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sAg和抗-HBs双阳性模式分析及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BsAg和抗-HBs双阳性模式分析及临床意义
肖青;朱金养;谢理成
【期刊名称】《检验医学与临床》
【年(卷),期】2010(7)10
【摘要】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同时阳性的感染模式,探讨此类模式的产生原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定量检测10 939例血清标本,从中筛选出HBsAg和抗-HBs同时阳性的标本,进而分析其检测结果,并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的12 000例血清标本得到的HBsAg和抗-HBs同时阳性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定量检测10 939例血清标本,其中HBsAg阳性3 338例,阳性率为30.5%,HBsAg和抗-HBs同时阳性者占0.8%(28/3 338);ELISA定性检测12 000例标本,HBsAg和抗-HBs同时阳性者占0.3%(12/12 000),统计学分析两种方法在检测HBsAg和抗-HBs同时阳性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28例表现出4种类型HBV血清学指标的组合方式,以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阳性模式和HBsAg、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抗-HBc阳性模式为主,分别有8例和17例;HBsAg、抗-HBs和抗-HBc阳性模式1例;其余2例仅HBsAg和抗-HBs双阳性.结论 HBsAg和抗-HBs同时阳性虽然少见,但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应当引起实验室和临床的注意.
【总页数】2页(P927-928)
【作者】肖青;朱金养;谢理成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卫生学校附属医院检验科,537000;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卫生学校附属医院检验科,537000;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卫生学校附属医院检验科,53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2.62
【相关文献】
1.HBsAg阳性、抗HBs阴性和抗HBc阳性者乙肝病毒DNA的检测 [J], 蒋挺英;陈兆军;张腊红
2.行肝癌切除术的HBsAg阳性和HBsAg阴性/抗-HBc阳性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特点对比分析 [J], 杨可立;杨湛;关玉娟;应若素;李剑萍
3.RIA与PCR法检测HBV标志物常见模式-HBsAg、抗-HBe、抗-HBc阳性患者相关性探讨 [J], 沈亚琪
4.HBsAg与抗-HBs共阳性血清学模式的产生机制及临床意义 [J], 金子铮;金方方;刘新
5.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的临床意义分析 [J], 柴广丽;郭卫刚;程伟燕;石丽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