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问题及对策
研究
摘要
良好的学习习惯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小学阶段是每个人学习习惯初成的阶段,小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主意识都在这个时期逐渐发展起来,因此,这个时期是小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最佳阶段。

本文致力研究农村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问题,以为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出相应对策,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学习习惯;现状;对策
一、引言
目前,许多学者都关注于如何帮助农村小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也以这个为出发点,研究农村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分析农村小学生学习习惯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在哪里,并针对性的提出对策。

这对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有一定的促进意义的。

本文立足于农村小学生的教学实践,从中分析农村小学生的学习习惯现状,并结合相关资料总结研究结果,丰富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调查研究,一方面以补充前人研究结果的不足之处,另一方面可为后来学者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资料。

促进相关人士对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领域的研究。

二、相关理论基础
(一)农村小学教育
小学教育是指学校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的学校教育,教育工作者根据特定的社会需求而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对学生开展教育活动,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意在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
(二)小学生学习习惯
小学生学习习惯是指小学生在每天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较为固定的学习模式,学生每天按时按量完成相应的学习工作,并且这种学习模式是长期、稳定的。

小学生的学习习惯会促进小学生进行学习,并且学生会不自觉的重复这一习惯。

但是笔者还认为,小学生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学生本真的需要而不断变化的。

学习习惯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成绩。

三、A小学小学生学习习惯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A小学学生学习习惯现状
本文以A校为例,在调查中发现,A小学学生学习习惯的总体现状良好,各个年级学生在课堂学习、临近考试阶段的学习习惯表现较为良好。

绝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都能认真听老师讲课,跟上老师的思路,及时做好课堂笔记。

但是经过细化分析,可了解到该校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小的细节上的学习习惯仍然有待改善。

(三)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过程中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
影响小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因素很多,但学生自身的因素是影响其学习习惯培养中的首要因素。

小学生时期是人生的特殊时期,小学生的意识还不成熟,在许多事上,他们还需要依赖大人才能完成,小学生还是个“小大人”,小学生虽然已经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他还不具备处理事情、自我管理的能力。

小学生能接收的知识范围有限,尽管他们知道了学习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但很多小学生还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去学习。

也是因为小学生意识还不够成熟,所以在绝大多数时间里,他们需要自己的老师给予他们指导,告诉他们该怎样去做,老师是小学生学习的指路灯,在小学阶段,小学生主要是跟着老师学习的,他们还不具备独立意识,这也使得在没有老师在的情况下,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很差。

2.学校师资力量薄弱
一方面,农村小学因为教学条件比较落后,很多原来在农村小学教书的教职
工人员因为各种原因最后都选择离开农村,到县城及县城以上的地方继续教书,
农村小学原有的教职工人员本来就比较少,而这些教职工的离去使得农村小学的
教师更加的少了。

另一方面,在农村小学教书的老师学历都普遍比较低,他们绝
大多数也是刚毕业的专科或者本科大学生,没有明确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教
学能力差。

这样弱小的师资资源根本不利于农村小学生的学习,师资资源的缺乏
是阻碍小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外部因素。

由于小学生的独立、自主意
识不强,他们在学习上的很多方面都需要老师的指导和教育。

如果没有好的老师,那么他们的学习就会得不到保障,更别说要培养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了。

3.家庭环境学习氛围差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及其重要的,家长对孩子的
教育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

可是由于城市和农村的差异,农村的家长受教育水平
比较低,懂得比较少,因此对小孩的教育模式比较传统化,在与孩子的沟通和与
孩子相处中尚且不能做出好的表率,农村小孩从家长身上学习到的东西并不多。

在农村的家庭教育中,仍然有不少家庭存在“棍棒教育”的教育方式,对于小孩
子闹脾气、不学习、贪玩的因为,家长多采用“棍棒教育”来对小孩进行教育,
这些家长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他们面对小孩不听话时,不会采用和小孩进
行沟通的方式,这无论对小孩还是家庭来说,都是可悲的。

四、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对策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
农村小学生是否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虽然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但小学
生本身是决定性因素。

因此,在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时,应该着重对
小学生本身进行打造。

在调查中发现,农村小学生在课堂上和在快考试时的学习
习惯表现得较为良好,说明农村小学生还是有一定的学习意识的,他们不是不爱
学习,是觉得自己只是该在特定的时间里去学习,比如学校的上课时间。

可从这
个点出发,对学生进行一个辅导,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

(二)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责任
教育工作者担负着教书育人的使命,肩上担负着管理好学生的重任。

因为小
学生年龄比较小,心智不成熟,很多习惯和能力都还没有形成,这就需要教师指
导他们如何成长为一名优秀、合格的学生。

因此,这对小学教育工作者自身的要
求是极高的。

小学老师是小学生的启蒙老师,他们如何教书、教的质量如何,都
将关系到小学生一生的发展,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

小学生会养成什么样的学习
习惯,这与小学老师有很大关联。

小学老师需要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一经养成,就很难再改掉,所以需要小学老师花更多的精力去着重培养小学
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转变家长观念
家长是学生最信任和接触最亲密的人,家长的教育作用在培养小学生的学习
习惯中也很重要。

而农村的家长普遍的受教育程度不高,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

培养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在于把学生无意识的学习思维转换到主动调动思维进行学
习中来,这样才能培养小学生的学习习惯。

家长要明确这个点,对小孩进行思想
辅导工作。

针对农村家长比较传统的教育观念,可以对转变家长观念开始,摆正
家长的教育观念,再通过借助家长来培养小学生的学习习惯。

可以在农村小学举
行家长会,端正家长错误的教育观念,鼓励他们配合学校积极帮助小学生学习。

帮助他们改掉“棍棒教育”的错误教育方式,改掉对小孩子不闻不问的错误。

结论
小学教育是教育周期中的关键期,小学生在这一时期养成的学习习惯会陪伴
他们到将来的学习甚至工作中,因此,在对培养小学生的学习习惯中我们不能掉
以轻心。

在培养农村小学生的学习习惯这一方面,如果缺少学校的好的教育和家
庭教育,势必会影响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不利于小学生将来的身心发展。

这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小学
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紧迫而又漫长的过程,需要老师和家长付出更多的时间
和精力,中间要克服教育条件落后、小学生难以管理等因素,引导小学生养成良
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全远柱.农村小学教育的困境与解决出路[J].山东太阳出版社.2016(03)
[2]张左林.提高农村小学教学水平策略[J].江苏教育汇.2017(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