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附答案详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如图为人造地球卫星从太空获取的地球影像。
读图,完成1~2题。
1. 下列可以用于描述地球大小的有()
①地球的表面积
②陆地平均海拔
③地表海洋深度
④地球平均半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 宇航员在宇宙中看地球更像一个“水球”,这是因为()
A. 地球表面全部是海洋
B. 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
C. 地球表面水体被陆地分隔
D. 整个地球被大气层中的水汽包围
读局部地区经纬网示意图,完成3~4题。
3. 关于0°经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指示南北方向
B. 形状是一个半圆
C. 东西经分界线
D. 南北半球分界线
4. 读局部地区经纬网示意图,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丁、丙点都位于高纬度地区
B. 乙点位于北温带地区
C. 丙点位于丁点的西北方向
D. 丙点位于东半球
5. 下列四幅示意图,不能够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 B. C. D.
第24届冬奥会于2022年2月4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凸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震撼之美,惊艳世界。
读图完成6~9题。
6. 制定二十四节气的依据是()
A. 地球自转
B. 地球公转
C. 地球形状
D. 地球大小
7. 第24届冬奥会开幕式这一天地球所处的位置是()
A. 甲-乙
B. 乙-丙
C. 丙-丁
D. 丁-甲
8. 冬奥会期间,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太阳直射赤道
B. 太阳直射点南移
C. 北京昼长夜短
D. 北京昼越来越长
9. 地球运行在丁-甲段时,同学们可以感受到()
A. 校园中正午旗杆影子长度逐渐变短
B. 天气越来越冷,同学们穿上厚棉服
C. 行道树的叶子渐渐变黄、飘落
D. 晚自习教室窗外天黑的越来越早
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水立方”升级改造为“冰立方”,成为冰壶比赛场地。
读图,完成10~11题。
10. 北京某学生设计从家到“冰立方”的线路,需参考()
A. 中国交通图
B. 北京市交通图
C. 北京市政区图
D. 北京土地利用类型图
11. 图中国家体育场位于国家会议中心的()
A. 东北方向
B. 西北方向
C. 西南方向
D. 东南方向
12. 下面等高线图表示的地形名称依次是()
A. 山谷、山脊、山顶、盆地
B. 山脊、山谷、山顶、盆地
C. 山谷、山脊、盆地、山顶
D. 山脊、山谷、盆地、山顶
读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完成13~15题。
13. 图中等高线数值相等的点是()
A. ①和②
B. ①和③
C. ①和⑤
D. ①和⑥
14. 雨季最有可能发育成河流的地点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5. 学生如沿着①~③直线上山,方向是()
A. 向南走
B. 向东南走
C. 向东走
D. 向西北走
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完成16~18题。
16. 下列有关大洲、大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大西洋是世界最大的大洋
B. ③亚洲是跨纬度最多的大洲
C. ④欧洲是世界最小的大洲
D. ⑤大洋洲全部位于南半球
17. 2021年3月23日,台湾运输船“长赐”号在驶入苏伊士运河后船体偏离航道触底搁浅,
导致双向航道堵塞。
读图判断,苏伊士运河为图示字母中的()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8. 图中南极洲四周围绕的大洋,按照地球自转的方向依次是()
A. 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B. 北冰洋、印度洋、大西洋
C. 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D. 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
读大陆漂移假说示意图。
完成19~20题。
19. 下列各项可以作为大陆漂移假说证据的是()
①世界一些地方的大陆轮廓的凹凸十分吻合
②非洲和南美洲生活着不会飞的同种海牛和鸵鸟
③喜马拉雅山原是一片汪洋大海
④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A. ③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②
20. 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的原因是()
A. 陆地上大量的水土流失
B. 板块的运动
C. 火山和地震
D. 全球气候的变化
2020年12月8日,我国同邻国尼泊尔共同宣布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8848.86米,珠穆朗玛峰是中尼两国友谊的象征,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
读世界部分地区板块构造分布图,完成21~24题。
21.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海洋与陆地的分布是固定不动的
B. 地球表面由整体的一个板块构成
C. 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稳定
D. 世界火山、地震、高大和绵长山脉主要分布在板块与板块交界处
22. 甲、乙、丙、丁四地,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3. 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主要是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导致,这两大板块是()
A.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B.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C. 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
D. 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24. 当地震发生时,下列自救方法错误的是()
A. 在家里,应尽快躲到坚固的桌椅下、小开间的墙角
B. 在野外,应尽量躲避在无树木、无电线的空旷地带
C. 在教室,听从老师指挥,有序撤离,避免发生踩踏事故
D. 在楼上,应尽快使用电梯离开大楼
25.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北半球),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地球处于甲位置时,全球昼夜长短的状况是______。
(2)地球由公转轨道的甲处向乙处运动过程中,北半球的白昼将变______(长或短)。
(3)图中地球处于乙位置时太阳直射在______(填纬线),此时北极圈以北的地区出现______现象,济宁昼夜长短的状况是______。
26. 读“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该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可判读出:其地形类型以______为主,判断依据有:______。
(2)图中甲、乙、丙、丁四座山峰,海拔最高的山峰与D地的相对高度为______米。
(3)如果在图中选择一处开展攀岩活动,在______地比较合适。
(4)图中小马河与小清河,水流速度更快的是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
27. 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世界七大洲、四大洋中,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______,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______。
(2)图中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C ______—大高加索山脉—黑海—D ______。
(3)若某经销商从A地运送一批货物沿图示路线到B地,依次经过的大洋和运河是:______(海洋名称)—______(运河名称)—______(海洋名称)。
28. 读世界板块构造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这说明它曾经是______,后来由于______才形成现在的陆地。
(2)就大陆而言,甲地属于______(大陆名称);就板块而言,甲地属于______(板块名称);就大洲而言,甲地属于______(大洲名称)。
(3)如图所示地中海的面积将会越来越______,原因是______。
答案和解析
1~2.【答案】B、B
【解析】
1. 【分析】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大小,理解记忆解答即可,牢记表示地球大小的几个数字是答题的前提。
【解答】
解:地球很大,一般可以用三个数据来进行说明,即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和地球赤道的周长4万千米;故答案选B。
故选:B。
2. 【分析】
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太空看是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水球”。
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
本题考查世界海陆分布概况,牢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
【解答】
解: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因此说我们生活的地球,在宇宙中看地球更像一个“水球”。
故选:B。
3~4.【答案】D、D
【解析】
3. 【分析】
本初子午线是一条特殊的经线,其经度是0°,该线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该经线是一条穿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
本题考查重要的经线及特点,结合课本知识解答即可。
【解答】
解:0°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形状是一个半圆,东西经分界线,该线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是经度的起始线;赤道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是0°的纬线。
故选:D。
4. 【分析】
在经纬网上,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可依据经度的变化规律,确定东西经度;依据纬度的变化规律,确定南北纬度。
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纬度区的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
热带的纬度范围是
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
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在把握经纬度的判读方法、半球和纬度区的划分、五带的划分、方向的判定等知识的基础上,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解答】
解:甲点的纬度为40°N,丁点的纬度为40°N,丙点的纬度为40°S,都位于中纬度地区,A 错误。
乙点的纬度为20°N,位于热带地区,B错误。
依据经纬网判定方向,丙点位于丁点的东南方向,C错误。
依据东西半球的划分,可判定,丙点(40°E)位于东半球,D正确。
故选:D。
5.【答案】B
【解析】解: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在北极上判定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在南极上判定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其周期为一天。
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地球绕着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地球的自转。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
本题考查了地球自转的方向,读图理解解答。
6~9.【答案】B、D、D、A
【解析】
6. 【分析】
“二十四节气”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
考查“二十四节气”的划分依据,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
【解答】
解:我国古人制定“二十四节气”的依据是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也就是地球的公转运动,主要作用是方便农业生产活动安排。
故选:B。
7. 【分析】
读图可得,甲是春分日即3月21日前后,乙是夏至日即6月22日前后,丙是秋分日即9月23日前后,丁是冬至日即12月22日前后。
本题考查地球的公转运动,掌握公转运动图中轨道上的节气位置,理解解答即可。
【解答】
解:第24届冬奥会于2022年02月04日~2022年02月20日在我国北京举行,此时介于冬至日和春分日之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向北移动,在轨道图中介于丁甲之间。
故选:D。
8. 【分析】
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
本题考查昼夜长短与季节的关系及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结合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
【解答】
解:2月4日至20日地球运行在北半球的冬至日与春分日位置之间,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向北移动,北京昼短夜长,昼越来越长。
故选:D。
9. 【分析】
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
本题考查的是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牢记即可。
【解答】
解:读图可知,丁-甲段位于冬至日与春分日之间,此时白昼越来越长,所以校园旗杆的影子长度逐渐变短;天气逐渐变暖,同学们穿上薄衣服;气温越来越高,行道树的叶子渐渐变绿;晚自习教室窗外天黑的越来越晚。
故选:A。
10~11.【答案】B、C
【解析】
10. 【分析】
我们要学会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如:查找世界国家和地区的位置,选择世界政区图;查找旅游景点的位置,选择旅游图;查找地形的分布,选择地形图;查找气候类型分布,选择气候图;查找工业的分布,选择工业图等。
本题考查地图的应用,理解各类地图的用途是答题的关键,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解答。
【解答】
解:情况不同,要求不同,选用的地图就不同,一定按实际需要选择地图。
北京某学生设计从家到“冰立方”的线路,需参考北京市交通图。
故选:B。
11. 【分析】
没有经纬网和指向标,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判定方向,要根据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相反的方向为南方,面向北方,右侧为东方,左侧为西方的方法确定。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
本题考查地图上方向的判断,正确判读图片信息和掌握方向的判断方法是解答的关键。
【解答】
解:指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是北方。
读图可得,国家体育场位于国家体育馆的西南方向。
故选:C。
12.【答案】D
【解析】解:读图可知,①等高线数值向小数弯曲凸出的是山脊,②等高线数值向大数弯曲凸出的是山谷,③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闭,海拔最低处为盆地,④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闭,海拔最高处为山顶.根据题意.
故选:D.
用等高线来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就称之为等高线地形图,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弯曲形态,就可以看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
该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说一下图中的等高距.
13~15.【答案】D、B、B
【解析】
13. 【分析】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其中陡崖的部位有瀑布。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解答即可。
【解答】
解:读图可得,①点的海拔高度是200米,②点的海拔高度是150米,⑤点的海拔高度范围是200-250米,⑥点的海拔高度是200米,①点与⑥点的等高线数值相等。
故选:D。
14. 【分析】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
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结合图示理解解答。
【解答】
解:读图分析可知,图中②处位于山谷处,雨季最有可能发育成河流。
依据题意。
故选:B。
15. 【分析】
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经纬网判断方向;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判断方向,指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为北向判断;在没有指向标和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
本题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中方向的判断方法,结合图示解答即可。
【解答】
解:读图可知,图中有指向标,根据指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为北向判断;沿着①~③直线上山,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16~18.【答案】B、B、C
【解析】
16. 【分析】
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
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地球上广阔的海洋连为一体,习惯上人们把大洋分为
四大部分,分别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据图中不同序号的位置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学习情况,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
【解答】
解:读图可得,①是大西洋,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③是亚洲,该大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④是欧洲,大洋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洲;⑤是大洋洲,该大洲主要位于南半球。
故选:B。
17. 【分析】
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
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大洲之间往往以山脉、河流、湖泊、运河、海峡等地理事物为分界线。
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该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该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
本题主要考查洲界线,属基础题,结合教材中亚洲、欧洲与非洲的洲界线图解答即可。
【解答】
解:读图可知,乙是苏伊士运河,该运河沟通地中海与红海,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故选:B。
18. 【分析】
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地球上广阔的海洋连为一体,习惯上人们把大洋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据图中信息解答。
本题考查大洲大洋的分布,理解解答即可。
【解答】
解:结合地图,观察南极洲,按照顺时针方向周围的大洋依次是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故选:C。
19~20.【答案】D、B
【解析】
19. 【分析】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偶然翻阅世界地图时发现:大西洋的两岸--欧洲和非洲的西海岸遥对南北美洲的东海岸,轮廓非常相似,这边大陆的凸出部分正好能和另一边大陆的凹进部分凑合起来,他坚信这不是巧合,便顺着这条思路研究下去,后来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本题考查大陆漂移假说的证据,理解解答即可.
【解答】
解:世界一些地方的大陆轮廓的凹凸十分吻合和非洲和南美洲生活着不会飞的同种海牛和鸵鸟可以作为大陆漂移假说的证据;喜马拉雅山原是一片汪洋大海说明了海陆变迁;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说明了地球海陆分布的面积比例。
故选:D。
20. 【分析】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偶然翻阅世界地图时发现:大西洋的两岸--欧洲和非洲的西海岸遥对北南美洲的东海岸,轮廓非常相似,这边大陆的凸出部分正好能和另一边大陆的凹进部分凑合起来,他坚信这不是巧合,便顺着这条思路研究下去,后来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本题考查大陆漂移假说的原因,理解解答即可.
【解答】
解: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广袤海洋所包围。
大约两亿年前,泛大陆开始破裂,碎块像浮在水上的冰块一样向外越漂越远。
因此大陆漂移的原因是岩石圈板块的运动。
故选:B。
21~24.【答案】D、C、A、D
【解析】
21. 【分析】
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六大板块的名称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本题考查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理解记忆即可.
【解答】
解: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故A错误;
地球表面有六大板块构成,故B错误;
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故C错误;
世界火山、地震、高大和绵长山脉主要分布在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故D正确。
故选:D。
22. 【分析】
地球表层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其运动方向相反,板块之间的距离不断扩张,在张裂地区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发生挤压运动时,其方向是相对运动,板块之间的距离缩小,地表还会不断隆起,形成山脉。
本题主要考查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位置,读图解答即可。
【解答】
解:读图可知,丙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故选:C。
23. 【分析】
地球表层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其运动方向相反,板块之间的距离不断扩张,在张裂地区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发生挤压运动时,其方向是相对运动,板块之间的距离缩小,地表还会不断隆起,形成山脉。
本题考查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旨在考查学生读图提取信息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知道板块交界的位置和它们的运动方向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解: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最高峰,喜马拉雅山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两板块发生挤压碰撞,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并且随着两大板块的继续碰撞,喜马拉雅山会增高。
故选:A。
24. 【分析】
中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而且属于典型的季风气候区,因此灾害性天气种类繁多,不同地区又有很大差异。
本题主要考查地震时自救的方法,属于常识性知识。
【解答】
解:当地震发生时,在楼上,应尽快使用电梯离开大楼是错误的,如果停电就会被困在电梯里。
选项中的其它自救方法是正确的。
故选:D。
25.【答案】昼夜等长(或昼夜平分)长北回归线极昼昼长夜短
【解析】解:(1)图中地球处于甲北半球春分日位置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或昼夜平分)。
(2)地球由公转轨道的甲处(北半球春分日)向乙处(北半球夏至日)运动过程中,北半球的白昼将变长。
(3)图中地球处于乙北半球夏至日位置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极圈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济宁昼长夜短。
故答案为:(1)昼夜等长(或昼夜平分);
(2)长;
(3)北回归线;极昼;昼长夜短。
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
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
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
据图中信息解答。
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示意图的判读,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6.【答案】山地地形崎岖,海拔在500米以上,有陡峭的山峰,最高处可达978米878 B 小清河小清河流经处等高线密集,坡陡,水流速度快。
【解析】解:(1)从该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可判读出:该地区地形崎岖,海拔在500米以上,有陡峭的山峰,最高处可达978米,其地形类型以山地为主。
(2)据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100米。
图中甲山峰海拔范围在500-600米之间,乙山峰海拔范围在600-700米之间,丙山峰海拔在700-800米之间,丁山峰海拔978米,D地海拔100米。
海拔最高的山峰是丁与D地的相对高度为978-100=878米。
(3)图中B地等高线重合为陡崖,适合开展攀岩活动。
(4)图中小马河与小清河,水流速度更快的是小清河,判断理由是小清河流经处等高线密集,坡陡,水流速度快。
故答案为:
(1)山地;地形崎岖,海拔在500米以上,有陡峭的山峰,最高处可达978米;
(2)878;
(3)B;
(4)小清河;小清河流经处等高线密集,坡陡,水流速度快。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
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坡陡;等高线稀疏,坡缓。
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结合知识点解题。
27.【答案】南极洲印度洋里海土耳其海峡大西洋巴拿马运河太平洋
【解析】解:读图分析可知:
(1)世界七大洲、四大洋中,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南极洲,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印度洋。
(2)依据位置,图中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C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D土耳其海峡。
(3)若某经销商从A地运送一批货物沿图示路线到B地,依次经过的大洋和运河是:大西洋—巴拿马运河—太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