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第15课《勇气》精题精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勇气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颀长()拘谨()熹微()咆咽()
2、破折号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他是第101空降师——巴顿英雄部队的。
B、一个年约三十岁的法国女人——她长得并不漂亮……善良而镇定的——开了门。
C、她的丈夫和她的三个小小的孩子——一个是婴儿;坐在一张高椅子上——坐在饭桌旁边……
D、他刚跑进树林——悉意经营的……法国树林——就听到周围都是追兵;互相吆喝着。
3、用横线画出表现德军凶残的动词:
⑴转眼之间就把他从碗橱里拖了出来。
⑵于是他们暂时把他推入一间棚屋里;把门闩了。
⑶一个冲锋队员一拳打在他的嘴上。
他就说不出话来了。
⑷德国人命令他站在院子里;把他当场枪毙了。
4、文章标题是“勇气”;作者在文中也写了两种“勇气”:美国伞兵的勇气和法国妇女的勇气。
你认为作者更看重哪一种勇气?为什么?
5、“他们想不到需要再来搜查这间房子;因为他们不理解他们所在对付的这种人民。
”这句话的意思是()A、德国兵不会说法语;无法进行交流。
B、德国兵没想到法国女人会把美国伞兵藏起来。
C、德国兵的嚣张在像法国女人这样勇敢的人民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D、德国兵没想到美国伞兵这么聪明;居然第二次藏进法国女人的家里。
6、文中说:“我被这真实的故事里的两位主角迷住了。
”对此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A、“我”喜欢听战斗故事。
B、作者狄斯尼是美国人;所以对美国伞兵的遭遇特别关注。
C、“我”被两位主角惊险离奇的遭遇打动了。
D、“我”被法国女人和美国伞兵的勇气深深地震撼了。
7、为什么说法国女人“是一个有福气的女人”?对此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法国女人因救助了美国伞兵而被人称颂;她是幸福的。
B、法国女人看到了诺曼底地区的解放;因而是有福气的。
C、法国女人为了捍卫自己的信仰——和平;甘愿为此付出一切;诠释了信仰的真正含义;她是幸福的。
D、法国女人因为自己的“勇气”没有被德国兵杀害;她是“有福气”的。
二、同步解读
这个美国兵又一次来到这户农家;敲响了房门。
那位法国女人很快打开了门。
她满脸苍白;泪眼模糊。
他们面对面地;站了也许一秒来钟。
她没有向她丈夫的尸体看上一眼;一直看也不敢看他一下。
她直直地注视着这个美国青年的眼睛;他的到来使她变成了寡妇;孩子们变成了孤儿。
“你愿意把我藏起来吗?”他问。
“哦;当然啦。
快!”
她毫不迟疑地把他送回壁炉边的碗橱里。
他在碗橱里躲了三天。
法国农民的葬礼举行的时候;他是呆在那儿的。
三天之后;诺曼底地区解放了;他得以重返部队。
德国人再没有来过这户农家。
他们想不到需要再来搜查这间房子;因为他们不理解他们所要对付的这种人民。
也许;他们理解不了;人类的精神竟然能够达到这样的高度。
两种勇气打败了他们——智胜他们的美国青年的勇气;和那位法国女人的勇气——她毫不犹豫地给了美国伞兵第二次机会。
我被这真实的故事里的两位主角迷住了。
我常常想到他们;并把这个故事多次讲给美国驻法国和意大利的战士们听。
不过我缺乏口才;总也不能圆满地表达出我对这两位卓越人物的看法。
8.文中说:“他们面对面地;站了也许一秒来钟”;这一秒来钟无声胜有声;他们各自可能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
9.美国兵第一次来到法国女人家;带来什么后果?他的又一次到来;可能会有怎样的后果?
10.法国女人毫不迟疑地把美国兵藏起来的原因是。
11.文中说:“两种勇气打败了他们”;体现在文中两位主角身上的勇气分别是怎样的?
①美国兵:
②法国女人:
12.文中的“我”说“总不能圆满地表达出对两位卓越人物的看法”;你认为是这样吗?
三、美文赏读
红绿灯
小镇越来越繁华;街道上的车辆也就越来越多。
越来越多的车辆拥挤在不怎么宽阔的街道上;常常就出现交通堵塞。
交通堵塞时;驾驶车辆的人就呆在车上等;等得久了;也不见车动;就嚷、就骂;先骂前面堵车的人;再骂街道混乱。
骂着骂着;就骂到镇长、书记身上。
大家都想;要是街道上的十字路口设一个交通岗、装上一架红绿灯就好了。
一天;镇长坐着小轿车出门;刚到街上的十字路口就被堵住了。
前面是卡车;后面是拖拉机;小轿车被挤在当中;寸步难行。
镇长先是耐心地等;等了半个小时也不见动静。
镇长就火了;跑到十字路中心一站;说:“我是镇长;大家都听我指挥!”镇长当了半个小时的交通警;终于将堵塞的车辆疏通。
镇长回到办公室后;立马召集有关人员开会;责令有关部门10天内在街道十字路口设一个交通岗;装上红绿灯。
在交通岗值勤的是个刚从学校毕业的小伙子;值勤时很认真;遇有违反交通规则的车辆;轻的罚款;重的就扣留车辆。
从此街道上再多车辆;绿灯走;红灯停;也不会堵塞。
这天;镇长急着去开会;车到十字路口时;正好红灯亮了。
司机看到镇长很焦急;就一踩油门过去了。
小轿车刚过交通岗;便被来换班的年轻交通警拦住了。
交通警说:“对不起;你的车闯红灯了;要罚款!”
司机瞪了眼交通警:“你没看见吗?这是镇长的车。
”
年轻的交通警有些火:“管你是谁的车;违反了交通规则就要罚款!”说着;就扯了一张罚款凭证递给镇长司机。
这时;镇长下了车。
镇长笑着走到年轻的交通警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说:“同志;你值勤很认真。
我是镇长;今天有急事闯了红灯;该受罚!”镇长就从兜里掏出了钱。
年轻的交通警正要接钱时;另一个年岁大一点的交通警跑了过来;忙挡住说:“镇长;他刚从学校毕业;不认识你;哪能罚你的款!”说话时;就连推带搀把镇长送进了车里。
年岁大的交通警望着镇长远走的轿车;叹了口气;对年轻的交通警说:“镇长的轿车你怎么也拦?”
“他闯了红灯!”
“闯就闯了。
”
年轻的交通警(①)地说:“交通警只拦老百姓的拖拉机和卡车?”
“你还年轻;初来乍到;有时就是卡车、拖拉机闯了红灯;也得睁只眼闭只眼。
”
“为啥?”年轻的交通警(②)地问。
“山不转水转。
小镇这么小;你知道谁和谁连着筋呢!”
年轻的交通警似乎明白了其中的奥妙;小小的交通岗也是个神经枢纽呢!
接下来;年轻的交通警也和年岁大的交通警一样;能拦的就拦;不能拦的;笑笑就抬手放过了。
后来;镇长的轿车又从十字路口过;交通警远远地瞧见了;不管有没有红灯;都招手示意通过。
久了;镇长的车就不再去看红绿灯了。
再到后来;不少卡车、拖拉机也不看红绿灯了。
时间不长;街道上又出现交通堵塞现象;有人将情况反映到镇政府;镇长很生气地问:“十字路口设了交通岗;装了红绿灯;怎么还堵车?”
身边的人轻声说:“现在买车的人越来越多了。
”
镇长说:“通知有关部门开会;研究一下增设交通岗、红绿灯问题!”
1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①②处。
A、迷惑B.疑惑
C.不解D.惊疑
①()②()
14.“司机瞪了眼交通警:‘你没看见吗?这是镇长的车。
’”司机言下之意是说:。
1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从中可以看出年轻交通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6.“山不转水转。
小镇这么小;你知道谁和谁连着筋呢!”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它表现了年岁大的交通警什么特点?
17.根据“年轻的交通警似乎明白了其中的奥妙”一句;说说你对其中的“奥妙”的理解。
18.文中说“接下来;年轻的交通警也和年岁大的交通警一样;……”就此请谈谈你个人的看法。
19.“时间不长;街道上又出现交通堵塞现象”;其根本原因是什么?请说出理由。
20.选出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镇长的车闯红灯;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B.造成小镇前后两次街道堵塞的原因各不相同。
C.标题中的“红绿灯”是指安装在十字路口的红绿灯。
D.文中年轻交通警的变化说明:人一方面在改变环境;另一方面也在被环境所改变。
(参考答案:
1、略
2、A
3、拖、推、打、命令、枪毙
4、法国妇女的勇气。
一方面作者多数引述将军的话褒扬这位法国妇女;用意明显;另一方面;美国伞兵身上体现出的更多是一种个体的智慧、勇气和力量;而法国妇女身上所体现的因渴望和平、痛恨战争而产生的勇气和力量;更多地体现出人类对和平的渴望以及由此产生的巨大的精神力量;也更为作者所看重。
5、C
6、D
7、C8.略9.他第一次到来使法国女人成了寡妇;孩子们变成了孤儿;又一次到来;可能会有更大的危险;再死更多的人。
10.痛恨战争、痛恨侵略者;渴望和平11.因智慧而产生的勇气;由信仰而产生的勇气。
12.“我”为两位人物的行为所感动;无法用语言表达出他们的敬佩之情。
13.①C②B14.这是镇长的车;你不应该拦;更不能罚款。
15.语言、动作描写对工作认真负责、坚持原则。
16.在这小镇上;你知道谁和谁有关系呀!处世圆滑17.小小的交通岗也是个“神经枢纽”(用自己的话表述;言之有理也可)18.略(事例正确即可)19.①交通警对工作不认真负责②人们不自觉、主动地遵守交通规则等等。
20.C)。