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治疗过后都有哪些副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射治疗过后都有哪些副作用
作者:沈文清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8期
【中图分类号】B7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8-0042-01
当前,随着医学水平的进步和发展,对肿瘤的治疗方法越来越多,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放射治疗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应用电离辐射生物效应原理,对肿瘤组织进行照射,使得肿瘤组织坏死,进而发挥有效治疗效果。
放射是对恶性肿瘤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效果理想,尽管如此在对患者进行放射治疗过程中会伴有一系列的副作用,影响了患者预后,现将有关内容做如下报道。
1 概述
对肿瘤患者治疗具有非常多的治疗方法,但是效果欠佳,不能对患者进行有效治疗。
因此,仅仅通过单一治疗方法不能发挥较好治疗效果,目前肿瘤治疗专家形成了一个综合条件下的各项花治疗,希望改善患者临床病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随着医学水平进步,生物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和新物理治疗技術已经本应用到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但是放疗、手术和火疗仍是对肿瘤治疗的主要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点辐射生物效应是放射治疗的主要原理,是对恶性肿瘤治疗的有效方法,同可对化学和手术治疗进行补充。
2 辐射副的作用
2.1电离福射生物应
生物体发生电离辐射作用时需要射,该过程会发生射能里传递与吸收、分子电离和激发、化学键的裂等分子水平和自由基产生,上述变化可直接损伤组织、细胞器官,对整体功能产生影响,情况严重的甚至会伴有病变发生。
2.1.1辐射直接作用
辐射直接作用主要是指直接沉积于生物大分子的电离辐射,会对生物大分子进行进一步的激发和电力,对机体存在生命功能的酶、核酸、蛋白质进行破坏。
报道显示,电解离子会击中DNA分子,进而出现双链或单链断裂,并能够对膜系分子结构进行破坏,常见的为质膜、线粒体膜、内贡网膜、溶酶体膜和核膜,进而对细胞器正常功能产生影响。
2.1.2辐射间接作用
辐射也可通过间接作用对组织细胞产生作用,并会伴有自由自产生和水解现象,自由基会对生物大分子产生作用,损伤生物分子,者就是所说的辐射间接作用。
2.1.3DNA辐射效应
DNA受到辐射作用后,能够通过间接或直接作用损伤DNA大分子,进而改变基因,损伤组织结构,并且会伴有遗传改变,已致代谢功能发生变化。
2.1.4辐射对酶和蛋白质作用
辐射会对酶和蛋白质结构进行破坏,并会伴有合成大分子变化,如酶抑制、激活等。
同时会改变生物蛋白质分解代谢,提升蛋白质水解酶活性,并会减少患者机体组织摄食量。
2.1.5电离辐射对挫物膜作用
破坏膜结构能够损伤细胞组织伤,例如线粒体崩解、肿胀和膜脂质氧化,在周围组织中会释放溶酶体,进而对周围细胞进行水解。
其次,还会破坏流蛋白质,降低了膜弃加性和膜表面电荷,损伤生物膜。
2.2电离辐射对细胞作用
细胞辐射敏感性具有一定规律,细胞分化程度与细胞增殖能力呈正比,与组织细胞对辐射敏感性呈反比关系。
生殖腺细胞、造血干细胞、毛囊生发细胞、肠隐窝细胞为辐射敏感细胞。
增值能力会随着细胞分化程度的升高而不断升高,因此辐射具有非常强的敏感性。
其次,辐射会对细胞周期活动进行阻断,促进细胞早期成熟和分化,能够对细胞质里进行降低。
2.3电离福射对组织器官作用
电离辐射会对肠胃道造成损伤,会导致肪黏膜上皮坏死和脱落。
会损伤患者造血器官,导致造血器官变性和坏死。
另外,还会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在对患者进行电离辐射后,对引起组织循环障碍,并会导致细胞变性及坏死。
其次,会损伤生殖系统和免疫系统,会引起精子数量降低,导致暂时不育现象的发生。
低剂量辐射可促进免疫作用,如果剂量过大则会对患者免疫功能进行抑制。
2.4电离辐射远期作用
患者接受六个月后的辐射称为远期胶应,也可以指照射后多年或更长时间,从个体角度讲,为遗传效应或躯体效应,临床上有确定性效应和随机效应,对躯体产生的作用如下:电离辐射后会引起致癌效应白血病,照射甲状腺后会伴有甲状腺癌。
其次,照射还会产生卵巢癌、肺癌、胃癌、乳腺癌、结肠癌、多发性骨髓瘤、皮肤癌等。
对辐射产生影响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在剂量一定范围内,照射剂量与癌症发生率呈现线性关系。
②辐射性质,辐射剂
量与射线诱发肿瘤具有线性关系,会增加单位剂量肿瘤发生率。
③潜伏期,与肿瘤敏感性存在明显相关性,尤其对骨髓具有更高敏感度。
;(4)性别与年龄,辐射后青少年的肿瘤发病率要明显高于成年人。
另外,电子辐射会引发放射性白内障,并会影响患者生长发育。
3 放射防治措施
受到辐射后,会伴有遗产效应,对子代和胚胎产生影响。
放射性皮炎分为很多类型,对于干性皮炎不需要进行特别处理,丹樱保持皮肤柔软,避免破裂。
湿性皮炎应使用粘花六散和龙胆紫对局部皮肤进行涂抹。
对于放射性溃疡,应外用维生素B12等中成药,对于感染严重患者,应对敏感抗生素湿敷进行选择,可用弹性酶软膏或蛋白酶对坏死组织进行涂敷,可有效控制感染,对肉芽组织愈合和生长具有很好促进作用。
对于皮肤严重溃疡患者,则应进行外科手术和皮瓣修复、移植治疗。
同时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禁忌使用刺激性药物,例如碘酒和酒精等。
避免对患者进行热敷和湿敷,禁止待在严寒冷冻和烈日曝晒环境下。
对于口腔黏膜反应,首先应对口腔卫生进行保持,禁烟,忌食刺激性、过热、过硬食物。
另外,可用止痛药、清热解毒和消炎药,局部涂拭锡类散和口腔溃疡糊,并含服维生素B12。
对于疼痛剧烈患者,可含服地卡因或普鲁卡烟。
对患者进行辐射后,患者会伴有干细胞减少现象,损害机体细胞,降低血小板和白细胞寿命,增加了红细胞的生存时间,患者会伴有贫血现象的发生。
因此,放疗患者应注意营养饮食,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如果出现血象降低现象,应服用中西药进行治疗。
小肠受到辐射后,会出现梗阻、放射反应和溃疡穿孔。
如果辐射剂量进一步增加,会导致小肠脱落,引起蛋白质丢失、胃肠综合征和水电解质察乱,增加了患者感染发生率,病症严重的甚至会对生命造成威胁]。
因此,应对其进行积极预防,在放射治疗过程中,禁止使用不易消化和刺激性食物,降低辐射剂量,提升治疗间隔,进而对放射反应进行降低,尽可能将小肠避开,可将小肠使用压迫器推开,采用足高头低的体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