,例如参答案里的“例如”“它”等。
所以题干里说“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减词语”。
解题时,首先要分析这个长单句的结构,句子的主干是“古人类学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其余的枝叶部分均是原句的修饰语,使之单独成句。
最后再根据上连下贯的原则来组合成几个短句。
答案:例1.古人类学研究人类起源和发展规律,例如化石猿猴和现代猿猴与人类的亲缘关系、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中的作用、人类发展过程中体质特征的变化和规律等。
它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例2.古人类学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人类起源和发展规律。
例如化石猿猴和现代猿猴与人类的亲缘关系、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中的作用、人类发展过程中体质特征的变化和规律等。
16.现实主义是文学艺术上提倡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而又在文学艺术史上作为与浪漫主义并称为两大主要思潮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
17.创造性思维才能获得其实质性的内涵的条件是善于捕捉并反思生活中出现的重大问题,而且把它们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18.解析:此题考查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的变换能力,兼顾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和得体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相对来说,口语句式的特点是比较短小,结构也简单。
少用关联词语。
它的修辞作用主要是活泼、自然。
书面语句式的特点是多用长句,结构较复杂,关联词语用得较多。
它的修辞作用主要是严谨、周密。
此外,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在所运用的词语方面,也具有明显的风格色彩上的区别:口语句式大都由通俗的口语词组成,书面语句式大都由文雅的书面语词组成。
如原材料中的“尤以……见长”就是简洁文雅的书面语句式,如果将之转述为口语句式,则可用“尤其在……方面有专长”一类句子来转换。
了解了这些之后,才能较顺利地
“用口语方式转述书面材料”。
答案:转换的要点:①“徐凡”后应加称呼,不能介绍性别。
②“系”“后起之秀”必须转换,可以转换为“是”“研究专家”等。
③“作者身世”应转换为“曹雪芹的身世”或“《红楼梦》作者身世”,“尤以……见长”用“尤其在……方面有专长”一类句子来转换。
④括号中的内容必须转换到句中表述。
短诗和对联的仿写已成为近年高考题的一个亮点。
单就对“对联”来说,2004年全国卷Ⅰ、Ⅱ、Ⅲ和Ⅳ套卷的第24题、浙江卷第24题、福建卷第23题、广东卷第24题等要求学生对对联。
这类题是“仿写句子”的扩展,它形式新颖,个性独特,成为2004年全国卷中最有特色的题目,同时它也为今后中学语文教学给出了明确的指向:语文教学要关注生活,贴近生活,感悟生活,并学会将活生生的生活直接融入到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使其成为语文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从阅卷的情况看,考生对“对联”的失误大致有以下一些情形:
一是在答题时只注意了形式(如对仗、平仄和押韵)而忽略了是在写“对联”(特别是“春联”),导致所写内容与对联相去甚远。
二是只在乎对联的内容,即只注意写一些与春节相关的吉祥话,忽视了对联的对仗、平仄和押韵,从而失误。
失误最多的是最后一个字,有很多考生将其答成了仄声。
三是在作答时一些考生在下联相应位置上使用了与上联相同的字,比如第一题“科学能致富”,有考生对成“勤奋能兴家”,下联中的“能”就是一个明显的硬伤。
四是在答题过程中没有看清题目中“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的要求,将第一题和第二题都做了,结果第一题对得非常不好,而第二题又对得比较工整。
对这种情况,评卷时以第一题的答案给分。
如果审题时注意到了这个要求,直接做第二题,就可以得到满分了。
这种审题时的粗心大意应该引起所有考生的注意。
鉴于此,考生要完成本专题的复习,需把握好以下两点:
一、掌握“仿写句子”的基本要点。
要做好仿写句子题,除了平时要加强阅读训练,提高自己的语文素质之外,特别要注意以下解题的步骤和方法:
1.认真审题,弄清题目要求:
①题型要求。
明确是嵌入式仿写还是续写式仿写,或命题式、开放式仿写。
②修辞要求。
明确是用比喻还是排比,或对比、类比、反问等辞格,还是几种辞格同时使用。
③其他要求。
如音韵、照应等。
2.认真分析提供的语言材料,把握材料的主旨及思路语脉。
3.认真分析例句,弄清例句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①注意内容的吻合性。
要理解例句的意义,特别是隐含意义,保证仿写的句义与原句的吻合。
如1994年的高考仿写题,例句突出的是李时珍的付出,而不是成就。
②注意句式的一致性,仿句的句式要与例句的句式一致,特别是分句间的关系,甚至关联词也要一一对应。
③注意修辞方法的同一性,仿句的辞格要与例句的辞格保持一致。
④注意用词风格和感情基调的统一性。
例句的用词特点,如词语的褒贬雅俗色彩等,仿句用词要与之相似。
例句的感情基调,如优伤、喜悦、沉重、明快等,仿句要与之统一。
4.组织语言进行仿写。
5.把仿句与例句对照、与要求对照,看是否完全符合要求。
二、了解对联的基本常识。
对联是在古代的“桃符”和“对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国最早的对联出现在一千多年前。
对联形式短小,文辞精炼,既是一种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又是一种优秀的文化遗产。
它在群众广泛运用的基础上还有统一的要求,固定的格式。
它紧密结合现实生活中间有两个门框和一个门楣道特点相应地由三部分组成——上联:第一句,也叫出句;下联:第二句,也称对句;横额:也叫横批或横披。
上、下联是对联的主体,有和璧之妙,缺一不可。
从反映的内容和使用的场合来看,对联可以分为:
1.春联: 以除旧迎新,言明志向,充满豪情,展望未来为主要内容,专门在春节时粘贴的对联,因时效性较强,人们就称为春联。
如:“春满长征路,花繁民主枝。
”
2.对联:为了表达某种愿望或满足装饰需要,过去常在官廷、府宅、庙宇、园林的楹柱之上,或用木板刻制,或在壁石上雕琢的联语,统称为对联。
例如,一九七九年,杭州“岳庙”修复一新,当代著名词人兼书法家赵朴初,化用岳飞《满江红》词意,为重新塑好的岳飞巨像两边的大柱上,精心撰写了一幅古为今用、气魄宏伟大的新对联:“观瞻气象耀民魂,喜今朝祠宇,重开老柏,千寻抬头望;收拾山河酬壮志,看此日神州,奋起新程,万里驾长车。
”
3.婚联:专门在举行结婚仪式那天选用或编写的能够表达热烈气氛的对联称春联。
如:“并蒂新开幸福花,同心永结富裕果。
”
4.挽联:为了评价先人的生平业绩,抒发后人诚挚的怀念之情,在追悼会或纪念会上所用的对联,谓之挽联。
如悼念敬爱的周总理的一幅挽联:“心血劳干革命事业似巍巍泰山震环宇,骨灰撒遍总理恩情如滴滴雨露润人心。
”
5.寿联:当老人喜过生日,子女为了表达对长辈的祝福之情,常以延年益寿、福满家门为主要内容,精心书写一些吉祥的词语,或贴在门上,或挂在厅堂,这样的对联就叫寿联。
一九四一年时马老马寅初六十寿辰大会,周恩来、懂必武和邓颖超联名赠送了一幅寿联:
“桃李增华坐帐无鹤,琴书做伴支床有龟。
”
对联作为一种独立成文的文学体裁,有其独特的要求:
(一) 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用重复的字。
(二)上联的末一句必须是仄声,下一联的末一字必须是平声。
(三)上下联的句式必须一致(词类相当,结构相应)。
(四)上下联的平仄要相对立,上联要用平声字的地方,下联就得用仄声字,反过来也一
样(平:平声字;仄,仄声字,包括上、去、入三声的字)。
如:
云带钟声穿树去(平仄平平平仄仄)
月移塔影过江来 (仄平仄仄仄平平)。
(五)上下联意思可以相近或相反,可以只说一事,也不妨分说两事。
上下联内容要相关;如明代东林党首领顾宪成,在东林书院大门上写过这样一幅对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
上联写景,下联言志,上下联内容紧密相关,使人透过字面,很容易理解作者的自勉自
励之心。
至于每副对联的字数,并无限制,由四字、五字、六字、七字、八字、九字到几十字、
几百字,只要有话可说,能成对偶就行。
同时在写对联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注意对联的思想性,即要求观点正确,内容健康;
二是要有针对性,即撰写、张贴对联时,要切合时令、环境、人物、事件、气氛、行业
特点等等,要做到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事制宜;
三是要有文学性,即要注意炼字度句,“言之无文,则行之不远”,对联无文采,则索然
无味,影响艺术效果;
四是要和“横批”有机地结合起来,横批是对联的有机组成部分,它能画龙点睛地突出
对联的中心思想,对对联的内容起着补充和烘托作用。
例1:(2004年全国高考山东等地卷)
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第一题:扫千年旧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祖国江山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题: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
给出上联要求对出下联,是仿写句式的一种新颖别致的题型。
解答本题要在遵循“要求的
针对性、内容的吻合性、句式的一致性和修辞的同一性”的基础上,把握好对对联的基本要
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同,词义相近(相对),平仄相间(上联尾字为仄声字,下联尾字为
平声字),偶句押韵。
明乎此,则“对出下联”就容易了。
[答案示例]:第一题①树一代新风(树世纪新风)②大地气象新(神州大地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